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0年是我国农历的虎年,“龙腾虎跃”“如虎添翼”“虎踞龙盘”,自古以来,虎一直是勇猛、吉祥、安全的象征。下列对虎的特征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p><p>①用肺呼吸</p><p>②胎生、哺乳</p><p>③体表被毛</p><p>④变温动物</p><p>⑤心脏四腔</p><p>⑥体内有膈</p><p>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⑥</p><p>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⑤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虎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特征: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有四个腔室,所以血液循环是完善的双循环,体内有膈,可以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哪些特点是青蛙与鲫鱼共有的</p><p>A、有四肢 B、皮肤裸露在外,体表有黏液</p><p>C、用肺呼吸 D、体温不恒定</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鲫鱼是鱼类、青蛙是两栖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p><p>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生物不是营寄生生活的</p><p>A、蛔虫 B、猪肉绦虫 C、血吸虫 D、水螅</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寄生生物是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寄主取得养分,维持生活.如动物中的蛔虫、蛲虫、跳蚤、虱子;植物中的菟丝子;</p><p>蛔虫、血吸虫、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属于寄生虫;水螅生活在缓流、清澈、且富含水草的溪流中,营自由生活。</p><p>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无论对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钙的作用都是重要的。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p><p>A. 小肠 B. 骨 C. 皮肤 D. 肌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骨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有机物是蛋白质,无机物是钙盐,所以说,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身体内没有脊柱的是:①家鸽 ②虾 ③鲨鱼 ④蚯蚓 ⑤大鲵 ⑥蜈蚣</p><p>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家鸽、鲨鱼、大鲵等,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虾、蚯蚓、蜈蚣等,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p><p>A、体节 B、两端的粗细 C、环节 D、环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有一个节特别大,光滑,称为环带,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在海洋中的巨无霸—蓝鲸以胎生方式繁殖,用乳汁哺育后代,它属于( )</p><p>A. 爬行动物 B. 哺乳动物 C. 鱼类 D. 两栖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蓝鲸生活在水中,但它们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为哺乳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的呼吸器官是( )</p><p>A. 鳃裂 B. 肺 C. 口 D. 鳃</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进入流经鳃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 哺乳为幼崽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p><p>C. 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崽的死亡率 D. 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与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在土壤中取食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使土壤疏松且有机肥料增多,有利于植物生长。对上述分析不正确的是( )</p><p>A. 蚯蚓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蚯蚓在自然界的部分作用与分解者功能相似</p><p>C. 蚯蚓与植物是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 D.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作用不大,是可有可无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又通过动物呼吸作用的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回到自然界中去。</p><p>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蚯蚓在土壤中以植物枯叶、朽根为食,它取食的是动植物残体,并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获得能量。所以蚯蚓在土壤中以植物枯叶、朽根为食,在生态系统中也属于分解者。故D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p><p>A. 海龟、河蚌 B. 扇贝、章鱼</p><p>C. 海蜇、河蚌 D. 水蛭、蜗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常见的软体动物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河蚌,生活在陆地环境中的蜗牛,生活在海洋环境中的乌贼、鲍鱼、扇贝、牡蛎等。</p><p>选项中河蚌、扇贝、章鱼、蜗牛的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河蚌、扇贝和蜗牛还具有贝壳,是软体动物;而海龟体表有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是爬行动物;海蜇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水蛭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是环节动物。因此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扇贝、章鱼。</p><p>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犬齿的主要功能是( )</p><p>A. 切断食物 B. 撕裂食物</p><p>C. 磨碎食物 D. 阻挡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无脊椎动物中,一般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的是</p><p>A、环节动物 B、昆虫类动物</p><p>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昆虫背部无脊柱为无脊椎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外骨骼,一般有两对翅和三对足会飞,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哺乳动物的特征中,与其后代的成活率高有直接关系的是 ( )</p><p>A. 大脑发达 B. 体表被毛 C. 胎生哺乳 D. 用肺呼吸</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胎生是在体内发育,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大大的提高了幼体成活率,而大脑发达、心脏四腔和用肺呼吸与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高没有直接关系,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一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p><p>A. 模拟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实验法 D. 资料分析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p><p>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p><p>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p><p>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p><p>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一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两栖类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p><p>A. 两栖类指的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种类</p><p>B. 两栖类的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p><p>C. 蛙是常见的两栖类动物</p><p>D. 两栖类动物能够进行有性生殖来繁殖后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一类动物,但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龟体是爬行动物不是两栖类动物,A错误;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正确;蛙的幼体为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为两栖动物的代表,C正确;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体外受精,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为有性生殖,D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试题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试题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套膜,但有的软体动物贝壳退化,如乌贼、章鱼,就没有贝壳。</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试题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都是两栖动物,如青蛙。(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不是两栖动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p>有些两栖动物的种类终生保持幼体形态,可终生生活在水中,例如北美洲特产的穴居蝾螈。但是青蛙却是水陆两栖的动物。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坏境的依赖。(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试题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卵生,其受精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完全摆脱了对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前肢变为翼是鸟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 (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鸟类的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因此题干说法错误.</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有两个气囊,所以是双重呼吸。 (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能进行双重呼吸,有重要的作用,据此答题。</p><p>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都需要氧气</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p><p>动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动物通过呼吸释放能量,用于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动物要进行呼吸,都需要氧气。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线将如图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1/10/a9c0f8e2/SYS201808011007558096304112_ST/SYS201808011007558096304112_ST.001.png" width="353"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1/10/a9c0f8e2/SYS201808011007558096304112_DA/SYS201808011007558096304112_DA.001.png" width="346"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身体呈线形,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蛭;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有贝壳,如河蚌、蜗牛;节肢动物:身体分部,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注意:[ ]内填数字,_____上填名称)</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367de875/SYS201712310021288489800608_ST/SYS201712310021288489800608_ST.001.jpeg" width="281"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 ]______。</p><p>(2)图中[ ]__________是它的飞行器官,它有_________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 ]_______,运动器官都着生在_________。</p><p>(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头部;胸部;腹部;(2)⑨翅;三;⑦后足;胸部;(3)气管</p><p>【解析】</p><p>试题分析:图中蝗虫的结构名称:①触角、②单眼、③复眼、④口器、⑤前足、⑥中足、⑦后足、⑧气门、⑨翅、⑩头部、11胸部、12腹部,(1)由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腹部,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11胸部;(2)胸部是由⑨翅和足为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胸部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7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行;(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为10对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其中胸部2对,腹部8对。</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在一片草原上兔与狼的数量波动曲线。请分析:</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0788bfa/SYS201712302342514074552871_ST/SYS201712302342514074552871_ST.001.png" width="312"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狼的数量变化与兔子的数量变化有什么关系?</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兔子能否被狼吃光?为什么?</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若狼被人全部消灭,对草原有什么影响?对兔子有什么影响?</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当兔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狼的数量随之增加或减少。</p><p>(2)不会,因为在生态系统中,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p><p>(3)狼被全部消灭,兔子失去天敌,开始快速增长,导致草原退化,最终兔子难于生存。</p><p>【解析】</p><p>试题分析:(1)从图可以看出:随着狼数量的减少,兔的数量逐渐增加,这是由于狼数量减少,兔会因天敌的减少而数量增加;但兔的数量增多,狼又会因食物充足而数量增加。两者的数量总是维持在动态的平衡状态。</p><p>(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狼以兔子为食,当狼数量增加时,兔子就减少;兔子减少了,狼的数量增加就会受到抑制,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就总是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p><p>(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有:草→兔→狼.若狼被人全部消灭,兔会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大量繁殖,这样草场就会受到破坏,甚至草场退化,这样兔子也会因食物缺乏而难以生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