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36:03

湖北省枣阳市清潭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p><p>A. 小狗    B. 大理石    C. 苔藓    D. 松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小狗、苔藓、松树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大理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和非生物区别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p><p>A. 生物能运动    B. 生物能进行呼吸</p><p>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一般能运动,但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种子破土而出是生物的哪个特征</p><p>A. 生殖    B. 生长    C. 对温度和湿度的反应    D. 吸收营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种子破土而出是生物属于种子萌发,是生物生长的特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一致的一组是</p><p>A. 狗和海洋    B. 猫头鹰和沙漠    C. 鲸和陆地    D. 鱼与江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生活环境,把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p><p>狗属于陆生动物,A错误;猫头鹰属于鸟类,营飞行生活,主要飞行在广袤的大草原上,B错误;鲸生活在水中,C错误;鱼生活在江河湖泊中,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是指</p><p>A. 一种生物的总和    B. 所有生物的总和</p><p>C.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统一整体    D. 生物生存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态系统地处湿润地区,动物种类繁多,有“绿色水库”之称,该生态系统是</p><p>A. 农田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此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代替,A错误;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的70%,B错误;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C正确;湿地生态系统 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没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p><p>A.农田生态系统           B.生物圈</p><p>C.城市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生态系统因此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都包括在生物圈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p><p>A. 藻类植物    B. 电脑病毒    C. 细菌    D. 水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藻类植物、细菌、水稻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电脑病毒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了动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p><p>A. 竞争    B. 合作    C. 寄生    D. 捕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影响草原上野兔生活和生存的环境因素有</p><p>A. 植物、阳光、湿度    B. 非生物因素和植物</p><p>C. 动物和非生物因素    D. 生物因素、水、阳光、湿度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故草原上影响野兔生活和生存的生态因素只有选项D全面。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摆在实验者前的实验台①处,以便用②观察,用③看着画图。其中①②③依次为(    )</p><p>A.正前方、右眼、左眼             B.偏左、右眼、左眼</p><p>C.偏左、左眼、右眼               D.偏右、左眼、右眼</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取镜的正确方法: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位置,便于观察;观察的正确方法:在使用显微镜时,两眼都要睁开,我们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字母“P”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象是</p><p>A. 9    B. d.    C. P    D. B</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p><p>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所以字母“P”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象是“d”。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如果光线较弱,应该</p><p>A. 使用大光圈或用平面镜    B. 使用大光圈或凹面镜</p><p>C. 使用小光圈或平面镜    D. 使用小光圈或凹面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反光镜。当光线较强时,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p><p>使用显微镜,如果光线较弱,则用大光圈,使进入视野中的光线增多,用凹面镜,使反射到镜筒中的光线增多,从而使视野变亮。B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植物细胞立体模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c351a283/SYS201905180908454477447222_ST/SYS201905180908454477447222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标出图中序号所指部位的名称:①_____  </p><p>(2)图中哪些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__________写标号,下同)</p><p>(3)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__。</p><p>(4)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上。其主要目的是_____ 。</p><p>(5)做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时要用清水漱口的原因是 __________</p><p>在做该实验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是为了 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细胞壁    ①、④    ①    防止出现气泡    除去口腔中的杂质    保持细胞的形状    </p><p>【解析】</p><p>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细胞膜、④液泡、⑤细胞质。</p><p>(1)(3)图中①是细胞壁,具有保护作用。</p><p>(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以图中的①细胞壁、④液泡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p><p>(4)盖盖片的正确方法是: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慢慢地把盖玻片放平,水就会从一侧均匀地赶向另一侧,从而把气泡赶出,故不容易产生气泡,以免影响观察。</p><p>(5)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以前,用清水漱口的目的是除去口腔中的杂质。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0.9%的生理盐水,这样细胞不至于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保持细胞的形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所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c351a283/SYS201905180908459752980164_ST/SYS201905180908459752980164_ST.001.png" width="203"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由该食物网进一步形成生态系统,则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__________,其作用是将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___________。</p><p>(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成__________________。</p><p>(3)从生活影响来看: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请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描述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 。</p><p>(6)如果大量地捕杀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会__________,原因是它的食物将 _________ ,营养物质储存丰富,繁殖力会 _______________。</p><p>(7)从生物间的关系角度来看,蛇和鼠的关系属于 _____ 关系。</p><p>(8)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    水和二氧化碳    草→鼠→蛇→鹰    捕食和竞争    树(植物)→蝉→螳螂→黄雀    草    兔和鼠    增多    增多    增强    捕食    鹰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1)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若由该食物网进一步形成生态系统,则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分解者,其作用是将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分解者的作用是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有5条。其中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p><p>(3)鹰捕食蛇,二者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又属于竞争关系。</p><p>(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描述的是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具体为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但这里面只包含了动物,即消费者.要想使之成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我们还知道蝉是以植物为食的,所以此食物链应为:树(植物)→蝉→螳螂→黄雀。</p><p>(5)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兔和鼠。</p><p>(6)狐、鹰都捕食兔、鼠,如果大量捕杀狐,那么鹰获得食物将会增多,繁殖力会增强,因此鹰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会增多。</p><p>(7)蛇以鼠为食,蛇和鼠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p><p>(8)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鹰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你根据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的体会,认真回答下列问题</p><p>⑴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班的平均值,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p><p>⑵你们小组是在_________的场所中,才能采集到鼠妇;</p><p>⑶探究过程中,实验变量应该始终保持有_____个,是_______</p><p>⑷如果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这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p><p>⑸实验完成后,你们小组是如何处理鼠妇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减少实验误差    阴暗潮湿    一    光    土壤潮湿程度    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p><p>【解析】</p><p>此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具体考查的是探究实验的科学设计方法。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地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光。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p><p>(1)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可信度,鼠妇的数量不宜太少。而且取全班各组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这样多次实验的结果,同样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br />(2)在阴暗潮湿的场所中,才能采集到鼠妇。<br />(3)本实验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光是唯一变量,其他条件相同而且适宜。(4)如果要探究“土壤潮湿程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应该设计出干燥和潮湿的对照实验,这时的实验变量是土壤潮湿程度。<br />(5)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枣阳市清潭中学七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