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市第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原因是( )</p><p>A. 使细胞分散 B. 杀死细胞 C.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D. 给细胞染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p><p>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p><p>A. 形形色色的生物和维持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条件组成生物圈</p><p>B. 生物圈的范围约在海平面以下11000m和海平面以上10000m之间</p><p>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p><p>D. 生物圈是由全部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组成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环境包括维持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但是整个的水圈几乎都有生物存在,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环境包括维持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但是整个的水圈几乎都有生物存在,有时生物圈的范围也说出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全部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只是生物圈中的组成部分之一,还缺少非生物部分。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自然下垂;向阳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弯向窗外生长;一滴糖水会招来许多蚂蚁;我们吃话梅时,会分泌许多唾液……由此说明:( )</p><p>A. 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获得物质和能量</p><p>B. 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作出规律性反应</p><p>C. 生物体具有完整的结构</p><p>D.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生物能繁殖后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p><p>生物的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生物能繁殖后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自然下垂;向阳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弯向窗外生长;一滴糖水会招来许多蚂蚁;我们吃话梅时,会分泌许多唾液……由此说明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作出规律性反应。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1986年,山茶花被正式被命名为重庆市市花,山茶植株的构成,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p><p>A. 细胞→器官→系统→山茶植株 B. 细胞→组织→器官→山茶植株</p><p>C. 组织→器官→细胞→山茶植株 D. 细胞→器官→组织→山茶植株</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植物体。可见构成山茶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山茶花植株。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p><p>A. 要全面.客观.细致地观察 B.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p><p>C. 观察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 D. 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如实做好记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问题来源于观察,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p><p>进行科学观察时,要全面地、客观地、细致地观察,故A正确;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故B正确;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C错误;进行科学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如实做好记录,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要把数字6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哪个方向移(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8b6c213/SYS201905200910186342861550_ST/SYS201905200910186342861550_ST.001.png" width="110"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右上方 B. 左下方 C. 左上方 D. 右下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p><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于生活在万州区的你来讲,你的生活环境指的是( )</p><p>A. 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 B. 万州区的其他人</p><p>C. 万州区中的其他生物 D. 以上三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生物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生物生存的环境不仅仅是指生存的地点,还包括周围影响其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对于生活在万州区的你来讲,生活环境指的是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万州区的其他人和万州区中的其他生物。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 ( ) </p><p>①发现.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表达交流 ④实施实验 ⑤设计方案 ⑥得出结论</p><p>A. ①②⑤④⑥③ B. ①②④⑤⑥③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④⑤③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⑤设计方案 ;④实施实验;⑥得出结论;③表达交流。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应该做的是( )</p><p>A. 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 B. 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p><p>C. 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D. 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据此解答。</p><p>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综上所述,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时,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都是不应该做的。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p><p>A. 达尔文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 B. 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p><p>C. 拉马克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D.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生物学”这个名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林奈、达尔文、哈维、沃森和克里克等都是著名的生物学家、科学家、医药学家等,都有突出的贡献,分析解答。</p><p>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故A错误;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故B正确;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一词,从此,人们才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故C错误;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组织中,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 )</p><p>A. 骨组织 B. 血液 C. 皮下脂肪 D. 平滑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营养、支持、连接、保护等作用。</p><p>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以及呼吸道粘膜等;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如骨组织、血液、肌腱、韧带、淋巴、皮下脂肪等,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因此,骨组织,血液和皮下脂肪属于结缔组织;平滑肌属于肌肉组织。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个细胞完成分裂后,形成( )</p><p>A. 一个细胞,遗传物质增加 B. 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增加</p><p>C. 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 D. 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据此解答。</p><p>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的分裂过程:首先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8b6c213/SYS201905200910193878124463_DA/SYS201905200910193878124463_DA.001.png" width="258" height="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从图中看出新形成的细胞和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77.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目镜</p></td><td style="width:79.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物镜</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丙</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丁</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r></table><p> </p><p>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 )</p><p>A. 甲 B. 乙 C. 丙 D. 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甲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40=600(倍);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可见,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100倍,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丙,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p><p>A.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p><p>C.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C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8b6c213/SYS201905200910195349105766_ST/SYS201905200910195349105766_ST.001.png" width="265" height="2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下列番号代表的结构名称:a ________ k__________ g __________</p><p>(2)要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则需转动图中( )______________。</p><p>(3)调节( )_________________可使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p></div></div>
<div><p>【答案】目镜 物镜 反光镜 j转换器 d细准焦螺旋 </p><p>【解析】</p><p>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取镜,对光,观察等步骤。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用高倍镜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显微镜的结构中,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可以调节镜筒的升降。粗准焦螺旋使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小。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p><p>(1)图中a是目镜, k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部分,作用是放大物像。 g反光镜,包括平面镜和凹面镜,反射光线进入镜筒内。</p><p>(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取镜,对光,观察等步骤。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看清物像。因此,要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则需转动图中j转换器。</p><p>(3)显微镜的结构中,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可以调节镜筒的升降。粗准焦螺旋使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小。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调节d细准焦螺旋可使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立体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8b6c213/SYS201905200910197351381586_ST/SYS201905200910197351381586_ST.001.png" width="367"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图,代表动物细胞的是________图。</p><p>(2)甲.乙图中⑤所示结构是________,对细胞不仅有保护作用,还控制物质进出细胞。</p><p>(3)甲.乙图中④所示结构是________,对细胞活动提供能量。</p><p>(4)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p></div></div>
<div><p>【答案】乙 细胞膜 线粒体 细胞壁 叶绿体 </p><p>【解析】</p><p>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但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又有一些重要的区别,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由甲乙两图可知:①液泡、②细胞核、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细胞膜、⑥细胞壁。</p><p>(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代表动物细胞的是乙图。</p><p>(2)甲植物细胞和乙动物细胞,图中⑤所示结构是细胞膜,对细胞不仅有保护作用,还控制物质进出细胞。</p><p>(3)甲、乙图中④所示结构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对细胞活动提供能量。</p><p>(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而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此结构。因此,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叶绿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8b6c213/SYS201905200910198832833071_ST/SYS201905200910198832833071_ST.001.png" width="263"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①过程为_______________,②过程为______________。</p><p>(2)A.B.C三种细胞中___________(填A或B或C)能产生和传导兴奋。</p><p>(3)人和动物的受精卵经过①②两个过程,可以形成多种形态.功能相同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叫____________。</p><p>(4)能观察到细胞核变化的过程为__________(填①或②)。</p></div></div>
<div><p>【答案】分裂 分化 A 组织 ① </p><p>【解析】</p><p>由图可知:①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②表示细胞分化,在正常的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A是神经组织,B是上皮组织,C是肌肉组织,据此解答。</p><p>(1)根据图示及分析可知:①中的过程只是细胞数量的增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②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些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后形成各种组织。</p><p>(2)细胞分化形成组织,A是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或简称神经元)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能产生和传导兴奋;B是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连接、支持、保护和营养等功能,C是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因此,A是神经细胞,能产生和传导兴奋。</p><p>(3)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哪些形态的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因此,人和动物的受精卵经过①②两个过程,可以形成多种形态.功能相同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叫组织。</p><p>(4)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叫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因此,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为①分裂过程,用碱性染料染色,即可观察到染色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8b6c213/SYS201905200910200814315784_ST/SYS201905200910200814315784_ST.001.png" width="374" height="2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步骤中先将植物放在黑暗处数天,其目的是将叶片内现有的____________消耗殆尽。 </p><p>(2)B图所示的操作是:用不透光的锡箔纸从上下两面遮盖住叶片的一部分。将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作为__________组。</p><p> (3)C图所示的小烧杯中盛的是酒精溶液,酒精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p><p> (4)D图所示是检验叶片中淀粉生成情况,用滴管向培养皿中滴加的物质是:_________。</p><p> (5)在E图中看到的现象是:叶片未遮光部分颜色_____________,说明有淀粉的产生。</p></div></div>
<div><p>【答案】营养物质 对照 脱色 碘液 变蓝 </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p><p>(1)把盆栽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使叶片内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消耗掉,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因此,A步骤中先将植物放在黑暗处数天,其目的是将叶片内现有的营养物质消耗殆尽。</p><p>(2)实验中除变量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B图所示的操作是:用不透光的锡箔纸从上下两面遮盖住叶片的一部分。将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p><p>(3)酒精能够溶解叶绿素,能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叶片绿色退去有利于后面的颜色观察。C图所示的小烧杯中盛的是酒精溶液,酒精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脱色。</p><p>(4)淀粉遇碘变成蓝色,所以D图所示是检验叶片中淀粉生成情况,用滴管向培养皿中滴加的物质是碘液,其目的是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p><p>(5)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在E图中看到的现象是:叶片未遮光部分颜色变蓝,说明有淀粉的产生。</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