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长坪民族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的双臂做伸肘运动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p><p>A. 收缩,舒张 B. 舒张,收缩</p><p>C. 收缩,收缩 D. 舒张,舒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p><p>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做吊环项目的“一字支撑”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动物行为的叙述合理的是( )</p><p>A.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就是在出生后表现出来的行为</p><p>B. 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无关,主要受环境的影响</p><p>C. 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p><p>D. 学习行为使动物能够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但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不合理;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环境决定的行为。因此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B不合理;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强,低等动物也具有学习行为,C不合理;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能使动物能够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但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D合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p><p>A.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p><p>B. 蚱蜢→草→食草耔的鸟→鹰→狐</p><p>C. 狐→鹰→食虫鸟→蚱蜢→草</p><p>D.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p><p>A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符合食物链的写法。</p><p>B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但此链条以蚱蜢为起点,此为错一;蚱蜢会以草为食,箭头应指向蚱蜢,此为错二;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鹰和狐不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此为错三。</p><p>C写食物链的时候,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而此链条的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故此选项不正确。同理,D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一条死小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旁,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以后,小鱼不见了,其原因是。</p><p>A. 被树根吸收了 B. 被水冲走了</p><p>C. 被猫挖吃了 D. 被腐生细菌分解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题中叙述的把一条死小鱼的遗体深埋在大树旁一段时间后,遗体不见了,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条食物链植物→鼠→蛇→鹰。如果蛇全部被杀,其它三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曲线a和b分别表示哪两种生物</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c351a283/SYS201905180908485836503101_ST/SYS201905180908485836503101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鹰、植物 B. 鹰、鼠 C. 鼠、植物 D. 植物、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又有一定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强。反之,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在食物链:植植物→鼠→蛇→鹰。如果蛇全部被杀,鼠少了天敌,大量繁殖,啃食植被,植物逐渐减少,鼠又会因缺少食物会逐渐减少,植物又逐渐增多,周而复始。猫头鹰因缺少食物会逐渐减少,所以,曲线a、b和c分别表示猫头鹰、植物、鼠,故选项A选项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体育锻炼作用的叙述,下面哪一项最全面( )</p><p>A. 能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 B. 能加强骨的营养</p><p>C. 能使肌纤维变租,肌肉粗壮 D. 以上三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既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又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幅度.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关节面软骨和骨密质的厚度,并可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发达、力量增强、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因而可使关节的稳固性加强.在增加关节稳固性的同时,由于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关节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也大大增加.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骨骼肌的营养,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肌纤维)变粗,体积增大,肌肉粗壮。</p><p>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中常见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 </p><p>(1)蜜蜂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p><p>(2)蜜蜂采蜜从行为产生的途径看______行为,从行为产生的功能看是________行为</p><p>(3)春天百花争艳,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间忙碌,蜜蜂有雄峰、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活,这说明了蜜蜂具有_________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飞行 先天性行为 取食 社群 </p><p>【解析】</p><p>根据动物获得方式的不同,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根据功能的不同,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社会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等。</p><p>(1)蜜蜂有翅,能够在空中飞行。<br />(2)蜜蜂采蜜是蜜蜂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蜜蜂采蜜是动物获得食物的行为,属于取食行为。<br />(3)蜜蜂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蜜蜂具有社群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一是某地农民进行立体养殖的简图 (鸡粪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未被消化,因此,可将其初步发酵后作为添加饲料养猪),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图二为该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请分析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c351a283/SYS201905180908490150556150_ST/SYS201905180908490150556150_ST.001.png" width="444"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图二中所示的三种生物能形成一条食物链,则其能量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用“→”连接表示)。</p><p>(2)图一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蝇蛆生活的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p><p>(3)猪粪、人粪中的有机物,可被部分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从而被农作物吸收利用。这里所说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角色)。</p><p>(4)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来消灭农田害虫,这样做不仅直接污染环境,而且农药会沿着_____________在人体内富集,危害人的健康</p></div></div>
<div><p>【答案】丙→甲→乙 鸡、蝎 分解者 食物链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br />(2)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只有生产者才能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通过物质和能量,因此生产者即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最主要的生物部分。</p><p>(1)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营养级越高其生物的数量就越少,生产者是基础环节,故生产者是数量最多的。根据图二的食物链为:乙→甲→丙,能量流动方向为丙→甲→乙。<br />(2)图一所示的生态系统中,鸡、蝎以蝇蛆为食,因此影响蝇蛆生活的直接生物因素有鸡、蝎。<br />(3)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猪粪等物质可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为农作物所利用,这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分解者。<br />(4)一些有害物质如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出现生物富集现象。人处在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体内富集的有毒物质最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c351a283/SYS201905180908492292186121_ST/SYS201905180908492292186121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是__________,其功能是将两骨牢固的连接起来,加上它外面有很多__________存在,使关节十分牢固。</p><p>(2)关节炎是_______(填名称)病变引起的。 __________,内部有滑液,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p><p>(3)运动时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使 __________从 __________中滑脱出来,叫做脱臼。脱臼部位往往出现肿胀、痛疼,甚至失去活动能力。</p></div></div>
<div><p>【答案】关节囊 韧带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头 关节窝 </p><p>【解析】</p><p>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图中1是关节囊,2是关节腔,3是关节头,4是关节软骨,5是关节窝,6是关节面。</p><p>(1)由分析可知:1关节囊,2关节腔,3关节头,4关节软骨,5关节窝,6关节面。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br />(2)关节囊病变,分泌滑液过多,致使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导致关节炎。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br />(3)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是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3分)朱鹮是一种稀有珍贵的鸟,原先生活在我国北方和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地。20世纪50年代,我国陕西秦岭山区还有不少朱鹮,后来因大片树林被砍伐,朱鹮失去了营巢繁殖的条件,数量锐减,几乎灭绝。80年代,科学家们经过艰苦搜寻,终于有找到了7只朱鹮。现在,在陕西省建立了洋县保护区并经过大力保护,朱鹮已有80多只。</p><p>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p><p>(1)(2分)为了保护朱鹮,在陕西省建立了洋县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 ;保护朱鹮,实际就是保护了它的 。</p><p>(2)(1分)现在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p></div></div>
<div><p>【答案】(1)就地保护;栖息地;异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p><p>(2)人类破坏环境的活动</p><p>【解析】</p><p>试题(1)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主要形式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在陕西省建立了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等,同时还保护了它的栖息地。</p><p>(2)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原是栖息地被破坏、偷猎、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这些因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是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c351a283/SYS201905180908493673490348_ST/SYS201905180908493673490348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是__________,各种动物是________。</p><p>(2)该生态系统有多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就构成食物网。</p></div></div>
<div><p>【答案】草 消费者 草→鼠→蛇→鹰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c351a283/SYS201905180908494924217500_ST/SYS201905180908494924217500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果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这个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p><p>(2)如果该生态系统被农药DDT污染,体内积累DDT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p><p>(3)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__________,但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__________能力,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草 鹰 减少 自我调节 </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图中草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br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它的营养方式为自养。因此,草是这个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p><p>(2)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在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有毒物质在鹰体内积累最多。<br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果该生态系统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由于鼠和兔以植物为食,则草原植被的数量会减少,食鼠和兔的动物也会由于食物增多而导致数量增多;食鼠和兔的动物的增多又限制了鼠和兔的增长,因此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正常;可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