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实验器具中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p><p>A.量筒和培养皿 B.三脚架和试管</p><p>C.石棉网和烧杯 D.三脚架和石棉网</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实验室中加热的器材有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烧杯、试管等。量筒是计量工具,培养皿是培养生物体的器皿,都不能用于加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解剖生物时可能用到的器具有( )</p><p>①烧杯②试管夹③解剖针④刀片⑤滴管</p><p>A.③④ B.①② C.①⑤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解剖生物时,一般用到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解剖针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明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在低倍物镜下看到了一个清晰的物像,但换成高倍物镜后,物像不见了。请你帮他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p><p>A. 没有调节反光镜 B. 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p><p>C. 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 没有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当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视野变小、变暗,细胞的数目变少,要观察的细胞可能不在视野的中央,这时要想找到细胞,并观察到清晰的细胞结构,需要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显微镜的视野明暗没有关系的是( )</p><p>A. 反光镜 B. 遮光器 C. 通光孔 D. 粗准焦螺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通光孔的进光量多少也会影响显微镜的视野明暗。</p><p>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与调节视野明暗程度有关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通光孔的进光量多少也会影响显微镜的视野明暗。对显微镜视野亮度没有直接影响是粗准焦螺旋。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用画有方格的纸测量同一片树叶的面积,他们测出的结果分别是41cm2,45cm2,44cm2,你认为与这片树叶的实际面积最接近的数值是( )</p><p>A.43.3cm2 B.44cm2 C.45cm2 D.41cm2</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厘米级以下为估计值。物体的实际长度可以用求平均值的办法计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要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应采用下列哪组实验装置( )</p><p>A.温度高的和温度低的 B.湿度大的和湿度小的</p><p>C.有光的和无光的 D.敞开的和密封的</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的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如鼠妇的数量、土壤、温度、湿度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A. 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时,视野里看到的物像是“d”</p><p>B. 进行探究实验时,实验的结果有时与提出的假设并不一致</p><p>C.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数目就越多</p><p>D. 在生物实验过程中进行测量,若因时间等因素限制,可以只测量1次,就能获得可靠的数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包括: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p><p>A、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b”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q”.A错误;<br />B、探究实验时,做出的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所以实验的结果有时与提出的假设并不一致,B正确;<br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不是越多,C错误;<br />D、在实验过程中,应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实验结论才更可靠,不能只测量1次,具有偶然性,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然不动,则污点在( )</p><p>A. 目镜上 B. 物镜上 C. 玻片上 D. 反光镜上</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光是透过玻片标本、物镜和目镜才到达人眼的,所以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实验中移动物镜和玻片污点都不动,这就排除了污点在物镜与玻片标本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目镜上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p><p>A. 细胞膜 B. 叶绿体</p><p>C. 线粒体 D. 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体内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即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p><p>细胞膜有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故A错误;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即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B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体内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故C正确;细胞核的功能主要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鱼的细胞结构的是( )</p><p>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p><p>C.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 D. 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p><p>鱼是动物,构成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因而它的细胞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 柳树不具有的是( )</p><p>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大蒜收获的季节,有些家庭爱腌制一种食品﹣﹣“糖醋蒜”,吃起来酸甜爽口,下列有关“糖醋蒜”腌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糖和醋没有进入大蒜细胞内</p><p>B.大蒜细胞能控制糖醋物质的进出</p><p>C.大蒜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糖醋物质进出的能力</p><p>D.糖和醋都是细胞需要的物质,所以都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细胞质中有细胞器,如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其中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质中液泡的细胞液里;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糖醋蒜头有酸甜味,说明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能力,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丽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其主要原因是</p><p>A. 细胞生长  B. 细胞分裂  </p><p>C. 细胞分化  D. 细胞分裂和生长</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密切相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胞生长错误的是( )</p><p>A. 细胞的生长可以使细胞的体积增大</p><p>B. 细胞的生长可使细胞的数目增多</p><p>C. 细胞生长时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p><p>D. 细胞生长时能将从外界吸取的营养物质转化成自身的物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的分裂过程是: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动植物不同,植物还需形成新的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成了两个细胞。<br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复制,DNA也随之复制为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p><p>细胞生长可以使细胞体积增大,A正确;细胞分裂能使细胞数目增多,B错误;细胞生长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使体积增大的过程,C正确;细胞生长时能将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物质,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济南军区总医院利用干细胞成功修复了受损神经细胞。其原理主要是依据</p><p>A. 细胞的分化 B. 细胞的衰老 C. 细胞的分裂 D. 细胞的生长</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干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都不相同,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向着不同方向发展,所以利用干细胞成功修复了受损神经细胞。其原理主要是依据细胞的分化。</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不但会流血,还会感到疼,这种情况说明皮肤中含有哪些组织?( )</p><p>A. 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B. 结缔组织、上皮组织</p><p>C. 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D.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皮肤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不但会流血,还会感到疼。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感觉到疼痛,说明有神经组织。<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给树木输液的情况,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树木中的组织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21/10/8c04f349/SYS201903211004535340635191_ST/SYS201903211004535340635191_ST.001.png" width="170" height="2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分生组织 B. 保护组织 C. 输导组织 D. 营养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其中,输导组织有运输水、无机盐、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给植物体“输液”,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以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五脏”的肝脏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p><p>A. 组织 B. 器官</p><p>C. 系统 D. 个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五脏”中的肝脏是由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一个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p><p>B.西瓜籽属于组织</p><p>C.西瓜皮属于器官</p><p>D.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p></div></div>
<div><p>【答案】 A</p><p>【解析】</p><p>试题A、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p><p>B、西瓜籽是种子,属于生殖器官,B错误;</p><p>C、西瓜皮属于保护组织,C错误;</p><p>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没有系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能够观察到的是( )</p><p>A. 细胞质静止不动 B. 正在以出芽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p><p>C. 多个大小不同的食物泡 D. 正在通过细胞膜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p><p>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食物泡会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内部的物质逐渐被消化,因此细胞质是流动的,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B不符合题意;草履虫通过表面吸收氧气,排除二氧化碳,此过程在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叶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植物的叶就是指植物的叶片</p><p>B.叶片上有许多脉络都是交叉成网的</p><p>C.所有植物的叶都是都有托叶、叶柄和叶片三部分</p><p>D.有些植物的叶发生了改变成为变态叶</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的,叶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之分。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网状脉有明星的主脉和侧脉之分,有主脉分支形成侧脉,侧脉再形成多级分支。完全叶指具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没有托叶,或者没有托叶和叶柄,叫做不完全叶。由于功能改变所引起的形态和结构都发生变化的叶是变态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油菜花开花时节,常见蜜蜂等昆虫飞舞,而小麦开花时却难见蜜蜂等昆虫,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p><p>A.油菜花和小麦花都是虫媒花 B.油菜花和小麦花都是风媒花</p><p>C.小麦花是虫媒花,油菜花是风媒花 D.小麦花是风媒花,油菜花是虫媒花</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油菜花颜色鲜艳,属于虫媒花,而小麦花没有艳丽的花冠和芳香的花蜜,属于风媒花。油菜花开花时节,常见蜜蜂等昆虫飞舞,而小麦开花时却难见蜜蜂等昆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中的绿,指的是某种类群的植物在水中大量繁殖而造成结果。则这种植物类群是</p><p>A.藻类植物  B.绿色植物  C.苔藓植物  D.种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藻类植物大多分布在地球表面70%的水域环境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空气中95%的氧气由藻类植物来提供,春天,气温回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水呈现绿色,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判断题</p><p>(1)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会变暗。 (______)</p><p>(2)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与母细胞相同。(______)</p><p>(3)紫菜生活在淡水中,是单细胞的藻类植物。 (______)</p><p>(4)植物的根系是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的。如干旱地区根系较深,而潮湿地区的根系较浅。(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 错 错 对 </p><p>【解析】</p><p>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藻类植物的特点、根的向水性等知识分析解答。</p><p>(1)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题干说法正确;</p><p>(2)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比母细胞小,而不是相同。题干说法错误。</p><p>(3)紫菜属于多细胞的海洋藻类植物。题干说法错误</p><p>(4)根据根的向水性,干旱地区根系较深,根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生长,可以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分。潮湿土壤中,土壤表层的水分也较多,根在土壤浅层生长也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所以潮湿处的根系分布范围较小。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衣藻和水绵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d43ec/SYS201905190914467500587008_ST/SYS201905190914467500587008_ST.001.png" width="248"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衣藻和水绵生活在____________中。</p><p>(2)衣藻和水绵所属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____植物,判断的理由是因为它们结构简单,并且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根茎叶的分化。</p></div></div>
<div><p>【答案】水 藻类 没有 </p><p>【解析】</p><p>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生活在淡水中的有衣藻、水绵等,其中衣藻是单细胞的,体内有一个杯状的叶绿体,水绵是多细胞的,体内有螺旋带状的叶绿体。生活在海水中的有海带、紫菜、鹿角菜、石花菜等,它们都是多细胞的,起固着作用的是根状物,上面的是叶状体。图一是衣藻,图二是水绵。</p><p>(1)衣藻和水绵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通过全身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并进行光合作用。<br />(2)衣藻和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显微镜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d43ec/SYS201905190914468731314161_ST/SYS201905190914468731314161_ST.001.png" width="172"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光圈和[ ⑤ ] ____________。当光线较弱时,应使用大光圈和⑤的____________。</p><p>(2)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是[ ① ] ____________和[ ③ ] ____________两者放大倍数的乘积。</p><p>(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角,欲使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方移动后才能达到好的效果。</p><p>(4)如果我们把一片叶子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看清它的内部结构吗?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p></div></div>
<div><p>【答案】反光镜 凹面镜 目镜 物镜 右下 不可以 </p><p>【解析】</p><p>图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载物台、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p><p>(1)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光圈和[⑤] 反光镜。当光线较弱时,应使用大光圈和⑤的凹面镜。</p><p>(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目镜和③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p><p>(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若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下角,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p><p>(4)显微镜的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一片叶子太厚不透明,所以看不清它的内部结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d43ec/SYS201905190914469932941312_ST/SYS201905190914469932941312_ST.001.png" width="314"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将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排序:____________。</p><p>(2)①中放置的标本应该正对____________的中心。</p><p>(3)对光时应该使用____________物镜和____________光圈。对光成功的标志是看到 ____________的视野。</p><p>(4)若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模糊的物像,想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转动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③①②④ 通光孔 低倍 大 白亮 细准焦螺旋 </p><p>【解析】</p><p>图①是放置玻片标本;进行图②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图③没有放玻片标本,眼视目镜,因此是对光。该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在同一直线上;图④的操作是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p><p>(1)显微镜的观察包括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p><p>观察的步骤:(1)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p><p>(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p><p>(3)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p><p>所以图示中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p><p>(2)①中放置的标本应该正对通光孔的中心。</p><p>(3)对光时应该使用低倍物镜和大光圈。对光成功的标志是看到白亮的视野。</p><p>(4)若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模糊的物像,想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转动细准焦螺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d43ec/SYS201905190914471935894207_ST/SYS201905190914471935894207_ST.001.png" width="352" height="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图中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p><p>(2)步骤①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步骤③染色过程滴的染色用液体是____________。</p><p>(3)某学生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非常激动地把显微镜推移到同桌面前看,结果视野变暗,要想在同桌面前看清物像,最应进行的操作是重新____________(填字母)。</p><p>A.转动转换器 B.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p><p>(4)欲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____(填字母)。</p><p>A. 目镜5×,物镜10× B. 目镜10×,物镜10×</p><p>C. 目镜5×,物镜40× D. 目镜10×,物镜40×</p><p>(5)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图中所示的步骤____(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p></div></div>
<div><p>【答案】①②④③ 生理盐水(或“0.9%的生理盐水”) 碘液(或“稀碘液”) B A ④ </p><p>【解析】</p><p>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br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br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br />3.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br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br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p><p>(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刮、抹、盖、染。图中①是滴、②是刮、③是染、④是盖。所以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p><p>(2)步骤①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步骤③染色过程滴的染色用液体是碘液。</p><p>(3)显微镜观察时,应先对好光,对好光后显微镜就不能再动了.如果移动显微镜,则光源会发生改变,需要重新进行对光,因此该生要在同桌面前看清物像,最应进行的操作是调节反光镜的角度对光。<br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目镜5×,物镜10×的A选项。</p><p>(5)在盖盖玻片时正确的做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因此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图中所示的步骤④盖片操作不当引起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d43ec/SYS201905190914474597925587_ST/SYS201905190914474597925587_ST.001.png" width="344"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____________(填“左”或“右”)图是植物细胞的结构。</p><p>(2)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且常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的结构是[ ] ____________。</p><p>(3)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 ____________中。</p><p>(4)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其实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__,来自于[ ] ____________结构。</p><p>(5)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结构是[ ] ____________。</p><p>(6)将左图和右图所示细胞置于清水中,会涨破的是______(填“左”或“右”)图所示细胞。</p></div></div>
<div><p>【答案】右 ②细胞质 ③细胞核 细胞液 ⑤液泡 ⑦叶绿体 左 </p><p>【解析】</p><p>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图中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线粒体、⑤液泡、⑥细胞壁、⑦叶绿体。</p><p>(1)右图比左图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结构,所以右图表示植物细胞结构,左图表示动物细胞结构。</p><p>(2)细胞质是流动的,可以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且常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的结构是②细胞质。</p><p>(3)③细胞核里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其中的基因决定性状。</p><p>(4)⑤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液泡。</p><p>(5)⑦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p><p>(6)将左图和右图所示细胞置于清水中,由于左图细胞内液体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会大量吸水,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会破裂。</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d43ec/SYS201905190914476058799998_ST/SYS201905190914476058799998_ST.001.png" width="239"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观察每一个细胞中细胞核的变化时,____________的变化最明显。</p><p>(2)在分裂过程中,首先一分为二的是____________,随后____________分成两份。</p><p>(3)图中所示[③]表示在原来细胞的中央,逐渐形成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后者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p><p>(4)[⑤]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___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将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p></div></div>
<div><p>【答案】染色体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细胞膜 染色体 </p><p>【解析】</p><p>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p><p>(1)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最先分裂的是细胞核,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由于细胞在进行分裂时,首先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再分到两个细胞内,所以分裂前后两个新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p><p>(2)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p><p>(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所以图中所示[③]表示在原来细胞的中央,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其中后者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p><p>(4)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最先分裂的是细胞核,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由于细胞在进行分裂时,首先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再分到两个细胞内,所以分裂前后两个新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所以[⑤]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将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d43ec/SYS201905190914477440204226_ST/SYS201905190914477440204226_ST.001.png" width="331"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A表示的是细胞的____________过程。</p><p>(2)图B表示的是细胞的______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在形态和结构方面发生了变化,并且失去了____________能力。</p><p>(3)如果a内含有12对染色体,那么b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条。</p><p>(4)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则说明d具有_________性。</p><p>(5)若由相同的b或相同的c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____________,若由b、c、d、e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分裂 分化 分裂 24 全能 组织 器官 </p><p>【解析】</p><p>分析题图:图示是某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概念图,其中A表示细胞分裂过程,该过程能使细胞的数目增多,但不能增加细胞的种类;B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能增加细胞的种类,但不能增加细胞的数目;a、b、c和d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稳定性差异。</p><p>(1)图中A过程中细胞的数目增加,所以A表示细胞分裂过程。</p><p>(2)B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大部分失去分裂能力,并且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p><p>(3)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如果a内含有12对染色体,那么b中染色体数为24条。</p><p>(4)d细胞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则说明d细胞具有全能性。</p><p>(5)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是组织,因此若由相同的b或者c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就叫器官,因此若由b、c、d、e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器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p><p>(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__________________</p><p>(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p><p>(3)步骤______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p><p>(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①观察②调查③收集和分析资料④实验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几个选几个)</p><p>(5)由于受到某种不利因素的作用,正常细胞可能发生癌变变成癌细胞,引起细胞癌变的因素很多,请举出其中的一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作出假设 错误的 乙 ①②③④ 微量黄樟素不会导致癌症 </p><p>【解析】</p><p>试题(1)作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作出假设。</p><p>(2)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此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错误的。</p><p>(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步骤乙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p><p>(4)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收集和分析资料法等。</p><p>(5)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实验组的老鼠没患癌症,说明微量黄樟素不会致癌。</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