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环节动物身体出现了分节,在动物进化史上是一次飞跃。原因是( )</p><p>A. 身体开始分节,使运动灵活,也为各部分的分工创造了条件</p><p>B. 身体的腹部出现了刚毛,使得运动有了支撑而灵活</p><p>C. 身体圆筒形,为长得高大创造了外在条件</p><p>D. 有了专门的运动器官——足,使运动快捷</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使环节动物的运动更灵敏,转向更灵活。</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下列关于诗中所述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p><p>A. 两种生物体内都有脊柱</p><p>B. 鹰用气囊完成气体交换</p><p>C. 尾鳍能控制鱼的前进方向</p><p>D. 它们都有适应各自环境的身体结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句诗中所述生物有鹰和鱼。鹰是鸟类,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即呼吸一次,氧气两次经过肺,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在此过程中,肺进行气体交换,气囊储存气体。鸟类和鱼都是脊椎动物,所以体内有脊柱;鸟类有适应环境的翼、长骨中空、胸骨发达等结构,而鱼有适应环境的鳍、鳞片等结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p><p>A. 两栖动物的幼体不能在陆地上生活</p><p>B. 环境的改变对两栖动物的生存影响很大</p><p>C. 两栖动物是指既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p><p>D. 两栖动物的成体与幼体相比在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上都有显著差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两栖动物的出现代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p><p>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A正确;由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中的水对两栖动物的生存繁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B正确;两栖动物是: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在陆地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鸭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C错误;两栖动物成体生活既能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辅助肺进行呼吸,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大,四肢游泳或跳跃,属于变态发育,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脊椎动物是( )</p><p>A. 青蛙和蟾蜍 B. 鲸和蚯蚓 C. 蜗牛和鲫鱼 D. 蛇和蝗虫</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青蛙和蟾蜍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鸽呼吸时,空气进入肺内的途径是( )</p><p>A. 空气→气囊→肺 B. 空气→肺⇌气囊 C. 空气→肺→气囊 D. 空气→气囊⇌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家鸽体内有许多气囊,可辅助肺呼吸,家鸽的呼吸与两翼的升降有关,当两翼举起时,家鸽完成了吸气,气体的流经途径是空气→肺→气囊→肺;当两翼下垂时,家鸽完成呼气,气体流经途径与吸气正相反,这样,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肺里完成两次气体交换,家鸽的这种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是</p><p>A. 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 有利于体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p><p>C. 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 D. 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p><p>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年青蛙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靠皮肤辅助呼吸,皮肤裸露、湿润利于体表与外界气体交换;青蛙在冬眠时主要用皮肤呼吸。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鱼在游泳时,能产生前进动力的部位是( )</p><p>A. 鱼鳍的摆动 B. 胸鳍和腹鳍的摆动</p><p>C. 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D. 各种鳍的共同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主要起平衡的作用;鲫鱼在游泳时,产生前进动力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体态与周围物体相似的现象叫拟态,如枯叶蝶、竹节虫等,拟态是动物是一种( )</p><p>A. 防御行为 B. 攻击行为 C. 繁殖行为 D. 社会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p><p>枯叶蝶的形态象枯叶、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都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枯叶蝶形态似枯叶,竹节虫的颜色像竹节,这种现象叫拟态,这是属于防御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p><p>C. 昆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生活 D. 雄蛙有鸣囊适应水陆两栖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雄蛙有鸣囊,是因为雄蛙鸣叫进行求偶,与水陆两栖生活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骨与骨之间多以关节相连</p><p>B.骨骼肌的两端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p><p>C.一个动作的完成需多块骨骼肌协调</p><p>D.骨骼肌收缩需消耗能量</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结,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A正确;</p><p>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B错误;</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C正确;</p><p>骨骼肌收缩时需消耗能量,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有关脊椎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3bff208f/SYS201905110916374043291774_ST/SYS201905110916374043291774_ST.001.png" width="232"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B类动物呼吸时气体交换的部位是__________中的毛细血管,C类动物用肺呼吸,_________辅助呼吸。</p><p>(2)上图中须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的有(填字母)_____类动物。</p><p>(3)A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______,在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p><p>(4)E类动物的牙齿出现了________的分化,从而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食能力。</p></div></div>
<div><p>【答案】鳃 皮肤 BC 用肺呼吸 门齿、臼齿、犬齿 </p><p>【解析】</p><p>观图可知:A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B鱼属于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麻雀属于鸟类、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p><p>(1)B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是呼吸时气体交换的部位;C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br />(2)A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是鱼类,生活在水中,产卵和受精都在水中进行;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水中产卵,水中受精;D鸟类,都生活在陆地上,其产卵、受精都脱离了水的限制,E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因此,上述动物的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的有B、C。<br />(3)A是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具有坚韧的卵壳,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r />(4)E类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实验材料,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他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p><p>(1)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____________。 </p><p>(2)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____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p><p>①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 ②租来的体形较小的蚕 ③自己用受精卵孵化的蚕</p><p>(3)实验过程中,应以______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p><p>(4)下图是该同学对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____。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3bff208f/SYS201905110916376274821744_ST/SYS201905110916376274821744_ST.001.png" width="256"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3bff208f/SYS201905110916376274821744_ST/SYS201905110916376274821744_ST.002.png" width="259"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防止叶子的颜色、形状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③ 桑叶和其他植物叶 D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是相同的。</p><p>(1)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是相同的。所以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防止叶子的颜色、形状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br />(2)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用自己用受精卵孵化的蚕作为实验对象。<br />(3)实验过程中,应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br />(4)在本实验中,叶子离蚕宝宝的距离应该是相同的,桑叶与其他叶子交叉排列,这样便于得出结论,所以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河北省北部地区,曾经在麦收时节,据统计,每公顷麦田约有750—1500只青蛙,一只青蛙一天可食20—200只害虫。因此,依靠这种天然的“除虫剂”,基本上可以控制害虫,保证小麦的收成。近年来,由于有些人大肆捕捉和食用青蛙,该地区青蛙几乎濒于绝灭。结果害虫大肆繁殖,造成小麦等农作物减产。后来使用农药,产量获得一些恢复,但随后继续大量减产。</p><p>(1)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______________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____________ ,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动物在_____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p><p>(2)举例消灭害虫的方法,并说明利弊。</p></div></div>
<div><p>【答案】不能 直接或间接 其他生物的生存  整个生态系统 维持生态平衡 “以药治虫”和“以蛙治虫”;农药可以快速消灭害虫,但会造成环境污染;青蛙的引入效果比较缓慢,但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①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p><p>(1)通过以上资料的分析可知,人类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营养关系,当某种动物灭绝后,会导致相关的食物链切断,或该动物原来所控制的某种生物大量繁殖而失去生态平衡。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环境。由此说明各种动物在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p><p>(2)“以药治虫”和“以蛙治虫”。农药可以快速消灭害虫,但会造成环境污染;青蛙的引入效果比较缓慢,但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