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单元巩固训练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来的你, 如果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旅行. 那时, 你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层, 但你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你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 )</p><p>A. 氧气袋、矿泉水、各种吃的 B. 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p><p>C. 宠物猫、电脑、光盘 D. 驱蚊器、盆花、照相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类的生存需要营养物质提供能量,需要氧气来呼吸,需要水,因为水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鲸在浮出水面时向空中喷出雾状水柱,这是鲸( )</p><p>A. 受到剧烈刺激时的反应</p><p>B. 对气候变化的反应</p><p>C. 呼气时产生的现象</p><p>D. 对海潮来临的反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通过分析知道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是对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镜头能进行清洁,所以应用擦镜纸擦拭.</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p><p>①草 ②煮熟的鱼 ③珊瑚 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龙化石 ⑦艾滋病毒 ⑧家鸽</p><p>A. ①⑤⑦⑧ B. ①③④⑧ C. ②③④⑥ D. ②⑤⑥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⑥恐龙化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①草、⑤冬眠的蛇、⑦艾滋病毒、⑧家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含羞草的叶子被碰触时,展开的叶子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p><p>A.变异现象</p><p>B.生长现象</p><p>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p><p>D.繁殖现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p><p>A. 基因多样性</p><p>B. 生物种类多样性</p><p>C. 生物栖息地多样性</p><p>D. 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方面的内容,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是将不同表现性状的水稻杂交,将各自优良的基因,通过杂交的方式,综合到一个个体上,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的多样性。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p><p>A. 枯叶 B. 蘑菇 C. 钟乳石 D. 机器狗</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C。D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绿色草丛中的昆虫,它们的体色往往是</p><p>A.黄绿色 B.土灰色 C.黄黑色 D.黄褐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保护色指的是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白熊,毛是纯白色的,与冰天雪地的环境色彩协调一致,这有利于它们捕猎动物。生活在绿色草丛中的昆虫,体色往往是黄绿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生态系统的正确理解是( )</p><p>A.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因素不变</p><p>B.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恒定不变</p><p>C.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恒定不变</p><p>D.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在正常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适应环境,同时还影响和改变着环境,A错误;</p><p>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B错误;</p><p>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一个动态的平衡,C错误;</p><p>生态平衡是指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老师给出了四种生物模型,多种生活环境的图片,要求把模型摆放到相应的环境图片中。菲菲已经摆放好,请你找出其中摆放错误的是</p><p>A. 海马—海洋 B. 大熊猫一沙漠</p><p>C. 中华鲟一长江 D. 草鱼一池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海马属于鱼类,生活在海洋里,正确;B、大熊猫以竹叶为食物,所以生活在森林里,错误;C、中华鲟属于鱼类,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正确;D、草鱼是淡水鱼类,生活在池塘里,正确,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河流生态系统</p><p>C. 农田生态系统 D. 草原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泉州市森林公园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p><p>A. 森林公园中所有的植物和动物 B. 森林公园中所有的植物</p><p>C. 森林公园中所有的生物 D. 整个森林公园</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p><p>A、森林公园中所有的植物,只是生物部分中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B、森林公园中所有的植物和动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和植物,没有微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C、森林公园中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故A、B、C都不符合题意。</p><p>D、整个森林公园,既包括了公园这个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生态系统,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 月 2 日是世界湿地日。 我国目前有 22 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就是一个著名的湿地公园。那么以下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p><p>A. 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地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B. 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p><p>C. 湿地是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 D. 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地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生物物种较为丰富,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的美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p><p>A. 养鸡场中的人与鸡 B. 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p><p>C. 草原上的狼与鹿 D. 花园中的蝴蝶与花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p><p>人吃鸡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A不符合题意;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B符合题意;狼吃鹿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C不符合题意;蝴蝶采花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蝴蝶同时也传播花粉,蝴蝶和植物之间还属于种间合作关系,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p><p>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都具有呼吸系统</p><p>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解:A、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错误;</p><p>B、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呼吸系统,如植物、病毒、细菌、真菌、低级的动物等.B错误;</p><p>C、具有叶绿体的生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没有叶绿体的生物不能进行.C错误;</p><p>D、凡是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夏天夜晚常见蝙蝠忙碌的身影,而白天却见不到。可见影响蝙蝠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p><p>A. 空气 B. 水分 C. 光 D. 温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由分析可知,夏天夜晚常见蝙蝠忙碌的身影,而白天却见不到,可见影响蝙蝠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受光照影响形成的昼夜节律。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的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9272417c/SYS201904091029557017375634_ST/SYS201904091029557017375634_ST.001.png" width="322"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草利用太阳光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其它生物,所以它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者。</p><p>(2)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此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p><p>(3) 在食物链“农作物→食草昆虫→青蛙→蛇”中,蛇属于第______________营养级。</p><p>(4)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该系统还缺少了分解者,它们能促进自然界的_________循环。</p></div></div>
<div><p>【答案】 生产 鹰 四 物质</p><p>【解析】(1)图中的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其它生物,所以它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p><p>(2)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鹰。</p><p>(3)在食物链“农作物→食草昆虫→青蛙→蛇”中,蛇属于第四营养级。</p><p>(4)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县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向绿色产业转型的新经济结构正蓬勃发展。“桑→蚕→气→鱼”新型农业模式便是一个范例(如图所示)。</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e989ceb1/SYS201904061318560386341761_ST/SYS201904061318560386341761_ST.001.png" width="199"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桑树5-6月进入果熟期,桑葚汁液丰盈、清甜,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熟透的桑葚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由叶制造,经______(填“筛管”或“导管”)运输而来。 </p><p>(2)桑椹可制作桑葚酒,在其工艺流程中会加入培养旺盛的酵母液3%-5%,请你解释加入酵母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幼嫩的桑叶是蚕的优质饲料,蚕吐出的蚕丝可以织成精美的绸缎,若要提高蚕丝产量,应适当延长蚕发育过程中的________期。 </p><p>(4)桑树生长容易受红蜘蛛的影响,而瓢虫则是红蜘蛛的天敌,瓢虫也是鸟儿的食物之一,请写出以上描述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5)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p><p>(6)该模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原理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液泡 筛管 酵母菌可进行发酵产生酒精 幼虫 桑树→红蜘蛛→瓢虫→鸟 太阳光(或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 甲烷杆菌(或腐生的细菌) 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绿色环保无污染等</p><p>【解析】(1)“桑树5-6月进入国熟期,桑葚汁液丰盈、清甜”,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熟透的桑葚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由叶制造”,经筛管运输而来。<br />(2)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p><p>(3)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因此家蚕是在幼虫期吐丝,家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若要提高蚕丝产量”,应适当延长蚕丝发育过程中的幼虫期。</p><p>(4)“桑树生长容易首红蜘蛛的影响,而瓢虫则是红蜘蛛的天敌,瓢虫也是鸟儿的食物之一”的描述中的食物链桑树→红蜘蛛→瓢虫→鸟。</p><p>(5)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光。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p><p>(6)该模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原理看,其原因是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绿色环保无污染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画出了草原上的部分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7/09/3d4cb3cf/SYS201905170906192703536292_ST/SYS201905170906192703536292_ST.001.png" width="137"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草原上,昆虫、野兔吃草;有的鸟吃草籽儿,有的鸟吃昆虫;吃草籽儿和吃昆虫的鸟、野兔又往往被鹰等动物捕食,由此可见,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是相互________ 的. </p><p>(2)请根据这些动植物的食物关系,用箭头在图中将它们连接起来,以表示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p><p>(3)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生物以外,还应有的成分是________ . </p><p>(4)如果有毒物质DDT污染了该生态系统.那么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 </p><p>(5)为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草原中的人工种草实验区用网罩起来,结果事与愿违,实验区的草几乎被虫子吃光,请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制约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7/09/3d4cb3cf/SYS201905170906192703536292_DA/SYS201905170906192703536292_DA.001.png" width="194"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非生物部分 鹰 牧草用网罩起来,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昆虫失去天敌大量繁殖,这个实例说明了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p><p>【解析】</p><p>(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书写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br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p><p>(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草原上,昆虫、野兔吃草;有的鸟吃草籽儿,有的鸟吃昆虫;吃草籽儿和吃昆虫的鸟、野兔又往往被鹰等动物捕食,由此可见,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br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br />(3)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因此从组成上看,生态系统都包含图中画出的生物部分和没有画出的非生物部分两部分。<br />(4)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即鹰体内含DDT最高。<br />(5)在牧草留种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草地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造成牧草留种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这个实例说明了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最近,厦门观鸟爱好者在翔安东埭桥水库见到最美水鸟﹣﹣紫水鸡,它们生活于水库边的芦苇丛中,吃芦苇的嫩茎,也吃芦苇叶上的昆虫、水中的软体动物等. </p><p>(1)紫水鸡生活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________ 生态系统中. </p><p>(2)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芦苇属于________ ;紫水鸡属于________ . </p><p>(3)请写出一条与紫水鸡捕食昆虫有关的食物链________ .若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此食物链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 . </p><p>(4)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最终都来自于________ 能. </p><p>(5)为了保护紫水鸡,请说出一条你能做到的具体措施: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湿地 生产者 消费者 芦苇→昆虫→紫水鸡 紫水鸡 太阳 宣传保护紫水鸡生活环境的重要性</p><p>【解析】试题分析:(1):“地球之肾”主要是指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p><p>(2)芦苇是绿色植物,因此芦苇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生产者;紫水鸡是动物,属于消费者.</p><p>(3)据资料可见:资料中的食物链是:芦苇→昆虫→紫水鸡.生物富集的特点是逐级递增,所以食物链中有毒物质最高的是紫水鸡.</p><p>(4)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都是阳光.</p><p>(5)为了保护紫水鸡,我们要宣传保护紫水鸡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p><p>故答案为:</p><p>(1)湿地</p><p>(2)生产者 消费者</p><p>(3)芦苇→昆虫→紫水鸡 紫水鸡</p><p>(4)太阳</p><p>(5)宣传保护紫水鸡生活环境的重要性</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