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3.7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单元测试卷
题型:※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叶片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p><p>A. 表皮细胞 B. 保卫细胞</p><p>C. 叶肉细胞 D. 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呼吸作用主要是在全天的条件下,活细胞吸入氧气分解有机物为植物提供能量,植物所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水通过叶孔排出,光合作用是由叶片细胞中的叶绿素来完成的,也就是说要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但是活的而且要含有叶绿素,表皮细胞是活细胞且无叶绿素,而BCD中的细胞中都含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天正是踏青的好时节。踏春归来,浅色的衣服上总是容易出现一些植物的绿渍,欲除去这些绿渍,最好选用</p><p>A. 洗衣液 B. 热水 C. 碘酒 D. 酒精</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绿色汁液主要是叶绿素,而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酒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植物参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通过根吸收水分 B. 通过筛管运输水分</p><p>C. 通过气孔散失水分 D. 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p><p>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根吸收水分,A正确;筛管运输有机物;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B错误;蒸腾作用通过气孔散失水分,C正确;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p><p>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p><p>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茸毛或能分泌油性、黏性的物质</p><p>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p><p>④能分泌抗生素</p><p>⑤蒙尘的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p><p>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森林能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狂风吹来,它用树身树冠挡住去路,降低风速;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每公顷 森林每年能吸附50~80吨粉尘,城市绿化地带空气的含尘量一般要比非绿化地带少一半以上;蒙尘的树叶经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绿叶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p><p>A. 只有栅栏层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B. 只有海绵层细胞进行光合作用</p><p>C. 表皮层细胞都不进行光合作用 D. 含叶绿体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所以要在含叶绿体的细胞才可进行光合作用。</p><p>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光合作用只能在植物的绿色部位进行,即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在组成叶片的细胞中,只有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此叶片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 )</p><p>A. 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 B. 生物体呼吸作用的结果</p><p>C. 因为大气中氧的含量最多 D. 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最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p><p>考点: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p><p>A. 该实验的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色</p><p>B. 该实验的步骤: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染色→漂洗→观察</p><p>C. 该实验的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照光部分变蓝色</p><p>D. 该实验的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淀粉遇碘变蓝色,A正确;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对实验材料先进行暗处理,因此该实验的步骤:暗处理→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染色→漂洗→观察,而不是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染色→漂洗→观察,B错误;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照光部分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该实验的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照光部分变蓝色,C正确;该实验的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将( )定为植树节。</p><p>A.10月1日 B、3月12日 C、12月1日 D、6月26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每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 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p><p>考点: 生物的基本常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叶片经暗处理后,再把叶片一部分遮光,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再加碘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p><p>①光合作用需要光;</p><p>②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p><p>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p><p>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p><p>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005409737959_ST/SYS201905160908005409737959_ST.001.png" width="190"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③ B. ②⑤ C. ①⑤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p><p>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这样形成一组对照组,即叶片的一部分见光,另一部分不见光,光是唯一的变量。又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变蓝说明有淀粉存在,遮光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呈现碘蒸汽的颜色,说明未制造淀粉。因此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证明:见光的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未见光的绿叶不能制造淀粉。因此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因此①⑤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可用于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淀粉”的是( )</p><p>A. 酒精 B. 澄清石灰水 C. 带火星的木条 D. 碘液</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人们根据碘液的这一特性来鉴定淀粉的存在。</p><p>在探究“绿叶在光合作用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为验证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淀粉,需要用碘液来验证,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青山常在,绿水常流,我国从1981年以来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并且确定了全国的“植树节”,它是每年的</p><p>A. 3月12日 B. 4月5日 C. 5月1日 D. 6月5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p><p>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规定的植树节是每年的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3月12日</p><p>【解析】我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届第六次会议于1979年2月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通过吸收作用和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通过 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p></div></div>
<div><p>【答案】蒸腾作用;光合作用</p><p>【解析】</p><p>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p><p>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又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去,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p><p>故答案为:蒸腾作用;光合作用.</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中的各实验步骤与相对应的实验目的用直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93b52be/SYS201901041719599877920867_ST/SYS201901041719599877920867_ST.001.png" width="401"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93b52be/SYS201901041719599877920867_DA/SYS201901041719599877920867_DA.001.png" width="443"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步骤:</p><p>(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p><p>(2)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p><p>(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p><p>(4)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p><p>(5)漂洗、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p><p>(6)观察: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p><p>分析现象: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未被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p><p>得出结论: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5/09/60a3dc60/SYS201905050929346385434872_ST/SYS201905050929346385434872_ST.001.png" width="222"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①③属于________组织. </p><p>(2)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________.它由2个________细胞构成,其中大多陆生植物叶片这样的“窗口”数量是上表皮________下表皮(填“多于”或“少于”). </p><p>(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图中的结构________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p><p>(4)叶片中制造淀粉较多的结构是________. </p><p>(5)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判定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保护6气孔保卫少于5叶脉2叶肉器官</p><p>【解析】</p><p>由图可知:①上表皮;②叶肉;③下表皮;④保卫细胞;⑤叶脉;⑥气孔,据此解答。</p><p>(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p><p>(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气孔来完成的,气孔主要位于下表皮。</p><p>(3)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就是由叶脉里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里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也是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的。</p><p>(4)2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产生大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p><p>(5)叶片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叶脉里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可见叶片属于器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叶片的横切面图,填写各部分的名称并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010484546568_ST/SYS201905160908010484546568_ST.001.png" width="250"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具有保护结构的是 和 .有输导作用的结构是[ ] ,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它的开闭受 控制.</p><p>(2)叶片的营养组织是[ ] 和 ,它的细胞内都含有 ,是进行 的场所.</p><p>(3)叶片的上表面颜色比下表面的深,这是因为靠上表皮的 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比靠近下表皮的 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 .</p></div></div>
<div><p>【答案】(1)上表皮;下表皮;4叶脉;6气孔;保卫细胞;</p><p>(2)2栅栏组织;3海绵组织;叶绿体;光合作用;</p><p>(3)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多</p><p>【解析】试题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构成,光合作用的场所;叶脉起支持和输导作用.</p><p>图中的1是上表皮,2是栅栏组织,3是海绵组织,4是叶脉,5是下表皮,6气孔.</p><p>解:(1)表皮包括1上表皮和5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4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物,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p><p>6是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气孔的开闭由构成它的保卫细胞控制.</p><p>(2)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叶肉细胞含有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肉细胞具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p><p>(3)上表皮靠近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叶绿体多,接受阳光照射多,形成的叶绿素多.而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里面含叶绿体较少.因此多数绿色叶片正面比背面的颜色深.</p><p>故答案为:(1)上表皮;下表皮;4叶脉;6气孔;保卫细胞;</p><p>(2)2栅栏组织;3海绵组织;叶绿体;光合作用;</p><p>(3)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多.</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