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38:40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全部属于扁形动物的一组是(  )</p><p>A. 蛔虫、血吸虫、线虫    B. 草履虫、涡虫、眼虫</p><p>C. 涡虫、血吸虫、绦虫    D. 变形虫、丝虫、绦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p><p>蛔虫、线虫属于线形动物,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A错误;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眼虫属于原生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B错误;涡虫、血吸虫、绦虫都属于扁形动物,C正确;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线虫属于线形动物,绦虫都属于扁形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在进化上的意义是(  )</p><p>A. 运动更灵活    B. 消化食物更充分</p><p>C. 反应更灵活    D. 运输氧气的能力更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此题考查的是环节动物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以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和运动方式方面来切入.</p><p>解: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如水蛭、蚯蚓和沙蚕等.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从是环节动物运动是更灵敏,转向更灵活.</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7ee57a97/SYS201905150906515881682726_ST/SYS201905150906515881682726_ST.001.png" width="79"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7ee57a97/SYS201905150906515881682726_ST/SYS201905150906515881682726_ST.002.png" width="91" height="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7ee57a97/SYS201905150906515881682726_ST/SYS201905150906515881682726_ST.003.png" width="87" height="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7ee57a97/SYS201905150906515881682726_ST/SYS201905150906515881682726_ST.004.png" width="72"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代表动物有沙蚕、水蛭和蚯蚓等。</p><p>A是蚯蚓、B是水蛭、C是沙蚕,它们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D是海马属于鱼类,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p><p>A. 正是河豚欲上时    B. 儿童急走追黄蝶    C. 蝉噪林逾静    D. 早上蜻蜓立上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p><p>河豚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具有鱼类的特征是鱼类,A符合题意,;<br />蝴蝶身体分部,而且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B不符合题意;<br />蝉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C不符合题意;<br />蜻蜓属于昆虫,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软体动物中双壳类动物的入水管和出水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位于身体的前端</p><p>B. 用于喝水及排出尿液</p><p>C. 只用于摄取食物</p><p>D. 利用鳃与流过的水进行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河蚌等软体动物用鳃呼吸,由入水管进水,由出水管出水,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双壳类动物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中主要完成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p><p>A. 甲鱼    B. 乌贼鱼    C. 鲸鱼    D. 鲢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甲鱼用肺呼吸是爬行动物,A不正确;乌贼鱼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B不正确;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C不正确;鳙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李妈妈到市场买鱼,下列哪项可以帮助她迅速判断鱼是否新鲜(  )</p><p>A. 鳞片是否新鲜    B. 鳃丝的颜色    C. 体表是否湿润    D. 身体有无伤痕</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鱼用鳃呼吸。鱼鳃包括鳃弓、鳃丝、鳃耙。其中鳃丝内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在氧浓度高时容易与氧结合,血液呈现鲜红色;在氧浓度低的时候,容易与氧分离,血液呈现暗红色。由于鱼是用鳃呼吸,鳃丝在鱼死后,里面的血红蛋白就会和氧分离,使鳃丝出现暗红色。所以可根据鳃丝呈鲜红色还是暗红色判断是否新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p><p>B. 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p>C. 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它是两栖动物</p><p>D. 青蛙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青蛙两眼的后方各有一个圆形的膜叫鼓膜,鼓膜能够传导声波,产生听觉,A正确;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正确;两栖动物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成体与幼体在内部结构、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上,用明显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如鸭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C错误;青蛙的前肢短小,适于爬行;后肢发达,适于跳跃,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重要原因是(  )</p><p>A. 有脊柱    B. 是变温动物</p><p>C. 有鳞片或甲    D. 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爬行动物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所以爬行动物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鸟的气囊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散热降温    B. 辅助呼吸    C. 进行气体交换    D. 减轻身体比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位于内脏器官之间以及长骨的缝隙中,有重要的作用,据此答题。</p><p>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位于内脏器官之间以及长骨的缝隙中,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即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散热量、调节体温、减轻器官间的摩擦等的作用。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气囊只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相比,鸟类独有的特征是(  )</p><p>A. 用肺呼吸    B. 体内受精    C. 体温恒定    D. 陆地产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鱼类用鳃呼吸,体外受精,水中产卵,变温动物;两栖类动物用肺兼用皮肤呼吸,体外受精,水中产卵,变温动物;爬行类动物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产卵,变温动物;鸟类动物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产卵,恒温动物。因此 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相比,鸟类独有的特征是体温恒定。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p><p>A. 体外受精    B. 胎生、哺乳    C. 牙齿分化    D. 体表被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特征: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p><p>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为恒温动物,而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牙齿具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内受精等,可见,A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狼的牙齿分化的特点是(  )</p><p>A. 只有发达的门齿    B. 只有门齿和臼齿</p><p>C. 门齿不发达,臼齿咀嚼面宽    D. 犬齿尖锐锋利,特别发达</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其中草食性哺乳动物具有门齿、臼齿,无犬齿;肉食性哺乳动物具有门齿、臼齿和发达锐利的犬齿。</p><p>狼是食肉动物,有门齿、臼齿和发达锐利的犬齿,其中犬齿尖锐锋利,特别发达,适于撕裂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7ee57a97/SYS201905150906523988494307_ST/SYS201905150906523988494307_ST.001.png" width="137"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M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B. M可以表示卵生</p><p>C. N可以可以表示有脊柱    D. N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M是青蛙和蝗虫的共同特征,N是青蛙、蝗虫和家兔的共同特征,识图答题。</p><p>M是青蛙和蝗虫的共同特征,青蛙用肺呼吸,蝗虫用气管呼吸,A错误;青蛙是卵生,蝗虫也是卵生,因此M可以表示卵生,B正确;N是青蛙、蝗虫和家兔的共同特征,但蝗虫体内无脊柱,C错误;青蛙和蝗虫体温不恒定,家兔体温恒定,因此N不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在进行的世界杯,运动员射门总能引起观众们兴奋和欢呼。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p><p>A. 完成射门动作需要关节囊收缩牵动附着的骨,绕着关节完成该动作</p><p>B. 射门时仅有运动系统参与,观众们兴奋和欢呼则由神经系统完成</p><p>C.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的</p><p>D. 强大的运动能力,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一种适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才能完成。</p><p>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不是关节囊收缩牵动,A错误;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运动不仅要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以及其他系统的配合,同时人体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B错误;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C错误;哺乳动物大都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觅食和逃避敌害,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很多诗句都与生物学知识有关联。诗句“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有可能让你想到相应的动物活动的画面,请判断其中写到的动物行为,分别属于(  )</p><p>A. 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B. 防御行为、迁徙行为</p><p>C. 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D. 迁徙行为、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2)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3)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4)迁徙行为是指动物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5)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p><p>穿花蛱蝶深深见,是蝶类在采食花粉,因此描述了昆虫的取食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因此描述了昆虫的繁殖行为。所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取食行为、繁殖行为,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报道,有一只刚失去幼崽的雌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不久就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雌猫的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p><p>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p><p>A.①②&#xa0;B.③④&#xa0;C.①③&#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p><p>A. 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动物的行为</p><p>B. 动物行为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p><p>C. 低等动物只有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先天性行为</p><p>D. 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行为是动物产生的活动表现。表现在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等,这些活动表现是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表现为能够适应环境。但并非低等的动物的行为都是生来就具有的,有些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如蚯蚓走暗室实验,蚯蚓经过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老鼠只要一次就学会走迷宫了,可以知道蚯蚓是无脊椎动物比较低等,而老鼠为哺乳动物为高等动物,所以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p><p>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动物的行为,包括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等,故A正确;动物行为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故B正确;低等动物有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也有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经过生活经验等获取的,故C错误;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2015年5月1日起,在我国盲人可带导盲犬乘火车。下列对“导盲犬导盲”的认识错误的是(  )</p><p>A. 属于学习行为</p><p>B. 要走盲道,因此任何人不得破坏和占用盲道</p><p>C. 是简单反射</p><p>D. 说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导盲犬导盲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要走盲道,因此任何人不得破坏和占用盲道,B正确;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为动物生来就有的。条件反射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建立和存在,导盲犬导盲是条件反射,C错误;导盲犬导盲能说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p><p>A. 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    B. 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p><p>C. 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    D. 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猎豹追捕羚羊不属于社会行为,属于捕食行为,A错误;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不属于社会行为,B错误;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属于先天性行为,C错误;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属于社会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p><p>B.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p>C. 只有动物的动作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p><p>D. 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营社会行为的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p><p>在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员之间及各个成员的内部都存在着信息交流,彼此间进行着信息传递。因此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A正确;群体的信息交流有利于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B正确;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C错误;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它们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业生产中,人们利用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个体之间的(  )</p><p>A. 运动    B. 通讯    C. 摄食    D. 产卵</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昆虫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向异性交流,因此,题干中的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通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作为消费者可从外界摄取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消化分解。这种现象反映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种作用</p><p>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p><p>C.帮助植物传粉    D.传播植物种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的呼吸作用能将有机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又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说明了动物和植物都能够促进物质循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水螅纵切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435888204767_ST/SYS201904300925435888204767_ST.001.png" width="126"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水螅属于______动物.经过其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  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为___对称体形。</p><p>(2)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_____构成,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__________________。食物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______排出。</p></div></div>
<div><p>【答案】腔肠    辐射    外胚层    消化腔    口    </p><p>【解析】</p><p>(1)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体型呈圆柱(筒)形,图中结构名称:①触手口,②口,③内胚层,④外胚层,⑤消化腔。</p><p>(1)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经过水螅身体的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辐射对称。</p><p>(2)水螅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外层是外胚层,内层是内胚层,两层细胞之间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体壁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河蚌内部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7ee57a97/SYS201905150906533717287190_ST/SYS201905150906533717287190_ST.001.png" width="179"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③的结构名称是______,是河蚌的______器官。</p><p>(2)图中⑤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它的分泌物能形成内面光滑的珍珠层。</p><p>(3)图中⑥的结构名称是______,是河蚌的_______器官,当它遇到刺激时,就会将其收回,贝壳就紧紧合在一起。</p></div></div>
<div><p>【答案】鳃    呼吸    外套膜    斧足(或足)    运动    </p><p>【解析】</p><p>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图中①是入水管,②是出水管,③是鳃、④是贝壳、⑤是外套膜、⑥是斧足,据此解答。</p><p>(1)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用斧足运动,用鳃呼吸;图中③的结构名称是鳃,是河蚌的呼吸器官。</p><p>(2)河蚌属于软体动物,体外有壳,起到保护作用,紧贴在蚌壳内两个软而薄且包裹住内脏团的膜叫④外套膜,它的分泌物能形成内面光滑的珍珠层。</p><p>(3)图中⑥的结构名称是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当它遇到刺激时,将会出将其收回,贝壳就紧紧合在一起。</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7ee57a97/SYS201905150906535238738676_ST/SYS201905150906535238738676_ST.001.png" width="214"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图中可以看出鲫鱼的外型呈_________型,这样的体形有利于_________。</p><p>(2)鱼游泳时,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主要是[    ]_______。</p><p>(3)若用解剖剪剪去结构鳃盖,将会暴露出的器官是__________。</p><p>(4)鱼不停地吞水和吐水,吐出的水与吞入的水相比,增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流线    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4尾鳍    鳃    二氧化碳    </p><p>【解析】</p><p>图可见:1胸鳍、2腹鳍、3臀鳍、4尾鳍、5背鳍,6鳃。</p><p>(1)鱼类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p><p>(2)鱼各种鳍的作用为:5背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2腹鳍:平衡。4尾鳍: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3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1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p><p>(3)若用解剖剪剪去6鳃,将会暴露出鱼的呼吸器官--鳃,它由许多鳃丝组成,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鳃丝一般呈现鲜红色。</p><p>(4)鳃是鱼类的重要呼吸器官,鱼体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主要由鳃来完成。鱼不停的吞水和吐水,主要是为了呼吸。吐出水与吸入水相比增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四种鸟足类,请你分析比较,选择合适代号,填入空格中.</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7ee57a97/SYS201905150906537110544313_ST/SYS201905150906537110544313_ST.001.png" width="392"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属于吃天牛幼虫的啄木鸟的是_____,属于吃田鼠的猫头鹰的是_____,属于吃鱼的野鸭的是_____, 属于吃地下蚯蚓的松鸡的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D    B    A    C    </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p><p>A为野鸭的足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吃鱼;B为老鹰的足锐利、具有钩爪,适于捕捉小动物,吃田鼠;C松鸡的足三只朝前一只朝后,便于行走,吃地下蚯蚓;D为啄木鸟的足两只朝前,两只朝后,便于抓握树干,能抓握和钩挂在树上,适于攀援在树上,吃天牛幼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霏霏同学进行的某项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设计:</p><p>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1 只蚂蚁、1杯浓糖水、1杯清水、1个放大镜、2个滴管</p><p>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 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1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液体之间(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7ee57a97/SYS201905150906538551418723_ST/SYS201905150906538551418723_ST.001.png" width="150" height="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②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的取食情况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相关问题:</p><p>(1)请为此探究活动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p><p>(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与</p><p>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并停留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p><p>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 端取食并停留,则说明_______。</p><p>(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实验后,霏霏应如何处理蚂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蚂蚁爱吃甜的食物吗    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    糖    蚂蚁喜欢甜食    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把蚂蚁放回大自然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1)科学探究的三个要素依次是明确的目标、实验的过程、还要有结果。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吗?</p><p>(2)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所以,作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糖。</p><p>(3)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蚂蚁喜欢甜食。</p><p>(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p><p>(5)探究活动结束后,把蚂蚁放回大自然。</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八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