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10:26

初中生物复习专题训练 8(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淋巴细胞在天花病毒的刺激下,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在这里,天花病毒和特殊蛋白质分别是(   )</p><p>A.抗原、抗体     B.抗原、抗原    C.抗体、抗原  D.抗体、抗体</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当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此蛋白质叫做抗体,抗原,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因此天花病毒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2002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围,免费为适龄儿童种乙肝疫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乙肝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B. 接种乙肝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p><p>C. 乙肝疫苗对儿童来说属于抗体    D. 接种乙肝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p><p>&#xa0;</p></div></div>
<div><p>【答案】AC</p><p>【解析】试题分析:乙肝的病原体是乙肝病毒,乙肝是因血液、母婴和性交传播而引发的血液传染病,A错误;接种乙肝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B正确;乙肝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C错误;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乙肝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近海发生了9.0 级强烈地震和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强震发生后,中国派出的救援人员及时赶赴日本,并送去了大量救援物资。假如你是一名救灾现场的救援者,请解答下列问题:</p><p>(1)如果发现某人受伤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喷射状流出,可以判断是        血管出血,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近心端止血。</p><p>(2)如果遇到失血过多的人,应按照输               的原则,及时给予输血救治。</p><p>(3)给病人打针、服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的             ,不能盲目用药。</p><p>(4)为防止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p><p>(5)为防止灾区的儿童得病,医生给他们注射疫苗,使其体内产生相应的        ,从而具有抵抗某些疾病的能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p><p>(6)日本的地震及海啸引发了核辐射,致使某些中国人疯狂地购买碘盐,虽然碘是合成            激素的主要原料,但专家解释:食用碘盐对预防核辐射的作用并不大,相反食用过多还会带来其他危害,最终“抢盐”事件得以平息。</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动脉;(2)同型血;</p><p>(3)说明书(使用说明);</p><p>(4)切断传播途径;</p><p>(5)抗体;特异性;</p><p>(6)甲状腺</p><p>【解析】</p><p>试题分析:(1)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血管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射状流出,这时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近心端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p><p>(2)及时输血是抢救大量失血患者的最好措施,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造成红细胞凝集而阻碍血液循环,反而加重了失血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p><p>(3)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给病人服用前,都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p><p>(4)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防止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p><p>(5)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协助吞噬细胞来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p>(6)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但碘盐对预防核辐射的作用并不大,因此抢购食盐是一种盲从之举。</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人类漫长的岁月里,传染病曾夺去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在与之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对传染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有了充分的认识。请回答下列问题。</p><p>(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           。</p><p>(2)人类采用接种“牛痘”的方法消灭了天花。接种到人体内的“牛痘”在免疫学上称为</p><p>     (填抗原或抗体),接种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从而发挥机体    免疫的作用。</p><p>(3)每年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具有传染性和       性的特点。流感发生时期,老师经常用醋熏教室,这种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请列举一种预防流感的方法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病原体;</p><p>(2)抗原;抗体;特异性;</p><p>(3)流行;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接触病人生活用品及餐具、与病人讲话时带口罩等</p><p>【解析】</p><p>试题分析:(1)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病毒、细菌、真菌属于能引起传染疾病的微生物;</p><p>(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接种到人体内的“牛痘”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将人体接种“牛痘”,会刺激人体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在人体内会存留很长时间,人体内具有这种抗体后,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该抗体会协同白细胞将其消灭,人就不会在得天花;这属于特异性免疫;</p><p>(3)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由于病原体的分布比较广和散播能力比较强,所以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流行也很难治愈,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因此,流感发生时期,老师经常用醋熏教室,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接触病人生活用品及餐具、与病人讲话时带口罩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生物复习专题训练 8(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