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38:58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三单元 第7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单元巩固训练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p><p>A. 表皮     B. 叶肉 </p><p>C. 叶脉     D. 气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气孔是由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小孔,它也是叶片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p><p>气孔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的是</p><p>A.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 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p><p>C. 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D. 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A错误;有些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可见植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B正确;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水循环,C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对于美化环境非常重要,我们不但要保护好现有植被,还要积极进行植树造林.为了广泛而持久地全民义务植树,我国规定每年的“植树节”是( )</p><p>A. 3月12日    B. 3月15日    C. 1月12日    D. 4月5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p><p>解:每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自1981年12月以来,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我国正在实施“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p><p>A. 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淀粉</p><p>B. 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p><p>C. 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之一是避免酒精温度过高引起燃烧</p><p>D. 叶片经脱落、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部分显蓝色</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A正确;</p><p>B、光合作用必须需要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白天有光,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B正确;</p><p>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挥发,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C正确.</p><p>D、将叶片部分遮光,阳光下照射2﹣3小时,取叶片脱色,特定化学试剂检测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原因是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不遮光部分被染成蓝色,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淀粉,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p><p>A. 3月5日    B. 3月8日</p><p>C. 3月12日    D. 4月5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p><p>A. 消耗叶片中的水分    B. 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p><p>C. 消耗叶片中的叶绿素    D. 消耗叶片中的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探究实验通常包括暗处理、对照实验、脱色、漂洗、滴碘、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几个步骤。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有机物)全部运走和消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三北”防护林建于(  )</p><p>A. 1978年    B. 1988年    C. 1998年    D. 1949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是我国的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按照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建设面积406.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建林3508.3万km2,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改善。邓小平同志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题名为“绿色长城”。目前已累计造林两千多万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7%。</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起作用的是绿色植物的(   )。</p><p>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所以我们应多植树造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p><p>A. 购物时尽量使用塑料袋    B. 晚上习惯于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p><p>C. 倡导使用可充电式电池    D. 用餐时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大量地使用聚乙烯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低碳生活要求,A不符合题意;<br />晚上习惯于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浪费能源,不符合低能量、低消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br />倡导使用可充电式电池,对电池循环使用,可避免大量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符合低能量、低消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C符合题意;<br />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会造成大量的树木砍伐,同时对环境也造成污染,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的3月12日都是我国的植树节,它的目的是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xa0;&#xa0;&#xa0; )</p><p>A. 绿色植物可以维持碳氧平衡    B. 绿色植物可以为人类提供所有的能量</p><p>C. 绿色植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保持不变    D. 绿色植物可维持大气中氮气的含量不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A正确;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B错误;绿色植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加,不是保持不变,C错误;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稳定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xa0;&#xa0;&#xa0;)。</p><p>A.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 移风易俗</p><p>C. 减少固体垃圾    D.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使城市居民每天得到新鲜空气,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p><p>A. 加大住房面积    B. 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p><p>C. 多种花草树木    D. 清理垃圾,搞好环境卫生</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渐减少;花草树木等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空气得到净化;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将环境的热量吸收并散发到大气中使周围的环境变得凉爽,还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使周围的环境变得湿润,A、B、D选项均不能使环境得到新鲜空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的实验前,要先将实验用植物﹣﹣﹣天竺葵放在黑暗条件下一昼夜目的是(  )</p><p>A. 使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    B. 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到叶绿体中</p><p>C. 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D. 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贮存到叶肉细胞中</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要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使叶片内的有机物消耗掉,以排除原有有机物对实验的干扰,A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为叶片横切面结构图,小小的叶片中包含了植物体主要的三种组织,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5/09/d2cccf5a/SYS201905050927168643365941_ST/SYS201905050927168643365941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和合称________,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水的________.该结构属于________组织.    </p><p>(2)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构成了叶肉,其中含叶绿体较多的是________.叶肉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此结构属于________组织.    </p><p>(3)________内含有输导水分、无机盐的________和输导有机物的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组织.</p></div></div>
<div><p>【答案】表皮    角质层    保护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    营养    叶脉    导管    筛管    输导    </p><p>【解析】</p><p>图中1角质层,2上表皮,3栅栏组织,4叶脉,5海绵组织,6下表皮,7保卫细胞,8气孔。</p><p>(1)2上表皮和6下表皮合称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水的1角质层。</p><p>(2)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叶肉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此结构属于营养组织。</p><p>(3)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如图表示将叶片制成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片结构的情况.据图回答问题: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写有关结构的名称.</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420824553883_ST/SYS201905160908420824553883_ST.001.png" width="476" height="2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写有关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p><p>(2)叶片的________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________细胞中却有着丰富的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叶脉    叶肉    气孔    液泡    细胞壁    表皮    叶肉    </p><p>【解析】</p><p>图表示的是叶片的结构以及植物细胞示意图,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①表示叶脉,②表示叶肉,③表示气孔,④表示液泡,⑤表示细胞壁。</p><p>(1)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结构,制成临时切片后,先放在倍显微镜下观察,找到物像;由图可知,①叶脉;②叶肉;③气孔;④液泡;⑤细胞壁。叶片表面的结构是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保护叶片的内部结构;叶片的内部主要营养组织--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内具有输导作用的是导管和筛管,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从根运向茎和叶,筛管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运到茎和根等部位,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别是动物细胞不含细胞壁、液泡等。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的内面,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里面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粘稠物质是细胞质,内有大量的细胞器,如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br />(2)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细胞不规则,彼此嵌合着,排列紧密;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进入;无叶绿体,细胞间分布着成对的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但叶绿体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能制造有机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乙两同学对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p><p>(1)甲同学将盆栽的天竺葵进行24小时暗处理(即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乙同学对盆栽的带银边的天竺葵不进行暗处理。</p><p>(2)甲、乙两同学将各自盆栽的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p><p>(3)几小时后,甲、乙两同学各自从自己盆栽的天竺葵上摘下叶片。</p><p>(4)甲、乙两同学把各自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两个小烧杯里隔水加热10——15分钟(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烧杯,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烧杯)</p><p>(5)二者都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再把各自摘取的叶片放到两个培养皿里(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培养皿,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培养皿),向叶片滴加碘液。</p><p>(6)稍停片刻,再用清水冲掉碘液。</p><p>实验现象:甲摘取的叶片除银边不变蓝外,其余部分都变蓝;乙摘取的叶片全部变成蓝色。</p><p>请回答:</p><p>(1)甲、乙两同学分别对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进行了探究。</p><p>(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p><p>(3)你认为甲、乙两同学所得到的实验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如果让你做该实验,提出你的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光叶绿体  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产物是淀粉  甲不可靠乙可靠;甲将整个叶片放在阳光下照射,缺乏对照实验  甲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p><p>【解析】试题分析:(1)甲、乙同学都将进行实验的植物放在光下照射,说明是对光合作用的条件进行探究;实验结束前都将进行实验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观察是否变蓝,说明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进行探究。</p><p>(2)通过甲、乙同学实验的植物都变蓝说明淀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由于都放在光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甲叶片的白斑部分没有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p>(3)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可靠,是因为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缺乏准确性,应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乙同学的也不可靠,因为没有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无法证明实验中使碘液变蓝的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还有可能是植物中原来存在的。</p><p>(4)甲同学要设置对照实验,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乙要对盆栽的带银边的天竺葵进行暗处理。</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七级上册生物 第三单元 第7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单元巩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