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11:24

初中生物复习专题训练 4(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心脏的房室瓣处于开放,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时,心脏的状态是(   )</p><p>A.心房和心室同时收缩         B.心房收缩,心室舒张</p><p>C.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         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当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说明心房收缩将血液射入心室,此时心室是舒张的,以便血液流入心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的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   )</p><p>A.气体在血液里运输                  B.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p><p>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增加肺内气体交换的面积</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肺泡数量多,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佷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如图所示:这些特点,适于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表示血管“→”表示血液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341792920995_ST/SYS201712302336341792920995_ST.001.png" width="145"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a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  B.b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p><p>C.a内血液来自心脏的左心室    D.b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左心房</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可知,a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b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a肺动脉内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b肺静脉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能够利用人类尿中有机物的是(  )</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能够利用人类尿中有机物生活的是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吞咽时,食物一般不会进入气管,是由于(   )</p><p>A.黏膜分泌粘液                B.软腭盖住喉的入口</p><p>C.会厌软骨盖住喉的入口        D.会厌软骨盖住食道的入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因为有会厌软骨,所以一般不会被呛到。但是有的人一边吃饭一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应该多吃(   )</p><p>A.含糖丰富的食物                    B.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p><p>C.含钙、磷、糖丰富的食物            D.含钙、磷、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因为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所以正在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每天应吃最多的是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正常情况下,尿液与原尿相比,主要区别是尿液中不含有:</p><p>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酸和尿素</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尿液与原尿的主要区别是尿液中不含葡萄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平静状态时,胸围长度为82.5cm,尽力吸气的胸围长度为92.8cm,尽力呼气的胸围长度为80.8cm,他的胸围差是(   )</p><p>A.10.3cm            B.12cm          C.1.7cm            D.6cm</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胸围差的测量方法是: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然后,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两次胸围长度之间的差值,即为胸围差数值;因此该同学的胸围差是92.8cm-80.8cm=12cm。</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呼吸道的功能是(   )</p><p>①进行气体交换 ②温暖吸入气体  ③清洁吸入空气   ④气体进出通道  ⑤湿润空气</p><p>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孙悟同学为患有高血压的爷爷设计 了如下午餐食谱。</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335942955346_ST/SYS201712302336335942955346_ST.001.png" width="122"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你从健康角度对该食谱做出恰当评价(写出任意两点)。a            b                </p><p>(2)食物被摄取后发生了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到人体的多个系统。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之间的联系。图中a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据图回答:</p><p>①若a为米饭中的淀粉消化后的产物,则a为       ,它进入细胞后的主要作用是提供      ,发挥该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p><p>②a进入循环系统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335942955346_ST/SYS201712302336335942955346_ST.002.png" width="189"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③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该病人患有肾病,则可能是图中     (填字母)过程异常所致。</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335942955346_ST/SYS201712302336335942955346_ST.003.png" width="353"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④取某健康人肾动脉、肾小囊和输尿管中的液体进行分析,得到右表数据。据表分析可知,X液体相当于取自图中    所示结构。</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米饭和蛋汤适于食用;盐渍腊肉和咸鱼不适于食用;</p><p>(2)①葡萄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呼吸作用;②右心房;③A;④I。</p><p>【解析】</p><p>试题分析:图中a表示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I表示肾小囊,II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1)高血压患者不能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吃太咸的食物、少吃动物脂肪、不食动物内脏等。可以食用米饭和蛋汤等食物。</p><p>(2)①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中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功能物质.糖类在消化系统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这一过程是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处完成的。</p><p>②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p><p>③若人体的肾小球的通透性过大,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就会通过肾小球滤过,形成的尿中就有了血细胞。</p><p>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通过表中的数据可知,X中含有蛋白质较少,所以应该是原尿,取自肾小囊。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瘦肉型“健美猪”是某些不法人员在生猪饲料中使用了化学药品瘦肉精形成的,人吃了含瘦肉精的猪肉会出现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请回答:</p><p>(1)人摄入“健美猪”肉后,残留在猪肉中的瘦肉精主要在消化道        处被吸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对人体造成危害。</p><p>(2)“健美猪”的血液通过其肾脏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        作用及肾小管的       作用形成尿液,部分瘦肉精不能回流至血液,因而尿液中可检出瘦肉精。</p><p>(3)被人体吸收的瘦肉精由消系统到达肾脏的血液循环路线要经过心脏的四个腔吗?             。</p><p>(4)在购买包装的食品时,应当关注包装袋上的                 。</p><p>(5)就上述瘦肉精事件谈谈你对目前食品安全的看法。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小肠</p><p>(2)滤过作用   重吸收</p><p>(3)要经过心脏的四个腔</p><p>(4)生产日期、保质期等</p><p>(5)食品安全无小事,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加强法制教育,惩罚不法行为</p><p>【解析】</p><p>试题分析:(1)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决定这个功能的结构特点是:成人小肠一般有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内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被吸收后,随即由内壁毛细血管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运往全身。</p><p>(2)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余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p><p>(3)瘦肉精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流经的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脏;因此由小肠到达肾脏的血液循环路线中要先、后经过心脏的四个腔。</p><p>(4)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p><p>(5)食品安全无小事,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加强法制教育,惩罚不法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中的曲线示意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二氧化碳、氧气或尿素)含量的变化,OC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355220146656_ST/SYS201712302336355220146656_ST.001.png" width="179"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果该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OC为________内的血管。BC段血管中流的是_________血。</p><p>(2)如果该曲线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则OC为_______内的血管。BC段血管中的血液流入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_。</p><p>(3)如果OC表示脑部的血管,则该曲线表示______含量的变化,OA段血管是_    _。</p><p>(4)无论血液流经什么器官,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AB段都是____________血管,与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这种血管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肺;动脉血</p><p>(2)肾脏;右心房</p><p>(3)氧气;动脉</p><p>(4)毛细;血管的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p><p>【解析】</p><p>试题分析:(1)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因此如果图示中的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OC为肺内的血管,BC段即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p><p>(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内的尿素等废物会明显减少;如果图示中的曲线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则OC为肾脏内的血管,BC段血管为肾静脉,其内的血液通过下腔静脉流入心脏的右心房。</p><p>(3)当血液流经脑部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脑细胞利用,将脑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因此如果OC表示脑部的血管,则该曲线表示的是氧气含量的变化,OA段血管是脑动脉,AB段是脑部的毛细血管,BC段是脑静脉。</p><p>(4)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发生在毛细血管处,这是因为毛细血管具有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体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345612692280_ST/SYS201712302336345612692280_ST.001.png" width="199"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进行重吸收是有选择的,程度也不同。重吸收的主要有部分无机盐、大部分水和全部                 等物质。</p><p>(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过滤时,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这些蛋白质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分解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消化液中的              。</p><p>(3)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检测比较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中所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发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没有发生          ,此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处于          状态。</p><p>(4)某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这种废物没有从尿液中排出,说明排泄还有其他途径,你认为还有哪些途径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葡萄糖;</p><p>(2)氨基酸;氨基酸消化酶(或蛋白酶);</p><p>(3)气体交换;结合;</p><p>(4)呼气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少量水分,出汗排出多余的无机盐、尿素、少量水分等。</p><p>【解析】</p><p>试题分析:(1)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等物质。</p><p>(2)在消化道内蛋白质不溶于水,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需要在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消化成能溶于水的物质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含有蛋白酶的消化液有:胃液、小肠液、胰液。</p><p>(3)氧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被运输的,在肾小球里,血液只进行了过滤作用,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所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几乎没有变化,也就是血液仍然是动脉血。只有当血液流经肾小管细胞周围时,把氧提供给肾小管细胞,把肾小管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走,血液才变成静脉血的。</p><p>(4)人体内的排泄途径共有三条:一条是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主要排出大量水分、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一条是以气体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一条是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无机盐、尿素、少量水分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每时每刻必须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 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的。图( 一) 为呼吸系统模式图, 图( 二) 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 图( 三) 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342783870918_ST/SYS201712302336342783870918_ST.001.png" width="427"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 图(一) 中的A指的是 ________,图(二) 所示曲线中的 _________段表示人体吸气过程, 请结合图(一) 、图(二) 完整叙述人体的吸气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p><p>(2) 图(三) 中1代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B端流到C端后,其成分变化是________含量增加。</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膈肌;b-c;①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增大;②膈肌收缩,膈的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③这样胸廓的容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④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p><p>(2)二氧化碳;氧气。</p><p>【解析】试题分析:(1)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中A是膈肌,把胸腔和腹腔隔开,膈肌的收缩舒张,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增大或缩小。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骨间的肌肉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图中a-b、c-d廓容积缩小,代表呼气过程;b-c段气胸廓容积扩大,代表吸气过程。</p><p>(2)图(三)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334474359574_ST/SYS201712302336334474359574_ST.001.png" width="123"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________________左右两肺之间。</p><p>(2)观察心脏的结构,可以看到图中__________的壁最厚,这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p><p>(3)小刚出去玩时不小心被狗咬了一口 ,医生为其注射了狂犬疫苗。请写出药物到达心脏各个腔的先后顺序〈用数字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         _。  </p><p>(4)有些婴儿出生时〔4〕和〔10〕之间有一个洞,这种心脏缺 陷会使循环系统输送氧气的能力降低,原因是__                              。</p><p>(5)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此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被称为21世纪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为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写两条措施)。</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p><p>(2)10;左心室</p><p>(3)3→4→9→10</p><p>(4)动脉血与静脉血混合</p><p>(5)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吸烟,少饮酒。</p><p>【解析】</p><p>试题分析:(1)人的心脏在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本人的拳头差不多。</p><p>(2)观察心脏的结构可以发现心脏的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因为左心室的收缩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是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p><p>(3)注射药物后,药物随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3右心房,然后依次经过4右心室→7肺动脉→肺→8肺静脉→9左心房→10左心室→6主动脉→病灶部位;因此药物到达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3→4→9→10。</p><p>(4)在左心室与右心室之间有一个洞,这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这种缺损会使左心的动脉血和右心的静脉血相混合,从而降低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导致发生体力活动后心悸、气促,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p><p>(5)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吸烟,尽量少饮酒,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333161663802_ST/SYS201712302336333161663802_ST.001.png" width="272"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的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地方是      。</p><p>(2)过程B中,食物中的淀粉在小肠中被分解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p><p>(3)过程C被称为      ,是通过        实现的;过程D被称为     ,经过该过程后血液变为     血。</p><p>(4)过程G中,如果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则最可能是肾脏的          发生病变;如果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最可能是          分泌不足所致。</p><p>&#xa0;</p></div></div>
<div><p>【答案】(1)A; 组织细胞;</p><p>(2)葡萄糖;</p><p>(3)肺通气;呼吸运动; 肺的换气; 动脉;</p><p>(4)肾小球;胰岛素。</p><p>【解析】试题分析:(1)人体跟其他大多数生物一样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而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组织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少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p><p>(2)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例如食物中的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通过小肠的吸收进入血液运往全身。</p><p>(3)过程C被称为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过程D被称为肺的换气,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p><p>(4)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可能是因为此人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发生病变。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来不能过滤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也能过滤到原尿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蛋白质和血细胞,因此尿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代谢,如果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说明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的原因一般是胰岛所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引起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们学习和运动,需要消耗能量;即使是静止不动,也需要消耗能量。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那么,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356655595169_ST/SYS201712302336356655595169_ST.001.png" width="205"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自食物,食物中含有能量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食物中含有能量的物质进入消化系统后会逐步被消化。请参照右图中给出的两种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程度的示意曲线,绘出淀粉的消化曲线。</p><p>(3)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消化道内最终生成和被吸收的部位都是_______________。</p><p>(4)葡萄糖被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往组织细胞过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填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肺动脉 ②主动脉  ③下腔静脉 ④右心室</p><p>(5)葡萄糖进入细胞后,通过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请写出反映这一变化的表达式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糖类、脂肪、蛋白质</p><p>(2)<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817f1c6/SYS201712302336356655595169_DA/SYS201712302336356655595169_DA.001.png" width="200"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小肠</p><p>(4)③④①②</p><p>(5)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p><p>【解析】试题分析:(1)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食物中含有能量的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p><p>(2)淀粉自口腔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完,据此画图。</p><p>(3)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里有多种消化酶,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p><p>淀粉的初步消化是从口腔处开始的,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最终在小肠里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p><p>(4)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组织细胞外的毛细血管。</p><p>(5)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呼吸作用把线粒体内的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生物复习专题训练 4(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