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第一章认识生命章末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物种属于生物的是(  )</p><p>①草  ②煮熟的鱼  ③珊瑚  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龙化石 ⑦蘑菇  ⑧家鸽.</p><p>A. ②⑤⑥⑦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⑧    D. ①⑤⑦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⑥恐龙化石都不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①草、⑤冬眠的蛇、⑦蘑菇、⑧家鸽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生物应激性的是( )</p><p>A.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迅速合拢</p><p>B. 生长在田野里的向日葵,其花盘总是向着光生长</p><p>C. 王朋同学吃水果糖时,口腔内总是会分泌许多唾液</p><p>D. 生活在河水中的鲫鱼,总是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p><p>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迅速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的应激性,A不符合题意;<br />生长在田野里的向日葵,其花盘总是向着光生长,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的应激性,B不符合题意;<br />吃水果糖时,口腔内总是会分泌许多唾液,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的应激性,C不符合题意;<br />生活在河水中的鲫鱼,总是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是生物的应激性,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关于生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p>A.生物都能进行呼吸</p><p>B.生物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p><p>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p><p>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物具有一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判断小狗是生物的依据,错误的是( )</p><p>A. 你呼唤它,给它骨头啃,它向你跑来,冲你摇尾巴</p><p>B. 小狗需要不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p><p>C. 小狗可以制造本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p><p>D. 小狗能不断长大,能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你呼唤它,给它骨头啃,它向你跑来,冲你摇尾巴,说明小狗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不符合题意;<br />小狗需要不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说明能够进行呼吸,B不符合题意;<br />小狗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符合题意;<br />小狗能不断长大,能繁殖后代,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孟浩然的诗《春晓》共有四句,其中不涉及生命活动、生命现象的是( )</p><p>A. 春眠不觉晓 B. 处处闻啼鸟 C. 夜来风雨声 D. 花落知多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春眠不觉晓,是人对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br />处处闻啼鸟,是鸟类的繁殖现象,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br />夜来风雨声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br />花落知多少,是植物的繁殖现象。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或成语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p><p>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p><p>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A是蜻蜓的产卵行为,C是雄蛙进行求偶,D是鸟类的筑巢,这些都属于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红楼梦葬花吟中的“花谢花飞花满天,桃李明年能再发”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p><p>A. 应激性和适应性 B.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p>C. 生物能进行呼吸 D.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据此解答。</p><p>“花谢花飞花满天,”花谢后子房开始发育,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桃李明年能再发”体现了生物的再生长现象,“三月香巢已垒成”体现了生物的繁殖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块方形的样地中,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不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p><p>A. 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的数目的多少</p><p>B. 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数目的多少;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p><p>C. 所选样地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p><p>D. 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方法是否具有随机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样方法的步骤: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注意问题: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m2、灌木16m2、草本1m2;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④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⑤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p><p>采用样方法时,样方数量不宜太少,则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的数目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A错误;<br />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表示物种数目的多少,与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数的多少无关,B正确;<br />样地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影响取样的方法,很多样方数才能保证调查的普遍性,而不会因特例使结果有很大误差,C错误;<br />样方的数量和随机性保证调查结果不会因为偶然或特殊情况,造成偏差,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问题中需要通过调查解决的是( )</p><p>A. 找出猫和狗的相同点有哪些?</p><p>B. 温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p><p>C. 储存两年的花生种子还能播种吗?</p><p>D. 初中生的近视率如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p><p>找出猫和狗的相同点有哪些用的是观察法,A不符合题意;<br />研究温度对鼠妇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和储存辆两年的花生种子还能不能播种,用的是实验法,B、C不符合题意;<br />初中生的近视率如何,用的是抽样调查,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蘑菇、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某同学们按形态结构特点进行的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p><p>A. 蘑菇;麻雀、潮虫、蚯蚓;各种树木花草</p><p>B. 蘑菇、潮虫;麻雀、蚯蚓;各种树木花草</p><p>C. 蘑菇;麻雀、蚯蚓;各种树木花草、潮虫</p><p>D. 蘑菇、各种树木花草;麻雀、潮虫、蚯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与动物的不同点:<br />1、植物一般不会运动,动物一般都能自由运动;<br />2、植物一般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自养,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r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营养方式是异养 首先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个体发育的;<br />4、植物从小只有营养器官,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之后才开始出现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动物从出生基本上就具备了后天所需要的所有器官;<br />5、高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动物细胞不具有,同时高等植物的成熟细胞还有中央大液泡,有的一些植物器官里如叶片还有叶绿体。</p><p>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分为微生物:蘑菇;动物:红蜘蛛,麻雀、潮虫、蚯蚓;植物:各种树木花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各选项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长的生态系统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5ce6c33c/SYS201712302305029389885822_ST/SYS201712302305029389885822_ST.001.png" width="286"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这个生态球中只有鱼,鱼要呼吸,需要氧气,还要获取营养物质,都无法得到,所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时间不会很长,A不正确;这个生态球有鱼,水生植物等生物,但植物在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鱼提供氧气和养料,反而和鱼争夺氧气。所以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短,B不正确;这个生态球里面有鱼、水生植物,并在阳光下,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为鱼提供营养物质和呼吸所需的氧气.所以能相对稳定的时间最长,C正确;生态球直接方在黑暗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于鱼争夺氧气,相对稳定的时间也很短,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 )</p><p>A.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C.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雀吃粮食属于捕食关系,兔吃草,没有草,兔子会饿死,狐也会因食物缺乏而死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p><p>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p><p>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p><p>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p><p>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A中,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中反映的是光对生物的影响;C中反映的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中反映的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出自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中的诗句,这诗句描写了影响鳜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p><p>A. 阳光 B. 江水 C. 温度 D. 桃花</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温度。“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桃花盛开了(表明春天来到了),河水解冻开始流淌了,这时候鳜鱼的生命活动变得旺盛了,长得肥了;因此该诗句描述的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鳜鱼生活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许多文学家通过诗句对生物界存在的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p><p>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p><p>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都是环境知道非生物因素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C、D不符合题意;<br />蚂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大堤的牢固性,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因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圈、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p><p>B.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可能被破坏</p><p>C.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p><p>D.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p><p>B、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的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受到破坏;</p><p>C、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p><p>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生态系统等,都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地球之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等生态功能;</p><p>B. 湿地生态系统中,被固定在有机物中的碳元素的传递途径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p><p>C. 与湖泊生态系统相比,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p><p>D. 含氮、磷等矿质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超量排放,会造成湖泊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鱼类大量死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p><p>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等生态功能,A正确;</p><p>已固定在有机物中的碳元素的传递途径是生物群落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以及生物群落→无机环境,B错误;</p><p>与湖泊生态系统相比,稻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较低,C正确;</p><p>含氮、磷等矿质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超量排放,会造成湖泊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鱼类大量死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人类活动中,有益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p><p>①绿化荒山,植树种草 </p><p>②要致富,砍大树 </p><p>③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 </p><p>④见毒蛇就打死它 </p><p>⑤退耕还林 </p><p>⑥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p><p>A. ①②⑥ B. ①⑧④ C. ①⑤⑥ D. ①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绿化荒山,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有益于改善生态环境,建造一个鸟语花香的生态家园; 树木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大量砍伐树木,只能破坏环境; 因此,要致富,砍大树,是错误的做法;蛙蛇鸟是野生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我们应该保护这些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而不能吃它们; 毒蛇也是一个物种,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能见毒蛇就打死它;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要耗费大量的木材,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故答案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p><p>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p><p>C.我市通川区莲花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p><p>D.“黄花之乡” 渠县境内的所有黄花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如阳光、空气、土壤、水分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D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p><p>A.合作 B.竞争 C.共生 D.捕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草和豆苗之间会争夺阳光、养料,所以是竞争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习过生物的特征后,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在校园里观察生物,发现他们身上能体现出的生物特征以及校园生态系统的景象.</p><p>(1)高大的银杏树叶金黄,簌簌飘落.体现生物特征:______.</p><p>(2)石榴树上挂上了红彤彤的小灯笼﹣石榴,石榴的颜色、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体现生物特征:__________.</p><p>(3)草丛底下的鼠妇被碰到后,缩成了小球.体现生物特征:__________.</p><p>(4)肥大的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体现了生物特征:__________.</p><p>(5)一场雨后草丛里的小蘑菇迅速长大.体现生物特征:__________.</p><p>(6)还有一条重要的特征是什么呢?请写出来: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排出体内的废物 遗传和变异 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需要营养 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⑦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1)高大的银杏树叶金黄,簌簌飘落。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br />(2)石榴树上挂上了红彤彤的小灯笼--石榴,石榴的颜色、大小、形态各不相同。说明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r />(3)草丛底下的鼠妇被碰到后,缩成了小球。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r />(4)肥大的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r />(5)一场雨后草丛里的小蘑菇迅速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br />(6)生物的特征还有: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的记录卡是小明、小刚等同学在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的记录.请根据卡片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p><p> </p><p>A1 . 油松 落叶松 刺松</p><p>A2 . 月季 玫瑰 一品红</p><p>B1 . 蜻蜓 蝗虫 麻雀 蝴蝶</p><p>B2 . 老鼠 蚯蚓 蜘蛛</p><p>B3 . 金鱼 海豚 河虾</p><p>A1 . 油松 落叶松 刺松</p><p>A2 . 月季 玫瑰 一品红</p><p>B1 . 蜻蜓 蝗虫 麻雀 蝴蝶</p><p>B2 . 老鼠 蚯蚓 蜘蛛</p><p>B3 . 金鱼 海豚 河虾</p><p>(1)他们将调查的生物分成A、B两类,A类是________ ,B类是________ . </p><p>(2)他们将A又分成两类:A1类属于________;A2类属于________ . </p><p>(3)他们将B分成三类,他们的分类标准是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植物 动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以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分类 </p><p>【解析】</p><p>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p><p>(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生物,A类属于植物,B类属于动物。</p><p>(2)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A1属于裸子植物,A2属于被子植物。</p><p>(3)B1、B2、B3的分类是根据生活环境分类的,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相比,要复杂得多,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而空中生活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用翅或翼飞行;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如鱼类,运动方式便于觅食和避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李敏家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李敏决定对此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探究:</p><p>(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p><p>(2)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影响鼠妇的生活。</p><p>(3)实验步骤:①材料:⒛只鼠妇,铁盘,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②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构成__________。③在铁盘中央放入20只鼠妇。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分别统计__________处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p><p>(4)实验结果:__________一方的鼠妇较多。</p><p>(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p></div></div>
<div><p>【答案】 土壤的潮湿程度 湿土 对照 湿土和干土 湿土</p><p>【解析】(2)做出假设是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此题假设是: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br />(3)实验步骤<br />②因为验证的是土壤潮湿程度的影响,故变量应该为土壤潮湿度,其他条件保持一致,以横轴中线为界,在纸盒内一侧放湿沙土,另一侧铺上一层干沙土,盖上纸板,这样在盒内就形成了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构成对照实验。<br />③在铁盘中央放入20只鼠妇。</p><p>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分别统计干土和湿土处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br />(4)实验结果:鼠妇都趋向黑暗的环境,所以湿土一侧的鼠妇较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谚语或诗句均与生物密切相关并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理解作答:</p><p>(1)“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因是黄鼠狼和鸡之间是 关系。</p><p>(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在强调 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非生物因素。</p><p>(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营社群生活,组成一个和谐大“家庭”,为利于种群生存,它们之间大都有明确的分工,表现为 关系。</p><p>(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者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物质供植物体重新利用。</p><p>(5)“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p></div></div>
<div><p>【答案】</p><p>(1)捕食;</p><p>(2)水分;</p><p>(3)合作;</p><p>(4)分解;</p><p>(5)变异。</p><p>【解析】</p><p>试题</p><p>(1)黄鼠狼和鸡,黄鼠狼吃鸡,黄鼠狼偷吃鸡是为了获取食物来生存的,因此黄鼠狼和鸡之间是捕食关系;</p><p>(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在强调水分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非生物因素;</p><p>(3)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反映了生物之间通过分工合作而有利于生存;</p><p>(4)细菌和真菌将植物的残枝落叶,动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的物质并供植物体重新利用;</p><p>(5)“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了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着差异,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应关系搭配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7/10/3578ed65/SYS201904071031366843651075_ST/SYS201904071031366843651075_ST.001.png" width="379"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1)与 B (2)与 C (3)与 A (4)与 E (5)与 D</p><p>【解析】(1)螳螂捕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捕食关系;</p><p>(2)大豆为根瘤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有机物,根瘤菌固定的氮可以被大豆吸收,因此大豆与根瘤菌对彼此都有利,属于共生关系;</p><p>(3)蚂蚁搬家需要许多蚂蚁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属于合作关系;</p><p>(4)蛔虫生活在小肠里,从人体中获得利益,属于寄生关系;</p><p>(5)田间里的小麦和杂草,相互争夺食物,故属于竞争关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