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章末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p><p>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p><p>C. 保护易感人群 D. 增强机体免疫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发生的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是控制传染源,将患病的人、感染者、携带者等人进行严格的隔离,防止病原体的扩散;病原体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接触、土壤及蚊蝇等可以传播,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用消毒液进行严格的消毒,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有效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行免疫接种等是保护易人群。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这样做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阻断传染病的发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这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患病者多数为小孩。其实,只要大家做好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此病是可以预防的。以下关于手足口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通过注射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来预防该病,属于特异性免疫</p><p>B. 手足口病患者是该病的病原体</p><p>C. 体内有乙肝抗体的人,不会患该传染病</p><p>D. 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是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通过注射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来预防该病,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br />手足口病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B错误;<br />注射乙肝疫苗获得的免疫属特异性免疫,只能预防乙肝,不能预防手足口病,C错误;<br />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种措施是控制传染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南方某灾区流行痢疾,当地卫生部门采取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p><p>①药物治疗患者,并将患者隔离       </p><p>②对患者身边的人进行卫生监督</p><p>③对疫区进行饮水消毒               </p><p>④对患者的体内排出物灭菌</p><p>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p><p>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题干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③④,①属于控制传染源,②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期间,同学们都分期分批免费注射了甲流疫苗,注射的药物和预防措施分别是</p><p>A. 抗体控制传染源 B. 抗体保护易感者</p><p>C. 抗原控制传染源 D. 抗原保护易感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疫苗是减毒的病原体,所以属于抗原,注射疫苗针对的是易感人群,所以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4/09/e7f49820/SYS201905240907522139369398_ST/SYS201905240907522139369398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细胞①表示淋巴细胞 B. 图中细胞①中不含有染色体</p><p>C. 该防线能抵御多种病原体 D. 该过程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p><p>①吞噬病原体,是白细胞,A错误;<br />白细胞有细胞核,含有染色体,B错误;<br />白细胞能吞噬多种病原体,C正确;<br />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传染源的是</p><p>A.携带有病菌的苍蝇 B.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p><p>C.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D.已完全康复的“非典”患者</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A 和B是传播途径,C是传染源,D是健康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天是高发季节,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疹,并采取隔离措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p><p>B. 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p><p>C. 麻疹病毒属于抗原</p><p>D. 麻疹疫苗属于抗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科学家将研制疫苗,使易感人群通过预防接种后获得相应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当人体注射疫苗后,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消灭特定的病原体,麻疹病毒和麻疹疫苗都属于抗原,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正在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病人,属于( )</p><p>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传染病患者属于传染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目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试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p><p>A.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 抗原、特异性免疫</p><p>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抗体、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志愿者所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体内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艾滋病的病原体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的</p><p>①皮肤②血液③精液④唾液⑤泪液⑥乳汁⑦尿液</p><p>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⑥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不存在于①皮肤,所以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具有全球性的“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这种大面积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罪魁祸首是(   )</p><p>A. 一种细菌 B. 一种真菌 C. 一种病毒 D. 一种原核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p><p>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称为20世纪“世纪瘟疫”的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与艾滋病患者的下列行为中,极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是( )</p><p>A. 一起游泳 B. 共用注射器 C. 相互拥抱 D. 共同进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p><p>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属于( )</p><p>A. 抗体和抗体</p><p>B. 抗原和抗原</p><p>C. 抗原和抗体</p><p>D. 抗体和抗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麻疹病毒侵入人后,能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就是抗体,因此麻疹病毒相当于抗原,所以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为抗体和抗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抗原进入人体后,使人体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的蛋白质是( )</p><p>A.病原体 B.病毒 C.抗体 D.免疫</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染病的流行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现象将逐步得到改善.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H7N9禽流感疫苗,注射该疫苗可预防H7N9禽流感,从免疫和传染病的预防来看,注射的疫苗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p><p>A. 抗原  控制传染病 B. 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p><p>C. 抗体  控制传染病 D. 抗体  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r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br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p><p>注射H7N9禽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抗体,因此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对H7N9禽流感病毒有免疫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感染,因此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2017年上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该病能从禽类传染给人、哺乳动物之间可通过飞沫传播。请回答:</p><p>(1)分析可知,H7N9禽流感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等特点,结合其传播途径判断该病属于________传染病。</p><p>(2)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________;与人体细胞相比该病病原体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人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禽流感,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_____;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p><p>(4)为验证一种新药对H7N9禽流感的疗效,实验者给感染动物甲注射了新药,给另外一种感染动物乙注射等剂量的常规药剂。写出你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流行性 呼吸道 传染源 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取同种、相同生理特征H7N9禽流感感染的小动物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乙组 </p><p>【解析】</p><p>(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br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p><p>(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H7N9禽流感可通过飞沫传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br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传染源。 H7N9禽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br />(3)注射的疫苗是抗原,可以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者。<br />(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的改进:取同种、相同生理特征H7N9禽流感感染的小动物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乙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鼠A、B做如图甲实验,图乙反映的是鼠先后接种同种疫苗后,血液中产生抗体的情况。据图回答如下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1/10/654c7788/SYS201902111004437994596891_ST/SYS201902111004437994596891_ST.001.png" width="277"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所示实验中,A鼠的作用是__。 </p><p>(2)通过接种S疫苗,使鼠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这种免疫叫做__免疫。 </p><p>(3)仔细观察分析图乙,在以下2小题中选作1题。</p><p>①图甲所示实验中,B鼠注射S疫苗后的第2天,给B鼠注射S病原体,发现B鼠死亡,则原因是:______; </p><p>②我们接种某些疫苗,有时不只接种一次,会隔一段时间再接种该疫苗,请你作出合理解释:__。</p></div></div>
<div><p>【答案】 对照 特异性 注射疫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 有些疫苗剂量较大,一次接种不能产生免疫,需多次接种</p><p>【解析】甲图中健康B鼠注射S疫苗,它进入鼠体作为抗原起作用,使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具有免疫力的抗体,再注射S病原体后,病原体已侵入,抗体立即与之结合,从而消灭抗原,因此没有发病,B鼠正常。而健康A鼠没有抗体注射S病原体后死亡。由乙图可知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留。</p><p>(1)一般进行某种实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了对实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这种实验为对照实验。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图甲所示实验中,A鼠的作用是与B鼠形成对照。<br />(2)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机理分析,S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鼠体内后,会刺激老鼠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S病原体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br />(3)(a)由乙图可知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假设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注射S病原体,则B鼠会死亡,原因是注射疫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这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r />(b)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人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因此,有些疫苗剂量较大,一次接种不能产生局部免疫,需多次接种。</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