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p><p>A. 水螅 B. 涡虫 C. 海葵 D. 珊瑚虫</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水螅、珊瑚虫、海葵等属于腔肠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蛔虫的结构中能够防止被寄主消化液分解,从而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p><p>A. 角质层 B. 消化管 C. 肠 D. 生殖器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p><p>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能防止寄主消化液的侵蚀,从而具有保护作用,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蚯蚓放在干燥的沙土中,蚯蚓很快就会死亡是因为( )</p><p>A. 体表黏液干燥,呼吸无法进行</p><p>B. 体内水分散失过多</p><p>C. 灰尘和细沙堵塞了呼吸的通道</p><p>D. 不习惯干燥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是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氧溶在体表湿润薄膜中,再渗入角质膜及上皮,到达微血管丛,由血浆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输送到体内各部分。蚯蚓的上皮分泌粘液,背孔排出体腔液,经常保持体表湿润,有利于呼吸作用,一旦蚯蚓体表黏液干燥,呼吸无法进行,蚯蚓很快死亡。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蚯蚓的环带的认识,正确的是( )</p><p>A. 前、后端各一个 B. 靠近身体的后端</p><p>C. 靠近身体的中部 D. 靠近身体的前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解答时可以从环带的位置来切入。</p><p>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前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蝗虫在生长过程中,必须蜕皮的原因是</p><p>A、外骨骼不能生长 B、外骨骼损坏,需形成新的外骨骼</p><p>C、表皮细胞老化,死亡 D、蝗虫的形态发生改变</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蝗虫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蝗虫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每蜕一次皮,蝗虫就增加一龄,一生中共蜕5次皮,变成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p><p>A. 表皮 B. 气管 C. 鳃 D. 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蝗虫通过气门用气管来呼吸的,气门是呼吸的通道,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管的内壁上有毛细血管。</p><p>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在蝗虫体内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所以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蜘蛛、蜈蚣、虾、蟹的共同特征( )</p><p>A. 具有三对足 B. 足都是分节的</p><p>C. 用气管呼吸 D. 有两对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蝗虫和虾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节肢动物的特征、蝗虫和虾的结构特点方面来切入。</p><p>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蝗虫是陆生节肢动物,用气管呼吸,有两对翅、三对足;蟹、虾是水生节肢动物,用鳃呼吸,有触角2对,有很多游泳足,触角和足分节。蜘蛛、蜈蚣都是节肢动物,因此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足和触角分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p><p>A. 是否有体毛 B. 体内是否有脊柱</p><p>C. 体温是否恒定 D. 肌肉是否发达</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属于鱼类的是</p><p>A. 娃娃鱼 B. 鱿鱼 C. 鳄鱼 D. 草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p><p>B、鱿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属于软体动物;</p><p>C、鳄鱼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因此属于爬行动物;</p><p>D、草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属于鱼类.</p><p>因此属于鱼类的是草鱼.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类的身体上最发达的肌肉是( )</p><p>A. 翼和腿上的肌肉 B. 后肢肌肉</p><p>C. 两翼肌肉 D. 胸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p><p>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体温恒定可以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p><p>A. 青蛙和蜥蜴 B. 麻雀和蛇 C. 丹顶鹤和海南坡鹿 D. 老虎和蚯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p><p>恒温动物指体温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在动物界中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老虎、海南坡鹿为哺乳动物,麻雀、丹顶鹤为鸟类等属于恒温动物,而蛇、蜥蜴为爬行动物、青蛙为两栖动物,蚯蚓为环节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对应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p><p>A.鲫鱼--鳃 B.青蛙--皮肤与肺 </p><p>C.家鸽--气囊 D.家兔--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鲫鱼属于鱼类用鳃呼吸,正确;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正确;家鸽属于鸟类,用气囊辅助肺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错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 )</p><p>①体表有羽毛②前肢为翼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④心脏四腔⑤体温恒定⑥卵生、体内受精</p><p>A. ①②③ B. ④⑤⑥</p><p>C. ①③⑤ D. ②④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心脏四室,体温恒定等。</p><p>①体表有羽毛 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②前肢变为翼,适于飞行生活。这一点也与其它动物不同,如哺乳动物是体表被毛,但不是羽毛;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适于飞行,这点也是其它动物所不具有的;而④心脏四腔、⑤体温恒定、⑥卵生,体内受精等不属于鸟类所特有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马牛羊的口腔里找不到下列哪种结构 ( )</p><p>A. 犬齿 B. 舌头 C. 臼齿 D. 门齿</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马牛羊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它们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兔能迅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主要原因是 </p><p>A. 具有发达的大脑、神经及四肢 B. 视觉敏感</p><p>C. 具有较大的耳朵 D. 嗅觉灵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家兔为陆生动物,具有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据此答题。</p><p>家兔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大脑特别发达,对外界多变的环境做出及时反应,还有四肢比较发达,便于逃避敌害,适应陆地复杂的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是( )</p><p>A、金丝猴 B、大熊猫 C、猕猴 D、黑猩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组成。</p><p>A. 骨和肌肉 B. 骨骼和肌肉 C. 关节和肌肉 D. 骨和关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一动你的关节,仔细体验,正常的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是</p><p>A.牢固,但不灵活 B.灵活,但不牢固</p><p>C.既牢固又灵活 D.既不牢固又不灵活</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既牢固又灵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p><p>A. 蚂蚁搬家、孔雀开屏、公鸡报鸣</p><p>B. 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p><p>C. 蜘蛛结网、惊弓之鸟、大雁南飞</p><p>D. 狗辨主人、黄牛耕地、老马识途</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尺蠖拟态、孔雀开屏、大雁南飞、公鸡报晓、猫捉老鼠、蜜蜂采蜜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惊弓之鸟、黄牛耕地、老马识途等.</p><p>故选:A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白蚁的群体中不具有生育能力,负担着筑巢、觅食等职能的是( )</p><p>A. 蚁王 B. 蚁后 C. 工蚁 D. 兵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p><p>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群体中有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幼虫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巢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后蚁。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与身体其他部分很不相称,而且自己不能移动,由工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首领”雄狒狒( )</p><p>A. 只有享受的特权 B. 既有享受的特权,也有保卫群体的义务</p><p>C. 只有保卫群体的义务 D. 既无享受的特权,也无保卫群体的义务</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雄狒狒,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雄狒狒还有带领雄狒狒保卫群体的义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p><p>A. 舞蹈 B. 声音 C. 气味 D. 动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蚂蚁是群居生活,个体间用气味来进行信息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人在长有鬼针草的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p><p>A. 毁坏了鬼针草 B. 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和果实</p><p>C. 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 D. 破坏了鬼针草的生活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被沾上一些鬼针草的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扩大了鬼针草的分布范围。故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 )。</p><p>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三者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地球上各种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同时细菌等各种微生物也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的尸体及腐烂物质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人体上肢的两种运动状态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9/23b08d47/SYS201905230917059062406301_ST/SYS201905230917059062406301_ST.001.png" width="302"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A动作叫做_____,B动作叫做_____.(填“伸肘”或“屈肘”)</p><p>(2)写出肌肉的名称:①是_____肌,在 A中处于的状态是_____(填“收缩”或“舒张”);②是_____肌,在 B中处于的状态是_____(填“收缩”或“舒张”).</p><p>(3)在运动中骨相当于_____,关节相当于_____,骨骼肌提供动力.</p><p>(4)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骨的运动是靠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完成.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_____组肌肉相互配合,并且受到_____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其他如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协作.</p></div></div>
<div><p>【答案】屈肘 伸肘 肱二头 收缩 肱三头 收缩 杠杆 支点 两 神经 </p><p>【解析】</p><p>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由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可知: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A表示屈肘,B表示伸肘。</p><p>(1)图中A表示屈肘,B表示伸肘。<br />(2)图中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br />(3)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屈肘时以肘关节为支点。 <br />(4)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参与肌肉收缩或舒张,产生的动力使骨骼肌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家兔和狼的牙齿结构示意图。请跟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9/23b08d47/SYS201905230917060473710529_ST/SYS201905230917060473710529_ST.001.png" width="373"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图中数字所指部位的名称:是_____;是_____;是_____。</p><p>(2)_____图是兔的牙齿,理由是它只分化为_____齿和_____齿,这些都是与兔的植食性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狼的牙齿,还有锋利的_____,可用于攻击、捕食、撕裂食物,这与它们_____的生活习性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门齿 臼齿 犬齿 A 门 臼 犬齿 食肉 </p><p>【解析】</p><p>(1)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物,由于盲肠适于消化植物性纤维,而肉食性动物一般不食草,所以其腹腔内的盲肠不发达或退化。<br />(2)图中1为门齿,2为臼齿,3为犬齿。据此解答。</p><p>(1)图中1为门齿,2为臼齿,3为犬齿。<br />(2)A图是兔的牙齿,理由是它只分化为门齿和臼齿,这些都是与兔食草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br />B图是狼的牙齿,还有锋利的犬齿可用于攻击、捕食、撕裂食物,这是与它们肉食的生活习性相适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识图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9/23b08d47/SYS201905230917061814584939_ST/SYS201905230917061814584939_ST.001.png" width="133"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的是[]_____;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地一起的是[]_____。</p><p>(2)脱臼是由于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使[]_____从[]_____里滑脱出来造成的。</p></div></div>
<div><p>【答案】⑤关节软骨 ②关节囊 ①关节头 ④关节窝 </p><p>【解析】</p><p>观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p><p>(1)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②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br />(2)脱臼是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使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p><p>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p><p>实验步骤:</p><p>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9/23b08d47/SYS201905230917063015312092_ST/SYS201905230917063015312092_ST.001.png" width="257"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p><p>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p><p>(1)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p><p>(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p><p>(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p><p>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___。</p><p>(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p><p>(5)蚂蚁的取食行为是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_____控制的。</p></div></div>
<div><p>【答案】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 糖 蚂蚁喜欢甜食 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先天性行为 遗传物质 </p><p>【解析】</p><p>本题以“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实验的设计能力,包括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和处理数据能力。</p><p>由题意可知:<br />(1)科学探究的三个要素依次是明确的目标、实验的过程、还要有结果。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所以,做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br />(2)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是糖。<br />(3)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蚂蚁喜欢甜食。<br />(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br />(5)蚂蚁取食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属于先天性行为。</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