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平原县第五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切开的苹果,从结构上可以判断这种植物属(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d2ef3355/SYS201712302315563626160106_ST/SYS201712302315563626160106_ST.001.jpeg" width="121"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如图可知,苹果外有果皮,内有种子,果皮包上种子构成果实。</p><p>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花、果实和种子。</p><p>蕨类植物无根,只有茎、叶的分化,无花、果实和种子。</p><p>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无花和果实。</p><p>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研究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的是( ) </p><p>A.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p><p>B.观察桃花结构</p><p>C.探究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 </p><p>D.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探索得出相应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让学生重视知识的发生、发现过程。探究实验必须设计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实验变量不同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卵细胞和精子中均含有23条染色体,分别表示为22+X和22+Y</p><p>B.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母体子宫后,才开始进行发育</p><p>C.婴儿的诞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p><p>D.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最后一对是性染色体,可表示为22对+XY或22对+XX,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即卵细胞和精子中均含有23条染色体,卵细胞可表示为22十X,精子的可表示为22十X、22十Y。</p><p>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完成受精,并进行发育,先分裂形成胚泡,胚泡种植在子宫内膜上,即怀孕开始,再发育成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p><p>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p><p>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征,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永春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其酿制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 ) </p><p>A.青霉菌 B.甲烷杆菌 C.醋酸菌 D.乳酸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从青霉菌中能提取出青霉素。</p><p>甲烷杆菌能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p><p>由分析可知,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能产生醋酸。</p><p>乳酸菌发酵能产生乳酸,在制作酸奶和酸菜中有重要意义。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血液各种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血浆有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功能 </p><p>B.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p><p>C.红细胞有运载血红蛋白的功能 </p><p>D.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红细胞数目最多,形态为双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食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不需要红细胞运输。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胃 </p><p>B.人体中形成尿的器官是肾脏</p><p>C.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 </p><p>D.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大脑</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小肠很长,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p><p>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肾脏是由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的,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肺由很多肺泡构成,其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p><p>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其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大山雀偷喝牛奶 B.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钓取白蚁</p><p>C.婴儿生下来就会喝奶 D.黑猩猩利用箱子垫高自己获取香蕉</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p><p>大山雀偷饮牛奶、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钓取白蚁、黑猩猩利用箱子垫高自己获取香蕉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婴儿生下来就会吸奶,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各医院都是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p><p>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杀灭病原体</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是防止病原体通过输液器、注射器从传染源传播给易感人群,因而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反射中,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是( )</p><p>A.排尿发射 B.画饼充饥 C.听见铃声吃食物 D.吃樱桃分泌唾液</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人类不但能够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射,还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刺激也能建立条件反射,因为人类具有语言中枢,这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动物则没有这种能力。“画饼充饥”有语言中枢的参与,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故选B。</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循环系统起着运输营养和废物的作用。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A—D代表心脏的四腔,A为右心房,①~⑥表示血管(或血管网)。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d2ef3355/SYS201712302315575879335843_ST/SYS201712302315575879335843_ST.001.jpeg" width="153"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血液中 细胞具有免疫作用。</p><p>(2)在①~⑥中, 属于动脉血管。</p><p>(3)用箭头、字母和序号表示出体循环途径 ;血液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其原因是 。</p><p>(4)①代表 部的毛细血管网,请写出一项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 。</p><p>(5)若④代表小肠内毛细血管网,用餐一段时间后,血液流经此处时发生的成分变化是 减少, 增多。 </p><p> </p></div></div>
<div><p>【答案】</p><p>(1)白细胞;</p><p>(2)③,⑥;</p><p>(3)D→③→④→⑤→A,有瓣膜(有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p><p>(4)肺,数量多或管壁薄或血流速度慢</p><p>(5)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增多。</p><p>【解析】</p><p>试题分析:(1)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血液中白细胞具有免疫作用。</p><p>(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在①~⑥中,③体动脉、⑥肺动脉属于动脉血管。</p><p>(3)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用箭头、字母和序号表示,体循环的途径是:D→③→④→⑤→A;血液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其原因是心脏和静脉内有瓣膜(有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p><p>(4)①代表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多,因此毛细血管适于血液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p><p>(5)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所以若④代表小肠内毛细血管网,用餐一段时间后,血液流经此处时发生的成分变化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增多。</p><p>故答案为:(1)白细胞;</p><p>(2)③,⑥;</p><p>(3)D→③→④→⑤→A,有瓣膜(有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p><p>(4)肺,数量多或管壁薄或血流速度慢</p><p>(5)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增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资源,建立和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保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改善牧民生活的重要举措.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d2ef3355/SYS201712302315579304508537_ST/SYS201712302315579304508537_ST.001.png" width="134"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由 和 组成。</p><p>(2)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牛、羊二者存在 关系。</p><p>(3)图中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它对自然界中 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p><p>(4)牛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p><p>(5)当地牧民为了增加短期内的经济效益进行过度放牧,致使草原植被受到破坏,部分草原呈现沙漠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p> </p></div></div>
<div><p>【答案】</p><p>(1)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p><p>(2)2,竞争;</p><p>(3)分解者,二氧化碳;</p><p>(4)太阳能;</p><p>(5)自我调节。</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草是生产者;牛和羊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p><p>(2)食物链的数法是: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也就是说再往后没有箭头了为止),逐条逐条的数,看有多少种走法(注意最高消费者不一定是一个)。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题中的食物链有:1.草→牛;2.草→羊;共2条食物链.牛和羊都以草为食,属于竞争关系。</p><p>(3)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p>(4)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因而牛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p><p>(5)在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但这种功能是有限度的,若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p><p>故答案为:(1)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p><p>(2)2,竞争;</p><p>(3)分解者,二氧化碳;</p><p>(4)太阳能;</p><p>(5)自我调节。</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日常生活中听到电话铃响,我们就会拿起电话接听。下图为完成这一过程的神经反射示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d2ef3355/SYS201712302315568265175831_ST/SYS201712302315568265175831_ST.001.jpeg" width="210" height="2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它与口腔上皮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p><p>(2)图中①位于耳的 内,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而最后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p><p>(3)从反射类型看,该过程属于 反射。请写出完成这一反射的反射弧 </p><p>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p><p>(4)某人车祸中受伤导致耳聋,医生检查发现,其耳结构完好无损。造成他耳聋的原因可能是图中 (用数字表示)受损。</p><p>(5)为保护耳和听觉,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或者闭嘴、堵耳。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p><p> </p></div></div>
<div><p>【答案】</p><p>(1)神经元,有突起;</p><p>(2)耳蜗,大脑皮层(听觉中枢);</p><p>(3)条件,①→②→③→④→⑤;</p><p>(4)②或③;</p><p>(5)保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p><p>【解析】</p><p>试题分析:(1)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而动物细胞只有胞体,没有突起。</p><p>(2)图中的①是神经元的感觉神经末梢部分,它感受刺激后能够产生神经冲动,并将此冲动传到给其他的神经元。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听觉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中形成。</p><p>(3)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是:①耳蜗中的感受器→②与听觉有关的神经→③大脑皮层里的听觉中枢→传出神经④→手部肌肉⑤,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p><p>(4)反射的完成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进行,若某人的耳结构完好无损,但没有听觉,说明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p><p>(5)遇到巨大声响,我们要闭嘴或者是捂住双耳,这样可以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防止震破鼓膜。</p><p>故答案为:(1)神经元,有突起;</p><p>(2)耳蜗,大脑皮层(听觉中枢);</p><p>(3)条件,①→②→③→④→⑤;</p><p>(4)②或③;</p><p>(5)保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c、d、e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d2ef3355/SYS201712302315570802721527_ST/SYS201712302315570802721527_ST.001.png" width="266"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表示 。</p><p>(2)物质进入是依靠 完成的;物质的产生是组织细胞进行 作用的结果。</p><p>(3)①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p><p>(4)当正常人血糖的浓度大于或等于0.16%时,会暂时变为糖尿,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 。</p><p>(5)在 的调节作用下,A、B、C、D等各个系统既独立分工,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p><p>(1)循环系统;</p><p>(2)扩散作用,呼吸;</p><p>(3)呼吸运动;</p><p>(4)局限性(或一定限度);</p><p>(5)神经系统和激素。</p><p>【解析】</p><p>试题分析:(1)循环系统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组织细胞、皮肤连接起来,因此B是循环系统。</p><p>(2)物质氧气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组织细胞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即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物质的产生是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结果。</p><p>(3)①表示的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p><p>(4)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把原尿中的葡萄糖(0.1%)全部重吸收,当正常人血糖的浓度大于或等于0.16%时,会暂时变为糖尿,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功能是有限度的。</p><p>(5)人体新陈代谢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因此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下,A、B、C、D等各个系统既独立分工,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p><p>故答案为:</p><p>(1)循环系统;</p><p>(2)扩散作用,呼吸;</p><p>(3)呼吸运动;</p><p>(4)局限性(或一定限度);</p><p>(5)神经系统和激素。</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