安徽省芜湖市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侧对称的体型是从开始出现的</p><p>A. 软体动物 B. 腔肠动物</p><p>C. 扁形动物 D. 线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也叫两侧对称,据此解答。</p><p>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A不符合题意;<br />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简单、辐射对称、消化道有口无肛门,内有消化腔,B不符合题意;<br />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也叫两侧对称,C符合题意;</p><p>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据青岛新闻报道:岛城市民郭先生从一个海蛎子里吃出了60余颗珍珠,专家称很少见。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p><p>A. 贝壳 B. 外套膜 C. 足 D. 鳃</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蛤、蚌类等软体动物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当我们掰开一个河蚌的壳后就可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从以上可看出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 当蚌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恰好有沙粒或寄生虫等异物进入蛤、蚌那坚硬的小房子,处在了外套膜与贝壳中间,没办法把它排出来,沙粒等异物就会不断刺激该处的外套膜,则该处外套膜的上皮组织就会赶快分泌出珍珠质来把它包围起来,形成珍珠囊,包了一层又一层,久而久之,就在沙粒等异物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珍珠质,于是就形成了一粒粒的珍珠。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蛤、蚌自己的有关组织发生病变,导致细胞分裂,接着包上自己所分泌的有机物质,渐渐陷入外套膜,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珍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p><p>A. 河蚌、鲨鱼、鲫鱼 B. 鲸、蛇、乌龟</p><p>C. 青蛙、青鱼、蝌蚪 D. 珍珠蚌、鲫鱼、大鲵</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河蚌是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鳄鱼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A错误;鲸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蛇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B错误;青蛙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鱼是鱼类用鳃呼吸,C错误;珍珠蚌是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鲫鱼是鱼类用鳃呼吸,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知道图中漂亮的飞禽是哪种鸟儿吗?它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朱鹮,其形态结构与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9/09/20982b91/SYS201905090913137073774942_ST/SYS201905090913137073774942_ST.001.png" width="81"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体表覆羽</p><p>B. 有喙无齿</p><p>C. 前肢变成翼</p><p>D. 身体呈流线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p><p>体表被覆羽毛,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A不符合题意;</p><p>鸟类有坚硬的角质喙与飞行无关,B符合题意;<br />鸟类的前肢变为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飞行,C不符合题意;<br />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适于飞行,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有关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是</p><p>A. 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p><p>B. 线形动物体表具有角质层</p><p>C. 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p><p>D. 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br />(2)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不分节,体壁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简单,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br />(3)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br />(4)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p><p>鸟类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利于减少飞行阻力,利于空中飞行,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A正确;<br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具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B正确;<br />鱼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C正确;<br />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属于环节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是指这种动物( )</p><p>A. 能在陆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p><p>B. 能在水中用鳃呼吸,也能在陆上用肺呼吸</p><p>C. 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水中或陆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p><p>D. 平时在水中生活,繁殖期登上陆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p><p>两栖动物的幼体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主要用肺呼吸,水陆两栖,因此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的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9/09/20982b91/SYS201905090913141917906475_ST/SYS201905090913141917906475_ST.001.png" width="175"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如图为两种哺乳动物牙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是( ),依据是( )</p><p>A. ①,没有犬齿,门齿发达 B. ①,具有犬齿,臼齿发达</p><p>C. ②,具有发达的犬齿 D. ②,具有发达的臼齿</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分为臼齿和门齿,臼齿可以磨碎食物,而门齿可以切断食物;另外食草性动物的盲肠特别发达,适于消化含纤维较多的食物。<br />(2)肉食性动物的牙齿分为臼齿、门齿和犬齿,而犬齿可以撕裂食物。图中①为门齿,②为犬齿。</p><p>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所以牙齿的作用为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肉食性动物如狼等的犬齿发达,适于撕裂肉食,而草食性动物没有犬齿。故草食性动物的是图①,没有犬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青岛海鲜很有名,下列哪组海鲜都属于软体动物?</p><p>A. 鲳鱼、牡蛎 B. 章鱼、蛤蜊</p><p>C. 龙虾、大闸蟹 D. 鲍鱼、海蜇</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鲳鱼属于鱼类,A错误;<br />章鱼和缢蛏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B正确;<br />龙虾、大闸蟹属于节肢动物,C错误;<br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不同动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因果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蚯蚓的身体分节,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p><p>B. 鱼类有鳃,适于生活在水中</p><p>C. 蛇的体表有角质鳞片,能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p><p>D. 家兔有发达的大脑,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不同类群的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分析解答。</p><p>蚯蚓的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与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p><p>鱼体呈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用鳃呼吸,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因此鱼用鳃呼吸,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B正确;<br />蛇的体表有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C正确;</p><p>家兔神经系统发达,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因此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比蚯蚓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是因为</p><p>①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③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④用气门呼吸,能适应干旱的环境</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蝗虫的胸部生有足三对,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另外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据此答题。</p><p>①胸部有三对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另外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扩大了活动范围,①正确;<br />②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②正确;<br />③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这与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无关,③错误;<br />④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④正确。<br />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处于冬眠的青蛙,主要靠什么呼吸?</p><p>A. 口腔 B. 鼻腔 C. 肺 D. 皮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青蛙的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p><p>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主要靠肺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但由于肺的结构简单,需皮肤辅助呼吸,所以青蛙的皮肤具有光滑湿润、密布毛细血管的特点,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而冬眠期间的青蛙不吃不动,主要靠皮肤进行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p><p>A. 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 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p><p>C. 蜘蛛结网、公鸡报晓、鼠走迷宫 D. 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行为。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都是先天性行为;B. 猫捉老鼠和鹦鹉学舌是学习行为,尺蠖拟态是先天性行为;C蜘蛛结树、公鸡报晓先天性行为,鼠走迷官是学习行为;D、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都是学习行为。</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关节囊里面和外面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p><p>B.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叫关节</p><p>C. 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p><p>D. 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A正确;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和半活动的,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B错误;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C正确;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伸肘和屈肘动作就需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共同完成,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由此可知下列行为的生理基础由简单到复杂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40bc76f9/SYS201904131131589978545562_ST/SYS201904131131589978545562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蚯蚓走迷宫 ②猩猩设法取高处的香蕉 ③鸡绕道取食 ④小学生的识字学习</p><p>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p><p>C. ④②③① D. ①③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越简单,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越多;相反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越复杂,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越少。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由多到少依次是蚯蚓→鸡→猩猩→人,所以可以判断生理基础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蚯蚓→鸡→猩猩→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烟台的海边生活着一种甲壳动物——招潮蟹,它的雄性长有一个大螯肢。在繁殖季节,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也不同。分析甲、乙两种招潮蟹求偶行为的类型以及决定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4/09/ad5e4f31/SYS201904240925235807438105_ST/SYS201904240925235807438105_ST.001.png" width="532"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先天性行为应激性 B. 先天性行为遗传性</p><p>C. 后天性行为遗传性 D. 后.天性行为适应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p><p>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p><p>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甲、乙两种招潮蟹求偶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乌贼遇敌害会释放墨汁,将周围海水染黑,借机逃跑。下列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p><p>A. 乌贼释放墨汁属于防御行为</p><p>B. 乌贼释放墨汁属于简单反射</p><p>C. 释放墨汁的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p><p>D. 乌贼靠腕足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迅速逃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乌贼的运动时靠腹部的排泄口借用水的反作用力前进的。而不是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运动系统组成不包括 ( )</p><p>A. 骨 B. 关节 C. 神经 D. 肌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动物的运动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作为基础的,人等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有的骨连结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但神经不属于运动系统。故A、B、D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需要从菜青虫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同学们讨论这样做的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p><p>A. 这样才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p><p>B. 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p><p>C. 有利于给菜青虫提供安静的环境</p><p>D. 探究结果更具有可信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需要从菜青虫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目的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故选项C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如图)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9/09/20982b91/SYS201905090913150125718055_ST/SYS201905090913150125718055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等都收缩</p><p>B.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等都舒张</p><p>C. 肱二头肌等收缩,肱三头肌等舒张</p><p>D. 肱二头肌等舒张,肱三头肌等收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少先队员行队礼时属于屈肘动作,因此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下列动物与其运动方式用直线连接起来: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9/09/03d4fd29/SYS201904290930187541339937_ST/SYS201904290930187541339937_ST.001.png" width="376"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①—C   </p><p>②—D      </p><p>③—A      </p><p>④—B</p><p>【解析】</p><p>本题考查动物的运动形成,明确不同的动物运动形式不同是解答的关键。</p><p>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蚯蚓的体内没有骨骼,它的运动方式是蠕动;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袋鼠的前肢短小,后肢发达,强键而有力,适于跳跃和奔跑;蝗虫有3对足,2对翅,后足发达,适于飞行和跳跃。</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别用直线连接起来:</p><p>①海葵 A环节动物</p><p>②蛔虫 B腔肠动物</p><p>③沙蚕 C爬行动物</p><p>④大鲵 D哺乳动物</p><p>⑤眼镜蛇 E线形动物</p><p>⑥蝙蝠 F两栖动物</p></div></div>
<div><p>【答案】①—B   ②—E   ③—A   ④—F   ⑤—C ⑥—D</p><p>【解析】</p><p>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又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p>海葵属于腔肠动物,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蛔虫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属于线形动物;</p><p>沙蚕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属于环节动物;</p><p>大鲵又叫娃娃鱼,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是常见的两栖动物;</p><p>眼镜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生,属于爬行动物;</p><p>蝙蝠在生长发育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胎生哺乳.因此蝙蝠属于哺乳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9/09/20982b91/SYS201905090913153588975178_ST/SYS201905090913153588975178_ST.001.png" width="492"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为、_、三部分,其体表有______,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能防止。</p><p>(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它的胸鳍和腹鳍的功能是_____,尾鳍的功能是_____。</p><p>(3)根据体内有无_,动物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群,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填字母)。</p><p>(4)D的身体呈___型,其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与其体内的结构_____有关。</p></div></div>
<div><p>【答案】头 胸 腹 外骨骼 体内水分散失 鳃 维持鱼体平衡 控制前进方向 脊柱 A D、E 流线 气囊 </p><p>【解析】</p><p>图中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B属于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属于鸟类,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p><p>(1)A是蝗虫,它的身体可为头、胸、腹三部分,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br />(2)B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胸鳍和腹鳍的功能是保持鱼体平衡,尾鳍能控制前进的方向,各种鳍起到协调作用。</p><p>(3)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A蝗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C、D、E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B、C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属于变温动物;D、E的体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p><p>(4)D是鸟类,其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阻力,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与其体内结构--气囊有关。气囊与肺相通,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下图是在做“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所观察到的蚯蚓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9/09/20982b91/SYS201905090913155820282225_ST/SYS201905090913155820282225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 )___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p><p>(2)根据环带可以区分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环带的一端是蚯蚓的_,远离环带的一端是蚯蚓的____。</p><p>(3)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腹面处,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摸到了____,它的功能是_。</p><p>(4)在实验中要不断地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了_。</p></div></div>
<div><p>【答案】1(环状)体节 前端后端刚毛辅助运动保持体表的湿润,维持正常的呼吸</p><p>【解析】</p><p>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近身体前端有环带,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腹面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图中1体节、2环带。</p><p>(1)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1体节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属于环节动物。<br />(2)蚯蚓身体细长,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p><p>(3)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br />(4)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片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9/09/20982b91/SYS201905090913157392733710_ST/SYS201905090913157392733710_ST.001.png" width="108"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关节是由关节面、( )_和( )__三部分组成的。</p><p>(2)在进行剧烈活动时,有时会发生( )___从( )__滑脱出来的现象,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脱臼。</p><p>(3)使关节具有灵活性的是⑤__和关节腔里的__;使关节具有牢固性的结构是②__,它的内壁可分泌__,其作用是_____。</p><p>(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图是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9/09/20982b91/SYS201905090913157392733710_ST/SYS201905090913157392733710_ST.002.png" width="495"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①关节头④关节窝关节软骨滑液关节囊滑液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p><p>【解析】</p><p>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图中的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p><p>(1)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p><p>(2)若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时,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叫脱臼。在体育课进行剧烈活动时,我们应先活动一下各关节,使运动时关节免受损伤。</p><p>(3)使关节具有灵活性的是⑤关节软骨和关节腔里的滑液;使关节具有牢固性的结构是②关节囊,它的内壁可分泌滑液,其作用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p><p>(4)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p><p>资料一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 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p><p>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p><p>(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p><p>(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 ____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学习 遗传物质 环境 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p><p>(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p>(2)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p><p>(3)材料中红雀喂鱼的行为中金鱼张口是偶然,而恰逢育雏鸟的红雀,让红雀误以为是自己的孩子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对于金鱼看见红雀飞来,金鱼游到岸边张口等待,是因为那次偶然的相逢,这是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学习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持续时间不长,随着红雀的育雏行为结束后,金鱼的这种行为也会消失了,所以学习行为需不断的强化。</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