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五莲县第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均是生物的一组是(   )</p><p>①能逐年长大的钟乳石  ②分布广泛的细菌  ③清澈溪流边的苔藓</p><p>④千姿百态的珊瑚  ⑤会洗衣做饭的机器人  ⑥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p><p>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①能逐年长大的钟乳石、④千姿百态的珊瑚、⑤会洗衣做饭的机器人,都不具有生物特点,不属于生物;②分布广泛的细菌、③清澈溪流边的苔藓、⑥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具有生物特征,属于生物。可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p><p>A. 燕子育雏 B. 子女与父母不同</p><p>C. 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 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燕子育雏说明生物能够繁殖,A不符合题意;子女与父母不同说明生物都能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种子萌发长成幼苗说明生物能够生长,C不符合题意;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日常生活中说的“春兰秋菊”和“南橘北枳”,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p><p>A. 光和温度 B. 温度和水分</p><p>C. 水分和光 D. 土壤和温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该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春兰秋菊”主要是春季和秋季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不同的影响,“南橘北梨”主要是受南北温度的不同造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此相似的是( )</p><p>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p><p>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选项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符合题意,而其它选项均反应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p><p>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模拟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采用了科学探究的观察法。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归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莲、河蚌、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请问:这是按照什么归类的( )</p><p>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 按照生物的用途</p><p>C. 按照生物的数量 D.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br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br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p><p>由题意可知,鲫鱼、金鱼、水草、莲、河蚌、蟹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而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可见,他们是按照生活环境进行分类的。选项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p><p>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p><p>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绿色的是遍布植物的岩石圈,白色的是有着白云的大气圈,蓝色的是水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cc5f3/SYS201905190915501231853150_ST/SYS201905190915501231853150_ST.001.png" width="48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①:丙→甲→乙→丁 B. 图②:丙→乙→甲→丁</p><p>C. 图③:丁→甲→乙→丙 D. 图④:戊→乙→丙→甲→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p><p>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图①中食物链为:丁→乙→甲→丙,A错误;<br />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别越低有机物的总量越多,所以②中食物链:丙→乙→甲→丁,B正确;<br />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由图可知:丁为生产者、甲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所以③中食物链:丁→甲→乙或丁→乙,C错误;<br />④表示能量金字塔,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所以营养级别越高,能量总量越少,故食物链为:戊→乙→甲→丁或戊→丙→甲→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p><p>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无机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生产者的作用是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将秸秆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cc5f3/SYS201905190915503543630379_ST/SYS201905190915503543630379_ST.001.png" width="223"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p><p>B. 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p><p>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p><p>D.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操作使用,由图可知:①目镜、②物镜、③反光镜。</p><p>图甲中,视野内出现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缓缓放平,造成的,A正确;图乙细胞为长方形格子,是植物(洋葱表皮)细胞,B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②物镜的放大倍数,C正确;显微镜镜筒下降时,为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所以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物镜,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从“甲”变为“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p><p>①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p><p>②向右上方移动装片</p><p>③向左下方移动装片</p><p>④转动细准焦螺旋</p><p>⑤转动粗准焦螺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9ae59b43/SYS201904201034001476412248_ST/SYS201904201034001476412248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②①⑤</p><p>B. ③①⑤</p><p>C. ②①④</p><p>D. ③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变少。</p><p>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上下左右颠倒的倒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左下方,为了使物像能出现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因此,上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首先③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①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cc5f3/SYS201905190915505495436016_ST/SYS201905190915505495436016_ST.001.png" width="107"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位于液泡的下方 逆时针</p><p>B. 位于液泡的上方 逆时针</p><p>C. 位于液泡的左方 顺时针</p><p>D. 位于液泡的右方 顺时针</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p><p>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视野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而实际上,细胞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上方;但细胞质的环流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一致,视野中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为逆时针,而实际上,细胞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也是逆时针。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甲和乙是两类不同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cc5f3/SYS201905190915506726163169_ST/SYS201905190915506726163169_ST.001.png" width="166"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和乙都具有的结构是②③④</p><p>B. 甲和乙的细胞分裂方式完全相同</p><p>C. 甲能够形成营养组织,乙能够形成保护组织</p><p>D. 由各种系统组合成的生物体是由乙构成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由图可知:甲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为植物细胞;乙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为动物细胞。图中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叶绿体,④线粒体,⑤液泡。</p><p>甲和乙都具有的结构是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④线粒体,A错误;甲细胞比乙细胞多了细胞壁这一基本结构,所以甲和乙的细胞分裂方式不完全相同,B错误;乙为动物细胞,由动物细胞分化形成的组织,动物没有保护组织,保护组织是植物的基本组织之一,C错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多了系统这一结构,所以由各种系统组合成的生物体是由乙构成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一粒花生种子放入火中点燃,燃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物质分别是( )</p><p>A. 无机盐、有机物 B. 有机物、无机盐 C. 都是无机盐 D. 都是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含水和无机盐)。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p><p>有机物能够燃烧释放出能量,其中绝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量;种子中的水在种子燃烧的过程中,被气化成水蒸气,剩余的灰烬就是无机盐。因此将一粒花生种子放入火中点燃,燃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物质分别是有机物、无机盐。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时发现水中有一种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同学们将它切成了如图①、②、③三部分,则预期一段时间后会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cc5f3/SYS201905190915510150890473_ST/SYS201905190915510150890473_ST.001.png" width="141"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细胞的细胞核是控制生物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的控制中心,对于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来说,再生能力应位于细胞核。</p><p>①和③部分无细胞核,不具有再生能力,不会再生成喇叭虫,A、C错误;②部分包含了喇叭虫的细胞核,而细胞核是控制生物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的控制中心,具有再生能力,B正确;①②③包含了整个细胞的全部,而不是具体到喇叭虫的哪一部分,不符合题意,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到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内.最后产下的小鼠的体色和性别分别是( )</p><p>A. 黑色,雌性 B. 褐色,雌性 C. 黑色,雄性 D. 白色,雌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小鼠体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因此小鼠的体色与性别是黑色、雌性.</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 )</p><p>①基因 ② DNA ③染色体 ④细胞核 ⑤受精卵</p><p>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③⑤</p><p>C. ⑤④③②① D. ①②④⑤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受精卵里面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细胞核,细胞核里面的载体是染色体,染色体里面的载体是DNA,DNA上面就是基因,基因上面的有效遗传片段才是真正的遗传信息,他们的结构层次越来越复杂,而且所要研究的东西也越来越复杂而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色列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依据的原理主要是( )</p><p>A. 细胞生长 B. 细胞分化 C. 细胞分裂 D. 细胞衰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p><p>根据细胞分化概念可知: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新细胞,因此以色列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依据的原理主要是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分化。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彭老师家里后院种了一棵枣树,多年来结果率低,枣也不甜。请教有经验的果农后得知,可以在开花较多枝条上进行环切树皮。彭老师实验后发现环切树皮后该枝条上结得枣确实比较甜。所以她一高兴,把她们家枣树的树干进行环切树皮,结果没两年她们家枣树就死了。请问彭老师家枣树死亡的原因( )</p><p>A. 树干环切树皮后水分无法向上运输给叶,导致枣树死亡</p><p>B. 树干环切树皮后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给根,导致枣树死亡</p><p>C. 树干环切树皮后破坏分生组织,导致枣树死亡</p><p>D. 树干环切树皮后无法进行呼吸作用,导致枣树死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位于树皮的韧皮部,一旦破坏树皮,植物将无法把绿叶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其他部位,导致植物死亡。</p><p>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根得不到有机物被饿死,最终导致树木死亡。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2/09/a9ca2224/SYS201905020931150940187653_ST/SYS201905020931150940187653_ST.001.png" width="74" height="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2/09/a9ca2224/SYS201905020931150940187653_ST/SYS201905020931150940187653_ST.002.png" width="65"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2/09/a9ca2224/SYS201905020931150940187653_ST/SYS201905020931150940187653_ST.003.png" width="77" height="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2/09/a9ca2224/SYS201905020931150940187653_ST/SYS201905020931150940187653_ST.004.png" width="41"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由六大器官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p><p>植物的果实,属于器官,A符合题意;一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不属于器官,B不符合题意;图是属于组织,C不符合题意;图是植物细胞,不属于器官,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体的组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在结构层次上,甜瓜的果肉和瓜子都属于组织</p><p>B. 甜瓜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生殖器官</p><p>C. 表皮破损的甜瓜很快腐烂是保护组织受到破坏的缘故</p><p>D. 甜瓜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p><p>在结构层次上,甜瓜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瓜子是种子,属于器官,A错误;甜瓜是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生殖器官,B正确;表皮破损的甜瓜很快腐烂是保护组织受到破坏的缘故,C正确;甜瓜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同学们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7188b82e/SYS201806202243537509103427_ST/SYS201806202243537509103427_ST.001.png" width="129"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依靠纤毛运动</p><p>B. 草履虫吞食食物后,体内会形成伸缩泡</p><p>C. 用棉纤维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有利于观察</p><p>D. 草履虫对盐粒刺激可以做出逃避反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草履虫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A正确;草履虫吞食食物后,体内会形成食物泡,不是伸缩泡,B错误;用棉纤维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有利于观察,C正确;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对盐粒刺激可以做出逃避反应,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图一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cc5f3/SYS201905190915523602764813_ST/SYS201905190915523602764813_ST.001.png" width="260"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分析,图一中没有提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图一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其中所示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_______和________,它们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其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__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这些能量以_______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p><p>(4)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种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植物→昆虫→蜘蛛→X→蛇→鹰”,X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______,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p><p>(5)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图二中,如果乙生物的数量减少,那么短时间内甲生物的数量会________。</p><p>(6)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鼠和蛇等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实现的。</p></div></div>
<div><p>【答案】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5 物质 能量 植物→鼠→鹰 生产者(植物) 化学能 食虫鸟 竞争关系 蛇 减少 自动调节 </p><p>【解析】</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br />(2)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br />(3)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br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分解者,因此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分析,资料中没有提及的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br />(2)图中有5条食物链:植物→鼠→鹰,植物→鼠→蛇→鹰,植物→昆虫→青蛙→蛇→鹰,植物→昆虫→蜘蛛→青蛙→蛇→鹰,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蛇→鹰。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少,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少;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因此在食物链植物→鼠→鹰中,鹰获得能量最多。<br />(3)在该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草(生产者)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或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这些能量以有机物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br />(4)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为:“植物→昆虫→蜘蛛→X→蛇→鹰”,有植物→昆虫→蜘蛛→青蛙→蛇→鹰,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蛇→鹰,所以X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食虫鸟。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br />(5)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蛇;图二中,如果乙生物的数量减少,那么短时间内甲生物的数量会减少。<br />(6)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和鼠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实现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这是歌手杨宗纬《洋葱》里的一句歌词。洋葱是我们的常用蔬菜,营养成分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被称为“蔬菜皇后”。下面甲图是洋葱的实物图;乙图和丙图是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实验步骤;丁图是一个植物细胞图。请回答:</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cc5f3/SYS201905190915525063316300_ST/SYS201905190915525063316300_ST.001.png" width="497"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被“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的结构称为洋葱的_____,其结构层次为____。</p><p>(2)“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图丁洋葱细胞内的[ ]______中,在洋葱表皮细胞里没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p><p>(3)图乙所滴液体为_____,在此液体中细胞不会涨破,是由于洋葱表皮细胞有[ ]____。</p><p>(4)图丙的操作过程是______,所滴液体为____,最后制成的标本类型为临时______。</p><p>(5)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标本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写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叶 器官 ⑤液泡 ③叶绿体 清水 ①细胞壁 染色 碘液 装片 表皮撕的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展平 </p><p>【解析】</p><p>丁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细胞质。</p><p>(1)洋葱的可食用部分是叶,“一层一层的剥开”的结构是洋葱是叶,叶是器官,是营养器官。</p><p>(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其中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内的⑤液泡中。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装换器,但是洋葱表皮细胞没有③叶绿体,因此洋葱表皮细胞只具有线粒体一个能量装换器,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p><p>(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吸、染;图乙是滴加清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①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因此在此液体中细胞不会涨破。<br />(4)图丙的操作过程是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染色时用碘液,便于观察;标本的类型可以分为临时装片和永久装片,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是临时装片。<br />(5)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临时装片时,如果表皮撕得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展平)就会观察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的个体发育过程。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cc5f3/SYS201905190915527085699012_ST/SYS201905190915527085699012_ST.001.png" width="430"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整个图丁都是由甲细胞发育而成的,甲细胞是____。</p><p>(2)图甲→乙的过程为 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细胞结构中的____变化最大,经过四次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是____(“相同”、“原来的两倍”、“原来的一半”)的。</p><p>(3)乙通过_____形成丙,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丙中的[ ]____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 ]______, 皮肤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p><p>(4)从丙到丁还需要经过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_,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小麦植株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p></div></div>
<div><p>【答案】受精卵 细胞分裂 染色体 相同 分化 D神经组织 B结缔组织 器官 器官和系统 系统 </p><p>【解析】</p><p>(1)人的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br />(2)组织形成的过程是: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产生组织。<br />(3)动物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br />(4)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植物体结构层次可表示为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1)分析图形可知,此题表示人体的形成过程,甲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只有受精卵才能经过细胞分裂形成乙,乙再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丙,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分娩产出,形成婴儿丁。可见人的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br />(2)图甲→乙的过程表示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先复制后平均分配,所以新细胞和老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保持不变,所以新分裂的染色体的数目还是23对。<br />(3)组织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由乙形成丙时,乙中的细胞,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又构成了组织。所以组织形成的过程是: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产生组织。动物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大脑皮层属于神经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大脑皮层主要由D神经组织构成的,血液是B结缔组织,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br />(4)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植物体结构层次可表示为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由此可见,小麦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日照是我国重要的海带生产地,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的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请分析实验1、实验2的数据(25℃时海带腐烂,所以生长率为负值),回答下列题目:</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cc5f3/SYS201905190915528967974831_ST/SYS201905190915528967974831_ST.001.png" width="327"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实验1所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实验1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的变量是___________。</p><p>(3)海带生长率增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10-15℃之间,据此分析夏季高温不适宜种植海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明明同学分析实验2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海带的生长率越 大。你是否同意他的结论?____。数据表明,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000ppm时,海带生长率的增长将逐渐____(选填“加速”或“减缓”)。</p><p>(5)综合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海带只能生活在浅水区,不能生活在深水区,影响海带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温度对海带的生长率有影响吗 控制单一变量 二氧化碳含量 温度高,不利于海带的生长(夏季温度高,海带易腐烂) 不同意 减缓 环境影响生物 阳光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p><p>(1)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所以据此提出问题:温度对海带的生长率有影响吗?<br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可见实验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理由是控制单一变量。<br />(3)据直方图可见:海带在10℃~15℃之间,生长率增长。由于夏季温度太高,不利于海带的生长,所以夏季不宜种植海带。<br />(4)据直方图可见:二氧化碳影响海带的在生长率,但并不是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海带的生长率越大。数据表明: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000ppm时,海带生长率的增长将逐渐减缓。<br />(5)据直方图可见:环境(温度、二氧化碳)影响生物。海带只能生活在浅水区,不能生活在深水区,影响海带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