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西省贵港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p><p>A.人的高和胖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p><p>C.免的长毛与鼠的短毛 D.豌豆的红花和白花</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的高和胖,是人的高矮和胖瘦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人的高与矮,或人的胖与瘦,都是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p><p>玉米的黄粒和圆粒,是玉米粒的颜色和形状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玉米的黄粒与白粒,或玉米的圆粒与长粒,都是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p><p>免的长毛与鼠的短毛,是兔和鼠,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如免的长毛与短毛,或鼠的长毛与短毛,都是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p><p>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是豌豆花的颜色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p><p>①制酸奶②酿酒③制醋④做面食⑤制酱.</p><p>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①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p><p>②酿造葡萄酒要用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属于真菌;</p><p>③制醋要用醋酸菌,发酵能产生醋酸,醋酸菌属于细菌;</p><p>④做馒头或面包等面食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p><p>⑤制酱要用到霉菌,霉菌属于真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p><p>A. 胃液 B. 胰液 C. 肠液 D. 胆汁</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p><p>C.由陆生到水生 D.由水生到陆生</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都是生物进化趋势,ABD正确;</p><p>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而不是由陆生到水生,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既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又全部属于昆虫的是( )</p><p>A.蝗虫、蜜蜂 B.菜粉蝶、蚊子</p><p>C.青蛙、家蚕 D.螳螂、蝴蝶</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蝗虫、蜜蜂都是昆虫,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p><p>菜粉蝶、蚊子都是昆虫,菜粉蝶、蚊子都是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p><p>青蛙是两栖类、变态发育,家蚕是昆虫、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p><p>螳螂是昆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蝴蝶是昆虫、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贵港市木格白甘蔗皮脆肉甜汁多,远近闻名,在白甘蔗生长时期,需要量最多的是( )</p><p>A.含氮、含磷、含铁的无机盐 B.含氮、含磷、含钙的无机盐</p><p>C.含钙、含铁、含锌的无机盐 D.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p><p>B.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目镜</p><p>C.小明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p><p>D.用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对光的要求是,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光就对好了,A正确;</p><p>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B错误;</p><p>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目镜上;然后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说明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C错误;</p><p>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日常生活中出现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时,下列调节方法正确的是( )</p><p>A.听音乐或打球来分散注意力 B.喝酒、抽烟</p><p>C.破坏物品出气 D.大吵大闹</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不要喝酒、抽烟、拿破坏物品出气、大吵大闹.要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大山雀偷饮牛奶 B.蚯蚓走迷宫</p><p>C.母鸡哺育小鸡 D.海豚表演</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大山雀偷饮牛奶”、“蚯蚓走迷宫”、“海豚表演”,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ABD错误;</p><p>“母鸡哺育小鸡”,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中,能有效预防近视的是( )</p><p>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p><p>B.躺卧着看书</p><p>C.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p><p>D.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A正确;</p><p>躺卧看书、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都会导致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从而引起近视的发生,B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p><p>A.输卵管 B.子宫 C.阴道 D.卵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是子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降低环境的温度,这主要是植物通过哪些生理活动实现的( )</p><p>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p><p>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气体交换和吸收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p><p>植物的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与花生相比,牛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p><p>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花生属于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牛属于动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花生相比,牛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单位从小到大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p><p>A.种、纲、属、目、科、门、界 B.种、属、科、目、纲、门、界</p><p>C.科、种、纲、属、目、门、界 D.种、纲、目、科、门、属、界</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相似程度最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呼吸道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p><p>B.可以使空气温暖</p><p>C.可以使空气湿润</p><p>D.能够清除空气中的所有有害物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可以使空气温暖、可以使空气湿润,ABC正确;</p><p>呼吸道的处理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呼吸道不能够清除空气中的所有有害物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最多的是( )</p><p>A.目镜10X,物镜4X B.目镜10X,物镜40X</p><p>C.目镜5X,物镜40X D.目镜12.5X,物镜10X</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40(倍),A符合题意;</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B不符合题意;</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C不符合题意;</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2.5×10=125(倍),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人类的“立足点”是( )</p><p>A.岩石圈的内部 B.水圈的大部</p><p>C.岩石圈的表面 D.大气圈的底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A错误;</p><p>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主要集中于表层和浅水的底层,大部分水圈都有生物生存,B错误;</p><p>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C正确;</p><p>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草、兔、狐三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47180045/SYS201712302337309619192508_ST/SYS201712302337309619192508_ST.001.jpeg" width="148"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haracter; -aw-rel-vpos:lin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丙对应的生物 ,它属于 (填“恒温”或“变温”)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p><p>(2)若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可以表示为 ;</p><p>(3)若该食物链受农药DDT的污染,则体内积累DDT最多的生物是 ;</p><p>(4)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 部分,要保护该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p><p> </p></div></div>
<div><p>【答案】(1)兔,恒温,胎生、哺乳;</p><p>(2)乙→丙→甲;</p><p>(3)甲(或狐);</p><p>(4)非生物,自然保护区。</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中草、兔、狐三者存在食物链:草→兔→狐;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低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数量越少。因此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第一营养级草,最少的生物是营养级最高的狐。所以,乙代表草、丙代表兔、甲代表狐;兔是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p><p>(2)由(1)分析可知:乙代表草、丙代表兔、甲代表狐,所以食物链为:乙→丙→甲。</p><p>(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乙→丙→甲中,甲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积累的DDT最多。</p><p>(4)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草、兔、狐仅仅表示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4月16日,日本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不可估计,灾害后,随时都可能爆发多种传染病,为了预防传染病,对灾区进行大范围消毒给灾区群众注射疫苗等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p><p>(1)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的环节是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p><p>(2)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注射疫苗属于 ,它是利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建立起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p><p>(3)在震区会有很多人受伤,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速度较慢,可判断这是 血管出血,此时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遵循的输血原则是输 血.</p><p> </p></div></div>
<div><p>【答案】(1)传染源;</p><p>(2)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p><p>(3)静脉,120,同型。</p><p>【解析】</p><p>试题分析:(1)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流行不起来。</p><p>(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p><p>(3)输血的原则是同型相输,输血前要做交叉配血实验,即使输同型血,也要慢慢的输;如果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且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这是静脉血管破裂,此时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急救。</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请结合如图回答以下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47180045/SYS201712302337292228872638_ST/SYS201712302337292228872638_ST.001.jpeg" width="391"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haracter; -aw-rel-vpos:lin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醉酒”者场擦汗能够表现出走路摇晃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 造成的;</p><p>(2)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 ,请用甲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p><p>(3)对醉酒者采用吹气检测醉驾程度,吹气时,膈肌处于 (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p><p>(4)酒驾者血液中的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中的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发生此变化的原因是丙图中的 (填字母)进行了 的作用;</p><p>(5)醉酒的人常表现出面红耳赤的状态,此时体内 (填“胰岛素”或“肾上腺素”)水平比正常值高.</p><p> </p></div></div>
<div><p>【答案】(1)小脑;</p><p>(2)1→3→4→5→2;</p><p>(3)舒张;,扩散;</p><p>(4)右心房,D,重吸收;</p><p>(5)肾上腺素。</p><p>【解析】</p><p>试题分析:(1)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走路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造成的。</p><p>(2)发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1感受器→3传入神经→4神经中枢→5传出神经→2效应器。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p><p>(3)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司机吹气时膈肌状态应是舒张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p><p>(4)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从丁图看出,葡萄糖浓度变为0。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导致尿液的葡萄糖浓度是0。因此当血液进入肾脏流经图丙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发生在丙图的部位是D肾小管,此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肾小管重吸收。</p><p>(5)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验证“绿叶在逛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47180045/SYS201712302337296821418181_ST/SYS201712302337296821418181_ST.001.jpeg" width="411"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haracter; -aw-rel-vpos:lin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图的处理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 消耗或转运掉;</p><p>(2)B图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形成 ;</p><p>(3)经过D图的操作后,叶片的颜色变为 色,F图是在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 ;</p><p>(4)这个实验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同时也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p><p> </p></div></div>
<div><p>【答案】(1)淀粉;</p><p>(2)对照;</p><p>(3)黄白,碘液;</p><p>(4)淀粉。</p><p>【解析】</p><p>试题分析:(1)该实验的步骤暗处理: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此实验中利用了有、无阳光照射处理,B图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p><p>(3)经过D图的操作后,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酒精的颜色会变为绿色,叶片便于观察。F图是在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p><p>(4)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现象表明,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所以,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