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春天湖水变绿是水中的</p><p>A. 苔藓植物大量繁殖 B. 藻类植物大量繁殖</p><p>C. 蕨类植物大量繁殖 D. 种子植物大量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含有叶绿体,分析解答。</p><p>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来了,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在水中自养飘浮,使春水荡漾着绿波,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植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873e4e7c/SYS201905190913005974357755_ST/SYS201905190913005974357755_ST.001.png" width="170"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种子有果皮包被</p><p>B. 种子无果皮包被</p><p>C. 生活在水中</p><p>D. 能产生种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据此解答。</p><p>水杉和银杏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属于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无真正的花和果实,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玉米和小麦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可见四者的共同特征是都有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进化系统树)来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p><p>A. 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B. 鸟类和被子植物</p><p>C. 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主要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哺乳类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因此,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称为噬菌体的是( )</p><p>A. 植物病毒 B. 动物病毒 C. 细菌病毒 D. 真菌病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防风固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中的( )</p><p>A. 直接价值 B. 间接价值 C. 潜在价值 D. 无价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直接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因此防风固沙这是充分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学家在南美发现一种被称为树懒的动物。这种动物行动非常缓慢,身上长有长毛,胎生.哺乳。根据树懒这些特征,应将其归类为</p><p>A. 哺乳类 B. 鱼类 C. 鸟类 D. 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p><p>树懒的皮肤上长有毛发,胎生、哺乳,据此可以为归类哺乳动物,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鱼类的是</p><p>A. 章鱼 B. 娃娃鱼 C. 鳄鱼 D. 带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鱼类生活在水中,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据此答题。</p><p>章鱼属于软体动物,A错误;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B错误;鳄鱼属于爬行动物,C错误;带鱼能够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具备鱼的特征,所以属于鱼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p><p>A. 原始大气 B. 宇宙空间 C. 原始海洋 D. 原始陆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酸奶的营养价值很高。牛奶发酵成酸奶,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是</p><p>A. 病毒 B. 乳酸菌 C. 酵母菌 D. 醋酸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有重要意义,如制作酸奶用乳酸菌,分析解答。</p><p>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宜的营养品,它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 )</p><p>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p><p> 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 D、人类的大量捕杀</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蛙类属于两栖动物,其生殖发育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栖息地的破环、环境污染及破环、人类的大量捕杀等都会造成蛙类数量大量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地培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作出了巨大贡献。获得这一成果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p><p>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环境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各种现象的解释中,与达尔文进化理论一致的是</p><p>A. 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而失去视觉</p><p>B. 啄木鸟的长舌是因为要捕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舌头的结果</p><p>C. 狼和鹿两者进行相互选择,结果都能迅速奔跑</p><p>D. 蛇的四肢由于不用而退化,因而形成匍匐前进的运动方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p><p>A、用进废退学说是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最早提出来的生物进化学说,这个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如:在黑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故A不符合题意;</p><p>B、啄木鸟因为要捕食树缝内的昆虫,只有舌伸长才能捕捉到,就容易生存下去,舌短的就捉不到昆虫,而慢慢会被淘汰。而不是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p><p>C、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鹿跑的不快、转弯不灵活便容易被狼吃掉,狼跑的不快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故C符合题意;</p><p>D、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故蛇的四肢由于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前进的习性,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p><p>A.物种灭绝后,可以再生 </p><p>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p><p>C.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不会产生威胁 </p><p>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新网2008年3月11日电,著名呼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称SARS已经过去5年,仍不清楚其最终源头。SARS病毒与动物细胞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p><p>A.没有生命特征 B.没有蛋白质</p><p>C.没有遗传物质 D.没有细胞结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病毒和动物细胞的区别。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里面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可以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进化过程中最直接可靠的证据是 ( )</p><p>A. 地层 B. 化石</p><p>C. 火山 D. 喷发岩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p><p>A. 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B. 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p><p>C. 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D. 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p><p>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p><p>A. 长臂猿 B. 森林古猿 C. 黑猩猩 D. 北京猿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p>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873e4e7c/SYS201905190913026762717932_ST/SYS201905190913026762717932_ST.001.png" width="465"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由图①可见长颈鹿祖先脖子有长有短,说明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_。</p><p>(2)图②和图③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长颈鹿只通过通取食高处的树叶来生活。此时,脖子更______(填“长”或“短”)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可见,具有_______变异(填“有利”或“不利”)的个体容易在___________中获胜,并繁衍后代。</p><p>(3)综上所述,在进化过程中长颈鹿的脖子越来越长,这是_______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差异或变异; 长 有利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p><p>(1)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因此,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差异。</p><p>(2)图②和图③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长颈鹿只能通过取食高处的树叶来生活。此时,脖子更长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可见,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衍后代。</p><p>(3)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即生存竞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因此,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长颈鹿的脖子越来越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