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的是()</p><p>A. 水螅 B. 涡虫 C. 海葵 D. 珊瑚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水螅、海葵、珊瑚虫的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是扁形动物,不属于腔肠动物。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侧对称的体型是从开始出现的</p><p>A. 软体动物 B. 腔肠动物</p><p>C. 扁形动物 D. 线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也叫两侧对称,据此解答。</p><p>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A不符合题意;<br />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简单、辐射对称、消化道有口无肛门,内有消化腔,B不符合题意;<br />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也叫两侧对称,C符合题意;</p><p>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运动系统组成不包括 ( )</p><p>A. 骨 B. 关节 C. 神经 D. 肌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动物的运动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作为基础的,人等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有的骨连结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但神经不属于运动系统。故A、B、D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生存环境主要有 ( )</p><p>A. 水、陆地 B. 水、陆地、空中 C. 空中、陆地 D. 以上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生存的空间大小、生存的具体地点条件、环境温度、湿度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生物的生存环境主要是指水、陆地、空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p><p>A. 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 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p><p>C. 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 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的运动不是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A错误;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还有繁衍种族,B错误;动物通过运动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不只是为了冬眠和过冬,C错误;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 ( )</p><p>A. 骨、关节和骨胳肌 B. 骨、骨连结和骨胳</p><p>C. 骨、骨连结和骨胳肌 D. 骨、骨质和骨胳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骨的长长有关的是:( )</p><p>A.骨松质 B.骨密质</p><p>C.骨膜 D.骺端软骨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骨表面的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因此人成年以后身体不再长高。</p><p>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染色体、基因、DNA,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p><p>A. 染色体、基因、DNA B. 染色体、DNA、基因</p><p>C. DNA、基因、染色体 D. 基因、DNA、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p><p>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如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p><p>A. 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 人的身高和体重</p><p>C.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D. 人的蓝眼睛和双眼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p><p>ABD、番茄的红果和圆果、人的身高和体重、人的蓝眼睛和双眼皮,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是相对性状;</p><p>C、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p><p>A. 草→食草昆虫→青蛙 B. 青蛙→蛇→猫头鹰</p><p>C. 阳光→草→食草昆虫 D. 青蛙→食草昆虫→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食物链描述的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书写食物链时,应以生产者为起始端,然后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中间用箭头隔开,箭头指向消费者或高一级的消费者,不能把消费者或者非生物部分作为一条食物链的起点,该题中B、D两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消费者,C选项描述的食物链的起点是阳光,因此B、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的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p><p>A. 开展生态旅游 B. 发展畜牧业 C. 增加木材产量 D. 改善生态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可以从“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原因、根本目的等方面来解答。</p><p>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为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大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情况下都能分解葡萄糖释放能量,两种情况下共有的产物是</p><p>A. 水 B. 二氧化碳 C. 酒精 D. 氧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和无氧的情况下都能分解葡萄糖释放能量,分析解答。</p><p>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没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的分解不彻底,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可见,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产物是二氧化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行为( )</p><p>A. 个体差异 B. 遗传物质 C. 环境因素 D. 生活经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而由生活经验和环境因素决定的行为是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一系列动物行为中,哪一组的行为全为先天性行为( )</p><p>①蜘蛛结网 ②晨鸡报晓 ③猫抓老鼠 ④蜜蜂舞蹈 ⑤婴儿吃奶 ⑥老马识途</p><p>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④⑤⑥ D. ①②④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蜘蛛织网、公鸡报晓、婴儿吃奶等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蜜蜂舞蹈是蜜蜂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通讯,也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猫抓老鼠和老马识途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草地生长良好。这是因为( )</p><p>A. 植被被破坏 B. 缺水干旱 C. 环境污染 D. 食物链被破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据此答题。</p><p>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形成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草地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致使吃草的昆虫大量繁殖,使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汶川大地震破坏了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 )</p><p>A. 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 移入其他大熊猫基地</p><p>C. 转移到农家保护 D. 移入裸子植物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据此解答。</p><p>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因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被严重破坏,最好的营救措施移入其它大熊猫基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只雄狮为争夺一只雌狮,进行激烈打斗。这种行为属于( )</p><p>A. 防御行为 B. 取食行为 C. 领域行为 D. 攻击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从动物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上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分析解答。</p><p>A、防御行为是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故A不符合题意;</p><p>B、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p><p>C、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p><p>D、两只雄狮为争夺一只雌狮,进行激烈打斗,是同种动物为了争夺配偶而发生的战斗,这种行为属于攻击行为,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p><p>A. 能制造有机物 B. 能帮助植物传粉</p><p>C. 维持生态平衡 D. 为人类提供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扩大植物的繁殖和分布范围;同时有些动物也会对环境和植物带来影响。动物与植物也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关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表明生态系统的平衡。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的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p><p>A. 开展生态旅游 B. 发展畜牧业 C. 增加木材产量 D. 改善生态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可以从“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原因、根本目的等方面来解答。</p><p>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为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大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br />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p></div></div>
<div><p>【答案】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p><p>【解析】</p><p>试题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是指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不仅能 环境,而且能 和 环境。</p></div></div>
<div><p>【答案】适应;影响 ;改变</p><p>【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必需适应环境,动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如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p><p>【解析】</p><p>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据此作答。</p><p>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是指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育是指提倡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少生是指稳定一个低生育水平,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的生物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 、 、病毒等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细菌 真菌</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是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五大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面的A图和B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fcde8483/SYS201905110915318101261227_ST/SYS201905110915318101261227_ST.001.png" width="384" height="2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⑤]___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③]________里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从而使关节具有_____性。</p><p>(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A图中的[②]_____。</p><p>(3)运动是指骨骼肌受到________系统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所附着的骨围绕__________的活动,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_____。</p><p>(4)当手自然下垂时,l与2所处的状态分别是舒张和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p></div></div>
<div><p>【答案】(1)关节软骨     关节腔 灵活 (2)关节囊 (3)神经 关节 氧化分解 (4)舒张 </p><p>【解析】</p><p>观图可知:A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B图中1肱二头肌,2肱三头肌,3关节,4骨骼。</p><p>(1)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一层⑤关节软骨,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③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p>(2)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p><p>(3)运动是指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p><p>(4)两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一个食物网示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fcde8483/SYS201905110915319473565455_ST/SYS201905110915319473565455_ST.001.png" width="252"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个食物网中有____条食物链。</p><p>(2)这个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_____,其作用是进行_____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动物属于______。</p><p>(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_________关系建立起来的; </p><p>(4)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p><p>(5)如果大量捕猎老鹰,那蛇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_____后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3 (2)草 光合 消费者 (3)吃与被吃的关系(或者“捕食关系) (4)草→鼠→蛇→鹰 增加; 减少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1)(4)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所以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草→鼠→蛇→鹰。</p><p>(2)生态系统中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直接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属于消费者。</p><p>(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因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p><p>(5)如果大量捕杀鹰,那么狐天敌减少而增加,随着狐的数量的增加,又会因为食物缺乏又减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的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示意图(不完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8b6c213/SYS201905200910095509480852_ST/SYS201905200910095509480852_ST.001.png" width="388" height="2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1)图中的“<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8b6c213/SYS201905200910095509480852_ST/SYS201905200910095509480852_ST.002.png" width="9" height="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 代表染色体,A和a代表______________</p><p>(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体细胞中的每对染色体中的_______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p><p>(3)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若图中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孩,请写出下列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受精卵___________,母亲的体细胞___________,父亲的体细胞___________;精子___________,卵细胞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基因</p><p>(2)一</p><p>(3)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p><p>(4)XY XX XY Y X</p><p>【解析】</p><p>试题(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所以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相同的位置。所以图中的“<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8b6c213/SYS201905200910095509480852_DA/SYS201905200910095509480852_DA.001.png" width="9" height="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代表染色体,A和a代表基因。</p><p>(2)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要两两分开,形成精子或卵细胞,即数目减半。</p><p>(3)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p><p>(4)男孩的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Y,母亲性染色体的组成为XX,父亲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为XY;精子中性染色体的组成为Y,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为X。</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