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西片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p><p>A. 含羞草、真菌、水</p><p>B. 珊瑚、小狗、小草</p><p>C. 猫、珊瑚虫、细菌</p><p>D. 蝴蝶、小鸟、自下向上生长的石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含羞草、真菌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水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错误;<br />小狗、小草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错误;<br />猫、珊瑚虫、细菌,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C正确;<br />蝴蝶、小鸟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自下向上生长的石笋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与人出汗、排尿、呼出二氧化碳相同的生物特征是</p><p>A. 植物落叶 B.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 动物进食 D. 根的向地性生长</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生物体能生长;生物体具有应激性;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p><p>与人出汗、排尿、呼出二氧化碳属于生物的排泄,植物的落叶属于排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和其它生物的生活提供营养物质。动物进食说明动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根的向地(水和肥)性生长属于应激性。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品种,主要是利用了</p><p>A. 生态系统多样性</p><p>B. 生物数量多样性</p><p>C. 物种多样性</p><p>D. 遗传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因此,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品种,主要是利用遗传多样性。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主要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p><p>A. 旱灾使农作物减少</p><p>B. 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p><p>C. 适当延长光照使棚栽蔬菜增产</p><p>D. 温度偏低使植物发育迟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如鼠妇生活的其他生物,据此解答。</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如鼠妇生活的其他生物。旱灾使农作物减少,适当延长光照使棚栽蔬菜增产,温度偏低使植物发育迟缓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属于生物对生物因素的影响。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p><p>A. 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p><p>B. 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p><p>C. 干旱使农作物减产</p><p>D. 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据此解答。</p><p>根据分析可知: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田鼠、青蛙、杂草属于影响农作物的生物因素;旱灾使水减少属于影响农作物的非生物因素。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存斗争的是( )</p><p>A. 同一片森林里临近的树木会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养料</p><p>B. 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p><p>C. 食性相同的动物相互争夺食物</p><p>D. 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为生存而斗争,不仅同种生物之间有生存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也有生存斗争。</p><p>同一片森林里临近的树木会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养料;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食性相同的动物相互争夺食物,都属于生存斗争,A、B、C不符合题意;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属于过度繁殖,不属于生存斗争,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两个视野,关于由甲到乙的转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3511e2b2/SYS201905100916198837244744_ST/SYS201905100916198837244744_ST.001.png" width="211"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由高倍镜转换为低倍镜,视野变暗 B. 由高倍镜转换为低倍镜,视野变亮</p><p>C. 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视野变暗 D. 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视野变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物镜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会变暗,高倍镜视野窄,进入的光线少。</p><p>AB、观图可知,视野由甲转换到乙,物像变大了,说明物镜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故AB错误;</p><p>CD 、如果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的物像进一步被放大,进入视野中的光线相应地减少,所以会出现视野亮度变暗,相应看到的细胞变大,细胞的数目变少,故C正确,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db”时,视野里看到的图像形状是( )</p><p>A. pq B. dp C. qp D. bd</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上下左右皆颠倒的倒像。判断所成的像的形状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把要观察的字母或汉字写在纸上倒过来看,即旋转180°,就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p><p>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上下左右皆颠倒的倒像,判断所成的像的形状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把要观察的字母或汉字写在纸上倒过来看,即旋转180°,就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db”时,视野里看到的图象形状是“q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20de0705/SYS201904300926184633729315_ST/SYS201904300926184633729315_ST.001.png" width="130"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结构1动物细胞有而植物细胞没有</p><p>B. 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2中</p><p>C. 结构4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p><p>D. 所有动物细胞都有结构3</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图中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线粒体。</p><p>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结构①细胞膜、③细胞核,动植物细胞都有,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br />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B不符合题意;<br />④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叶片中的叶肉属于</p><p>A. 营养组织 B. 保护组织</p><p>C. 输导组织 D. 分生组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体的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位于植物体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如叶脉等处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p><p>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叶绿体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能制造有机物,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结缔组织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p><p>B. 肌肉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群组成的</p><p>C. 消化道上皮属于结缔组织</p><p>D. 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体等动物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和呼吸道的内表面等。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营养、支持、连接、保护等作用。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p><p>细胞是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不断分裂、生长,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故A错误; 肌肉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组成的,故B错误;消化道上皮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和分泌的作用,故C错误;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2/09/a9ca2224/SYS201905020931195820265131_ST/SYS201905020931195820265131_ST.001.png" width="342"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过程①中,液泡数量逐渐增加</p><p>B. 过程②中,细胞质首先分成两份</p><p>C. 过程③后,细胞分化形成组织</p><p>D. 植物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过程②和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由图可知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的增大,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的增加,③过程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p><p>图中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液泡数量有多个逐渐减少到一个,故A错误;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细胞核首先分成两份,故B错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图中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故C正确;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主要依靠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都知道草和羊中一种是植物,一种是动物,下列有关草和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p>A. 草的所有细胞内都有叶绿体,羊的细胞都没有细胞壁</p><p>B. 根、茎、叶是草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草的生殖器官</p><p>C. 它们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p><p>D. 羊的身体由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等系统构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p><p>有的植物细胞内叶没有叶绿体,如根毛细胞,故A错误;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故B正确;羊和草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故C正确;羊的身体由八大系统组成,分别为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等系统构成,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结构中,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p><p>A. 血液 B. 皮肤下的脂肪 C. 皮肤的表皮层 D. 骨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和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动物和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骨组织、血液、皮肤下的脂肪属于结缔组织;皮肤的表皮层属于上皮组织。</p><p>动物和人体的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分布广泛,骨组织、血液、皮肤下的脂肪的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皮肤的表皮层属于上皮组织。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64670550/SYS201905200908575390893953_ST/SYS201905200908575390893953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食物网中狐和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p><p>(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p><p>(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5 捕食 草→鼠→蛇→鹰 草 </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图中有5条食物链,狐以兔为食物来源,食物网中狐和兔的关系是捕食关系。</p><p>(2)通过分析(1)可知,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p><p>(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在该食物网中,草是第一营养级,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2/09/568038f0/SYS201905020932128701856281_ST/SYS201905020932128701856281_ST.001.png" width="187"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要先对光,转动转换器使________物镜正对通光孔,选择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目镜,并转动[ ]______直到出现明亮的视野。</p><p>(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载玻片和转换物镜时污点均不动,可见污点应是在__________上面。</p><p>(3)重新调整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想使视野中的位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_________方向移动玻片标本。</p><p>(4)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8×和40×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该选择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低倍7反光镜目镜左上方10×40×</p><p>【解析】</p><p>显微镜的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视野对光完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p><p>(1)显微镜的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视野对光完成。因此,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要先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选择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目镜,并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明亮的视野。</p><p>(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转动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时,污点都不动,说明污点一定在目镜。</p><p>(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p><p>(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就要选择目镜和物镜都是放大倍数最大的。因此,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8×和40×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该选择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10×4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24ed1b17/SYS201905010929425289547921_ST/SYS201905010929425289547921_ST.001.png" width="383"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___________。</p><p>(2)A细胞通过____________形成B。在此过程中,_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p><p>(3)B通过__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p><p>(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___________。</p><p>(5)图D属于人体的哪个结构层次?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受精卵细胞分裂染色体(或DNA)细胞分化E (消化)系统器官</p><p>【解析】</p><p>受精卵是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1)如图可知,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因此,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受精卵。</p><p>(2)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因此,A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形成B。在此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p><p>(3)B中的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C组织。 因此,B通过细胞分化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p><p>(4)分析A--E表示的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可知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系统。因此,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消化系统。</p><p>(5)图D属于人体的器官结构层次,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