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在捕捉鼠妇时,鼠妇常常会缩成一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p><p>A. 生物具有应激性 B. 生物能生长</p><p>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能繁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我们在捕捉鼠妇时,鼠妇常常会缩成一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即应激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不会引起(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1d4f1be9/SYS201904131134220887480680_ST/SYS201904131134220887480680_ST.001.png" width="133"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的数量不变,丙的数量下降,丁的数量增加</p><p>B. 甲的数量下降,丙的数量不变,丁的数量不变</p><p>C. 甲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p><p>D. 甲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丁的数量增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食物链“丙→丁→乙→甲”中若乙的数量增加,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丙三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丙组种子煮熟后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p><p>A. 甲组萌发,乙、丙两组不萌发</p><p>B. 该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p><p>C. 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变量是水分</p><p>D. 此探究实验可以在5℃条件下进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甲组、乙组同时发芽。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丙组种子煮熟后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甲组萌发,丙组不萌发。因此该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特征的是( )</p><p>A. 群落结构复杂 B. 人的作用非常突出</p><p>C. 动植物种类较少 D. 主要成分是农作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据此解答。</p><p>农田生态系统群落的结构单一,A符合题意;<br />农田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B不符合题意;<br />农田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较少,C不符合题意;<br />农田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农作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p><p>A. 调节细准焦螺旋的目的是对光</p><p>B. 玻片标本向左移动,物像也向左移动</p><p>C. 目镜不变,物镜越长观察到的视野越亮</p><p>D. 观察时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p><p>转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打开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A错误;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玻片向左移动,物像也向右移动,B错误;目镜不变,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越暗,C错误;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4/10/5bab4244/SYS201808141009020645544971_ST/SYS201808141009020645544971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操作的第一步便是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p><p>B. 在更换物镜之前,要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p><p>C. 更换物镜之后,视野光线变亮,所以应该换用小光圈</p><p>D. 如果更换物镜之后,物像模糊,可调节反光镜和粗准焦螺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操作的第一步便是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A错误;在更换物镜之前,要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然后在更换高倍物镜,B正确;更换物镜之后,视野光线变暗,所以应该换用大光圈,故C错误;如果更换物镜之后,物像模糊,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得物像清晰,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p><p>A. 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p><p>B. 对光成功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光圈</p><p>C. 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的部分用横线条涂黑</p><p>D. 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若将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A错误;对光的要求是,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光就对好了,B正确;根据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知:图中的阴影部分不能涂黑,要点细点来表示,C错误;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偏左下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向右上方移动,到达视野中央,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7/10/3578ed65/SYS201904071031177522499718_ST/SYS201904071031177522499718_ST.001.png" width="70" height="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7/10/3578ed65/SYS201904071031177522499718_ST/SYS201904071031177522499718_ST.002.png" width="73"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7/10/3578ed65/SYS201904071031177522499718_ST/SYS201904071031177522499718_ST.003.png" width="69" height="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7/10/3578ed65/SYS201904071031177522499718_ST/SYS201904071031177522499718_ST.004.png" width="64" height="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盖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因此选项B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最不容易出现气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通过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研究发现不同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不同。下列人体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的是</p><p>A. 骨骼肌细胞 B. 小肠上皮细胞 C. 角质层细胞 D. 脂肪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不同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不同,线粒体常常集中在代谢旺盛的部位,在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多,如人的心脏时刻在跳动,心肌时刻在收缩和舒张,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心肌细胞中含大量的线粒体,腹肌其次,角质层细胞和脂肪细胞含线粒体很少,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p><p>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p><p>②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p><p>③在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p><p>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植物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新的细胞核,最后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故A、C、D错误,B正确,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我们的皮肤不慎被划破,我们会感到疼、会流血,这说明人皮肤含有不同的组织,以上事例中皮肤不包含的组织是</p><p>A. 上皮组织 B. 肌肉组织 C. 结缔组织 D. 神经组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皮肤不慎被划破,结果流了很多血,血属于结缔组织,小明感到非常疼说明皮肤里有神经组织,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种子萌发初期,先后突破种皮的结构是种子中的( )</p><p>A. 胚芽、胚轴 B. 胚芽、胚根</p><p>C. 胚根、胚芽 D. 胚根、子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种子萌发的过程是:种子吸水膨胀后,胚根首先萌发并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接着胚芽萌发出土发育成植物体的茎和叶,所以在种子萌发初期,先后突破种皮而分别生长的依次是种子结构中的胚根、胚芽,C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农作物种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在播种前,土壤要进行翻耕,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空气</p><p>B. 播种前翻地要施农家肥,主要是给庄家提供现成的有机物</p><p>C. 春季播种后用地膜覆盖,主要是为了保湿、提温</p><p>D. 给玉米进行人工授粉可以防止玉米穗缺粒</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播种前土壤要耕和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A正确;<br />播种时施农家肥,主要是给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不是有机物,B错误;<br />北方早春温度较低,播种后,用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提高温度,利于种子的呼吸作用,C正确;<br />玉米穗缺粒是因为传粉不足造成的,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p><p>A. 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B. 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p><p>C. 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D. 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体内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其中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筛管的功能是把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输送。</p><p>花瓣一般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并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B错误;树皮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有机物是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海棠等植物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有机物来自上一年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输送到花瓣,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观察菜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实验材料不正确的是</p><p>A. 观察气孔一一叶表皮 B. 观察子房——雄蕊</p><p>C. 观察根毛——根尖 D. 观察子叶——种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气孔位于叶的表皮,A正确;子房是雌蕊的组成部分,不是雄蕊的,B错误;根毛位于成熟区,成熟区是根尖的一部分,C正确;子叶是种子种的一部分,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红树有非常发达的根系,它的根不仅支持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流侵蚀,因此红树木被称为“海岸卫士”.红树木吸收、运输和散失水分依次经过( )</p><p>A. 根毛、导管、气孔 B. 气孔、筛管、根毛</p><p>C. 根毛、筛管、气孔 D. 气孔、导管、根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银杏是裸子植物,它的果实俗称“白果”.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裸子植物的特点是根茎叶发达,具有发达的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此无果实。受精过程不需要水。</p><p>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在外面,没有果皮包被。银杏树上结的“白果”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而不是果实。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胚乳,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胚乳含丰富的营养物质。</p><p>遇碘液成蓝色的物质是淀粉,然而作为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淀粉)主要储存在胚乳中。因此,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胚乳,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故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和叶都是由芽发育成的。(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叶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万千枝条和叶都是由芽发育成的,故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结构层次上,人比绿色开花植物多了_____。</p></div></div>
<div><p>【答案】系统</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动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首先要明确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思考解答。</p><p>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人体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是由__运输的.</p></div></div>
<div><p>【答案】导管</p><p>【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胞利用_____,将_____分解成______和______,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二氧化碳; 能量;</p><p>【解析】</p><p>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p><p>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公式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b5edfdef/SYS201904260923409335469792_DA/SYS201904260923409335469792_DA.001.png" width="64" height="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b5edfdef/SYS201904260923409335469792_DA/SYS201904260923409335469792_DA.002.png" width="213" height="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因此,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动物,动物之间有着各种联系。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9/ddfb4a98/SYS201905230916056219694629_ST/SYS201905230916056219694629_ST.001.png" width="303"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食物网中有_____条食物链,试写出一条包含猫头鹰的最短食物链:_____。</p><p>(2)图中青蛙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 (填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成分);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p><p>(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p><p>(4)调查发现该草原被农药污染,那么图中动物体内农药量最高的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4 草→鼠→猫头鹰 消费者 捕食和竞争 生产者(或草) 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猫头鹰 </p><p>【解析】</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br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p><p>(3)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p><p>(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有: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共4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是草→鼠→猫头鹰。<br />(2)青蛙是动物,必须以食草昆虫为食,因此图中青蛙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消费者。猫头鹰和蛇间接以食草昆虫为食,存在一种竞争关系,而猫头鹰又蛇为食,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因此乙生态系统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br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从固定在生产者体内的太阳能开始,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br />(4)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农药的污染”,则图中猫头鹰的体内农药的含量最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桃花和桃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9/ddfb4a98/SYS201905230916058371324600_ST/SYS201905230916058371324600_ST.001.png" width="400"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①表示_____,与花丝组成桃花的_____,③④⑤组成的结构是_____。</p><p>(2)桃树开花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正忙着给桃花进行_____。要结出桃,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委生理过程是_____。</p><p>(3)桃肉鲜嫩多汁,桃肉在生物学上所指的结构是_____,是由图1中的_____发育而来。</p><p>(4)图乙中的整个果实是由图1中()_____发育而来。</p></div></div>
<div><p>【答案】花药 雄蕊 雌蕊 传粉 受精 果皮 子房壁 ⑤子房 </p><p>【解析】</p><p>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中①花药,②花丝,③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据此分析解答。</p><p>(1)花蕊由雌蕊和雄蕊组成,雌蕊由③柱头、④花柱和⑤子房组成,雄蕊包括①花药、②花丝。<br />(2)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桃树开花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正忙着给桃花进行传粉。要结出桃,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是受精。<br />(3)(4)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9/ddfb4a98/SYS201905230916058371324600_DA/SYS201905230916058371324600_DA.001.png" width="386"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我们平时所食用的桃肉实际是果皮,由图乙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图乙中的果实是由图甲中⑤子房发育而来。</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9/ddfb4a98/SYS201905230916059802199011_ST/SYS201905230916059802199011_ST.001.png" width="571" height="2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显微镜中主要起放大作用的是[]_____和[]_____。</p><p>(2)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种细胞,其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_,判断依据是植物细胞有[]_____、[]_____、[]_____。</p><p>(3)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是_____。</p><p>A.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的物镜 B.用较大的光圈一看到更大的视野</p><p>C.移动玻片标本一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微调细准焦螺旋一使物像更清晰</p><p>(4)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p><p>(5)在细胞结构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是[]_____。</p><p>(6)图中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1目镜 4物镜 甲 A细胞壁 E叶绿体 F液泡 B B 细胞膜 D细胞质 C细胞核 B细胞膜 A细胞壁 </p><p>【解析】</p><p>观图可知:1是目镜、2是镜筒、3是转换器、4是物镜、5是载物台、6是通光孔、7是遮光器、8是压片夹、9是反光镜、10是镜座、11是粗准焦螺旋、12是细准焦螺旋、13是镜臂、14是镜座,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细胞质、E是叶绿体、F是液泡,解答即可。</p><p>(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显微镜中主要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br />(2)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种细胞。<br />(3)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B。<br />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正确;<br />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调节光圈可以调节控制光线进入镜筒,视野的改变与放大倍数有关;B错误;<br />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选项正确;<br />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C正确;<br />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D正确。<br />(4)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r />(5)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br />(6)图中的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后,准备通过实验来验证有关因素是否真的影响了光合作用,如图为他的实验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9/ddfb4a98/SYS201905230916062205406057_ST/SYS201905230916062205406057_ST.001.png" width="518"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他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_____。</p><p>(2)通过将植物放置在黑暗处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p><p>(3)步骤d的作用是_____。</p><p>(4)步骤e是检验植物叶片中是否生成了_____,该产物用_____来检验会呈现蓝色。</p></div></div>
<div><p>【答案】光 消耗叶中的有机 去除叶片中的叶绿素 淀粉 碘液 </p><p>【解析】</p><p>(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1)未遮光部分与遮光部分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因此他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br />(2)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通过将植物放置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可以去掉叶片中原有的光合作用的产物”。<br />(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步骤d的作用是去除叶片中的叶绿素。<br />(4)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因此步骤e是检验植物叶片中是否生成了淀粉,该产物用碘液来检验会呈现蓝色。</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