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13:12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p><p>B. 细菌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C. 细菌没有叶绿体,所有细菌只能进行异养生活</p><p>D. 细菌对人类不一定都有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个体。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有些细菌还有荚膜如肺炎杆菌;有的有鞭毛如鞭毛菌,而肠球菌大多无鞭毛和荚膜。有些细菌对人类有益,有些细菌对人类有害。细菌一般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细菌的这种营养方式主要分为腐生和寄生。</p><p>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个体,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故A不符合题意;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故B不符合题意;细菌一般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但是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细菌的这种营养方式主要分为腐生和寄生,故C符合题意;有些细菌对人类有害,如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的发生,有些细菌对人类有益,如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8年11月30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张晓凌带领的科学团队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证实古人在距今4-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在世界屋脊上留下了清晰、坚实的足迹。由此可看出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现的最直接的证据</p><p>A. 化石证据    B. 胚胎发育上的证据</p><p>C. 解剖证据    D. 结构方面的证据</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p><p>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而比较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只是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胚胎学上的证据(如鳃裂)只是说明了古代脊椎动物的原始祖先都生活在水中,这些证据都只是从某一方面来证明生物的进化。因此,从题中材料分析可知,由此可看出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现的最直接的证据化石。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日“锦鲤”入选中国2018年十大流行语,“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极富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下列对鱼类在水中生活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有结构与功能协调统一的鱼鳍&#xa0;B. 有能感知水流方向的结构</p><p>C. 有能够适应水中呼吸的鳃&#xa0;D. 鱼类能利用皮肤进行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鱼的体形成流线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其中胸鳍和腹鳍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背鳍防止侧翻,臀鳍协调其他鱼鳍保持平衡,尾鳍可以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鱼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向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不断向前运动。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p><p>鱼用鳍游泳,其中胸鳍和腹鳍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背鳍防止侧翻,臀鳍协调其他鱼鳍保持平衡,尾鳍可以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鱼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向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不断向前运动,所以,有结构与功能协调统一的鱼鳍故A正确;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故B正确;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故C正确,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和动物体内的能量来源于</p><p>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消化吸收      D.蒸腾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线粒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人和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鸟类飞行时,牵动翼扇动的结构是</p><p>A. 羽毛    B. 肌肉    C. 骨骼    D. 皮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鸟类的身体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固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p><p>鸟类与飞翔有关的胸肌特别发达,约占体重的1/5,它能发出强大的动力,牵引翼的煽动,可以有力地带动翅膀煽动,提供强大的动力。鸟类煽动翅膀的动力来自肌肉。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在运动中,动作的协调非常重要。而起调节作用的是</p><p>A. 骨骼肌    B. 神经系统    C. 运动系统    D. 循环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下提供。</p><p>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脊椎动物的运动是依靠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来完成的,其中起调节作用的是神经系统。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p><p>B. 脊椎动物依靠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一个动作</p><p>C.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主要部分</p><p>D. 骨骼肌受到刺激产生收缩和舒张的特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骨和骨之间能活动的连结叫关节;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p><p>A.大雁飞翔时不断变换飞行“方阵”      B.蜜蜂的各种舞蹈</p><p>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          D.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p><p>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文字是蚊子翅膀煽动空气摩擦发出的,没有信息交流里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种萤火虫很奇怪,它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吸引那种萤火虫的雄性个体前来,那么雌性萤火虫的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      )</p><p>A. 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B. 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p><p>C. 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    D. 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萤火虫是一种在夜间能发光的动物,人们曾实验,在雌虫发光结束时,用人工发出2秒钟的闪光,雄虫也会被引诱过来。另有一种萤火虫,雌虫能以准确的时间间隔,发出“亮 一 灭,亮 一 灭”的信号来,雄虫收到用灯语表达的“悄悄话”后,立刻发出“亮 一 灭,亮 一 灭”的灯语作为回答。信息一经沟通,它们便飞到一起共度良宵,所以雌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是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但题干中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吸引那种萤火虫的雄性个体前来,雌的这样做了,雄的就把它认作为情伴并向它靠近。雄的在结束其发光后,若用实验办法人工发出二秒钟的闪光,则雄的也能被引诱,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俗称为大蚁蛛的蜘蛛类动物具有长期的“哺乳行为”,并且这种哺乳行为在各方面都和哺乳动物极其一致。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具有哺乳和抚育后代行为的无脊椎动物。大蚁蛛的“哺乳行为”属于</p><p>A. 觅食行为    B. 防御行为    C. 生殖行为    D. 社会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p><p>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故B不符合题意;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大蚁蛛的“哺乳行为”属于生殖行为,故C符合题意;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肌肉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001.png" width="81" height="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002.png" width="69"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003.png" width="68" height="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004.png" width="71" height="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只是一块肌肉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另一块在同一块骨上,不能准确完成一个动作,AB不符合题意;</p><p>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骨上,不能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活动,C不符合题意;</p><p>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一个关节分别固定在不同的骨上,当骨骼肌收缩时,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一个动作,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各项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p><p>A. 森林中的一群狒狒    B. 池塘中的一群青蛙</p><p>C. 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D. 果盘上的一群苍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题目考查社会行为的特征,狒狒的群体中具有明显的等级,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具有社会行为的特征。而青蛙、鼠妇和苍蝇只是简单的组合在一起群体,没有形成组织,各成员之间没有分工合作的关系,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征。名师点拨: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类迁徙,狗遇到陌生人狂吠是复杂的行为。调控这些行为的是</p><p>①运动系统  ②消化系统  ③神经系统  ④内分泌系统</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在体内外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p><p>动物的行为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动物行为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动物越高等,神经系统越发达,动物行为越发达;动物行为还受激素的调节作用,如动物的性行为受体内性激素的调节作用。动物的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的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因此,鸟类迁徙,狗遇到陌生人狂吠是复杂的行为。调控这些行为的是③神经系统和④内分泌系统。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报道,有一只刚失去幼崽的雌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不久就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雌猫的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p><p>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p><p>A.①②&#xa0;B.③④&#xa0;C.①③&#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行为与鸟类迁徙的原因相似的是</p><p>A. 鱼类洄游    B. 蚂蚁搬家    C. 喜鹊登梅    D. 螳螂捕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p><p>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节律、季节节律等。鸟类的迁徙是有季节性的,属于节律行为。通过分析可知,鱼类洄游属于节律行为,与鸟类的迁徙行为相似。蚂蚁搬家觅食行为,螳螂捕蝉属于捕食行为。喜鹊登梅寓意吉祥、喜庆、好运的到来。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1d4f1be9/SYS201904131134253246951799_ST/SYS201904131134253246951799_ST.001.png" width="213"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haracter; -aw-rel-vpos:lin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生来就有                  </p><p>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p><p>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p><p>D.能伴随动物一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意义都是动物为了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利于种族的延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习过动物行为的知识后,小明对妈妈说,我可以命令蚂蚁在地上排列成“我的中国梦”几个字,妈妈不相信。小明就用糖汁在地上写下这几个字,奇迹出现了,蚂蚁真的排列成了“我的中国梦”。小明是利用了蚂蚁的</p><p>A. 觅食行为    B. 社会行为    C. 防御行为    D. 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据动物行为的目的和意义,动物行为分为觅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节律行为等。</p><p>觅食行为是动物获取食物、维持生存的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小明就用糖汁在地上写下这几个字,奇迹出现了,蚂蚁真的排列成了“我的中国梦”,小明是利用了蚂蚁的觅食行为,故A正确;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故B错误;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故C错误;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央视《国家宝藏》现场吹响了87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骨笛是由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钻孔、精磨而成的。下列动物的骨骼不适合制作骨笛的是</p><p>A. 仙鹤    B. 鹰    C. 大雁    D. 乌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鸟的骨骼的特点就利于飞行,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腔内充满空气,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p><p>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腔内充满空气,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仙鹤、鹰、大雁属于鸟类,具有长骨中空的特点,骨骼最适合制作骨笛。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甲,不适于制作骨笛。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在动物体内释放,不需经过的过程是</p><p>A. 呼吸作用    B. 消化吸收    C. 物质运输    D. 排便</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中所含能量的物质为有机物,这些物质不能直接被动物体直接吸收,需要经过消化吸收这个过程,变成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被吸收进行血液循环的.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p><p>食物中所含能量的物质为有机物,这些物质不能直接被动物体直接吸收,需要经过消化吸收这个过程,变成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被吸收进行血液循环的,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2/09/bc25a786/SYS201905220912141877888855_DA/SYS201905220912141877888855_DA.001.png" width="254" height="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把能量释放出来的。排便是排出体内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所以不需要经过。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29fdf3b3/SYS201904131133304431871594_ST/SYS201904131133304431871594_ST.001.png" width="129"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p><p>B.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p><p>C.结构②是骨骼肌</p><p>D.肌健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p><p>A、结构③是关节腔,其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A正确;</p><p>B、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B正确;</p><p>C、结构②是关节囊,不是骨骼肌,C错误;</p><p>D、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发现繁殖期的雄鸟会载歌载舞,尽情所能的吸引雌鸟。一旦过了繁殖期,即使面对原来的钟情者也会视而不见。科学家还发现普通家鼠,雌性之间以及雌雄之间很少打架。而雄鼠之间特别是成熟的雄鼠最易发生冲突,为了弄明白其中的原因,科学家去除了雄鼠体内的雄性激素。发现雄鼠不再发生冲突而会和平相处。如果再把含有雄性激素的药丸植入他们的皮肤中,恢复雄性激素的含量,他们之间会立即发生攻击行为。若再取走药丸大部分雄鼠又会立即停战。</p><p>(1)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雄鼠的冲突行为和繁殖期的雄鸟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行为。</p><p>(2)上述动物行为的发生与什么物质有关?_____________;这种物质是由动物的____________系统调控分泌的。动物的行为除了受上述系统调控外,还受_________________系统调控。</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雄性激素/激素    内分泌    神经    </p><p>【解析】</p><p>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在体内外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还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因此,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雄鼠的冲突行为和繁殖期的雄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p><p>(2)动物的行为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动物行为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动物越高等,神经系统越发达,动物行为越发达;动物行为还受激素的调节作用,如动物的性行为受体内性激素的调节作用。动物的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的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因此,上述动物行为的发生与雄性激素/激素物质有关;这种物质是由动物的内分泌系统调控分泌的。动物的行为除了受上述系统调控外,还受神经系统调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列图一、图二和图三回答以下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2/09/bc25a786/SYS201905220912145119568902_ST/SYS201905220912145119568902_ST.001.png" width="475"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和B分别表示两种肌肉,在图一动作中,B的状态是_________。在图二动作中,A的状态是_________。</p><p>(2)图三表示运动系统的模型图,在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下,和__________会产生收缩和舒张的反应,牵动相应的_______绕着[]_________活动从而完成某一个动作。</p></div></div>
<div><p>【答案】舒张    舒张    骨骼肌/肌肉    骨    1骨连结/关节    </p><p>【解析】</p><p>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图中A表示肱二头肌,B表示肱三头肌。图三中</p><p>(1)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因此,A和B分别表示两种肌肉,在图一动作表示屈肘状态,B肱三头肌的状态是舒张。在图二动作表示伸肘,A肱二头肌的状态是舒张。</p><p>(2)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据图三可知,图中3、5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骨,2、4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肌肉,1表示肘关节(能活动的骨连结)。骨骼肌收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能够收缩,牵引着骨绕关节活动,于是产生了运动。因此,图三表示运动系统的模型图,在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下,2和4骨骼肌会产生收缩和舒张的反应,牵动相应的骨绕着1骨连结/关节活动从而完成某一个动作。</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八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