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练习(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p><p>A. 视网膜、视网膜 B.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p><p>C. 视网膜、大脑皮层 D. 大脑皮层、视网膜</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姜被宠物狗咬伤后,赶快到防疫站打狂犬疫苗,此免疫属于( )</p><p>A.计划免疫 B.特异性免疫</p><p>C.非特异性免疫 D.人体第二道防线的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给人接种的狂犬疫苗能有效的预防狂犬病,它是用减毒的或灭活的狂犬病毒制成的一种疫苗,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机理分析,狂犬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发病,但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狂犬病毒起到拮抗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 B.抗体抵抗乙肝病毒</p><p>C.皮肤完好防止细菌侵入 D.人体的发炎反应</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病原菌杀死是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吞噬细胞将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吞噬,是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泪液和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它们都具有杀菌作用,是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抗体消灭病毒,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流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依次是( )</p><p>A. 飞沫、空气、流感患者,大多数人</p><p>B. 流感患者、飞沫、空气、大多数人</p><p>C. 大多数人、飞沫、空气,流感患者</p><p>D. 飞沫、空气、大多数人、流感患者</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的流行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所以“流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依次是流感患者、飞沫、空气、大多数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多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若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p><p>A.肾小球 B.肾小体 C.肾小管 D.肾小囊</p><p> </p></div></div>
<div><p>【答案】A;C</p><p>【解析】</p><p>试题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其的通透性变大,导致大量的水没有被吸收,导致该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多数倍;如果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物质,可能是肾小球出现炎症,使其通透性变大,没有使大分子的物质完全被过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人饥饿时吃了油饼,此油饼经人体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后,其主要的终产物是CO2、H2O,它们可经下列哪组器官或组织排出体外( )。</p><p>A.肺、皮肤、肾 B.毛细血管、肾</p><p>C.鼻、血液、皮肤 D.皮脂腺、肝脏、肾</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内代谢终产物排除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人体排泄的途径有肺、皮肤、和肾脏,其中肾脏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部分水是通过呼吸系统主要是肺排除体外的,一部分水、尿素、无机盐通过皮肤排出体外,大多数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主要是通过排泄系统(主要是肾脏)排除体外的,所以,某人饥饿时吃了油饼,此油饼经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后,其主要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这些终产物可通过肺、皮肤、肾排出体外,综上所述:BCD选项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p><p>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p><p>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由于( )</p><p>A.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C. 汗腺排出汗液的作用 D. 膀胱对尿液的贮存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5196ed8/SYS201712302247484767642896_ST/SYS201712302247484767642896_ST.001.png" width="458"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 ]_________的折射,在[ ]_____________上形成物像。</p><p>(2)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可以配戴___________透镜加以矫正。</p><p>(3)某同学看故事书是,激动地热泪盈眶。在些过程中,故事书中的文字先在眼内成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 ]_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视觉。他在看书时,激动地流出眼泪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反射。</p><p> </p></div></div>
<div><p>【答案】(1)2;晶状体;3;视网膜;</p><p>(2)凹;</p><p>(3)4;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复杂</p><p>【解析】</p><p>试题分析:(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1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3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4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p><p>(2)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加以矫正;</p><p>(3)某同学看故事书是,激动地热泪盈眶,在些过程中,故事书中的文字先在眼内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一对区域视觉中枢,产生视觉。他在看书时,激动地流出眼泪这一反射是出生后才有的,通过学习得到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复杂反射。</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探究实验: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虚度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p><p>(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p><p>(2)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3)实验方案设计</p><p>①选取材料:_________________。</p><p>②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③为该实验补充两点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和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哪个快?</p><p>(2)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p><p>(3)①选两条健壮的蚯蚓,粗糙的纸板和光滑的玻璃;②先把蚯蚓先放在光滑的玻璃上,观察蚯蚓的运动;然后在把蚯蚓放在粗糙纸面上,观察其运动;③在观察过程中经常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完成后在换另一条蚯蚓重复观察;这样重复观察3次</p><p>【解析】</p><p>试题分析:(1)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我提出的问题是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爬得快吗?</p><p>(2)我的假设是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爬得快(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爬的慢).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变量就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如粗糙的纸板和光滑的玻璃;(3)实验方案设计是:①选两条健壮的蚯蚓;②先把蚯蚓先放在光滑的玻璃上,观察蚯蚓的运动;然后在把蚯蚓放在粗糙纸面上,观察其运动;③在观察过程中经常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完成后在换另一条蚯蚓重复观察;这样重复观察3次。</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