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22:54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p><p>A. 章鱼    B. 鱿鱼    C. 娃娃鱼    D. 海马</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章鱼它们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p><p>B、鱿鱼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有贝壳,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属于软体动物.</p><p>C、娃娃鱼又叫大鲵,幼时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叫它“娃娃鱼”;</p><p>D、海马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作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中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种实验叫( )。</p><p>A. 探究试验    B. 模拟实验    C. 对照实验    D. 观察实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此题考查对模拟实验理解.模拟实验是指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p><p>解: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如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中,用气球来模仿鱼的身体,硬塑料片模仿鱼的尾鳍,用拨动塑料片的方法使鱼的尾鳍摆动,产生鱼前进的动力.</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验中,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目的是(    )</p><p>A.让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B.保持身体柔软</p><p>C.降温作用                   D.保护体表湿润,有利于运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体外。所以,“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目的是“让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体温恒定可以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p><p>A. 青蛙和蜥蜴    B. 麻雀和蛇    C. 丹顶鹤和海南坡鹿    D. 老虎和蚯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p><p>恒温动物指体温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在动物界中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老虎、海南坡鹿为哺乳动物,麻雀、丹顶鹤为鸟类等属于恒温动物,而蛇、蜥蜴为爬行动物、青蛙为两栖动物,蚯蚓为环节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家鸽呼吸时,空气进入肺内的途径是(  )</p><p>A. 空气→气囊→肺    B. 空气→肺气囊</p><p>C. 空气→肺→气囊    D. 空气→气囊→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家鸽的呼吸与两翼的升降有关,当两翼举起时,家鸽完成了吸气,气体的流经途径是空气→肺→气囊;当两翼下垂时,家鸽完成呼气,气体流经途径与吸气正相反。这样,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肺里完成两次气体交换,家鸽的这种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因此,家鸽呼吸时,空气进入肺内的途径是空气→肺→气囊→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p><p>A. 体壁    B. 气门    C. 气管    D. 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蝗虫的呼吸器官为气管,适于陆生生活.</p><p>解: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不断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兔的心脏结构和循环途径与下列哪类动物基本一样(  )</p><p>A. 鱼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 鸟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 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心脏有二心室和二心房,两条循环路线。</p><p>考点:各种动物的心脏结构特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你在做屈肘动作时,肌肉要相互配合,与之相符的描述是 </p><p>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p><p>C.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D.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p>骨的位置的变化可以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 孔雀开屏    B. 蚯蚓走“T”形迷宫</p><p>C. 小黑猩猩模仿取食白蚁    D. 猴子表演骑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乳头吃奶、孔雀开屏、蜜蜂采蜜的取食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蚯蚓走迷宫、黑猩猩取食白蚁、猴子骑车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白居易的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p><p>A.贮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诗句中描述的是哺育行为,是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叫做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①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  </p><p>②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 </p><p>③母鸡孵卵  </p><p>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p><p>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②③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①④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属于学习行为的是</p><p>A. 红雀喂金鱼    B. 大雁的迁徙    C. 鹦鹉学舌    D. 蜘蛛织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因此,红雀喂金鱼、大雁的迁徙、蜘蛛织网属于先天性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属于后天学习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种群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p><p>A. 密蜂群体    B. 绵羊群体</p><p>C. 白蚁群体    D. 蚂蚁群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p><p>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因此具有社会行为,A不符合题意;绵羊群体,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B符合题意;白蚁群体中有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具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具有社会行为,C不符合题意;蚂蚁群体中有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因此具有社会行为,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大山雀偷饮牛奶     B.蚯蚓走迷宫</p><p>C.猕猴做花样表演     D.母鸡哺育小鸡</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解:ABC、大山雀偷饮牛奶、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因此不属于先天性行为,ABC不正确;</p><p>D、母鸡哺育小鸡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气味中,在个体间起通讯作用的是( )</p><p>A. 椿象在受到攻击时释放的臭气    B. 狗走路时,隔不远撒尿留下的气味</p><p>C. 黑尾鹿遇到危险时释放的香草味    D. 老虎在自己的领地周围撒尿留下的气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椿象在受到攻击时释放的臭气,是为了熏走敌害,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A错误;狗沿路撒尿,并不是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或者吸引异性狗前来。实际上狗撒尿是它留下气味做信号,这样它才能沿着气味顺利返回家。B错误;黑尾鹿遇到危险时释放的香草味,释放香气以气味的形式告诉同伴有危险 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气味交流信息,C正确;当雄虎和雌虎巡视领地时,会举起尾巴将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喷在树干上或灌木丛中,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是起警告的作用,非联系通讯作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p><p>A. 蚯蚓    B. 大山雀    C. 黑猩猩    D. 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强,在各选项中的动物中,黑猩猩最高等,学习行为最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河蚌、扇贝、蜗牛、乌贼、等动物因身体柔软,而称为_____动物;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大多具有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软体  外套膜  贝壳</p><p>【解析】河蚌、扇贝、蜗牛、乌贼等动物的身体柔软,被称为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体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位于两端的、呈乳白色的___________;一是位于中间、较粗,呈红色的__________。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_________的骨头上[相同、不同]。</p></div></div>
<div><p>【答案】肌腱    肌腹    不同    </p><p>【解析】</p><p>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p><p>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因此,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位于两端的、呈乳白色的肌腱;一是位于中间、较粗,呈红色的肌腹。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不同的骨头上。</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运动系统在_____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p></div></div>
<div><p>【答案】神经系统</p><p>【解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高等,_________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 ,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p></div></div>
<div><p>【答案】学习</p><p>【解析】</p><p>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动物就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不断地获得新的行为的。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多,其适应性也越强。</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____________行为;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称为_____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环境因素    学习    经验    学习    </p><p>【解析】</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p></div></div>
<div><p>【答案】物质流    能量流    </p><p>【解析】</p><p>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不停的循环流动,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p><p>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生物与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所以正是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一为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f1872f27/SYS201905200909041440255942_ST/SYS201905200909041440255942_ST.001.png" width="149"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图中可以看出,家鸽气囊分布在家鸽_____ 之间, 在体内与_____直接相通。</p><p>(2)家鸽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在(2) _____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则直接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又返回(2)________内进行气体交换。由此可见,鸟每呼吸一次,气体经过肺_______次。</p></div></div>
<div><p>【答案】内脏    肺    肺    肺    2    </p><p>【解析】</p><p>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鸟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但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为鸟的呼吸器官;当家鸽飞行时,两翼举起或下垂时,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为双重呼吸</p><p>(1)鸟类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另一端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家鸽气囊分布在家鸽内脏之间, 在体内与肺直接相通。</p><p>(2)鸟类在飞行过程中吸气时,吸入的一部分空气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因此,家鸽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在2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则直接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又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由此可见,鸟每呼吸一次,气体经过肺2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f1872f27/SYS201905200909043002707427_ST/SYS201905200909043002707427_ST.001.png" width="229"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_____图是兔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兔的牙齿有[ ]_____和[ ]_____的分化,没有______。这是与吃植物性食物相适应的。</p><p>(2)_____图是狼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 ]____尖锐锋利,适于______,这是与_____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p></div></div>
<div><p>【答案】A    门齿    臼齿    犬齿    B    犬齿    撕咬    肉食    </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物。</p><p>(1)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物。因此,A图是兔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没有犬齿。这是与吃植物性食物相适应的。</p><p>(2)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B图是狼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这是与肉食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f1872f27/SYS201905200909044282434580_ST/SYS201905200909044282434580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结构的名称: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 </p><p> (3)运动时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  4  )_______;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1  )_________。</p><p>(3)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 3  )______从    (  5   )________中脱落出来的脱臼现象。</p></div></div>
<div><p>【答案】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头    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窝    </p><p>【解析】</p><p>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p><p>(1)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关节囊分泌滑液在关节腔内。因此,图中的1关节囊,2关节腔,3关节头,4关节软骨,5关节窝,6关节面。</p><p>(2)关节面表面有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关节囊外的韧带使关节更加牢固。因此,运动时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4关节软骨;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1关节囊。</p><p>(3)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3关节头从5关节窝中脱落出来的脱臼现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福州闽江口湿地是目前福建省最大的湿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越冬候鸟飞临此地栖息,其中包括勺嘴鹬、黑脸琵鹭、朱鹮等濒临灭绝的珍珍稀鸟类。请回答:</p><p>(1)鸟类的嬉戏行为、迁徙行为都属于鸟类的________(先天性∕学习)行为。</p><p>(2)鸟类是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p><p>(3)资料中提到的珍稀鸟类中,____________是我国特有的。</p><p>(4)若湿地遭破坏,会直接威胁到鸟类的生存,说明生物与其生活的_______是统一的整体。</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消费    朱鹮    环境    </p><p>【解析】</p><p>动物行为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p><p>(1) 动物行为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鸟类的嬉戏行为、迁徙行为等都是动物生来就会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p><p>(2)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因此,鸟类等动物直接或间接以动物为食,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在维持生态平衡重起着重要作用。 </p><p>(3)资料中提到的珍稀鸟类中,朱鹮是我国特有的鸟类,长喙、凤冠、赤颊,浑身羽毛白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体长约80厘米左右,它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时才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等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从而宣告在中国重新发现朱鹮野生种群,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朱鹮野生种群。因此,资料中提到的珍稀鸟类中,朱鹮是我国特有的。</p><p>(4)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因此,若湿地环境遭破坏,会直接威胁到鸟类的生存,说明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请回答问题</p><p>⑴菜青虫是菜粉蝶的            。</p><p>⑵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p><p>①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p><p>③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幼虫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            ,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p><p>④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p><p>这一步骤中,实验组是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p><p>⑤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幼虫</p><p>(2)①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或不是先天性行为</p><p>③本能(先天性行为)</p><p>④甲 乙</p><p>⑤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p><p>【解析】</p><p>试题(1)菜粉蝶的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因此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p><p>(2)①根据问题请探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可以作出的假设是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或不是先天性行为,</p><p>③实验中,从菜青虫的卵开始隔离饲养的目的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p><p>④设置对照实验: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看看菜青虫更趋向于到哪里去取食,在这里作为实验组的叶片是十字花科植物的叶,作为对照组的叶片是其他植物的叶,</p><p>⑤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假设成立,即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八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