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46:58

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物种属于生物的是(&#xa0; )</p><p>①草&#xa0; ②煮熟的鱼&#xa0; ③珊瑚&#xa0; ④钟乳石&#xa0; ⑤冬眠的蛇&#xa0; ⑥恐龙化石 ⑦蘑菇&#xa0; ⑧家鸽.</p><p>A. ②⑤⑥⑦&#xa0;    B. ②③④⑥&#xa0;&#xa0;    C. ①③④⑧&#xa0;&#xa0;&#xa0;    D. ①⑤⑦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⑥恐龙化石都不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①草、⑤冬眠的蛇、⑦蘑菇、⑧家鸽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p><p>A.能够繁殖 </p><p>B.能生长、发育</p><p>C.能运动和发声 </p><p>D.能适应和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A、B、D都属于生物基本特征,A、B、D不符合题意;能运动发声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发出声音,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重点在于保护它们的</p><p>A. 栖息地    B. 繁殖    C. 食物    D. 水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p><p>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栖息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夏天买回的豆腐,存放时间稍长就会变质。有同学提出,在水里加入适量的盐,再将豆腐浸泡在其中,就能延长保鲜时间。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就此设计了探究实验方案。其中对照实验的关键是控制单一变量,下列设计最符合本实验要求的是</p><p>A.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分多少不同,其他均相同</p><p>B.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豆腐大小不同,其他均相同</p><p>C.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温度条件不同,其他均相同</p><p>D.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有无盐分外,其他均相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由题中的内容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除了是否加入盐这个条件不一样之外,其它条件都一样,即变量唯一,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盐,可见探究的问题应该是:盐水能延长豆腐的保鲜时间吗?有盐的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由实验现象可知,有盐组豆腐品质不变,无盐组豆腐变酸,可得出结论:盐水浸泡豆腐,能延长豆腐的保鲜时间。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先用显微镜的15×物镜观察,然后换上45×的物镜继续观察,其结果是后者</p><p>A. 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少    B. 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p><p>C. 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多    D. 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先用显微镜的15×物镜观察,然后换上45×的物镜继续观察,就是换成高倍镜。显微镜换成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细胞的体积变大,视野的范围变小了,看到的细胞的数目变少了,透进的光线少了,所以视野变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为清水</p><p>B.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外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并在清水中展平</p><p>C.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p><p>D.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清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故是正确的;</p><p>B、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比外表皮薄、容易撕取。所以实验时是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并在清水中展平,故是错误的;</p><p>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故是正确的;</p><p>D、染色时,在载玻片的一侧滴碘液,从另一侧吸引,用稀碘液进行染色,故是正确的。</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鼠妇是一种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我们经常可以在花盆、石块下面发现它们。在实验室观察鼠妇的仪器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230ec604/SYS201905150907093711462666_ST/SYS201905150907093711462666_ST.001.png" width="304"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天文望远镜    B. 显微镜    C. 放大镜    D. 平面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据此解答。</p><p>A、天文望远镜,通过光学成像的方法使人看到远处的物体,并且显得大而近的一种仪器,望远距离、放大倍率、清析度为望远镜重要因素,观察鼠妇不适合,故A错误;</p><p>B、显微镜是一种较为精密的光学仪器,是研究生物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一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40~1600倍之间,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不利于观察鼠妇,故B错误;</p><p>C、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放大镜放大倍数相对较小,在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因此选择放大镜观察鼠妇最合适,故C正确;</p><p>D、表面平整光滑透明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观察鼠妇不适合,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5.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存在于</p><p>A. 目镜上    B. 反光镜上    C. 物镜上    D. 玻片标本上进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小污点,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小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小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转动玻片标本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说明小污点一定在目镜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细胞分化只是形态和结构的变化</p><p>B.已经分化了的细胞不再分裂和生长</p><p>C.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p><p>D.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胞分化不指分裂的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而且还包括细胞的功能上的改变,A不符合题意;</p><p>细胞的分化是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细胞的分化也不能正常进行,B不符合题意;</p><p>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哪些形态的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C符合题意;</p><p>细胞的分化只是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遗传物质并没有被改变,相反细胞的分化是由遗传物质控制进行的,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p><p>B.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p><p>C.三种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p><p>D.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p><p>这三类都属于绿色植物,都含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C是对的。藻类植物是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故B是不对的。许多苔藓植物的叶都只有一层细胞构成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背腹两面直接侵入叶的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葫芦藓等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所以D是对的。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所以A是对的。因此,只有B选项的叙述不正确的。</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红豆杉是我国特有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下面叙述正确的是</p><p>A.因其果实莹红似火、形状如豆而得名</p><p>B.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p><p>C.属于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p><p>D.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用种子繁殖后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情况中,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p><p>A.气温37度,阴天,无风   B.气温37度,晴天,有风</p><p>C.气温20度,阴天,有风   D.气温20度,晴天,无风</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光照强度和风速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光照增强,气孔也张开,蒸腾作用加强;风速增大,蒸腾作用加强,通过比较,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区为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扩建了一批学校。某校在扩建过程中移栽了一批垂柳,工人在移栽柳树时,去掉了大部分枝叶,其目的是为了</p><p>A. 降低光合作用    B. 减少呼吸作用</p><p>C. 减少蒸腾作用    D. 增加吸收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p><p>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宋丽同学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后,用显微镜观察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230ec604/SYS201905150907100297722760_ST/SYS201905150907100297722760_ST.001.png" width="272"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1是显微镜的构造,写出①②两种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p><p>(2)下图是宋丽同学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操作步骤图,请你排列好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230ec604/SYS201905150907100297722760_ST/SYS201905150907100297722760_ST.002.png" width="287"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宋丽在对光过程中,看到视野如图<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230ec604/SYS201905150907100297722760_ST/SYS201905150907100297722760_ST.003.png" width="43" height="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多选)________。</p><p>A.放大倍数太低     </p><p>B.光圈没对准通光孔      </p><p>C.反光镜没对准光源</p><p>D.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p><p>E.玻片标本没在通光孔上</p><p>(4)下表是宋丽同学观察时使用的四种不同目镜和物镜组合,哪一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__________。</p><p>A.目镜5X物镜10X     </p><p>B.目镜10X物镜10X</p><p>C.目镜5X物镜40X </p><p>D.目镜10X物镜40X</p><p>(5)宋丽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观察到细胞中有很多绿色的球形或椭球形的小体--叶绿体(如图2),并且同时发现叶绿体在视野中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流动。她想: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哪?请你回答: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目镜     反光镜    ②①③④    BCD    A    逆时针    </p><p>【解析】</p><p>(1)显微镜的结构主要有:目镜、转换器、物镜、遮光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镜座等。</p><p>(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步。</p><p>(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p><p>(4)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物的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据此解答。</p><p>(1)在显微镜上目镜安放在镜筒上方,①是目镜,反光镜起反射光线的作用,在载物台的下方,把外界的光线反射进入通光孔,再通过物镜进入镜筒,②是反光镜。</p><p>(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步。图示①的操作是对光,图示②的操作是取镜与安放,图示③的操作是观察的第一步,图示④的操作是观察的第二部。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④。</p><p>(3)宋丽看见的视野是黑暗的,可能是没有对好光,原因可能是:B光圈没对准通光孔,C反光镜没对准光源,D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或者别人挡住了光源。故选BCD。</p><p>(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同一部位时,要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显微镜,四个选项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A、5×10═50倍,B、10×10═100倍,C、5×40═200倍,D、10×40═400倍;故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10×5═50倍,所以A组显微镜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p><p>(5)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叶绿体在视野中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流动,将视野旋转180度后,叶绿体仍然按逆时针方向流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观察甲乙两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230ec604/SYS201905150907104861129960_ST/SYS201905150907104861129960_ST.001.png" width="169"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组成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图。</p><p>(2)[]________是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库”。</p><p>(3)甲图比乙图多一种结构是[]________,生物体可以通过这种结构进行光合作用。</p><p>(4)很多同学喜欢“糖拌西红柿”,这道菜里有很多有趣的生物学知识。盛放西红柿的器皿里原本没有水,但过一段时间后,器皿里有很多的水。水主要来自西红柿细胞中[]________。水能从西红柿内渗出到西红柿细胞外,说明水分子能通过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________。</p><p>(5)图中⑥是____________,它能不断流动促进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p></div></div>
<div><p>【答案】乙    ④细胞核    ③叶绿体    ⑤液泡    ②细胞膜    细胞质    </p><p>【解析】</p><p>(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230ec604/SYS201905150907104861129960_DA/SYS201905150907104861129960_DA.001.png" width="417"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p><p>(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乙图为动物细胞结构图。</p><p>(2)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细胞核上有决定生物的性状的基因。</p><p>(3)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③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p>(4)细胞液里含有许多带甜味和辣味的物质,番茄流出的液汁就是液泡内的细胞液;②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水能从番茄细胞渗出到细胞外,说明水分子可以通过②细胞膜。</p><p>(5)⑥是细胞质,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和各种营养物质,能进行多种化学反应,各种细胞器的功能不同,进行的化学反应也不同,所以细胞质的功能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能不断流动促进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番茄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在全世界广泛栽培,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230ec604/SYS201905150907108034710007_ST/SYS201905150907108034710007_ST.001.png" width="405"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细胞分裂时,_______先复制,然后平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p><p>(2)A&#xa0;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了B1、B2、B3、B4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称为__________。</p><p>(3)若C表示我们食用的番茄,在结构层次上它属于__________。</p><p>(4)剥下番茄的表皮,它属于[]_______组织;将番茄从中央剖开,会看到番茄的果肉中有一条条筋络,这些筋络就是[]________组织。</p><p>(5)按照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写出番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用名称和箭头表示)。</p></div></div>
<div><p>【答案】遗传物质    细胞分化    器官    B1保护    B4输导    细胞→组织→器官→番茄(或“植物体”)    </p><p>【解析】</p><p>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1)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复制,DNA(遗传物质)也随之复制后形成形态和数目都相同的两份(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前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p><p>(2)细胞经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新形成的细胞不断长大,慢慢的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开始分化,形成了在形态和结构及功能上都相同的细胞群即组织,由此可见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所以a过程为细胞分化。</p><p>(3)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成的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食用的C番茄是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构成的,所以我们食用的C番茄属于器官。</p><p>(4)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如番茄的表皮,位于最外面,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如果表皮破损,番茄会很快腐烂,这是因为失去了表皮的保护作用;将番茄从中央剖开,会看到番茄的果肉中有一条条筋络,其内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p><p>(5)番茄属于植物,从微观到宏观来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概括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基本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230ec604/SYS201905150907111487967129_ST/SYS201905150907111487967129_ST.001.png" width="305"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将玻璃钟罩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__,其他保持不变。</p><p>(2)“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实验过程中,步骤③中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有的溶液为__________。</p><p>(4)实验过程中,步骤④中叶片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若“二氧化碳不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则在其它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p><p>下,可预测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6)光合作用所需原料还有________,是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运输的。</p></div></div>
<div><p>【答案】清水    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酒精    对照组的叶片变蓝,实验组的叶片不变蓝    实验组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植物因为缺少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成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色;而对照组中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够生成淀粉,所以滴加碘液变蓝色    绿色植物在有无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均能制造有机物    水分    </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进行科学探究时,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它因素都相同。该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组,应该是两组的实验装置相同,增设的对照组中不放氢氧化钠溶液,放等量的清水。</p><p>(2)实验前要对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除去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如果叶片内残留有以前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实验结果就会不明显,为了排除原有淀粉的干扰,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原来的淀粉消耗完后,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p><p>(3)实验过程中,步骤③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有的溶液为酒精。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p><p>(4)把用酒精处理的叶片取出用清水漂洗,再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实验组的叶片不会变蓝,因为没有淀粉生成,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植物因为缺少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能生成淀粉;对照组的叶片变蓝,因为在对照组中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够生成淀粉,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叶片会变成蓝色。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叶片颜色的变化是由绿色变为黄色,再由黄色变为蓝色,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酒精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而实验组叶片颜色的变化是由绿色变为黄色,再由黄色变为黄色,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酒精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色,叶片中无淀粉遇碘不变色。</p><p>(5)若“二氧化碳不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则在其它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预测实验结果是:绿色植物在有无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均能制造有机物。</p><p>(6)光合作用所需原料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水分。输导组织中的导管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是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校园生物模型制作活动中,小锋利用废弃的羽毛球拍、绿豆、透明硬塑料板以及标签纸(绘制了保卫细胞)等制作了叶片结构模型,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55a5a46f/SYS201904161039558193837573_ST/SYS201904161039558193837573_ST.001.png" width="477" height="2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模型形象的展示了叶片结构的三部分,其中透明硬塑料板模拟表皮,绿豆模拟__________,羽毛球拍中的网格细线模拟__________。</p><p>(2)用透明塑料板模拟表皮是因为表皮无色透明,这有利于绿豆模拟的结构接受充足的__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p><p>(3)某同学指出该模型还有不足之处,如:标签纸上的①是_______,这是________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应将①部分剪裁挖空。</p></div></div>
<div><p>【答案】  叶肉(叶肉细胞)  叶脉  光照  气孔  蒸腾作用</p><p>【解析】</p><p>(1)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该模型形象的展示了叶片结构的三部分,其中透明硬塑料板模拟表皮,绿豆模拟叶肉,羽毛球拍中的网格细线模拟叶脉。<br />(2)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无色透明,便于光线通过进行光合作用。<br />(3)图中①是气孔,②是保卫细胞。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植物蒸腾作用水分散失的“门户”。所以应将①部分剪裁挖空。</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学度七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