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章节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运动系统中,每一块骨、每一块骨骼肌、每一个关节都是一个器官</p><p>B. 关节由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p><p>C. 当骨骼肌受到刺激而收缩时,关节就会绕着骨活动,从而产生运动</p><p>D. 完成各种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同时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p><p>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每块骨骼肌都是由肌腱部分的结缔组织、肌腹部分的肌肉组织以及分布其中的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按一定次序联合而成,并且具有收缩的功能,一块骨:骨膜属于结缔组织,内有神经和血管,也就有了神经组织与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等,可见一块骨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关节囊属于结缔组织,内有神经和血管,也就有了神经组织与上皮组织、可见一块关节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A正确;<br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B正确;<br />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C错误;<br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蜂受到袭击时,蜂群会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属于( )。</p><p>A. 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 B. 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p><p>C. 领域行为和节律行为 D. 攻击行为和节律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蚂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角度说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从群体角度说,是动物的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属后天性行为的是</p><p>A.老鼠走迷宫   B.母鸡孵化小鸡   C.蜜蜂采蜜   D.蜘蛛织网</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A老鼠走迷宫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故A符合题意。</p><p>B母鸡孵小鸡。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p><p>C蜜蜂采蜜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故c 不符合题意。</p><p>D蜘蛛织网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故D 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节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p><p>A. 杠杆 B. 支点 C. 动力 D. 协调配合</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狼的犬齿发达,与其肉食性的生活习性相适应</p><p>B.鸟的骨骼轻、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p><p>C.鱼的身体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p><p>D.青蛙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保护身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狼是肉食性动物,犬齿具有撕咬猎物的作用,因此狼的犬齿发达,故A正确;鸟类的运动方式是飞行,需要减轻体重,骨骼轻、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B说法正确;鱼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行,可以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故C正确;青蛙的皮肤裸露,皮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辅助呼吸,故D说法错误。</p><p>考点定位: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运动过程中起动力作用的是</p><p>A. 骨骼肌 B. 骨骼 C. 骨 D. 关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p>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因此,由骨、骨连接(如关节)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鉴定骨的成分时,把骨煅烧是利用有机物容易燃烧,无机物不易燃烧的原理。实验结果:煅烧后的骨,只剩下 ,它使骨具有 特性;把骨进行脱钙是利用无机物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无机盐被溶解分离出来。实验结果:骨脱钙,剩下的是 ,它使骨具有 特性,可以弯曲打结。</p></div></div>
<div><p>【答案】无机物 坚硬 有机物 韧性</p><p>【解析】试题分析:在做鉴定骨的成分实验时,煅烧骨的目的是除去骨中的有机物,因为骨中有机物能燃烧,而无机物不能燃烧,所以剩下的是无机物。用镊子敲打煅烧后的骨,骨变得很脆一敲即碎,粉末很硬。把骨放进稀盐酸浸泡的目的是除去骨中的无机盐,因为无机物与盐酸发生反应,这样通过观察剩下的有机物部分能弯曲打结可以得出,有机物在骨中的作用是使骨有韧性的特性。</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先天性行为是指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____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p></div></div>
<div><p>【答案】生来 遗传物质</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还形成 。</p></div></div>
<div><p>【答案】组织;分工;一定的等级。</p><p>【解析】</p><p>试题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如白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蚁后负责产卵、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喂养蚁后、建筑蚁穴、采集食物、清理蚁穴、搬运蚁后产的卵,甚至移动蚁后等,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黑猩猩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图形、数据中提取各种“信息”,对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都相当重要.结合下列图形分析完成空格.</p><p>为更好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5年宜宾市教育部门将中长跑作为中考必测项目.测试中我们需要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才能完成系列运动,如图分别展示了伸肘动作的产生模式图和关节模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9/09/90667ef7/SYS201905090911296285328790_ST/SYS201905090911296285328790_ST.001.png" width="451" height="2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所示的肱二头肌的肌肉,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________,中间较粗的部分是________. </p><p>(2)图中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是关节.关节之所以牢固,一是因为________在________中,不容易脱出,二是因为在关节外面有________的包绕.此外,由于在________内含有滑液,在关节面是都覆盖着光滑的________,这些,都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也很灵活. </p><p>(3)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________处于________状态.动物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在________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p></div></div>
<div><p>【答案】肌腹肌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神经</p><p>【解析】</p><p>观图可知:1肌腹,2肌腱,3肱三头肌,a关节头,b关节囊,c关节腔,d关节窝,e关节软骨。</p><p>(1)图所示的肱二头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腱。<br />(2)图中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是关节,关节之所以牢固,一是因为关节头在关节窝中,不容易脱出,二是因为在关节外面有关节囊的包绕。当我们做立定跳远时,由于关节面表面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此外关节腔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让关节变得很灵活。<br />(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而此时,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螳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科学家把螳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的把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周后,螳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里出来活动,尽管这时实际上是白天。请分析说明:</p><p>(1)螳螂昼伏夜出,说明它具有 行为,这是螳螂的 。</p><p>(2)本实验说明,螳螂的这种行为受环境因素中 因素的影响。</p><p>(3)根据螳螂的习性,你认为放毒或捕杀螳螂的最佳时间是 。</p><p> </p></div></div>
<div><p>【答案】(1)节律;先天性行为;</p><p>(2)光;</p><p>(3)夜晚。</p><p>【解析】</p><p>试题分析:(1)节律行为是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螳螂昼伏夜出,说明它具有昼夜节律行为,这是螳螂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p><p>(2)螳螂的昼夜节律行为在人为控制光的条件下能够发生改变,说明这种行为受光的影响。</p><p>(3)螳螂在夜晚活动,因此放毒或捕杀螳螂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夜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26/16/e458450f/SYS201810261603117638223469_ST/SYS201810261603117638223469_ST.001.png" width="120"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①是________肌,②是________肌。 </p><p>(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________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着骨绕着________活动。 </p><p>(3)以上实例说明,任何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________的。</p></div></div>
<div><p>【答案】 肱二头 肱三头 收缩 舒张 神经系统 关节 协调完成</p><p>【解析】试题分析:①表示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②肱三头肌收缩,①肱二头肌舒张。</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