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23:40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p><p>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能发声</p><p>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能快速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性,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A错误;能发声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植物不能发出声音,B错误;只有生物中的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生长和繁殖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基本特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时,下列对光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p><p>①转动反光镜,从目镜内可以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p><p>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先用低倍镜观察,若想换用高倍镜观察,需转动(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cf573c94/SYS201905210913378283862068_ST/SYS201905210913378283862068_ST.001.png" width="145"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首先了解各部分的名称,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转换器、④反光镜。</p><p>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先用低倍镜观察,若想换用高倍镜观察,需转动③转换器。转换器上装有高倍镜和低倍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使用光学显微镜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p><p>A.新鲜的      B.干燥的     C.完整的     D.薄而透明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是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写有数字“698”的载玻片,操作者的视野里看到的图形是 (    )</p><p>A. 869    B. 896</p><p>C. 968    D. 698</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在一张小纸上写好数字“698”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869”。所以,“用显微镜观察写有数字‘698’的载玻片”,操作者的视野里看到的图形是“869”。</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若实验室光线较弱,在对光时,你一般会选择(   )</p><p>A.小光圈、平面镜       B.小光圈、凹面镜</p><p>C.大光圈、凹面镜       D.大光圈、平面镜</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能反射光线。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弱,应选择大光圈、凹面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p><p>A. 目镜5× 物镜10×    B. 目镜15× 物镜10×</p><p>C. 目镜15× 物镜20×    D. 目镜10× 物镜4×</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A是50倍、B是150倍、C是300倍、D是40倍。所以C目镜15×、物镜20×的放大倍数最大,视野中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因此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体积最大、数目最少的镜头组合是目镜15×,物镜2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四组显微镜的镜头组合中,能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p><p>A. 5×10    B. 10×40    C. 15×10    D. 5×40</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p><p>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要使视野内所看到物像最多,即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应选择低倍镜的组合,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50倍,B选项放大400倍,C选项放大了150倍,D选项放大200倍,因此,选项A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能看到细胞数目最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是进行探究活动要遵循的一般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p><p>①实施计划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得出结论 ⑤提出问题</p><p>A. ⑤②③①④    B. ①③④⑤②</p><p>C. ⑤④③②①    D. ②③④①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所以,探究活动要遵循的一般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⑤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①实施计划、④得出结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两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蚕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该实验可知: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3.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花盆</p></td><td style="width:86.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线情况</p></td><td style="width:6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温度</p></td><td style="width:107.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p></td></tr><tr style="height:1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p></td><td style="width:86.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向阳处</p></td><td style="width:60.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p></td><td style="width:10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充足</p></td></tr><tr style="height:1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p></td><td style="width:8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向阳处</p></td><td style="width:60.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width:10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充足</p></td></tr></table><p>&#xa0;</p><p>&#xa0;</p><p>A. 阳光    B. 空气</p><p>C. 温度    D. 水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p><p>从表格中可知,甲、乙两花盆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所要探究的是温度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所以从该实验可知: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温度。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热带雨林地区生物种类繁多,而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对这种现象起主要作用的环境因素是</p><p>A. 阳光    B. 温度    C. 水分    D. 土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于小麦的生活来说,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是(  )</p><p>A. 阳光    B. 空气    C. 水分    D. 杂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水分、土壤、温度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杂草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p><p>A.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p><p>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使降雨量多、气候湿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  )</p><p>A. 生物的习惯    B. 生物适应环境</p><p>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躲避敌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由于变温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变温动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吃不动进行冬眠。</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则很难成活。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冬天温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p><p>A. 大树底下好乘凉</p><p>B. 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p><p>C.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p><p>D.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温度,提高湿度,同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选项A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符合题意;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适于在有水的地方生存,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选项B符合题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选项C不符合题意;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改良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选项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群山羊    B. 一片森林    C. 一群小猫    D. 一窝小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符合题意。一群山羊,一群小猫,一窝小鸟,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 )</p><p>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p><p>C. 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D.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外,还包括非生物部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p><p>A. 能生产产品的工人</p><p>B. 能制造食物的加工厂</p><p>C. 能制造有机物的植物</p><p>D. 能吸收树干营养的真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工人属于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能制造食物的加工厂不是植物,不属于生产者,B不符合题意;能制造有机物的植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为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C符合题意;能吸收树干营养的真菌属于分解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四种生物关系中能体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p><p>A. 水稻与杂草    B. 菟丝子与大豆</p><p>C. 海葵与寄居蟹    D. 草与羚羊</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水稻、杂草都是绿色植物都为生产者,因此,“水稻与杂草”体现的是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 菟丝子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主要靠获取大豆的有机物生活,属于消费者;大豆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因此“菟丝子与大豆”体现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B符合题意;海葵、寄居蟹都是动物为消费者,因此“海葵和寄居蟹”之间体现了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草是植物为生产者、羚羊是动物为消费者,因此“草与羚羊”体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p><p>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有( )</p><p>A. 水和二氧化碳</p><p>B. 氧气和水</p><p>C. 氧气和二氧化碳</p><p>D. 有机物和氧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结合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时,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    )</p><p>A. 每个实测地点若测三个数据,应取其平均值</p><p>B. 草坪与灌木丛相比,草坪的空气湿度较大</p><p>C. 裸地与草坪相比,裸地的空气湿度较小</p><p>D. 用来测量空气湿度的工具是干湿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每个实测地点若测三个数据,应取其平均值,以减少误差,排除偶然性,提高可信度,A正确;草坪与灌木丛相比,灌木丛的蒸腾作用旺盛,蒸发量大,因此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较大。而草坪的空气湿度较小,B错误;裸地与草坪相比,裸地的空气湿度较小,裸地植物稀少,蒸腾作用弱,因此裸地的空气湿度较小,C正确;干湿表又称“干湿球温度表”,是测定气温与空气绝对湿度的一种仪器。因此用来测量空气湿度的工具是干湿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生态系统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是( )</p><p>A. 太湖    B. 撒哈拉沙漠</p><p>C. 呼伦贝尔草原    D.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太湖属于淡水生态系统,撒哈拉沙漠属于沙漠生态系统,呼伦贝尔草原属于草原生态系统,西双版纳是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丰富的热量和季节分配均匀而又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条件,动植物种类特别丰富,因此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p><p>A. 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p><p>B. 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p><p>C. 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p><p>D. 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因此,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四株大小相似的同一种植物的幼苗,分别培养在下列液体中,能正常生长的是</p><p>A. 糖水    B. 盐水    C. 土壤浸出液    D. 自来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糖水中的糖是有机物,不能被植物体的根吸收利用,因此幼苗生长不良。盐水中主要含钠盐,而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因此不利于幼苗生长。土壤浸出液,含有大量的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因此利于幼苗生长。自来水中含无机盐较少,且含有消毒剂,对植物生长不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体内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 )</p><p>A. 导管    B. 叶    C. 茎    D. 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在植物的茎中有两种输导的管道,一种是导管,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方向是自下而上,另一种是筛管,是输送有机物的通道,方向是自上而下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cf573c94/SYS201905210913394297337971_ST/SYS201905210913394297337971_ST.001.png" width="448"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将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内_______等有机物运走或耗尽,避免其对实验</p><p>结果产生影响。</p><p>(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主要为了设立___________。</p><p>(3)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________</p><p>加热。</p><p>(4)脱色过程中,盛有叶片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绿色,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色。</p><p>(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可以看到叶片__________部分变蓝。</p><p>(6)请完成下列概念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cf573c94/SYS201905210913394297337971_ST/SYS201905210913394297337971_ST.002.png" width="603"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淀粉</p><p>(2)对照</p><p>(3)隔</p><p>(4)黄白</p><p>(5)见光</p><p>(6)</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cf573c94/SYS201905210913394297337971_DA/SYS201905210913394297337971_DA.001.png" width="603"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试题(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盆栽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p><p>(2)部分遮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p><p>(3)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p><p>(4)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叶片中的叶绿素被酒精溶解后,叶片变成黄白色。</p><p>(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淀粉。</p><p>(6)光合作用的概念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它们划分为_____、_____和分解者。</p><p>(2)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组成成分_____(填“生产者”或“分解者”),它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消费者等生物。</p></div></div>
<div><p>【答案】生产者    消费者    生产者    </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p><p>(1)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以把生物划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p><p>(2)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它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消费者等生物。</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