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法是指人们通过不同方式感知、认识和研究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同学们在进行“观察校园植物”的学习活动时,一般不会用到的方式是</p><p>A. 看 B. 听 C. 嗅 D. 触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使观察更加全面和典型。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p><p>观察法是指人们通过不同方式感知、认识和研究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在进行“观察校园植物”的学习活动时,常常通过看、嗅、触摸等方式进行认识植物,不通过听的方式来认知植物。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选用显微镜的5×目镜、40×物镜,该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p><p>A. 5倍 B. 40倍 C. 45倍 D. 200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显微镜视野内成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该题干中,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目镜放大倍数是5倍,所以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0×5=200(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师课前给学生准备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学习活动,下列材料器具中不需要准备的是</p><p>A. 解剖刀 B. 显微镜 C. 消毒牙签 D. 镊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br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br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r />3.取材:用镊子撕去一小块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br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br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p><p>由分析可知: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应该用到的材料器具有:盖玻片、载玻片、清水、稀碘液、刀片、镊子、吸水纸等。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还需要显微镜。不需要消毒牙签。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材料用具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能够用到的试剂是</p><p>①生理盐水 ②自来水 ③稀碘液 ④碳酸氢钠溶液</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刮”“涂”“盖”“染”。<br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br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br />“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内侧壁处轻轻的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br />“涂”,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均匀的涂抹几下;<br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br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p><p>以上步骤中可以看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应该用到的试剂有:①生理盐水、③稀碘液。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经过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的结构是</p><p>A. 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 B. 草履虫体内的叶绿体</p><p>C. 成熟番茄果肉细胞的液泡 D. 洋葱表皮细胞的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p><p>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A错误;草履虫是动物,其细胞内没有叶绿体,B错误;成熟番茄果肉细胞的液泡,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C正确;洋葱表皮细胞的无叶绿体,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 )</p><p>A.空气 B.水 C.温度 D.湿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p><p>A.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 B. 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p><p>C.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地球上凡有生物分布的区域均属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生物和环境两部分,不是只有生物,A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生物和环境两部分,B正确;生物圈包括了所以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正确;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圈层,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偏食导致的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可能会患</p><p>A. 夜盲症 B. 骨痛 C. 白化病 D. 佝偻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p><p>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如果缺少维生素A则会造成皮肤粗糙,患夜盲症。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体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可能导致</p><p>A. 干眼病 B. 贫血 C. 坏血病 D. 软骨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血液内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形成贫血。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少,面色苍白,头晕,精神不振,身体消瘦,肌肉无力等;营养不良性贫血:红细胞少,皮肤蜡黄,颜面浮肿,反应迟疑等。</p><p>贫血是红细胞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蛋白质和铁都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乏蛋白质和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引起营养性贫血。因此,身体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会造成缺铁性贫血。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选用显微镜的5×目镜、40×物镜,该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p><p>A. 5倍 B. 40倍 C. 45倍 D. 200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显微镜视野内成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该题干中,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目镜放大倍数是5倍,所以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0×5=200(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师课前给学生准备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学习活动,下列材料器具中不需要准备的是</p><p>A. 解剖刀 B. 显微镜 C. 消毒牙签 D. 镊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br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br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r />3.取材:用镊子撕去一小块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br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br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p><p>由分析可知: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应该用到的材料器具有:盖玻片、载玻片、清水、稀碘液、刀片、镊子、吸水纸等。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还需要显微镜。不需要消毒牙签。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克隆羊”是取出A羊的体细胞核,放入除去细胞核的B羊卵细胞中,形成的融合细胞,经早期胚胎发育后植入C羊体内发育成小羊,则该小羊的长相与( )羊相似。</p><p>A. A羊 B. B羊 C. C羊 D. 不能确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小羊多莉虽然是由C羊分娩出来的,但长相却一点也不象丙羊,原因就是因为小羊的细胞核不是有C羊提供,而是来自于A羊。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内。故该克隆羊表现出的性状应与A羊的性状相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食谱,请问哪种搭配比较符合膳食均衡</p><p>A. 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p><p>B. 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p><p>C. 米饭、红烧鱼、摊鸡蛋、玉米粥</p><p>D. 馒头、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们的营养必须合理而全面。</p><p>我们所吃的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所以我们应均衡的摄取这些营养物质,本着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的原则,只有D项营养物质比较全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没有涉及的研究工作是</p><p>A. 显微观察和拍照 B. 查阅和整理文献</p><p>C. 试用和检验药效 D. 准确记录和绘图</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李时珍生活的年代,没有显微镜和照相机。</p><p>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要阅和整理文献、试用和检验药效、准确记录和绘图。不会涉及的研究工作是显微观察和拍照。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工作中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是</p><p>A. 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 依据经验提出假设</p><p>C.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D. 整理分析调查结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一。</p><p>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人口普查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一。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C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都是调查时应该做的。而B依据经验提出假设,是不必要的。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国用中草药治疗疾病的历史悠久。灵芝是名贵的中草药,它没有叶绿体,主要生于朽木上。灵芝的营养方式为</p><p>A. 腐生 B. 寄生 C. 捕食 D. 自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腐生是从动植物遗体或腐烂组织获取有机物维持自身生活的方式。<br />(2)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的方式,对寄主造成伤害。<br />(3)自养是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的细菌以光能或化学能为能量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生活方式。</p><p>灵芝是名贵的中草药,它没有叶绿体,主要生于朽木上。灵芝的营养方式为腐生。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ol type="1" style="margin:0pt; padding-left:0pt"><li style="margin-left:12.97pt; widows:0; orphans:0; padding-left:23.03pt; font-family:Calibri; font-size:10.5pt">【题目】某学生在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将新鲜萝卜切条后放置于浓盐水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萝卜条长度将</li></ol><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3/09/5be27338/SYS201905130910323547743382_ST/SYS201905130910323547743382_ST.001.jpeg" width="180"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变长 B. 变短 </p><p>C. 不变 D. 先变长后变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萝卜条失水变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不同洗衣粉洗涤油渍的效果时,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应保持相同的因素不包括</p><p>A. 洗涤时间 B. 水的温度 C. 油渍大小 D. 洗衣粉种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设计探究实验的一个根本原则是唯一变量原则,即要探究的问题作为变量,而其它无关变量均应控制为等量。</p><p>在探究不同洗衣粉洗涤油渍的效果时,变量是洗衣粉种类,其他条件都相同,如洗涤时间、水的温度、油渍大小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4/09/a30092ee/SYS201904240926016850533773_ST/SYS201904240926016850533773_ST.001.jpeg" width="448"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p><p>C.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装置c中无气泡是因为遮光没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了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p><p>B. 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和氧气</p><p>C. 光合作用在植物的所有细胞中都能进行</p><p>D. 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不见光部分的细胞无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根。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并释放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②完成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来源;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因此,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物质不能直接被小肠吸收的是</p><p>A. 水 B. 无机盐 C. 淀粉 D. 氨基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p><p>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可直接被小肠吸收;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C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图1所示为叶的横切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2/09/01a321b4/SYS201905220910459641273586_ST/SYS201905220910459641273586_ST.001.png" width="467" height="2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结构①是____________,细胞中无叶绿体,利于____________透过细胞。比较结构②与结构④的细胞,②中的叶绿体数量更____________。能通过结构⑥进出叶片的气体有____________。</p><p>(2)黑藻的叶片小而薄,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大而清晰,是研究光合作用和观察叶绿体的好材料。生物小组以黑藻做实验材料,对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p><p>① 实验步骤:</p><p>首先,将黑藻植株遮光处理 24 h 以上,以消耗掉____________;</p><p>然后,将黑藻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置于光下、B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p><p>第三,从A、B组各摘取一片叶片, 分别放在装有少量____________的小试管中,隔水加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p><p>最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后,分别滴加____________染色。 </p><p>② 实验结果及</p><p>A组叶片变蓝,B组叶片呈黄褐色;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p><p>③ 将A组叶片用清水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如图2所示,呈蓝色的结构是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说明在这里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了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上表皮 光 多 二氧化碳和氧气 储存的淀粉 酒精 碘液 光合作用需要光 叶绿体 淀粉 </p><p>【解析】</p><p>图1中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海绵组织、⑤是下表皮、⑥是气孔。</p><p>(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图1中结构①是上表皮细胞,细胞中无叶绿体,它是无色透明的可以透过光线,满足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图1中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②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④海绵组织,细胞内的叶绿体较栅栏组织少。②栅栏组织和④海绵组织合称叶肉,它们含较多的叶绿体。图中⑥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氧气和二氧化碳都通过气孔进出叶片。</p><p>(2)①首先,在黑暗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植物的淀粉。所以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消耗掉储存的淀粉,排除干扰,防止影响实验。</p><p>然后,将黑藻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置于光下、B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p><p>第三,从A、B组各摘取一片叶片, 分别放在装有少量酒精的小试管中,隔水加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p><p>最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后,分别滴加碘液染色。</p><p>②实验结果及</p><p>置于光下的A组,遇碘变蓝,说明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的B组,遇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p><p>③ 将A组叶片用清水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如图2所示,呈蓝色的结构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说明在这里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了淀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