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东县八斗中学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生物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p><p>B.原始大气含有生命起源所需的氧气</p><p>C.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D.生物进化没有一定的趋势(规律)</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p> 原始生命形成以后,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开始进化,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上.可见C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是( )</p><p>A. 蜘蛛 B. 蜈蚣 C. 家蚕 D. 河蟹</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两分、有4对足,属于节肢动物的蛛形纲.</p><p>BCD、蝗虫、家蚕、孑孓(蚊子的幼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纲.</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热带雨林中生长有下列哪些植物( )</p><p>A. 乔木 B. 灌木 C. 草本植物 D. 以上都有</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热带雨林有大乔木、小乔木、藤本植物和腐生植物如兰科、凤梨科及蕨类植物组成。可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熊猫的栖息地在15年间减少了一半,这对其繁衍极为不利,主要是因为</p><p>A.食物减少 B.活动范围减少</p><p>C.人类的干扰太多 D.群体内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野生动物的生产条件是栖息地、食物、水。这些都需要环境提供。大熊猫的栖息地在15年间减少了一半,大熊猫的藏身保护自己的地方就少了,更重要的是寻找到的食物就会大量减少,导致大熊猫的数量减少,大熊猫种内的基因多样性丧失,因此近亲婚配的机会增大,最终导致群体内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对大熊猫的繁衍极为不利。</p><p>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p><p>A. 乳酸菌 B. 酵母菌 C. 青霉菌 D. 曲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各种真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个体,木耳、青霉菌、曲霉属于多细胞的真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真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都有真正的细胞核</p><p>B.都是单细胞的</p><p>C.都没有叶绿体</p><p>D.营养方式为异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既不含叶绿体,也没有质体,是典型的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A正确;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B错误;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C正确;真菌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营养方式为异养,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青岛海鲜很有名,下列哪组海鲜都属于软体动物?</p><p>A. 鲳鱼、牡蛎 B. 章鱼、蛤蜊</p><p>C. 龙虾、大闸蟹 D. 鲍鱼、海蜇</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鲳鱼属于鱼类,A错误;<br />章鱼和缢蛏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B正确;<br />龙虾、大闸蟹属于节肢动物,C错误;<br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各种动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p><p>A.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p><p>B.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p><p>C.哺乳动物一半体表被毛,胎生、哺乳</p><p>D.爬行动物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鳃呼吸</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A正确;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B正确;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等特征,C正确;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进化的历程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大体趋势是 ( )</p><p>A. 从低等到高等 B. 从水生到陆生</p><p>C. 从简单到复杂 D. 以上选项都包括</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的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 ( )</p><p>A. 门、纲、目、科、属、种 B. 种、属、科、门、纲、目</p><p>C. 种、属、科、目、纲、门 D. 种、科、属、目、纲、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p><p>生物分类单位由小到大是种、属、科、目、纲、门、界。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人的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杠杆作用的结构分别是( )</p><p>A. 骨骼、关节 B. 关节、骨骼肌 C. 肌肉、骨骼 D. 关节、骨骼</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在运动中提供动力和起支点作用的结构分别是关节、骨骼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双受精是下列哪一类植物所特有的 ( )</p><p>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p><p>C. 蕨类植物 D. 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双受精是指花粉管里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的现象。双受精后由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它们靠产生孢子繁殖后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下列成语中所提及的两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p><p>A. 指鹿为马 B. 鸡犬不宁 C. 虎头蛇尾 D. 沉鱼落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题目成语中鹿、马、犬、虎都属于哺乳动物,鸡和雁属于鸟类,蛇属于爬行动物,鱼属于鱼类,可见,鹿和马的亲缘关系最近,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p><p>A. 病毒对人都是有害的 B. 一些病毒对人类是有害的</p><p>C. 病毒也可被人类利用 D. 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作为载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们可以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如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因此有的病毒对人有益,A错误、C正确;有些动物病毒可以使动物生病。如朊病毒可以使牛患疯牛病和人患克雅氏病,B正确;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作为目的基因载体,使之被拼接在目标细胞的染色体上,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投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要求两臂由肘部稍曲,用力快速前摆至前臂伸直并高速扔出球体。完成此过程时上臂的哪些肌肉参与如何协作完成的 ( )</p><p>A. 以肱二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收缩,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舒张</p><p>B. 以肱二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收缩,以肱三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舒张</p><p>C. 以肱二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舒张,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收缩</p><p>D. 以肱二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舒张,以肱三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收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用力投掷实心球时要求两臂由肘部稍曲,用力快速前摆至前臂伸直并高速扔出球体。完成此过程是伸肘运动,上臂以肱二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舒张,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收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可以造成野生动物绝种的原因有( )</p><p>①乱捕滥杀 ②植被破坏 ③自然衰老 ④环境污染</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滥砍乱发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环境污染等,这些都属于人类的活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至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和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原因是( )</p><p>A.物种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p><p>C.植物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多样性,故选项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p><p>A. 草履虫 B. 酵母菌 C. 细菌 D. 病毒</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体表有角质层</p><p>B.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p><p>C. 有口无肛门</p><p>D. 蛔虫是线形动物,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可以有效预防蛔虫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可抵抗消化液的侵蚀,有保护作用,A正确;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B正确;线形动物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C错误;蛔虫是寄生虫,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可以有效预防蛔虫病,D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099503374157_ST/SYS201806202241099503374157_ST.001.png" width="447"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②③作为分解者,它们在自然界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p><p>B. 把①放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甚至死亡</p><p>C. ④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营寄生生活</p><p>D. ②③的共同点是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观图可知:①是植物细胞、②是细菌、③是真菌、④病毒。</p><p>②细菌和③真菌作为分解者,它们在自然界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A正确;<br />把①植物细胞放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甚至死亡,B正确;<br />④病毒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营寄生生活,C正确;</p><p>②细菌和③真菌的共同点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都没有叶绿体,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3d2fdb5/SYS201712310011019269870068_ST/SYS201712310011019269870068_ST.001.jpeg" width="271"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它的身体分为[ ] 、[二] 胸部、[ ] 。</p><p>(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 色,有利于蝗虫的防御敌害和个体生存及种族延续。</p><p>(3)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是 和支持体内柔软的器官。</p><p>(4)蝗虫共有 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后足。</p><p>(5)蝗虫的翅共 对。</p><p> </p></div></div>
<div><p>【答案】(1)一头部;三腹部</p><p>(2)绿</p><p>(3)保护</p><p>(4)三;3后足</p><p>(5)两</p><p>【解析】</p><p>试题分析:(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图中一为头部生有触角和口器以及单复眼;二为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三为蝗虫的腹部是蝗虫呼吸、生殖中心.</p><p>(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绿色,为保护色,有利于蝗虫的捕食和个体生存及种族延续。</p><p>(3)由于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p><p>(4)蝗虫共有三对足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分别为前足、2中足和3后足,足分节,3后足发达,适于跳跃。</p><p>(5)蝗虫共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简练概述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p><p>【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所以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是: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延庆历来都很重视生态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今年更是获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绿色环保的骑车出行也成为许多延庆人的首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6/09/c3d24950/SYS201807060946548412789550_ST/SYS201807060946548412789550_ST.001.png" width="319"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蹬踩单车,需要运动系统的__、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p><p>(2)骑行时,肌肉细胞需要的能量来自线粒体的__作用,此过程需要消耗有机物和氧气.</p><p>(3)⑤是__,相当于汽车的减震装置,③是__,其内有滑液,可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使骑行时关节更加__.</p></div></div>
<div><p>【答案】 骨 呼吸 关节软骨 关节腔 灵活</p><p>【解析】试题分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由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p><p>人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因此,蹬踩单车,需要运动系统的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p><p>呼吸作用是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生物体内的线粒体把有机物当做燃料与氧结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骑行时,肌肉细胞需要的能量来自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此过程需要消耗有机物和氧气。</p><p>关节面上覆盖着⑤关节软骨,能够缓冲运动时的震荡;③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加灵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阅读,回答下列问题:</p><p>资料一:素有海口“绿肺”之称的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保护区中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食物丰富,有着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各种鱼等多种水生生物,是鱼虾蚌集居繁衍、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p><p>资料二:曾经,这个鸟类乐园正在遭受着毁灭性威胁:村民砍烧卤蕨、挖塘养鱼,过度捕捞,鸟类乐园惨遭荼毒!近几年,我省以贯生态保护理念,多管齐下对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进行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现在红树林又恢复昔日靓丽风景,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又逐年增加了.</p><p>(1)红树林有“绿肺”之称,是因为红树能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_____________。</p><p>(2)红树林是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鸟类这种迁徙行为属于_____行为。迁徙的鸟类获取氧气能力非常强,这与鸟身体里有发达气囊与_____相通,起到辅助呼吸作用有关。</p><p>(3)在资料一中提及动物种类中,属于无脊椎动物有_______________。</p><p>(4)从目前红树林状况看,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逐年增加,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p><p>(5)我省除了有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_____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其保护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氧气</p><p>(2)先天性</p><p>(3)肺</p><p>(4)血蚶、蚝、对虾、青虾</p><p>(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答案有理均可)</p><p>(6)海南鹦哥岭省级;热带雨林</p><p>【解析】</p><p>试题分析:(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天然的“蓄水池”,其中前两个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第三个作用和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p><p>(2)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鸟类的迁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完成双重呼吸.鸟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家鸽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p><p>(3)血蚶、蚝、对虾、青蟹的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鱼、鸟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p><p>(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p><p>(5)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7月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地跨白沙、琼中、乐东、昌江、五指山五县市,面积50464hm2,为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保护区。鹦哥岭保护区是海南陆地保护区的中心枢纽,是海南岛的生态核心。就海南全岛而言,其生物物种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是海南重要的种质资源库。其森林与地形地貌一道影响着全岛的气候,保护好鹦哥岭的热带雨林,有利于改善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质量,对海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无法替代的作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