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永丰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抽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分”中,上述的诗句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这两类植物分别是( )</p><p>A.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B.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p><p>C.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p><p>解: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湖水中富含有机物,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这句诗描写的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可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写的应该是低矮的苔藓植物.</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有珍稀植物400多种.下列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p><p>A. 雪松 B. 桫椤 C. 银杏 D. 铁树</p></div></div>
<div><p>【答案】BC</p><p>【解析】</p><p>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有很多,如桫椤、水杉、银杉、珙桐、银杏等。</p><p>A、雪松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不属于重点保护植物,故A不符合题意;</p><p>B、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 蕨类植物门桫椤科,故B符合题意;</p><p>C、银杉、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故C符合题意;</p><p>D、铁树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不属于重点保护植物,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p><p>A. 节肢动物 B. 爬行动物 C. 鸟类 D. 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据此解答。</p><p>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中的2/3,因此,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图中①—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1d4f1be9/SYS201904131134327122272747_ST/SYS201904131134327122272747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 ② ③ ④ ⑤</p><p>A. ①②⑤④③ B. ③④⑤②① C. ⑤④①②③ D. ③⑤④②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动物的进化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成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鲫鱼属于鱼类,扬子鳄属于爬行类,鸽子属于鸟类,马属于哺乳类,因此,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是:蝗虫、鲫鱼、扬子鳄、家鸽、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我省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     )</p><p>A. 昆虫 B. 真菌 C. 病毒 D. 细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昆虫属于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B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夏天,食物和衣服上会发霉长毛,这是由以下哪类生物引起的( )</p><p>A. 细菌 B. 酵母菌 C. 病毒 D. 霉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夏天,食物和衣服上会发霉长毛,这是霉菌在食物和衣服上生长引起的。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中的4种生物既存在明显区别,也存在共同特征。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b0e3d751/SYS201905030933205397215659_ST/SYS201905030933205397215659_ST.001.png" width="401"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没有细胞结构的是③ B.有成形细胞核的是①②③ </p><p>C.具有荚膜和鞭毛的是② D.①②③④都可营异养生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细菌,是图中的②,③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最高和最低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p><p>A.门、界 B.界、科 C.纲、种 D.界、种</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也越近。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p><p>A. 人和黑猩猩 B. 猫和狗 C. 狼和人 D. 猫和老虎</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属于人科、黑猩猩属于大猿科,二者同属灵长目,即同目;猫属于猫科和狗属于犬科,二者同属于食肉目,即同目;狼属于食肉目、人属于灵长目,二者同属于哺乳纲,即同纲;猫属于猫属、老虎属于豹属,二者同属于猫科,即同科。<br />所以纲、目、科中科是最小的分类等级,猫和老虎同科,故它们的亲缘关系相对最近。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不包括</p><p>A. 物种多样性 B. 环境多样性 </p><p>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三个按年代依次形成的地层,其中甲是最新近形成的地层。那么地层丙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特点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5b8cdb7c/SYS201712310138422220251726_ST/SYS201712310138422220251726_ST.001.png" width="106"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最高等、最复杂 B.最低等、最复杂</p><p>C.最低等、最简单 D.最高等、最简单</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其中甲是最新形成的地层,说明甲是最高等、最复杂的生物,而丙是最底层的,化石是最早形成的,因此生物是最低等、最简单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分)“最早的鱼儿怎么没有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这是摘自诗歌《化石吟》的片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p><p>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p><p>B. “最早的鸟儿”比“最早的鱼儿”先出现</p><p>C. 两栖类是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型</p><p>D. 根据“最早的鸟儿”的特征,说明鸟类可能由爬行类进化而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p><p>B、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可见在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B错误。</p><p>C、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C正确。</p><p>D、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p><p>A. 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p><p>B. 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p><p>C. 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p><p>D. 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云杉生长迅速,高度超过桦树,能接受更多的光照生存下来,是适者生存;桦树林在云杉下面,接受的阳光很少,制造的有机物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逐渐死亡。是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实现的。</p><p>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互不相同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c55f2afa/SYS201905160909404770181198_ST/SYS201905160909404770181198_ST.001.png" width="596"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生物分类上,上述五种动物所属最大共同单位是__.</p><p>(2)B属于鱼类,是因为B具有两个适于水中生活的结构__和__.</p><p>(3)图中动物__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如果灭绝,就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全部__从地球上消失.</p></div></div>
<div><p>【答案】界 鳃 鳍 E 基因 </p><p>【解析】</p><p>图中A是鸟类,B是鱼类;C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是蝴蝶属于节肢动物;E是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p><p>(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图中五种动物都属于动物界;</p><p>(2)B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p><p>(3)E为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每种生物都有该物种的基因库,里面包含该物种的所有遗传信息,如果灭绝,该物种的基因库就永远消失,永不再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的一个模拟试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c55f2afa/SYS201905160909407242535502_ST/SYS201905160909407242535502_ST.001.png" width="283"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一试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 设计的。</p><p>(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p><p>(3)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为其提供能量。</p><p>(4)B装置里面的液体模拟了 。</p><p>(5)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p></div></div>
<div><p>【答案】</p><p>(1)米勒</p><p>(2)原始大气</p><p>(3)闪电</p><p>(4)原始海洋</p><p>(5)无机物</p><p>【解析】</p><p>试题这一实验装置是米勒设计的,米勒是美国青年学者。A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了条件。B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原始海洋。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