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45:52

江苏省东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有关绿色植物叙述错误的是(  )</p><p>A. 煤是由古代藻类植物的遗体堆积演变而成</p><p>B. 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p><p>C.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p><p>D. 牡丹、花生都属于种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p>煤是由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堆积演变而成,A错误;苔藓植物的叶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毒气体易侵入,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正确;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正确;牡丹、花生用种子繁殖后代,都属于种子植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其种子“白果”是裸露的,能药食两用。可推测银杏属于</p><p>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不产生种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被子植物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p><p>银杏,被誉为“活化石”,它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属于裸子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病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p><p>A.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p><p>C.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D. 病毒具有细胞结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p><p>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细菌是靠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生殖的,B正确;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与植物细胞相比较,酵母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p><p>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2ce964bd/SYS201712302338475208273981_DA/SYS201712302338475208273981_DA.001.png" width="138"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由此可见,酵母菌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下列关于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每一种里只有一种生物</p><p>B.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p><p>C.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p><p>D. 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有四种生物甲、乙、丙、丁,已知甲、乙同科不同属,甲、丙同属不同种,甲、丁同目不同科。与甲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p><p>A. 丙    B. 乙    C. 丁    D. 不确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据此答题。</p><p>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由题意可知:甲、丙同属,甲、乙同科,甲、丁同目,目、科、属中属最小,因此与甲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丙,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0)》公布,我国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34984种,脊椎动物有6445种,真菌1万多种。这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中(  )</p><p>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p><p>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环境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有高等植物有34984种,脊椎动物有6445种,真菌1万多种,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发现并提炼出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2017年又提炼出了双青蒿素,对红斑狼疮有独特效果,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一事实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p><p>A. 直接价值    B. 间接价值    C. 潜在价值    D. 观赏价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br />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 <br />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br />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p><p>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一事实表明生物多样性的药用价值,即具有直接价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将保护物种和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结合起来,较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的(  )</p><p>A. 环境保护    B. 就地保护    C. 移地保护    D. 生物资源保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此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据此答题。</p><p>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特有的珍稀的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分别是(  )</p><p>A. 藏羚羊、大熊猫    B. 大熊猫、朱鹦</p><p>C. 朱鹦、扬子鳄    D. 扬子鳄、大熊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解答时可以从动物的特点、意义方面来解答。</p><p>藏羚羊和大熊猫都属于哺乳动物,A不符合题意;<br />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朱鹮属于鸟类,B不符合题意;<br />朱鹮属于鸟类,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C不符合题意;<br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br />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根据美国科学家米勒1953年的实验可以推测(  )</p><p>A.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p><p>B.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p><p>C. 在原始海洋中,复杂的有机物不断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p><p>D. 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其他星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p><p>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也就是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表示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cdd3d718/SYS201904220923072655749743_ST/SYS201904220923072655749743_ST.001.png" width="118"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鸟类、爬行类、两栖类    B. 爬行类、两栖类、鸟类</p><p>C.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D. 鸟类、两栖类、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p>生物进化系统树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cdd3d718/SYS201904220923072655749743_DA/SYS201904220923072655749743_DA.001.png" width="209" height="2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由图可知,题干中的:①两栖类、②爬行类、③鸟类。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p><p>A. 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p><p>B. 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p><p>C. 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p><p>D. 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如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叙述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p><p>A. 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    B. 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p><p>C. 适者生存    D. 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无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p><p>A、C达尔文指出,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叫自然选择。所以自然选择核心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故AC正确;</p><p>B、虽然亲代的遗传物质通过生殖可以传递给子代,但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物质是不完全相同的,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正说明了变异的普遍性。故B正确;</p><p>D、在生物的进化中,能够遗传的有利变异,经过许多代的选择、积累,便形成了许多新品种。故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有关,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解释,长颈鹿颈长的原因是(  )</p><p>A. 其祖先努力适应的结果    B. 人工选择的结果</p><p>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万能的上帝创造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据此答题。</p><p>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长颈和高前肢的形成就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已知的动物世界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p><p>A. 马    B. 猫    C. 黑猩猩    D. 猴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据此分析作答。</p><p>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证据能证明化学进化说观点的是(  )</p><p>A. 《圣经》的启示</p><p>B.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p><p>C. 米勒的实验</p><p>D. 1969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陨石中检测出多种氨基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圣经》的启示,传达的神学信仰,不能证明化学进化说观点,A错误;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不能证明化学进化说观点,B错误;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能证明化学进化说观点,C正确;在陨石中发现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和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这说明原始生命可能来自于其他星球,不能证明化学进化说观点,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考队在某地山洞发掘人类祖先活动遗迹化石时,发现存在大量使用火的痕迹,能使用更先进的工具,专家推测,化石群对应的人类祖先至少进化到了()阶段。</p><p>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南方古猿出现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只能使用天然工具,A不符合题意;能人出现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B不符合题意;直立人出现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C符合题意;智人出现在距今1万-20万年前,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列举了六种生物的名称,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请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完成以下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2/09/009b25df/SYS201905120908455357238122_ST/SYS201905120908455357238122_ST.001.png" width="425"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写出图中部分标号所代表的生物名称:①_________,③__________,⑤__________。</p><p>(2)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上述六种生物中,与大豆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__。</p><p>(3)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七个分类单位中,包括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流感病毒    松树    扬子鳄    菜豆    界    </p><p>【解析】</p><p>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p><p>(1)①无细胞结构,因此是流感病毒;②无种子,因此是孢子植物,③有种子、无果皮,因此是裸子植物,即松树,④有种子、有果皮,因此是被子植物,⑤是卵生的动物,因此是扬子鳄,⑥是胎生的哺乳动物,因此是藏羚羊。</p><p>(2)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上述六种生物中,只有菜豆与大豆同科同属,所处的分类单位最小,因此二者亲缘关系最近。<br />(4)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括生物种类最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将若干只家蝇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雌雄比例相同。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农药)处理,B组家蝇不使用DDT。喂养一段时间后,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对DDT的抗药性强。</p><p>(1)控制DDT为唯一实验变量,该实验是一组________实验。</p><p>(2)达尔文以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根据这一学说,A组家蝇后代抗药性强的原因是:家蝇个体的抗药性存在差异,使用DDT处理,抗药性_________的家蝇被淘汰,抗药性________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的变异___________给后代。</p></div></div>
<div><p>【答案】对照    自然选择    弱    强    遗传    </p><p>【解析】</p><p>(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家蝇中存在有抗药性的个体和没有抗药性的个体,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p><p>(1)根据对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中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农药)处理,B组家蝇不使用DDT,控制DDT为唯一实验变量,该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p><p>(2)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害虫的抗药性的产生机制是这样的:害虫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这些变异中包含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药物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具有抗药性的变异个体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样,一代代选择并积累下去,就产生了害虫抗药性。所以,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使没有抗药性的家蝇被淘汰,有抗药性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而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没有抗药性和有抗药性的家蝇都存活下来。</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东台市八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