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24:38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校(长湖中学、卧龙中学、肖港中学等)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风吹草低见牛羊”。下列有关草和羊的描述正确的是:</p><p>A、草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羊的细胞都没有细胞壁</p><p>B、羊的血管和草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p><p>C、草的营养器官中都含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输导组织</p><p>D、羊的身体由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等系统构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内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并不是所以有草细胞内都有叶绿体,如根等;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内有线粒体,但是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选项A不正确;羊的血管由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构成,草的筛管由输导组织组成,选项B不正确;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结缔组织属于动物体的基本组织,选项C不正确;羊的主要由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等系统构成,完成各种生理活动,选项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p><p>A. 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 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p><p>C. 农田及时松土    D. 小麦种子晒干入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p><p>温度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低温贮藏水果、蔬菜可以抑制水果、蔬菜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故A不符合题意;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高都会抑制呼吸作用,藏粮食的仓库中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抑制了粮食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了粮食的储藏时间,故B不符合题意;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给植物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故C符合题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将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顺序是</p><p>①土壤溶液</p><p>②导管</p><p>③根毛细胞</p><p>④根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p><p>⑤地上部分的茎、叶内的导管</p><p>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②→⑤</p><p>C. ①→⑤→③→②→④    D. ①→②→④→⑤→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输导的途径是:土壤溶液→根毛细胞→成熟区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根毛区导管→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p><p>A. 成熟区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根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植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p><p>A.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强烈</p><p>B. 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强烈</p><p>C.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p><p>D. 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新疆地区白天温度高,植物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分解的有机物少,这样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转化的糖分多,所以新疆瓜果特别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p><p>①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p><p>A. ④②⑤①⑥③    B. ④③②⑤①⑥    C. ④②③⑤①⑥    D. ②④③⑤⑥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因此,该实验方法步骤是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①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④③②⑤①⑥。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种植蔬菜过程中,施肥过多会导致“烧苗”现象发生。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p><p>A.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p><p>B. 土壤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p><p>C. 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p><p>D. 细胞失水与土壤溶液浓度无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经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会(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a03f6218/SYS201904220925123812270437_ST/SYS201904220925123812270437_ST.001.png" width="142"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向左移动</p><p>B. 向右移动</p><p>C. 静止不动</p><p>D. 无法确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使瓶内的气压下降。</p><p>遮光环境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而呼吸作用依然能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使瓶内的气压下降,低于外界气压,因此红墨水向左移动。故选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A装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B装置里的水槽里放的是清水。把A、B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24小时,然后一起移到阳光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cf573c94/SYS201905210913025895982236_ST/SYS201905210913025895982236_ST.001.png" width="435"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摘下B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则叶片的颜色___,原因是___。</p><p>(2)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p><p>(3)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4)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变蓝    叶片在光下合成了淀粉    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二氧化碳    B    </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p><p>(1)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摘下B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的颜色变蓝,说明B装置内的叶片在光下制造了淀粉。</p><p>(2)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除干扰,防止影响实验。</p><p>(3)通过(1)分析,数小时后,摘下A装置内的叶片,经过处理后滴加碘液染色,淀粉遇碘变蓝色,叶片颜色不变蓝色,说明叶片中无淀粉存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被A装置水槽里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综合分析可知,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3)B装置中是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是对照组;A装置中装入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与B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因此,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B。</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校(长湖中学、卧龙中学、肖港中学等)七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