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40:02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第三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腔肠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 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p><p>C. 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D. 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腔肠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p><p>腔肠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珊瑚虫形成的珊瑚礁能为有些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场所</p><p>B. 大多数腔肠动物能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p><p>C. 部分扁形动物靠获取人体内的养料生活</p><p>D. 有的腔肠动物营养价值很高,可供人食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营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营寄生生活.</p><p>解: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而珊瑚礁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外壳,能为有些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故A正确.</p><p>B、大多数扁形动物能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而不是腔肠动物,故B错误.</p><p>C、扁形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营寄生生活.部分扁形动物靠获取人体内的养料生活.故C正确.</p><p>D、有的腔肠动物营养价值很高,可供人食用,如我们吃的海蜇皮就是一种大型的食用水母,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古珊瑚和现代珊瑚礁可以形成储油层,对开采石油有重要作用等.故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观察蚯蚓”实验中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p><p>A. 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表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p><p>B. 蚯蚓身体的后端是靠近环带的一端</p><p>C. 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p><p>D. 实验中要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身体表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的体节构成,体表有环带,距离环带较近的一端是前端。</p><p>蚯蚓身体腹面有刚毛,刚毛是其运动器官,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就是摸到了蚯蚓的刚毛,故A正确;蚯蚓身体细长,前段稍尖,后端稍圆,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后端远离环带,故B错误;蚯蚓为了完成正常呼吸, 蚯蚓的体壁能分泌粘液,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作用,故C正确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作用,为了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在实验时需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触蚯蚓体表,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p><p>B.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p><p>C.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p><p>D.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附肢也分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另外在节肢动物的头部有的有单眼和复眼,有的只有复眼,一对触角和口器等特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组成水螅身体的细胞有(  )</p><p>A. 一层    B. 两层    C. 三层    D. 多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腔肠动物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外胚层有细胞结构,中胶层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组成水螅身体的细胞有两层。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分别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是(   )</p><p>A. 绦虫  水母    B. 海蜇   血吸虫    C. 珊瑚虫  海葵    D. 华枝睾吸虫、涡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p><p>绦虫属于扁形动物,水母属于腔肠动物,故A错误;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故B正确;珊瑚虫和海葵都属于腔肠动物,故C错误;华枝睾吸虫和涡虫都属于扁形动物,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蚯蚓可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它的运动主要靠(   )</p><p>A. 肌肉    B. 刚毛    C. 肌肉与刚毛配合    D. 环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因此,蚯蚓的运动要靠身体的肌肉和刚毛的相互配合来完成。</p><p>由分析可知,蚯蚓的运动要靠身体的肌肉和刚毛的相互配合来完成,而不仅仅是肌肉或刚毛,故C正确,AB错误;环带与蚯蚓的生殖有关,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与蚯蚓属于同一类动物的一组是( )</p><p>A. 水蛭、蛔虫    B. 水蛭、沙蚕</p><p>C. 蛔虫、蚜虫    D. 水蛇、沙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如蚯蚓、水蛭、沙蚕等,而蛔虫身体细长属于线形动物,蚜虫属于节肢动物.水蛇生活在水中,有时也能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体表有细鳞,为爬行动物</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属于学习行为( )</p><p>A. 小鸟喂鱼    B. 母鸡孵卵    C. 小狗算算术    D. 麻雀筑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小鸟喂鱼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错误;母鸡孵卵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错误;小狗算算数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C正确;麻雀筑巢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都具有贝壳    B. 河蚌、蜗牛是常见的软体动物</p><p>C. 柔软的体表有外套膜    D. 运动器官是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p><p>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大多具有坚硬的贝壳,有的贝壳已经退化,如乌贼,故A错误;河蚌、蜗牛足常见的软体动物,故B正确;软体动物的身体外都有外套膜,珍珠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故C正确;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节肢动物具有的特点是</p><p>A.身体被毛,用肺呼吸        </p><p>B.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p><p>C.体表具鳞片,用肺呼吸      </p><p>D.体表光滑,用皮肤呼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身体被毛,用肺呼吸的是哺乳动物,体表具鳞片,用肺呼吸是爬行动物,体表光滑,用皮肤呼吸的是蚯蚓,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动物界中,第一大类群是(  )</p><p>A. 软体动物    B. 节肢动物    C. 环节动物    D. 扁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据此解答。</p><p>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软体动物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p><p>A. 扇贝    B. 河蚌    C. 乌贼    D. 蜗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据此解答。</p><p>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扇贝、河蚌、 蜗牛有贝壳,而乌贼的贝壳已退化。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骼肌具有的特性是(  )</p><p>A. 分泌    B. 连接    C. 舒张    D. 兴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p><p>实验证明:骨骼肌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骨骼肌就舒张,可见,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在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  )</p><p>A. 杠杆    B. 动力    C. 支点    D. 营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p>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p><p>A. 蚯蚓走迷宫    B. 美国红雀喂金鱼    C. 黑猩猩取食白蚁    D. 大山雀偷喝牛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大山雀偷喝牛奶”、“蚯蚓走迷宫”、“黑猩猩钓取白蚁”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 “美国红雀喂鱼”,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所以,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美国红雀喂鱼”。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 蚂蚁筑巢    B. 蜘蛛结网    C. 水牛犁田    D. 鸟类育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由分析可知:如蚂蚁筑巢、蜘蛛结网、鸟类育雏等就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水牛犁田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和典故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望梅止渴    B. 老马识途    C. 杯弓蛇影    D. 受烟熏而流泪</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B、C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D是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p><p>A. 蚯蚓    B. 鸡    C. 牛    D. 黑猩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在题干中的四种动物中,蚯蚓是环节动物,鸡属于鸟类,牛属于哺乳动物,但是黑猩猩中最高等的是哺乳动物,其中黑猩猩最高等,因此学习能力最强,学习行为也越复杂,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也越强。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p><p>B.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更好地生存和繁殖后代</p><p>C. 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p><p>D. 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故A符合题意;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故B不符合题意;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p><p>A. 鸡    B. 羊    C. 小狗    D. 马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鸡、羊和小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征,马蜂属于社会行为的特征,明确的分工。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 描述与社会行为无关的是(  )</p><p>A. 池塘里集聚有的大量的草履虫    B. 树上生活的一窝马蜂</p><p>C. 腐肉上集聚的大群苍蝇    D. 塘里生活着的一群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动物营群体生活,绝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动物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靠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动物语言,马蜂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而草履虫、鱼和苍蝇等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制度不存在社会行为等。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信息交流不包括(  )</p><p>A. 动作    B. 声音    C. 气味    D. 语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来切入,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p><p>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在动物信息交流中不能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信息的方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关动物的“语言”,表述正确的是(  )</p><p>A. 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p><p>B. 动物的“语言”是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p><p>C. 动物的“语言”是动物之间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p><p>D. 动物的“语言”是动物的各种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不同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有所不同。</p><p>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  )</p><p>A. 动物在觅食时常常一起行动    B. 动物常常聚集在一起休息</p><p>C. 在群体内,具有一定的组织和明确的分工现象    D. 动物在特定的季节会聚成大的群体进行迁徙</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p><p>动物在觅食时常常群体行动,不一定具有社会行为如苍蝇,故A错误; 动物常常聚集在一起休息,不一定具有社会行为如乌鸦,故B错误;在群体内,具有明显的分工合作现象,如蜜蜂,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故C正确;动物在特定的季节会聚成大的群体进行远途迁徙,不一定具有社会行为如大马哈鱼,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社会行为中。下列不是“首领”的优势的是(  )</p><p>A. 指挥和支配整个群体的行为    B. 身体最强壮,防御和攻击力最强</p><p>C. 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以及选择栖息场所    D. 终生享有“首领”的待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p><p>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具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内还有明显的等级。身为“首领”,一般身体最好强壮,防御和攻击能力最强,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p><p>B. 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p><p>C.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p><p>D. 各成员之间都是用气味进行信息传递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不同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有所不同。</p><p>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动物通讯是群体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的前提,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如蜜蜂在发现蜜源以后,就会用特别的“舞蹈”方式(如“8”字形摆尾舞),向同伴通报蜜源的远近和方向因此各成员之间不一定是用声音进行信息交流。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动物通过哪种作用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极环境中(  )</p><p>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运输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水螅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f1561103/SYS201712310014591804188023_ST/SYS201712310014591804188023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2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由图可以看出水螅的身体呈       对称,体壁由         和         两层细胞组成。</p><p>(2)水螅顶端有多条细长的       ,其内有较多的       用于攻击、防御和捕食等。</p><p>(3)水螅消化食物在       内进行,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辐射;内胚层;外胚层;</p><p>(2)触手;刺细胞;</p><p>(3)消化腔</p><p>【解析】</p><p>试题分析:1触手、2口、5消化腔、3内胚层、4外胚层、6芽体。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身体无前后、左右和背腹之分;水螅的身体是由5外胚层和4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的,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叫中胶层。水螅用身体的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有2口,口周围有6~10条细长的1触手,另外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称为刺细胞,对它的捕食和防御敌害起重要作用。由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作5消化腔,它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入,在消化腔内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示意人体产生屈肘和伸肘动作,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f695e14/SYS201808081132129689888110_ST/SYS201808081132129689888110_ST.001.png" width="339"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图中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 」_________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  ]__________  ;</p><p>(2)甲、乙两图中示意产生伸肘动作的是__________,此时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____(收缩或舒张)状态,</p><p>(3)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___________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___________活动。</p><p>(4)由于骨骼肌只能收缩_________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骨骼肌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______________活动。</p></div></div>
<div><p>【答案】  2肌腹  1肌腱  甲  收缩  神经  关节  牵拉  配合</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甲是伸肘动作,乙是屈肘动作,1是肌腱,2是肌腹。</p><p>(1)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2肌腹和两端较细的1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2)图甲是伸肘动作,图乙是屈肘动作,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所以与骨相连的骨骼肌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4)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所以与骨相连的骨骼肌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面这一副图,它是动物体的______________示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4/09/0e79bdeb/SYS201905140908012972263566_ST/SYS201905140908012972263566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写出这些数字表示结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  ; 当我们做运动时,运动中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__ ;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_________;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落出来的现象.叫 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关节     关节头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节软骨    关节囊    脱臼    </p><p>【解析】</p><p>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囊及其内外的韧带有关,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p><p>图示关节的结构图,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囊及其内外的韧带有关,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因此,图示关节的结构图,结构名称①关节头、②关节囊, ③关节腔, ④关节窝 ,⑤关节软骨; 当我们做运动时,运动中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关节软骨;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关节囊;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落出来的现象叫脱臼。</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4/09/0e79bdeb/SYS201905140908014083313643_ST/SYS201905140908014083313643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鸡的绕道取食行为是一种___行为.&#xa0;</p><p>(2)学习行为是在____的基础上,通过__的作用,由_____和___而获得的行为.&#xa0;</p><p>(3)动物的绕道取食研究反映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狗和鸡相比较,狗更________(高等还是低等);学习能力更 ________&#xa0;(强还是弱)。</p><p>(4)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_____因素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学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强    少    高等    强    遗传    </p><p>【解析】</p><p>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p><p>(1)鸡的绕道取食行为是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学习行为。</p><p>(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p><p>(3)因为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动物的绕道取食研究反映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狗和鸡相比较,狗是哺乳动物,而鸡属于鸟类,所以狗更高等;学习能力更强。</p><p>(4)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第三中学校八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