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几种动物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p><p>A. 海蜇 B. 珊蝴虫 C. 海葵 D. 螨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海蜇、珊蝴虫、海葵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都属于腔肠动物;螨虫属于节肢动物,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的目的是</p><p>A. 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 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p><p>C. 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 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蚯蚓是用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的,所以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鲍鱼是一种味道鲜美和富含营养的海鲜,它的贝壳可以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 )</p><p>A.环节动物 B.鱼类</p><p>C.节肢动物 D.软体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靠贝壳来保护身体,常见的软体动物河蚌、扇贝、乌贼、鲍鱼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棵桃树上接出了几种不同的果实,采取的处理技术是</p><p>A.植物组织培养  B.嫁接    C.扦插    D.压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使一棵桃树上开出了几种不同颜色的花,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桃树上即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p><p>A. 狐狸 B. 松鼠 C. 企鹅 D. 响尾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br />(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br />(3)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p><p>狐狸是哺乳类、松鼠是哺乳类、企鹅是鸟类,都属于恒温动物;响尾蛇是爬行类,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因此,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响尾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决定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动物的遗传物质 B. 动物的神经系统</p><p>C. 动物的运动系统 D. 环境因素</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p><p>A. 舞蹈 B. 声音 C. 气味 D. 动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蚂蚁是群居生活,个体间用气味来进行信息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p><p>A. 蚯蚓 B. 大山雀 C. 黑猩猩 D. 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强,在各选项中的动物中,黑猩猩最高等,学习行为最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充当( )</p><p>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三者都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充当“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条由“草→兔→狼”组成的食物链中,如果消灭了全部的狼,兔的数量将会( )</p><p>A. 缓慢上升 B. 迅速上升 C. 仍保持相对稳定 D. 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p><p>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草→兔→狼组成的食物链中,狼被大量捕杀,兔子会因为失去天敌的控制数量会在短时间内上升;兔子数量多了,草的数量会减少;草少了,兔子又会因食物缺乏而数量减少。选项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p><p>A. 菌落 B. 细菌形态 C. 细菌体积 D. 细菌结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但是,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不同种类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在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例如:无鞭毛的球菌,常形成较小较厚、边缘较整齐的菌落,有鞭毛的细菌则形成大而扁平、边缘呈波状或锯齿状的菌落,每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可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p><p>A. 列文虎克 B. 罗伯特虎克 C. 巴斯德 D. 达尔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巴斯德在微生物学上具有突出贡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p><p>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A不符合题意;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它曾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了火星的运动。1663年虎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B不符合题意;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C符合题意;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的生殖方式( )</p><p>A. 出芽生殖 B. 孢子生殖 C. 分裂生殖 D. 营养生殖</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p><p>分裂生殖(fission)又叫裂殖,是无性生殖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即是母体分裂成2个(二分裂)或多个(复分裂)大小形状相同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p><p>解: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蟋蟀”的有关知识,在下列几种书中你最好查阅( )</p><p>A. 生物学 B. 动物学 C. 无脊椎动物学 D. 昆虫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分类的依据是除了要比较外部的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p><p>蟋蟀属于生物、动物界、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因此要想进一步了解“蟋蟀”的有关知识,最好查阅昆虫学。因为本题中“纲”的分类等级最小,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生物种类最少。故昆虫学包涵的范围最小,生物种类最少,最容易查找到“蟋蟀”的有关知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p><p>A.种 B.科 C.纲 D.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如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他们相似程度多,亲缘关系就近.分类等级门>纲>科>种.题干中门最大,因此分类等级“门”中的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p><p>A.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B. 将动物领养回家</p><p>C.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建立种质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p><p>A. 昆虫 B. 爬行动物 C. 两栖动物 D. 节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p>昆虫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AD不符合题意;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符合题意;两栖类也是水中产卵,水中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都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相比,鸟类独有的特征是( ) </p><p>A.用肺呼吸 B.体内受精 C.陆地产卵 D.体温恒定</p></div></div>
<div><p>【答案】 D</p><p>【解析】</p><p>试题A、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都能用肺呼吸,A错误;</p><p>B、鸟类、两栖类是体外受精,鸟类、爬行类是体内受精,B错误;</p><p>C、鸟类和爬行类是陆地产卵,鱼类和两栖类在水中产卵,C错误;</p><p>D、鸟类的体温恒定,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不恒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依靠</p><p>A. 关节的变化 B. 关节的牵拉</p><p>C. 骨骼肌的牵拉 D. 躯体位置的变化</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的发育过程中没有“蛹”这一发育阶段的是( )</p><p>A. 蟋蟀 B. 蜜蜂 C. 蝴蝶 D. 蚊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p><p>蟋蟀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蜜蜂、蝴蝶、蚊子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蟋蟀的发育过程中没有“蛹”这个发育阶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鸟卵的结构中,含有细胞核的结构是( )</p><p>A.胚盘 B.卵壳 C.卵白 D.卵黄膜</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如图鸟卵的结构:<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520698ab/SYS201712302254330894951374_DA/SYS201712302254330894951374_DA.001.png" width="206" height="2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蛋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p><p>考点:鸟卵的结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口罩和手套,这样做的好处是( )</p><p>A. 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内</p><p>B. 防止因手消毒不干净而留有细菌</p><p>C. 防止大夫呼吸时将空气中的细菌芽孢带入病人体内</p><p>D. 以上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成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情况下,芽孢可以生存十几年,当环境适宜时,又能萌发成新的个体。</p><p>在医学上,术后感染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而芽孢是细菌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能抵抗各种恶劣的环境,因为芽孢在环境适宜时,又能萌发成新的个体,故在医学上,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目的是杀死芽孢;手术时还要戴上消过毒的口罩和手套,主要以防止术后感染。选项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的曲颈瓶实验证明了( )</p><p>A. 细菌在肮脏的自然环境中产生的</p><p>B. 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肉汤腐败是由于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造成的</p><p>C. 细菌会在酒或牛奶等食品中自然发生</p><p>D. 细菌会在牛肉等食品中自然发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巴斯德设计的曲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细菌产生的。</p><p>巴斯德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这就使那些认为Spallanzani的实验使空气变坏的人无话可说),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孢子)。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细菌产生的。后人称他为“微生物之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酸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主要是在牛奶中加入了某种菌,这种菌应是( )</p><p>A. 乳酸细菌 B. 醋酸杆菌 C. 酵母菌 D. 棒状杆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p><p>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细菌中,能使豆科植物生长良好的是 ( )</p><p>A. 枯草杆菌 B. 酵母菌 C. 链球菌 D. 根瘤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它们互惠互利,共同生活,是共生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观察发酵现象的小实验中,使挤扁的气球胀大的气体是</p><p>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没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该气体是二氧化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p><p>A. 狗的黑毛与狗的卷毛 B. 人的双眼皮与人的褐眼</p><p>C. 玉米的高茎与大豆的矮茎 D. 豌豆的红花与豌豆的白花</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A不是同一性状,B不是同一性状,C不是同种生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性状受 控制.</p></div></div>
<div><p>【答案】基因</p><p>【解析】</p><p>试题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因此,细胞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中心。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带有一个DNA分子;其中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有一定数量、形态的染色体,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_____中,用_____呼吸,经_____为成体,营_____生活,用_____呼吸,同时用_____辅助呼吸.代表动物: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水 鳃 变态发育 水陆两栖 肺 皮肤 青蛙、蟾蜍 </p><p>【解析】</p><p>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p><p>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幼体和成体的差别较大,属于变态发育,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_____、_____、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p></div></div>
<div><p>【答案】卵 若虫 </p><p>【解析】</p><p>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p><p>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的基因有_____和_____之分.</p></div></div>
<div><p>【答案】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p><p>【解析】</p><p>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p><p>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显示隐性性状。</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_____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_____,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_____.男性为_____,女性为_____.</p></div></div>
<div><p>【答案】23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XY XX </p><p>【解析】</p><p>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p><p>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即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的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 基础的不同,其次与 也有关系</p></div></div>
<div><p>【答案】遗传物质 环境</p><p>【解析】</p><p>试题分析: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p><p>A. 界 B. 门 C. 科 D. 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裸子植物最为丰富,被称为“_____”的故乡.</p></div></div>
<div><p>【答案】裸子植物</p><p>【解析】</p><p>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p><p>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______ 行为和 ______ 行为两大类.</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p><p>【解析】</p><p>试题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英国的一个小城里,有一个警察博物馆,1997年博物馆进行维修的时候,在清理出来的杂物中发现了一支小玻璃管。人们惊慌地发现,这一被遗忘的东西,竟然是在1918年缴获自一名德国间谍,他们把这支玻璃管送到专业机构鉴定,发现是炭疽杆菌芽孢,芽孢不仅仍然活着,而且仍然具有很强的致病能力。炭疽病是由炭疽杆</p><p>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牛、马、羊等食草性牲畜最容易得此病,主要症状是高热、黏液紫黑、呼吸困难,常常来不及医治而死亡,给农牧业带来严重损失。</p><p>(1)与组成牛、马、羊等动物的细胞相比,炭疽杆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p><p>(2)一般情况下,炭疽杆菌可通过_____方式进行繁殖。用煮沸的方式无法消灭炭疽杆菌,主要是由于炭疽杆菌会产生_____。</p><p> (3)牛、马、羊都属于哺乳动物,它们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p><p>(4)与肉食动物相比较,牛、马、羊等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列举1条)_____。</p></div></div>
<div><p>【答案】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生殖 芽孢 胎生、哺乳 臼齿发达、盲肠发达、消化道特别长 </p><p>【解析】</p><p>细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细菌可形成芽孢用来抵抗不良环境;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心脏是二心房二心室。</p><p>(1)炭疽杆菌是一种细菌,细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r />(2)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繁殖。当环境变的不利于细菌生长时,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故煮沸的方式无法消灭炭疽杆菌。<br />(3)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心脏是二心房二心室。<br />(4)牛、马、羊等动物为草食性动物,臼齿比肉食性动物发达,有利于磨碎坚韧的纤维。草食性动物的肠道比肉食性动物的长,有利于肠道内的纤维素的分解。而且只有草食性动物体内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消化道特别长有利于充分的消化纤维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之所以能够奔跑、跳跃、活动自如,关键在于人有关节,关节使人体既能折叠弯曲又能伸展自如。根据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07596b4f/SYS201905210914065071128580_ST/SYS201905210914065071128580_ST.001.png" width="146"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p><p>(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_____。</p><p>(3)图中[]_____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p><p>(4)运动是指骨骼肌受到_____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所附着的_____围绕关节的活动。</p></div></div>
<div><p>【答案】⑤关节软骨 ②关节囊 ③关节腔 神经 骨 </p><p>【解析】</p><p>由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p><p>(1)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br />(2)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br />(3)③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br />(4)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种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07596b4f/SYS201905210914066252608473_ST/SYS201905210914066252608473_ST.001.png" width="252"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_____集中的区域。</p><p>(2)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必须添加_____。细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p><p>(3)图中细菌会运动,这是根据图中细菌具有[]_____作出的判断。</p><p>(4)当序号_____所指的结构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_____,以抵抗不良环境。</p></div></div>
<div><p>【答案】③DNA 叶绿体 有机物 ①鞭毛 ⑤ 芽孢 </p><p>【解析】</p><p>图中各字母分别代表:①是鞭毛、②是细胞质,③是DNA,④是细胞膜,⑤是细胞壁,⑥是荚膜。</p><p>(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核由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和核膜构成,细菌没有核膜,只有DNA,故说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③DNA集中的区域。<br />(2)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故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有机物,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粪便、枯枝落叶等参与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r />(3)鞭毛的作用是运动,具有鞭毛的细菌会运动。故这种细菌会运动,因为它有①鞭毛。<br />(4)在不良环境下,细菌的⑤细胞壁会增厚,能够形成休眠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p><p>(1)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是________ 。</p><p>(2)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________ 。</p><p>(3)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檫蚯蚓体表,这是因为</p><p>蚯蚓是靠________ 呼吸的。</p><p>(4)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头部靠近有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刚毛 慢 湿润的体壁 环带</p><p>【解析】试题分析:(1)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p><p>(2)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替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士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比蚯蚓在纸上的运动速度要慢,</p><p>(3)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p><p>(4)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前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的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p><p>(1)实验前必须先将_____________(“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也保持湿润.</p><p>(2)该试验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p><p>(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组的落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p><p>(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也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他能达到预期效果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乙组 甲组 (2)乙组</p><p>(3)不能。因为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p><p>【解析】</p><p>(1)因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同一种的树叶.</p><p>(2)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对照组是甲,实验组是乙.</p><p>(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甲组的树叶没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p><p>(4)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因此她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