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04:43

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八年级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p><p>A. 桫椤    B. 珙桐    C. 桂花    D. 水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A错误;</p><p>B、 金花茶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性的名贵观赏植物.据统计,总数约有220种.而经自然杂交及人工培育的品种当在数千种以上。但以前,人们没有见到 过花色金黄的种类。1960年,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在广西南宁一带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山茶花,被命名为金花茶。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B错误.</p><p>C、桂花是普通的植物,C正确;</p><p>D、 水杉,落叶乔木,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四组动物中,都属于昆虫纲的是( )</p><p>A. 蝴蝶、蝗虫、蚂蚁    B. 螃蟹、蜘蛛、蜈蚣</p><p>C. 蜘蛛、蝴蝶、螳螂    D. 蝎子、蜈蚣、对虾</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胸部一般有3对足、2对翅,螃蟹、对虾属于甲壳纲,蜘蛛、蝎子属于属于蛛形纲,蜈蚣属于多足纲,蝴蝶、蝗虫、蚂蚁、螳螂都属于昆虫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按照进化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p><p>A. 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p><p>B.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p>C. 爬行类、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p><p>D. 两栖类、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据此可知,按照进化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这是因为(  )</p><p>A. 嗅觉在起作用    B. 侧线在起作用    C. 听觉在起作用    D. 视觉在起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因此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分)“最早的鱼儿怎么没有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这是摘自诗歌《化石吟》的片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p><p>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p><p>B. “最早的鸟儿”比“最早的鱼儿”先出现</p><p>C. 两栖类是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型</p><p>D. 根据“最早的鸟儿”的特征,说明鸟类可能由爬行类进化而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p><p>B、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可见在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B错误。</p><p>C、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C正确。</p><p>D、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量的野生生物价值还未开发,这些生物也许在提取药物、改良品种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的:( )</p><p>A. 潜在价值</p><p>B. 直接价值</p><p>C. 间接价值</p><p>D. 无价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直接利用生物体如食用萝卜、药用如大青叶三七、工业用如橡胶;生物体的间接价值,如植物在 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保持水土的作用,调节碳氧平衡的作用,动物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等,潜在价值如将来有可能开发出新药材,如红杉树提炼强效抗癌药物紫 杉醇,将来利用这些野生生物改良品种方面有重要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  )</p><p>A.繁衍后代的需要</p><p>B.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p><p>C.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p><p>D.短颈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p><p>①自然发生 ②物种不变  ③过度繁殖 ④环境污染  ⑤生存斗争 ⑥遗传、变异 ⑦适者生存</p><p>A. ①②③⑦    B. ④⑤⑥⑦    C. ①③④⑤    D. ③⑤⑥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自然选择是生物在自然界中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时淘汰的过程,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只有有利变异的过个体经过生存斗争容易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不利变异的个体淘汰。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地区某种蛾的体色有棕色、灰白色、白色三种,它们的数量如图25-2。后来,由于该地区长期环境污染,树木及植被被熏成黑褐色。理论上,图25-3能正确反映三种蛾数量变化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179adaf/SYS201712302303567368775055_ST/SYS201712302303567368775055_ST.001.png" width="185" height="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179adaf/SYS201712302303567368775055_ST/SYS201712302303567368775055_ST.002.png" width="407"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当环境颜色为黑褐色时,体色为棕色的蛾类因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近,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这是适者生存;体色为灰、白两色的蛾类因体色与环境颜色存在巨大反差,则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淘汰,这是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多年以后,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棕色蛾类的数量相较多,灰色和白色的蛾类数量相对较少,符合这一特点是C。</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八级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