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国人一般都知道“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太岁”是何物.“太岁”是生物吗?它长在土壤中,有弹性,像个肉球.下列证据中,与判断“太岁”为生物无关的是( )</p><p>A. 具有细胞结构 B. 能呼吸和排泄 C. 手感比较柔软 D. 能够由小长大</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具有细胞结构、能呼吸和排泄、能够由小长大都属于生物的特征,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依据,A、B、D错误;手感比较柔软,不是生物的特征,不能判断是否是生物的依据,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但是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下面是一位同学对生物特征的总结,正确的是( )</p><p>A.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都能自由运动</p><p>C.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都能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动物和微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一般不能运动,B错误;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错误;动物、植物、微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你是一个环保爱好者,在制定保护东北虎的行动方案之前,你需要先进行广泛的调查。那么你进行这个调查的目的不包括( )</p><p>A. 东北虎的生存数量 B. 东北虎的生存地区</p><p>C. 东北虎的药用价值 D. 东北虎的生活习性</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在制定保护东北虎的行动方案之前,你需要先进行广泛的调查。那么你进行这个调查的目的不包括东北虎的药用价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研究小组在我县太平山附近发现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部分影像如下图),树龄360余年。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027129100955_ST/SYS201905160908027129100955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量法 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所以题目中的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方法应是调查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充分地控制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测量法通过仪器来获得某些参数的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是为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尽量利用收集原有资料,因此是对过去红豆杉历史分布特点的研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p><p>①在调查过程中应选定调查范围 </p><p>②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鸟或昆虫可以不作记录 </p><p>③为了确定生物种类,小强爬到树上将鸟巢摘下来 </p><p>④调查到的生物数量不一定是这种生物在这个环境中的全部数量 </p><p>⑤进行调查时,有时要用数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p><p>A. ①②③</p><p>B. ②③④</p><p>C. ①④⑤</p><p>D. 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六、撰写调查报告,①在调查过程中应选定调查范围,符合调查法的要求,④调查到的生物数量不是这种生物在这个环境中的全部数量,因为这种生物在这个环境中的全部数量过多,应选择抽样调查,进行调查时,有时要用数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调查范围内所有生物都要做好记录,小强爬到树上将鸟巢摘下来,破坏了鸟类的生存环境,做法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 )</p><p>A. 制约环境 B. 影响环境 C. 改变环境 D. 适应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现存生物中,有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原因是这些生物产生了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 )</p><p>A.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C.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雀吃粮食属于捕食关系,兔吃草,没有草,兔子会饿死,狐也会因食物缺乏而死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p><p>A. 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p><p>B. 如果具有充足的食物,生物就能不断地繁殖下去</p><p>C.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p><p>D.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对稳定的,但某种生物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即使具有丰富的食物,生物也不可能不断繁殖下去,因为还受其它生物以及环境的影响,B错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很难恢复,所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正确;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对稳定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城市生态系统是独立的 B. 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p><p>C. 城市生态系统是脆弱的 D. 生态系统的结构较简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p><p>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能量和物质代谢强度高,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城市生态系统不是独立的,必须依赖其他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如大量的农副产品)才能维持平衡,A错误;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B正确;城市生态系统由于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差。特别是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城市生态系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C正确;城市生态系统由少量的植物(生产者),人、少量的动物(消费者),分解者以及生活环境组成。结构简单,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有一天太阳毁灭了,那么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有哪些?( )</p><p>A. 只有人类 B. 只有人类和其他动物</p><p>C. 只有人类和绿色植物 D.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从植物利用阳光开始的。如果有一天太阳毁灭了,植物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首先植物会枯萎,植物会最先死去;地球上的食草动物,将会灭绝,食肉动物因找不到食物,也会灭绝,最终因缺乏食物(能量)、氧气,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将无法生存。</p><p>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如果有一天太阳毁灭了,生物的生命活动将缺乏能量无法进行。因此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体都将消失,无法在地球上生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某一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033995185383_ST/SYS201905160908033995185383_ST.001.png" width="479"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在食物链“植物→兔→狼”中,若是把兔的天敌狼杀绝,兔先增多,植物(兔的食物)随着兔的增多而减少,以兔为食动物也会随着兔的增多而增多,后来兔的数量随着植物(兔的食物)的减少或以兔为食动物的增多而减少,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我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即兔群的变化: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p><p>A.农田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A错误.</p><p>B、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B错误.</p><p>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正确.</p><p>D、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土壤贫瘠,荒漠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对人类的警示是( )</p><p>A.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要保护好地球</p><p>B. 一定要走进太空,寻找到符合人类生存的星球</p><p>C.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太大</p><p>D. “生物圈Ⅱ号”太小了,不利于人类的生存</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科学家将它称为生物圈Ⅰ号。生物圈Ⅱ号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Ⅰ号建造的一个实验基地,生物圈Ⅱ号(BiosphereⅡ)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生物圈Ⅱ号计划设计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人类是否适合生存的问题。虽然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想办法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条件,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显微镜使用中的目的及对应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1.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6.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目的</p></td><td style="width:103.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操作</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6.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p></td><td style="width:10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转动转换器</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6.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使物像更清晰</p></td><td style="width:10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转动细准焦螺旋</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6.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td><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调节物像大小</p></td><td style="width:10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转动遮光器</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6.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D</p></td><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p></td><td style="width:10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p></td></tr></table><p> </p><p>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正确;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B正确;遮光器上的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只能调节视野的明暗,不能调节物像大小,C错误;显微镜下形成的物像是一个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即要向左移动物像,就要向右移动装片,也就是物像在什么地方,就像那个地方移动装片。所以,欲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左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推向左上方移动装片,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医生化验病人的血液时,将病人的血样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涂抹制成标本,该玻片标本称为( )</p><p>A、切片 B、装片 C、压片 D、涂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玻片标本有装片、切片和涂片。装片是从生物体中撕取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切片是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涂片用液体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血液是液体生物材料,因此医生化验病人的血液时,将病人的血样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涂抹制成标本,该玻片标本是涂片。故选D。该玻片标本不是用刀片切取的,因此不是切片,故A错误;不是从生物体撕取或挑取的,所以不是装片,故B错误;也不是压片,故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p><p>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消费者 D. 阳光</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花传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真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樟树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p><p>A.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B. 细胞壁、液泡、线粒体</p><p>C. 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 D. 线粒体、液泡、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除此之外植物细胞一般还含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樟树叶肉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所以樟树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南瓜叶片的一层叶肉细胞做成临时装片,分别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口腔上皮细胞中可以看见而叶肉细胞中不易看清的结构是( )</p><p>A. 一层细胞膜 B. 许多叶绿体 C. 一个大液泡 D. 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p><p>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植物细胞最外层透明的薄壁是细胞壁,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因此,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南瓜叶片的一层叶肉细胞做成临时装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可以被看见的而叶肉细胞不能被看见的结构是细胞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些细胞中只具有一种能量转换器?( )</p><p>①玉米根细胞 ②黑藻叶细胞 ③人的肌肉细胞 ④人的神经细胞 ⑤洋葱表皮细胞</p><p>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p>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内不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只有线粒体,因此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只有一种能量装换器。黑藻叶细胞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玉米根细胞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洋葱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所以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的是①③④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刮取上皮细胞的部位是( )</p><p>A. 牙缝中 B. 舌的上表面 C. 口腔内侧壁 D. 牙龈上</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一擦→二滴→三取→四涂→五盖→六染色。</p><p>取材时要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刮取上皮细胞,因为口腔侧壁的两边是腮部,柔软有弹性,用消毒牙签刮的时候一般不会损伤口腔壁。而口腔的上下壁则较硬,不方便用牙签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表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将它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4/10/90198fbc/SYS201809141057381825211108_ST/SYS201809141057381825211108_ST.001.png" width="129"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p><p>B. ②</p><p>C. ③</p><p>D. 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原生动物喇叭虫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内的DNA控制合成的,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①②③中,②含有细胞核,因此②能再生成喇叭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p><p>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p><p>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同一个草场,牛吃草长牛肉,羊吃草长羊肉。牛和羊吃了同样的食物却表现出不同的相貌,其根本原因是( )</p><p>A. 牛和羊的生活方式不同</p><p>B. 牛和羊所吃草的数量显著不同</p><p>C. 牛和羊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不同</p><p>D. 牛和羊的细胞大小和形状不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p><p>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上,牛和羊虽然吃了同样的食物但由于体内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不一样,所以表现出不同的相貌。</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把一粒玉米放在火上烧,烧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物质分别是</p><p>A. 无机物、有机物 B. 有机物、无机物</p><p>C. 无机物、无机物 D. 有机物、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我们通常把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取干燥的植物种子,放到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烧烤。种子起初变焦后变黑,这是部分有机物如变成了碳,点燃后有机物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散发掉,水受热蒸发,剩下来的不能燃烧的灰白物质就是无机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p><p>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p><p>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p><p>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故不符合题意;</p><p>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p><p>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符合题意.</p><p>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每种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生物学现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046106655495_ST/SYS201905160908046106655495_ST.001.png" width="309"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图所示的生物学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p><p>(2)B图所示生物学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请你举出植物具有此项特征的一个实例 ______________。</p><p>(3)人体出汗(C图所示)、排尿和呼出气体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点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震动刺激后会合拢叶片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包括: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p><p>(1)A图是鸟类取食过程,所示的生物学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r />(2)B图为狗对食物的反应,所示生物学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震动刺激后会合拢叶片。<br />(3)C图所示人体出汗及排尿和呼出气体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点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8/09/8cb5e33c/SYS201905080913255853185744_ST/SYS201905080913255853185744_ST.001.jpeg" width="257" height="2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8/09/8cb5e33c/SYS201905080913255853185744_ST/SYS201905080913255853185744_ST.002.jpeg" width="277" height="2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七年级生物 第4页 共4页<br /> </p></td></tr><tr><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七年级生物 第4页 共4页<br /> </p></td></tr></table><p> </p><p>(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 和 。(2)图一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p><p>(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此空2分)</p><p>(4)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p><p>(5)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p><p>(6)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将会 ,从而影响生态平衡;过一段时间之后,生态系统各生物的数量又会恢复平衡状态,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p></div></div>
<div><p>【答案】(1)分解者;</p><p>(2)4;草→鼠→蛇→猫头鹰;</p><p>(3)草;</p><p>(4)猫头鹰;</p><p>(5)减少;</p><p>(6)自动调节能力。</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一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图中有5条食物链:草→兔→猫头鹰;草→兔→狐;草→兔→蛇→鹰;草→鼠→鹰;草→鼠→蛇→鹰。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并逐级递减,由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动植物的遗体中的有机物也会被分解者分解,所以沿着食物链,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逐级递减,在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草,所以丙对应的生物是草。当土壤中的有毒物质被草吸收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猫头鹰位于4条食物链的最顶端,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兔、鼠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兔、鼠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多,因此草的数量会大量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图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047747784056_ST/SYS201905160908047747784056_ST.001.png" width="250"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_____图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______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p><p>(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______,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 ]______。 </p><p>(3)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中。 </p><p>(4)“山楂酸,蜜桃甜”主要是因为其酸的、甜的汁液存在于图中[ ]________中。</p><p>(5)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甲 细胞膜 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7叶绿体 4线粒体 3细胞核 5液泡 3细胞核 </p><p>【解析】</p><p>由细胞结构模式图可知: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4线粒体、5液泡、6细胞壁、7叶绿体。</p><p>(1)植物细胞中有,而动物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图1是动物细胞,图2是植物细胞。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p><p>(2)植物的绿色部分含有7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线粒体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靠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线粒体则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br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3细胞核。</p><p>(4)5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含有酸、甜、苦、辣的这些味道来自于来自于细胞的细胞液。</p><p>(5)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对生物的生活与分布有影响.有同学想了解水分对蚯蚓的生活和分布有无影响,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p><p>提出问题:水分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p><p>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p><p>方法步骤:</p><p>I.制作如图所示装置;</p><p>II.将20条蚯蚓放在隔离带上,然后盖上鞋盒;</p><p>III.一段时间后,打开鞋盒盖子,数出两边土壤中的蚯蚓数目,并记录;</p><p>IV.重复步骤 II和步骤 III几次;</p><p>V.根据几次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求处两种土壤中蚯蚓数目的_____.</p><p>实验结果与结论:预期结果有三种情况,湿土中蚯蚓数目明显少于、基本等于或明显多于干土中的蚯蚓数目。若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为湿土中蚯蚓数目_____干土中蚯蚓数目,则假设成立。</p><p>实验本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__。像该实验这样,除了一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实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050129561285_ST/SYS201905160908050129561285_ST.001.png" width="206"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水分会影响蚯蚓的分布 平均值 明显多于 水分 对照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根据提出的问题:水分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作出假设:水分会影响蚯蚓的分布。为了使探究的结果更趋于准确,要计算出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的变量是水,结果湿润土壤中的蚯蚓数目明显多于干燥土壤中的蚯蚓数目,说明蚯蚓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及步骤: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p><p>(1)请写出以上叙述中缺少的两个步骤:</p><p>①_______________。 </p><p>②_______________。 </p><p>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2)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________找到清晰的细胞物像。</p><p>(3)若观察时,视野中出现污点,转动目镜时,污点也跟着转动,则判断此污点在_________上。</p></div></div>
<div><p>【答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细准焦螺旋 目镜 </p><p>【解析】</p><p>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取→盖→染→吸等。</p><p>(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取→盖→染→吸等几步,擦--用干净的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滴一滴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上;取--取样品;展--将样品展于滴了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盖--盖上盖玻片,应注意,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然后轻轻盖在载玻片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染--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吸--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去多余染液。题干中缺少“盖”和“染、吸”步骤。<br />(2)我们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已经看到了物像,要想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br />(3)若观察时,视野中出现污点,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或装片上。移动装片或转动目镜后,污点都不动,则判断此污点在物镜上。题干中转动目镜时,污点也跟着转动,则判断此污点在目镜。</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