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05:17

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古诗词中不含生物的是(  )</p><p>A. 牧童骑黄牛    B. 遥看瀑布挂前川</p><p>C. 处处闻啼鸟    D. 浅草才能没马蹄</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黄牛、鸟、马属于生物,ACD不符合题意;</p><p>瀑布、川不属于生物,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体现出生物具有的特征是</p><p>A、能够运动                 B、需要呼吸 </p><p>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 C</p><p>【解析】</p><p>试题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叫做应激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们使用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    )</p><p>A. 细菌    B. 植物病毒    C. 动物病毒    D. 细菌病毒</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病毒的分类可以得知,绿脓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是一种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因此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细菌病毒。</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证明叶片变红与温度变化有关,需将植物放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下处理,这种生物学探究方法是(  )</p><p>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测量法    D. 调查法</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错误;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为证明叶片变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需将植物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进行处理,这种生物学探究方法是实验法,B正确;测量法通过仪器来获得某些参数的方法,C错误;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海带依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p><p>B. 墙藓的茎、叶内有输导组织,适于生活在陆生的环境</p><p>C. 铁线蕨有了根、叶、茎的分化,依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p><p>D. 杨树比蕨菜更适于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输导组织发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p><p>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A错误;墙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受精必须借助于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B错误;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C正确;杨树属于种子植物,蕨菜属于蕨类植物,是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的种子可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孢子植物的受精大都在水中完成,离不开水,所以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不同之处在于:</p><p>A.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分裂    B.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要形成新的细胞膜</p><p>C.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要形成新的细胞壁    D.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均分成两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p><p>动、植物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都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平均分成两部分,所以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A错误;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原来细胞中间向内凹陷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先形成新的细胞膜,再产生新的细胞壁,B错误,C正确;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xa0;&#xa0;&#xa0;)</p><p>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p><p>B. 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20千米左右</p><p>C. 生物圈仅有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组成</p><p>D.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圈既包括了生物圈这个环境,又包括了生物圈里面所有的生物,它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生物圈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位养鸭老人,手中提着鸭食,身后跟着一群竖一字排列的鸭子,请分析,这些鸭子有哪几种行为。 ( )</p><p>① 觅食行为 ② 学习行动  ③ 社会行为   ④ 迁徙行为</p><p>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觅食行为指的是动物通过独特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鸭子跟着养鸭老人是想获得食物,所以属于觅食行为,呈竖一字排列的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称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错误的操作是( )</p><p>A. 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p><p>B. 用镊子把撕下的内表皮在水滴中展平</p><p>C. 取一片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迅速放下</p><p>D. 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左侧,然后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1洁净玻片;2在载玻片上滴清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上撕取一块薄膜;4把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展平;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使它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6染色:因为细胞核里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为了观察细胞核,在载玻片的一侧滴碘液,从另一侧吸引.</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珊瑚、蛔虫、蚯蚓、河蚌分别属于:</p><p>A. 腔肠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p><p>B.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p><p>C. 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p><p>D.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由许多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p><p>珊瑚虫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蛔虫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属于环节动物;河蚌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下列各项活动中,能增强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p><p>A.收获的粮食晒干后贮藏    </p><p>B.农业生产中及时耕松土壤</p><p>C.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p><p>D.向贮存水果的仓库中充加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A错误;</p><p>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正确;</p><p>C、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C错误;</p><p>D、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据此原理,在贮藏水果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降低水果的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在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p><p>A. 家鸽、壁虎、青蛙    B. 蝗虫、蚯蚓、蜈蚣</p><p>C. 鲫鱼、家兔、螳螂    D. 蚂蚁、蜜蜂、鲨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常见的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家鸽属于鸟类,壁虎属于爬行类,青蛙属于两栖类,鲫鱼和鲨鱼属于鱼类,家兔属于哺乳类。因此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选项B中列举的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黑猩猩取食白蚁是一种学习行为    B. 老母鸡孵卵是先天性行为</p><p>C. 蜜蜂利用舞蹈传递食物信息    D. 狒狒不具有社会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动物行为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社会行为是指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p><p>黑猩猩取食白蚁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A正确;老母鸡孵卵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正确;蜜蜂利用舞蹈传递食物信息,如蜜蜂通过“8”字舞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远近等,C正确;狒狒具有严格的等级有首领,因此狒狒具有社会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小组进行实验时设置的装置图,能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装置是(&#xa0;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a03f6218/SYS201904220925542169746057_ST/SYS201904220925542169746057_ST.001.png" width="49"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a03f6218/SYS201904220925542169746057_ST/SYS201904220925542169746057_ST.002.png" width="62" height="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a03f6218/SYS201904220925542169746057_ST/SYS201904220925542169746057_ST.003.png" width="128"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a03f6218/SYS201904220925542169746057_ST/SYS201904220925542169746057_ST.004.png" width="100"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来氧气的过程。故选项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p><p>A. 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B. 会导致温室效应</p><p>C. 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 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p><p>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A正确;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不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B错误;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C正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植株同一部位的三片叶子,用酒精脱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叶片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p><p>A. 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B. 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p><p>C. 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D. 三个叶片的蓝色深浅相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即植物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傍晚摘取的叶片由于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最多,早晨摘取的叶片由于进行了一晚的呼吸作用,叶片内的淀粉被大量消耗,叶片内淀粉的含量最低,夜间摘取的叶片淀粉的含量居中;故滴加碘液后,应该是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宁津时集镇是有名的杏鲍菇之乡,杏鲍菇是一种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下列有关杏鲍菇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细胞中有真正的细胞核    B. 属于单细胞生物</p><p>C.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不属于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p><p>杏鲍菇为蘑菇菌的一种,蘑菇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属于微生物,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水草进行实验的装置如下图,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本实验主要研究(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08/10/01e38714/SYS201809081008037537842100_ST/SYS201809081008037537842100_ST.001.png" width="260"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p><p>B. 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p><p>C. 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p><p>D. 光照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见:两图的变量是光照,可见该装置是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1是细胞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2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3是植物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d5d828cb/SYS201905260905475966211475_ST/SYS201905260905475966211475_ST.001.png" width="555"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A过程表示______过程,B过程表示________过程。经过_____过程形成了组织。</p><p>(2)若图3为菠菜叶肉细胞结构,与图1所示细胞相比,还有[ ]_____、[ ]____、[ ]_______等结构。</p><p>(3)用显微镜观察如图1所示的细胞时,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______。</p><p>(4)若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___(填标号),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 __________方移动装片。</p></div></div>
<div><p>【答案】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B    a细胞壁    c液泡    d 叶绿体    物镜    7     右下    </p><p>【解析】</p><p>图1中A表示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图2中1目镜、2转换器、3物镜、4遮光器、5反光镜、6粗准焦螺旋、7细准焦螺旋,图3中a细胞壁,b细胞核,c液泡,d线粒体,e细胞膜,f细胞质,g叶绿体,据此解答。</p><p>(1)图中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变,因此图A表示细胞分裂过程;B细胞分化形成了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因此经过B过程形成了组织。</p><p>(2)若图3为菠菜叶肉细胞结构,与图1所示细胞相比,还有a细胞壁、c液泡、d 叶绿体,液泡、叶绿体、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p><p>(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碰到玻片。</p><p>(4)若要使视野中的物象更加清晰,应调节7细准焦螺旋,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下图所示植物,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d5d828cb/SYS201905260905477908405838_ST/SYS201905260905477908405838_ST.001.png" width="444"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大气中氧主要来源于_________(填字母)类植物的光合作用。</p><p>(2)常作为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的是:______________ 。</p><p>(3)植物A有了________________。</p><p>(4)植物E区别于D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 植物。</p><p>(6)在以上植物中,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是:_______(填字母),利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是____(填字母)。</p></div></div>
<div><p>【答案】B    C    根、茎、叶的分化    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被子    DE    ABC    </p><p>【解析】</p><p>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p><p>(1)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体内含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藻类植物虽然一般个体较小,但分布在地球上广大的水域,总体数量庞大,大气中氧气的90%来自于A水绵(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p><p>(2)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p><p>(3)植物A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p><p>(4)图中D向日葵苏被子植物,E油松属于裸子植物。两者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两者的区别是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p><p>(5)在地球上的30多万种植物中,被子植物就占20多万种。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植物是被子植物。</p><p>(6)在以上植物中,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是:D向日葵、E油松,利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是A肾蕨、B水绵、C葫芦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分别是蝗虫、蚯蚓、青蛙、蜥蜴、家鸽、家兔的图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d5d828cb/SYS201905260905479850452943_ST/SYS201905260905479850452943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体表有____________,减少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p><p>(2)怎样区分B身体的前端和后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图E飞行时,吸气和呼气时在肺里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独特的呼吸方式称为___________。C幼体用_______ 呼吸,成体用______________ 呼吸。</p><p>(4)E体表被覆_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_;体内有膈,胎生哺乳的动物是_____。</p><p>(5)若将图中的动物分为AB与CDEF两类,则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p><p>(6)图中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是______。(填字母)</p></div></div>
<div><p>【答案】外骨骼    靠近身体前端有环带    双重呼吸    鳃    用肺兼用皮肤呼吸    羽毛    翼    F兔    有无脊柱    F    </p><p>【解析】</p><p>图A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B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蜥蜴属于爬行动物,E家鸽属于鸟类,F家兔属于哺乳动物,据此答题。</p><p>(1)A蝗虫的身体分 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既能支持、保护内部结构,又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p><p>(2)B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环带可区分它身体的前端和后端。</p><p>(3)E家鸽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肺,气囊只是暂存气体的作用,因此,家鸽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用肺兼用皮肤呼吸。</p><p>(4)E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宽大的翼又增加了飞行的升力,适于飞翔。F家兔的体内有膈,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p><p>(5)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即一类是AB,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一类是CDE,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p><p>(6)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在题中的动物中,家兔最高等,因此家兔学习能力最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骨骼肌与关节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d5d828cb/SYS201905260905481982500048_ST/SYS201905260905481982500048_ST.001.png" width="352"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A中,完成托起哑铃的动作必须在___________的支配下,由肱二头肌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来共同完成。</p><p>(2)图B表示肘部的关节,在完成托举哑铃的动作时,关节起________ 作用。</p><p>(3)图B中,[ ]__________包绕整个关节,使关节更加牢固,附着在关节面上的[ ]__________使关节更加灵活。</p></div></div>
<div><p>【答案】神经系统    收缩    舒张    支点    4关节囊    2关节软骨    </p><p>【解析】</p><p>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图B中,1关节头,2关节软骨,3关节窝,4关节囊,5关节腔。</p><p>(1)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参与肌肉收缩或舒张,产生的动力使骨骼肌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屈肘状态下,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伸肘状态下,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完成托起哑铃动作就是屈肘状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p>(2)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图B表示肘部的关节,在完成托举哑铃的动作时,关节起支点作用。</p><p>(3)图B中,4关节囊由结缔组织组成,包绕整个关节,使关节更加牢固,附着在关节面上的2关节软骨,使关节更加灵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一组密封的玻璃容器,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绿色植物生长在潮湿土壤中。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d5d828cb/SYS201905260905483143772895_ST/SYS201905260905483143772895_ST.001.png" width="238"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经检测白天容器内气体成分的特点是氧气含量高,影响这个变化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此生理过程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_中。摘下瓶内的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颜色_____。</p><p>(2)夜晚容器内气体成分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含量增高,此时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p><p>(3)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是_____________,甲容器比乙容器内壁上出现的水珠多,说明 __________ 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p><p>(4)甲、乙两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p><p>(5)若此装置为蔬菜大棚,下列哪些措施可提高大棚蔬菜产量______________(填序号)。</p><p>①增加光照时间    ②合理密植     ③适当增加大棚内氧气浓度   ④增加昼夜温差</p></div></div>
<div><p>【答案】光合作用    叶绿体    变蓝    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气孔    叶    叶片的数量    ①②④    </p><p>【解析】</p><p>(1)根据小烧杯内溶液成分的不同,该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2)夜间没有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瓶内空气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4)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呼吸作用的强弱与温度等有关,夜间适当的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以减少蔬菜的呼吸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1)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若烧杯内液体为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则取下其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颜色不变蓝。</p><p>(2)夜间没有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瓶内空气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p><p>(3)叶片上的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甲容器比乙容器内壁上出现更多的水珠,说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p><p>(4)甲、乙两个实验的变量是叶片的数量。</p><p>(5)①光照时间越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②合理密植能够充分利用光能;④增加大棚中的昼夜温差:大棚中白天温度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就少,蔬菜的产量就越高,因此①②④都是正确的做法。</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如图所示:</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d5d828cb/SYS201905260905485265820000_ST/SYS201905260905485265820000_ST.001.png" width="277"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暗处一昼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将此装置放置在光下数小时后,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_____加热,使______溶解在酒精中。</p><p>(3)实验中滴碘液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     </p><p> A.I叶绿色部分 B.II叶覆盖铝箔部分 C.III叶D. II叶未覆盖铝箔部分 E.I叶白斑部分</p><p>(4)在叶片I中可以设计对照实验,其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p><p>(5)通过II中实验现象的对比可知,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p><p>(6)若瓶内III叶片与I叶片的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则变量是__________,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隔水    叶绿素    AD    叶绿体    光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p><p>【解析】</p><p>(1)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这个特性来检验叶片中是否制造了淀粉。如果叶片变蓝说明叶片中有淀粉,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如果叶片不变蓝,说明叶片中没有淀粉,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有:光、叶绿体,光用来提供动力,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p>(1)选作实验的植物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为的是将通过呼吸作用将牵牛花枝条中贮存的淀粉运走耗尽。</p><p>(2)叶片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只能溶于酒精,加热能使酒精快速溶解叶绿素,如果将叶片放在酒精中,并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易燃容易引起火灾。因此,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的原因是防止酒精燃烧出现危险。</p><p>(3)Ⅰ叶覆盖铝箔部分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叶片不会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Ⅱ叶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会变蓝,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为:光和二氧化碳。Ⅲ叶片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Ⅰ绿叶的未覆盖铝膜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了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Ⅱ叶绿色部分,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会变成蓝色,可见,实验中滴碘液变蓝的是:AD。</p><p>(4)Ⅱ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形成对照,Ⅱ叶的对照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p><p>(5)通过II中实验现象的对比可知,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二氧化碳。</p><p>(6)若瓶内III叶片与I叶片的 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则变量是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七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