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七校九年级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传粉和受精是种子形成的前提,而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p><p>B.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它的果实俗称“白果”</p><p>C.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与土壤的肥沃、贫瘠无关</p><p>D.幼根的生长一方面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另一方面要依靠伸长区细胞的生长</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一朵花的最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A正确;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B错误;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土壤的肥沃、贫瘠不影响种子萌发,C正确;幼根的生长一方面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另一方面要依靠伸长区细胞的生长,D正确。</p><p>考点:花的结构;开花和结果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11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起涉及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非法经营者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毒疫苗的案件,在社会上引起悍然大波。“问题疫苗”事件在舆论</p><p>场中引发较多人的恐慌情绪。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疫苗属于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 。( )</p><p>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抗体、切断传播途径</p><p>C.抗原、控制传染源 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因此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所注射的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p><p>考点:抗体和抗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生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 )</p><p>①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p><p>②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③青蛙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p><p>④鸟卵的结构中,其卵细胞的组成包括卵黄膜、卵黄、胚盘</p><p>⑤女子的月经在子宫内周期性形成与卵巢的功能无关</p><p>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①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 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正确;</p><p>②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发育成度不同,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错误;</p><p>③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水中)--蝌蚪(水中)--幼蛙(水中)--成蛙(陆水),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正确;</p><p>④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正确;</p><p>⑤女性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上级机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月经的形成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错误。</p><p>考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错误的是( )</p><p>A.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与叶片制造有机物功能相适应的</p><p>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是与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p><p>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是与防止血液倒流功能相适应的</p><p>D.蚯蚓的体壁密布着毛细血管是与它的呼吸功能相适应的</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与叶的功能相适应,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A正确;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体现了功能和生存环境相适应的,B正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是与防止血液倒流功能相适应的,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C错误;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是与呼吸功能相适应的,D正确。</p><p>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心脏的结构特点;肺的结构;蚯蚓的特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③代表生理过程,④~⑤代表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6cf59dcb/SYS201712302253071746206313_ST/SYS201712302253071746206313_ST.001.jpeg" width="500"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参与淀粉消化的场所是 ,</p><p>(2)正常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含量相对稳定,这与 的调节作用有直接关系。</p><p>(3)空气中的⑤在血液中依靠红细胞来运输,最终它在细胞 内用来分解有机物。</p><p>(4)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的形成的生理过程是 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1)口腔、小肠;</p><p>(2)胰岛素</p><p>(3)线粒体</p><p>(4)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p><p>【解析】</p><p>试题分析:(1)①过程表示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参与的消化酶是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②过程是淀粉或麦芽糖在小肠中的消化,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肠腺分泌的肠液中都含有消化淀粉和麦芽糖的酶;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因此过程②③发生的主要部位是小肠。</p><p>(2)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血糖的代谢,因此正常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含量相对稳定,这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直接关系。</p><p>(3)空气中的⑤为氧气,在血液中依靠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来运输。氧的最终去向是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p><p>(4)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尿液的形成;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锥形瓶内(图二所示),并向锥形瓶内滴加几滴红墨水,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后,取其茎进行横切(图一所示),图三表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图四所示在某蔬菜大棚内(光照强度一定),曲线A表示某蔬菜一片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6cf59dcb/SYS201712302253072948479161_ST/SYS201712302253072948479161_ST.001.png" width="579"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中变红的结构是【2】 和【5】 ,图三中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气体进出的门户是 。</p><p>(2)图一中的【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属于 。</p><p>(3)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水蒸气和氧气,此时图三表示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 。</p><p>(4)根据图四菜农在光照强度为一定的情况下,应将大棚内温度控制在 左右,有利于提高蔬菜产</p><p>量和保证蔬菜质量。</p><p> </p></div></div>
<div><p>【答案】(1)导管和木质部;气孔</p><p>(2)组织</p><p>(3)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p><p>(4)200C</p><p>【解析】</p><p>试题分析:(1)2导管位于5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因此发现5木质部被染成红色。图三中B有机物的运输是图一中的1筛管,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自上而下运输的。</p><p>(2)图一中的是形成层,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属于分生组织。</p><p>(3)如图三有阳光,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水和氧气,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p><p>(4)分析图四的曲线可知,在20℃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剩余最多,产量最高,因此应将大棚内温度控制在200C左右。</p><p>考点: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