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11:27

初中生物复习专题训练 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毒物质的情况如下表: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276004458650_ST/SYS201712302336276004458650_ST.001.png" width="410" height="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B→C→D    B. A→B→C    C. B→A→C→D    D. A→C→B→D</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因此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越少。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毒物质从少到多依次是A 0.06、B1.23、C8、D78。因此食物链是A→B→C→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松树生活在干旱的地方,其根部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这说明(   )</p><p>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p>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与环境无关</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改变环境。例如:松树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地方,甚至岩石的缝隙中,这是对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根都能够分泌出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这又说明松树也能改变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某个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中的①所代表的成分名称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277729330089_ST/SYS201712302336277729330089_ST.001.png" width="228"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生产者</p><p>B.消费者</p><p>C.分解者</p><p>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 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阳光、空气、土壤和水等是 非生物成分,图中①②③④属于生物部分,①植物属于生产者,②和③动物,属于消费者,④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⑤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p><p>B.能有效蓄水、吸污、净化水质</p><p>C.是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p><p>D.能调节区域小气候</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由于湿地多水、过湿,故不透气,不适合 各种植物的生长,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也多是各种水鸟或鹤类,生物的种类相对不够丰富。因此湿地生态系统不是所有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热带雨林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年降水量超过 2000mm,且分配均匀,无明显旱季,土壤多砖红壤.丰富的热量和季节分配均匀以及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 数量十分丰富。故错误的叙述是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p><p>A.一条食物链     B.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p><p>C.一个食物网   D.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综上所述A、C、D选项错误,只有B选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p><p>A.农田生态系统   B.园林生态系统</p><p>C.草原生态系统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在所有的生态系 统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中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285268919917_ST/SYS201712302336285268919917_ST.001.png" width="250"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草属于         ,兔、鼠、鹰等动物属于            。</p><p>(2)该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            。</p><p>(3)位于食物链中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        (填植食性或肉食性)动物。</p><p>(4)如果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在一段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p><p>(2)5;食物网;</p><p>(3)植食性;</p><p>(4)增加;</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此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生产者,兔、鼠、鹰属于消费者。</p><p>(2) 食物链的数法是: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也就是说再往后没有箭头了为止),逐条逐条的数,看有多少种走法(注意最高消费者不一定是一 个).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题中的食物链有:1、草→兔→鹰;2、草→兔→狐;3、草→鼠→狐;4、草→鼠→鹰;5、草→鼠→蛇→鹰;共5条。食物链彼此交 错,形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p><p>(3)食物链的第一环节是生产者即植物,第二环节的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即植食性动物。</p><p>(4)若该环境中 鹰大量减少,蛇会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增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282945697146_ST/SYS201712302336282945697146_ST.001.png" width="239"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玉米的        作用开始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         ,</p><p>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p><p>(2)此生态系统中,人、猪、鸡和玉米之间通过              关系形成食物链。请写出一条食物链(至少包含三个环节):                                          。</p><p>(3)在此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微生物是腐生的         ,它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p><p>(4)若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最后进入人们的餐桌。</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光合  递减  人</p><p>(2)吃与被吃    3    “玉米→猪→人”等</p><p>(3)细菌(真菌、甲烷菌)   分解者</p><p>(4)食物链(食物网)</p><p>【解析】</p><p>试题分析:(1)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人。</p><p>(2)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玉米→人;玉米→猪→人;玉米→鸡→人,一共有3条食物链。</p><p>(3)一些杆菌和甲烷菌,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在沼气池内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甲烷,因此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分解者。</p><p>(4)有害物质如铅、汞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即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人。</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生物复习专题训练 1(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