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45:49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7.19生态系统 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角色的是(&#xa0;&#xa0; )</p><p>A. 蝗虫    B. 水稻</p><p>C. 蘑菇    D. 细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所以水稻属于生产者。蝗虫属于消费者,细菌和蘑菇属于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p><p>A. 青蛙捕食蝗虫    B. 鸟吃草籽    C. 松鼠吃蘑菇    D. 猫头鹰捕食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大多数的动物。</p><p>青蛙、蝗虫是动物为消费者,A不正确;鸟是动物为消费者,草是植物为生产者,B正确;松鼠是动物为消费者,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C不正确;猫头鹰和鼠都是动物为消费者,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属于生产者的是( )</p><p>A. 杂草    B. 人类    C. 蘑菇    D. 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A、杂草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为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符合题意。</p><p>B、人类是动物,为消费者,不是生产者,C、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不是生产者,D、细菌属于分解者,不是生产者,故BCD都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五种生物形成食物网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2/09/009b25df/SYS201905120908523208628672_ST/SYS201905120908523208628672_ST.001.png" width="163"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此草原生态系统中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未标出</p><p>B. 图中A是植物,能制造有机物养活B、C、D、E等动物</p><p>C. 图中有3条食物链,最短的是:A→B→E</p><p>D. 结构层次微观到宏观排序:细胞→组织→器官→B→生物→生态系统→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p>图中A是植物,能制造有机物养活B、C、D、E等动物,此草原生态系统中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未标出,A正确;图中A是植物,能制造有机物养活B、C、D、E等动物,B正确。图中有3条食物链,A→B→E,A→B→C→E,A→B→C→D,最短的是:A→B→E,C正确;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或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p><p>A. 生产者和消费者    B. 分解者    C. 阳光、空气和水    D. 食物链和食物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是生态系统的成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的无机物的是(  )</p><p>A. 消费者    B. 分解者    C. 生产者    D. 太阳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兔和羊都吃草 ,它们又都被狼吃,这四种生物形成了(   )</p><p>A、两条食物链                 B、三条食物链      </p><p>C、四条食物链                   D、五条食物链</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必须是生产者,然后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兔和羊都吃草 ,它们又都被狼吃,它们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形成的食物链有:草→兔→狼,草→羊→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a2f036f8/SYS201904210923472058278375_ST/SYS201904210923472058278375_ST.001.jpeg" width="185"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p><p>B. 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p><p>C. 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p><p>D. 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能量在食物网中流动遵循的规律: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所以能量是从植物流向动物。</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主要是因为南极(    )</p><p>A.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缺少生产者</p><p>C. 缺少消费者    D. 分解者很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在一个由小草、鼠、兔、鹰、 狐、蛇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若缺少下列那组生物,生态系 统必将无法稳定(    )</p><p>A. 蛇与鹰    B. 兔与狐    C. 草与鼠    D. 兔与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成分,因此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生产者。选项中只有C有生产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分解者是     .</p></div></div>
<div><p>【答案】绿色植物;各种动物;细菌;真菌</p><p>【解析】</p><p>试题分析:</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564774260837_DA/SYS201904300925564774260837_DA.001.jpeg" width="408" height="2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张和父母乘车去山东菏泽,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了周围大片大片的农田.当到了休息站的时候,打开车窗听到了许多青蛙的叫声,于是小张惊奇的问:“这是什么地方啊?景色太美了!”父母告诉他这是水稻田,我们吃的大米就是在水稻田里种植的,农民伯伯为了获得丰硕的果实,要播种、驱虫、施肥、灌溉.这时小张不由得想起了一个诗句“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同学们根据这段话和诗句回答下列问题:</p><p>(1)以下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xa0;</p><p>A.水分、温度、肥料、阳光、空气等&#xa0;&#xa0; B.青蛙、害虫、细菌、真菌等</p><p>(2)这是一副农田生态系统的画面,请问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_&#xa0;</p><p>(3)诗句中水稻和蛙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________&#xa0;</p><p>A、分解者、消费者&#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B、生产者、消费者</p><p>(4)为了去除虫害,农民伯伯一般会在稻田中喷洒大量农药,农药会随着食物链逐渐积累,那么农药会在________&#xa0;(填水稻或青蛙)体内积累最多.</p><p>(5)虽然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__&#xa0;(填有限或无限)的.</p></div></div>
<div><p>【答案】A    水稻→害虫→青蛙    B    青蛙    有限    </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br />(2)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br />(3)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某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则其天敌和捕食的生物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p><p>(1)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因此影响农田中生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所以A正确。<br />(2)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该题中的食物链有:水稻→害虫→青蛙。<br />(3)水稻的叶片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青蛙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属于消费者。<br />(4)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青蛙是该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因此它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br />(5)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上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是________  , 动物是________  , ________是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生产者    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    </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由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细菌、真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组成。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叫分解者。</p><p>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泉州湾红树林是我市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素有“地球之肾”的美称.红树林提供有机物质碎屑给蟹、鱼、贝类等小动物,水鸟以这些小动物为食,生物的遗体、遗物被分解成无机物,回归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p><p>(1)该生态系统中,红树林是________&#xa0;者,分解生物遗体、遗物的微生物是腐生的细菌和________&#xa0;</p><p>(2)蟹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附肢分布,它属于无脊椎中的________&#xa0;动物,鱼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xa0;呼吸,用________&#xa0;游泳.</p><p>(3)生物之间通过________&#xa0;的关系形成食物链,请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xa0;</p><p>(4)沿着食物链,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__&#xa0;和能量的流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xa0;    </p></div></div>
<div><p>【答案】生产    真菌    节肢    鳃    鳍    吃与被吃    红树林→蟹(鱼或贝)→水鸟    物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1)红树林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腐生的细菌真菌能将生物遗体、遗物的微生物分解,属于分解者。<br />(2)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附肢也分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蟹属于节肢动物;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br />(3)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所构成的链状结构就是食物链。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根据题意可以写出:红树林→蟹(鱼或贝)→水鸟,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成分。<br />(4)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生物中,象硫细菌那样能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xa0;;象肺炎双球菌那样的寄生性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xa0;;而在生态系统中充当分解者的枯草杆菌、乳酸菌等都是________&#xa0;微生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xa0;.酵母菌常常被人们利用来制作面包和________&#xa0;,而制作酸奶起发酵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xa0;.</p></div></div>
<div><p>【答案】  生产者   消费者  腐生  物质循环  馒头  乳酸菌</p><p>【解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是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的生物,能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微生物,如硫化菌因能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象肺炎双球菌那样的寄生性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充当分解者的枯草杆菌、乳酸菌等都是腐生微生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报道,上海崇明岛的鸟类数量明显减少,原来长满芦苇的海滩,现在基本被三十年前引进的“互花米草”所侵占。研究后推测,过密的互花米草使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沙蚕等动物生存空间变窄、数量变少,从而影响杂食性鱼类和以鱼为食的鸟类生存。请据此回答:    </p><p>(1)写出此海滩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xa0;    </p><p>(2)下列是有关崇明岛鸟类数量减少原因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            </p><p>A.&#xa0;鸟类食物短缺&#xa0;&#xa0;&#xa0;&#xa0;&#xa0;&#xa0;    B.&#xa0;互花米草繁殖过快&#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C.&#xa0;食物链被破坏&#xa0;&#xa0;&#xa0;&#xa0;&#xa0;&#xa0;&#xa0;&#xa0;D.&#xa0;鸟类筑巢缺乏材料</p></div></div>
<div><p>【答案】浮游植物→沙蚕→鱼→鸟    D    </p><p>【解析】</p><p>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且是生产者指向初级消费者,再指向次级消费者,等等,依次类推。</p><p>(1)上海崇明岛海滩中的生物形成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沙蚕→鱼→鸟或浮游植物→鱼→鸟。<br />(2)整个东滩有植被覆盖的土地上有近一半被互花米草占领,而芦苇、藨草和海三棱藨草这些本土植物根本不是它的对手,只能默默地看着自己的领地被互花米草占领.芦苇、藨草和海三棱藨草的减少,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而影响到鸟类的生物多样性.导致鸟类、虾蟹等小动物面临食物短缺。同时,由于互花米草十分密集,透光度低,空隙很少,造成了其他物种的糜烂。虽然可能有些动物会相对比较喜欢这种低氧的环境,但其确实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从而破坏了食物链.进而导致鸟类减少。崇明岛东滩有植被覆盖,不缺乏筑巢材料。所以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补充完整.</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597508841712_ST/SYS201905040934597508841712_ST.001.png" width="318"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597508841712_DA/SYS201905040934597508841712_DA.001.png" width="370"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解答即可。</p><p>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八级上册生物 7.19生态系统 单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