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三单元 第7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单元复习训练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指什么的平衡( )</p><p>A. 二氧化碳和氧气 B. 二氧化碳和臭氧 C. 一氧化碳和氧气 D. 一氧化碳和臭氧</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的是</p><p>A. 落叶阔叶林 B. 针叶阔叶林 C. 热带雨林 D. 草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解答时可以从植被的概念、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方面来切入。</p><p>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提高( )</p><p>A. 退耕还林还草 B. 退田还湖</p><p>C. 生产一次性木筷 D. 植树造林</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p><p>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植被面积;退田还湖,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可地增加植物的种类。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大量林地被毁,不利用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p><p>A. 植树造林能够调节气候</p><p>B. 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p><p>C. 植树造林能够提供大量的木材</p><p>D. 植树造林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br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br />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p><p>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提高大气的湿度,A正确;<br />树木根系发达,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B正确;<br />植树造林不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树木可以起到其他作用,C错误;<br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天竺葵放入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被运走耗尽,完成生理作用的结构及过程是</p><p>A.导管.吸收作用 B.筛管.蒸腾作用</p><p>C.导管.光合作用 D.筛管.呼吸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的茎中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由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由叶制造的有机物,因此暗处理过程中叶片内储存的有机物是由筛管运走的;在这同时,构成叶片的细胞还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叶片内的有机物.即有机物(储存能量)+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变成了蓝色,这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p><p>A. 蛋白质 B. 脂肪 C. 纤维素 D. 淀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二者唯一的变量是光,所以叶片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淀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在生物圈中充当分解者的角色 B. 增加大气湿度</p><p>C. 能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 D. 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p><p>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充当分生产者的角色,A错误;<br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湿度,B正确;<br />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相对平衡,C正确;<br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这里植物主要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等,这种植被类型是( )</p><p>A. 热带雨林 B. 荒漠 C. 常绿阔叶林 D. 针叶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A不符合题意;</p><p>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B不符合题意;</p><p>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C不符合题意;</p><p>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并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p><p>A.溶解淀粉 B.分解淀粉 C.将淀粉煮熟  D.把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隔水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用酒精快速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选取一片叶片,用黑色纸片将其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移到光下照射,目的是与未遮盖的叶片形成对照,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  )</p><p>A. 水 B. 空气 C. 光 D. 温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选取一片叶片,用黑色纸片将其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移到光下照射,目的是与未遮盖的叶片形成对照,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p><p>A. 3月5日 B. 3月8日</p><p>C. 3月12日 D. 4月5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政府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p><p>A. 有利于卫生防疫 B. 为造纸厂节约生产成本</p><p>C.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 为每个家庭节约资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森林资源可以提供木材,我国已在初中、小学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这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节约木材,保护森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p><p>B. 将同一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p><p>C. 用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p><p>D. 实验结果: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不变蓝,遮光部分加碘液变蓝</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p><p>A、实验前应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故不符合题意;</p><p>B、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上下遮盖后移到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故不符合题意;</p><p>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而不能直接加热.原因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故不符合题意;</p><p>D.实验结果: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变蓝,遮光部分加碘液不变蓝。故符合题意;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森林在环境保护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提供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 B. 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p><p>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防风固沙,调节气候</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森林的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不是提供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A错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B正确;森林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C正确;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从而能调节气候,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填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188565150841_ST/SYS201905160908188565150841_ST.001.png" width="324"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4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 . </p><p>(2)图3小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__ .图2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 ,此操作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叶片见光部分变成________ 色,说明有________ 产生. </p><p>(3)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__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p></div></div>
<div><p>【答案】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掉 酒精 碘液 淀粉遇碘液变蓝 蓝 淀粉 光 </p><p>【解析】</p><p>(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br />(2)(3)图3表示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滴碘液前要先用清水将叶片上的洒精清洗干净,以免影响效果。图2中滴加的液体是碘液,在叶片上滴加碘液后所看到的现象是: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色,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色,说明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叶的横切片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fcde8483/SYS201905110915493119762528_ST/SYS201905110915493119762528_ST.001.png" width="216"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叶片主要由表皮、叶脉和叶肉三部分组成. </p><p>(2)气孔是植物散失________和气体进出植物的门户.</p></div></div>
<div><p>【答案】①④ ② ③ ⑤ 水 </p><p>【解析】</p><p>叶片表面的结构是①上表皮和④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保护叶片的内部结构;叶片的内部主要营养组织--③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②叶脉内具有输导作用的是导管和筛管,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从根运向茎和叶,筛管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运到茎和根等部位,⑤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p><p>(1)叶片主要由[①④]表皮、[②]叶脉和[③]叶肉三部分组成。</p><p>(2)[⑤]气孔是植物散失水和气体进出植物的门户。</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张力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190876357887_ST/SYS201905160908190876357887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选取其中________的一片进行观察. </p><p>(2)他观察到的上表皮是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p><p>(3)图中⑥的作用是与外界进行________. </p><p>(4)图中与菠菜叶的“绿”有关的是________(填序号). </p><p>(5)图中含有输导组织的是③________. </p><p>(6)若张力想撕下一小块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气孔的正面结构,你会建议他撕取________(选取“上表皮”或“下表皮”).</p></div></div>
<div><p>【答案】最薄 ① 气体交换 ②;④ 叶脉 下表皮 </p><p>【解析】</p><p>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图示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叶片的上表皮、栅栏组织、叶脉、海绵组织、下表皮、气孔。气孔由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p><p>(1)制作I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迅速切割,为了使光线透过,应选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br />(2)如图所示结构为:①上表皮;②、④叶肉;③叶脉;⑤下表皮;⑥气孔。<br />(3)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图中⑥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的下表皮,它是指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br />(4)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在叶的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图中与菠菜叶的“绿”有关的是叶肉②栅栏组织和④海绵组织,因为其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br />(5)图中含有输导组织的是③叶脉,叶脉里有输导组织,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由输导组织运送到地上部分,经蒸腾作用散失掉。<br />(6)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的下表皮,它是指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所以若张力想撕下一小块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气孔的正面结构,你会建议他撕取下表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