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第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海蜇蜇伤后,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可缓解疼痛。下列有关海蜇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海蜇蛰人的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中 B. 海蜇的身体有内、中、外三个胚层</p><p>C. 海蜇的消化腔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D. 海蜇与水螅、涡虫同属于腔肠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p><p>海蜇蛰人的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中,A正确;<br />海蜇的身体有内、外两个胚层,B错误;<br />海蜇有口无肛门,C错误;<br />海蜇与水螅同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 B. 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p><p>C. 青蛙的肺发达,能适应陆地生活 D. 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颜色相近,可以对青蛙起到保护作用;</p><p>B、青蛙的皮肤裸露并且能分泌粘液,这与青蛙用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用皮肤辅助呼吸有关;</p><p>C、青蛙的肺简单,需要用皮肤辅助呼吸才能满足对氧气的需求,因此,青蛙不不能真正的适应陆地生活,故C错误;</p><p>D、青蛙的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于跳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老师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p><p>A. [蛛]丝[马]迹 B. [鸡][犬]不宁 C. [鹬][蚌]相争 D. [虎]头[蛇]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由于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表被毛(羽毛),为恒温动物.其它动物为变温动物,所以题干中:马、犬、虎属于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鸡、鹬属于鸟类,属于恒温动物;蜘蛛属于昆虫,蚌属于软体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因此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鸡][犬]不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美人鱼”的学名儒艮,母兽给幼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就像人类的哺乳,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p><p>A. 鱼类 B. 软体动物 C. 哺乳动物 D. 两栖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美人鱼”,虽然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但母体给幼体喂奶,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因此属于哺乳动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 )</p><p>A. 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B. 使后代数量大大增加</p><p>C. 增强了母体的体质 D. 减轻了母体的负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哺乳动物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p><p>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在繁殖期间,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胎生减少了后代对环境的依赖,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br />因此,胎生哺乳的优点在于: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8/10/670a2bd3/SYS201904181033248594107871_ST/SYS201904181033248594107871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C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下列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p><p>B.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p><p>C. 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p><p>D. 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控制来完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骨骼肌是由两端的肌腱和中间的肌腹组成,A错误;骨的运动是靠骨骼肌的牵拉提供动力实现的B正确;有的动物,如棘皮动物、软体动物等没有骨骼,有的动物具有外骨骼,如昆虫,有的体内具有骨骼,如脊椎动物,故C说法错误;动物的运动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提供能量,运动系统才能完成运动,D说法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1d4f1be9/SYS201904131134253246951799_ST/SYS201904131134253246951799_ST.001.png" width="213"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haracter; -aw-rel-vpos:lin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生来就有 </p><p>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p><p>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p><p>D.能伴随动物一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意义都是动物为了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利于种族的延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导盲犬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出行,当盲人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它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下列有关导盲犬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p><p>①体温恒定 ②变温动物 ③胎生、哺乳 ④体表被毛 ⑤卵生 ⑥靠四肢行走 ⑦导盲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⑧导盲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p>A. ②③⑤⑦ B. ①③④⑤⑦ C. ②③④⑥⑧ D. ①③④⑥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导盲犬能够理解英语、汉语和手语三种指令是学习行为,在训练导盲犬中心,训练师对执行口令准确的导盲犬进行食物奖励的目的是巩固形成的复杂反射。导盲犬具有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犬类是肉食性动物,它们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三种。</p><p>导盲犬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导盲犬靠四肢行走,带领盲人安全地出行是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p><p>A. 蚯蚓 B. 大山雀 C. 黑猩猩 D. 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强,在各选项中的动物中,黑猩猩最高等,学习行为最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p><p>A. 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 B. 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p><p>C. 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企鹅蛋孵化 D. 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的姿态或是色的变化,散发出气味等。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受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包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两种,先天性行为即是本能行为,是生来就具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在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但是易消退。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训练形成的,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p><p>B. 只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C. 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D. 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属于分解者.把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被植物加以利用,促进物质循环,故A错误;不光动物,大多数的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把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正确;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参与物质循环.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为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故D错误。故选B。</p><p>点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为生产者。生物大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把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物质循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分解者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农田间通过施放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能控制某些蝶蛾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雌雄虫之间的( )</p><p>A、运动       B、通讯 C、摄食       D、领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性外激素的使用干扰了雌雄虫之间的通讯,使它们不能顺利进行交配、产卵,这样就能控制了害虫的数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 )</p><p>A.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B. 生物的总数量保持不变</p><p>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数量上相等 D.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果园里放养蜜蜂对果树的好处是( )</p><p>A.刺激子房快速发育</p><p>B.帮助果树进行传粉</p><p>C.延长花的开放时间</p><p>D.帮助消灭果树的害虫</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虫媒花的特点是:花朵大而鲜艳,有方向的气味或甘甜的花蜜,其目的是招引昆虫为其传粉,果树是进行异花传粉的,且主要依靠昆虫传粉,果树开花季节可能没有蜜蜂等昆虫,没有昆虫为其传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出现只开花不结果,所以有经验的果农在果树开花季节往往在果园里放养蜜蜂,目的就是帮助果树进行传粉,增加产量,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面的A图和B图,回答下列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ff22002d/SYS201905100915504562492396_ST/SYS201905100915504562492396_ST.001.png" width="120"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ff22002d/SYS201905100915504562492396_ST/SYS201905100915504562492396_ST.002.png" width="166"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A表示关节,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      ]___________,能缓冲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撞击。[     ]________里有少量滑液,从而使减小骨与骨间的摩擦。[     ]________使关节更加牢固。</p><p>(2)当做出图B表示的动作时,此时1和2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⑤关节软骨③关节腔②关节囊收缩舒张</p><p>【解析】</p><p>图A表示关节,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p><p>图B表示屈肘动作,1表示肱二头肌,2表示肱三头肌,3关节,4肱骨。</p><p>(1)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一层⑤关节软骨,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③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使关节更加牢固。<br />(2)图B表示的动作为屈肘,此时1和2的状态分别是收缩和舒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兔牙与狼牙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ff22002d/SYS201905100915505904219548_ST/SYS201905100915505904219548_ST.001.png" width="380"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 _____应是兔牙的示意图,因为它缺少了______齿;</p><p>(2)适于切断食物的是[      ]________齿,用于磨碎食物的是[      ]_________齿;</p><p>(3)以下动物中哪种动物具有图乙类型的牙齿(______):</p><p>A.虎   B、牛   C、羊   D、马</p></div></div>
<div><p>【答案】甲犬a门c臼A</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物,由于盲肠适于消化植物性纤维,而肉食性动物一般不食草,所以其腹腔内的盲肠不发达或退化。图中a为门齿,c为臼齿,b为犬齿。</p><p>①兔是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图甲只有a门齿和c臼齿,它们没有b犬齿,因此是家兔的牙齿。<br />②家兔是草食性动物,只有门齿和臼齿,它们没有犬齿,适于切断食物的牙齿是a门齿。c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这些与兔的食草生活相适应。<br />③图乙有门齿、犬齿、臼齿,犬齿发达,因此是食肉动物的牙齿,选项中四种动物中只有虎的牙齿与乙图的牙齿一样。</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同学们养过蚕吗?蚕宝宝吐出的丝线能织成各式丝绸服装.人类拥有这种珍贵的丝绸至少已有4000年了.请你养几只蚕,探究它的取食行为.</p><p>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p><p>(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2)制定计划: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_______(序号)。</p><p>(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p><p>(4)设计实验:请你选择出下面的(_______)组作为该实验的材料.</p><p>A、桑叶和白菜叶       B、白菜叶和油菜叶</p><p>(5)每一组蚕的数量,你认为应该选择   (_______)    </p><p>A、一只        B、十只     C、一百只</p></div></div>
<div><p>【答案】蚕总是吃桑叶,是先天性行为②桑叶的有无AB</p><p>【解析】</p><p>(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br />(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br />(4)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可以假设: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br />(2)制定计划:<br />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理由是只有用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才能保证没有形成任何学习行为,才可能说明检验蚕的取食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使实验更具有可信度。<br />(3)准备几种植物的叶片如桑叶、白菜叶等,看蚕更趋向哪儿取食。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只有植物叶片的种类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不同种类菜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br />(4)设计实验:根据探究“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因此实验材料中必须有桑叶,所以应该选择出A组作为该实验的材料,故选A。<br />(5)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实验中的误差和偶然性,数量太多又增加操作的难度。因此每一组蚕的数量,应该选择B、十只,理由是:一只太少,误差大,100只太多,不容易操作,十只数量比较合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也是直接了当的解决方法:喷射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与此同时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大量繁殖起来。在其一手造成的有大规模爆发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面前,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000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一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p><p>(1)蚊子属于昆虫,昆虫身体由 、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昆虫的运动器官是 和 ,都着生在 部,昆虫的外骨骼有 和 内部柔软器官、防止 的作用。昆虫在分类上属于 动物。</p><p>(2)壁虎和老鼠和猫这三种生物中,______和 属于恒温动物。</p><p>(3)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答:__________。</p><p>(4)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蚊子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_____________中起重要作用</p></div></div>
<div><p>【答案】(1)足和翅 胸部 (2)老鼠 (3)不能 生物防治 (4)生态平衡</p><p>【解析】</p><p>试题(1)蚊子属于昆虫,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p><p>(2)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是恒温动物,壁虎和老鼠这两种生物,老鼠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p><p>(3)不能,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p><p>(4)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就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任一环节若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即使对人类有害的蚊子,若将其捕杀,那么与蚊子相关的食物链就会遭到破坏,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p><p>(5)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食物链的书写应注意:起点是生产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用箭头相连,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所以可写成食物链:茅草→毛虫→小黄蜂。</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