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03:37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成活后,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是(  )</p><p>A. 酸味的    B. 甜味的</p><p>C. 一半酸味,一半甜味    D. 酸甜适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水蜜桃的枝是接穗,因此这个枝条将来所结果实的味道应该和接穗的一样,是甜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无性生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后代有较多的变异性    B. 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p><p>C. 能增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D. 是大多数动物的生殖方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无性生殖保持了亲本的优良性状,有性生殖能增加子代适应自然选择的能力。</p><p>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缺点是因为子代和亲本的遗传特性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比较低;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大多数动物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故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2/18/4dd9daeb/SYS201807221847479878445649_ST/SYS201807221847479878445649_ST.001.png" width="360"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乙经过蛹期</p><p>B. 发育过程中都有蜕皮现象</p><p>C. 都是在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p><p>D. 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乙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A不符合题意;甲和乙昆虫属于昆虫,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和防止水分的散失,不会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具有蜕皮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图甲中的蝗虫是在成虫期危害农作物,图乙中的昆虫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而成虫只吃少量的花粉或植物汁液,蛹不食不动,故C符合题意;图甲为不完全变态发育,乙为完全变态发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匹配错误的是</p><p>A. 卵壳—保护内部结构    B. 卵白—提供养料和水分</p><p>C. 卵黄—提供主要营养    D. 胚盘—固定卵黄的位置</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卵壳起保护作用,A正确;</p><p>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B正确;</p><p>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C正确;</p><p>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这个形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p><p>A. 位于常染色体上    B. 位于Y染色体上</p><p>C. 位于X染色体上    D. 位于性染色体上</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性染色体中的Y染色体只会传给儿子,而不会传给女儿。如果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Y染色体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1d4f1be9/SYS201904131134593903817746_ST/SYS201904131134593903817746_ST.001.png" width="293"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主要存在于细胞质</p><p>B.①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p><p>C.③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p><p>D.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③的数量全部为23对</p></div></div>
<div><p>【答案】BC</p><p>【解析】此题考查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③]染色体,它是由[①]DNA和[②]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染色体在体细胞中的数目是成对存在的.但是,染色体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是成单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3对,它的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3条.因此选项A和选项D的叙述是不正确的.</p><p>故选:B、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p><p>A. 基因    B. 蛋白质    C. DNA    D. 染色体</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过高度螺旋化形成的结构,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一个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3/10/679123d9/SYS201809231039249778943750_ST/SYS201809231039249778943750_ST.001.png" width="80"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p><p>B. ①是砧木,②是接穗</p><p>C. 这种嫁接方式为芽接</p><p>D. 嫁接时①②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嫁接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图中①是接穗,②是砧木,B错误;用芽做接穗的叫芽接,用枝做接穗的叫枝接,图中是用枝作接穗,属于枝接,C错误;嫁接时①接穗和②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基部是最原始的种类</p><p>B.分枝越向上,生物越高等</p><p>C.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p><p>D.生物各类群之间是独立的,没有亲缘关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物的进化树中,最基部的是最原始的种类,结构最简单,越往上,生物种类越高等;从树的基部到树的梢部是代表着地质时间的延伸。从生物的进化树中,各种生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的,不是孤立的,具有较近或较远的亲缘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 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叶子,使颈和前肢都变长</p><p>B. 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而定向产生了白色的有利变异</p><p>C. 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不定向变异长期定向选择的结果</p><p>D. 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逐渐退化,结果获得匍匐的生活习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拉马克认为变异是按需要向一定的方向发生的。“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正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的体现,A错误;<br />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北极熊的体色是与环境一致的白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br />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不定向变异长期定向选择的结果,C正确;<br />蛇属于爬行动物,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足,但仍然可以爬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使用年数越长,效果越差。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p><p>A. 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p><p>B. 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p><p>C. 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p><p>D. 害虫会自然产生并且越来越强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p><p>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牧民怀特在自家羊群中发现了一只腿短且略弯曲的雄绵羊,经过他精心选育,一个新的绵羊品种﹣安康羊产生了。下列情况中与安康羊的产生相似的是(  )</p><p>A. 工业革命之后数量增加的深灰色桦尺蠖</p><p>B. 生活在海拔高处血红蛋白浓度高的藏獒</p><p>C. 人工培养的头顶有瘤状物的金鱼</p><p>D. 能够黏住昆虫的捕蝇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p><p>牧民怀特在自家羊群中发现了一只腿短且略弯曲的雄绵羊,经过他精心选育,一个新的绵羊品种      安康羊产生了,属于人工选择;</p><p>ABD、工业革命之后数量增加的深灰色桦尺蠖、生活在海拔高处血红蛋白浓度高的藏獒、能够黏住昆虫的捕蝇草,都是为了适应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ABD不符合题意;</p><p>C、人工培养的头顶有瘤状物的金鱼,是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人工选择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昆虫的发育模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4ce22eb/SYS201712310131053391192848_ST/SYS201712310131053391192848_ST.001.png" width="148"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名称:A._____ B.蛹期   C._____ D._____</p><p>(2)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_____.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期,这种发育方式称为_____.</p><p>(3)蚊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_____,这种发育方式称为_____.</p><p>(4)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存在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p><p>(5)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_____期.</p><p>&#xa0;</p></div></div>
<div><p>【答案】  幼虫  成虫  受精卵  D→A→C  成虫  不完全变态  D→A→B→C  完全变态发育  外骨骼不随昆虫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幼虫</p><p>【解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如图如果B蛹期,那么根据箭头所示A幼虫、C成虫、D受精卵(卵)。<br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C。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蝗虫的幼虫期发育时间较短,食量较小;而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因此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C成虫期。<br />(3)蚊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是完全变态发育。故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B→C。<br />(4)大多数的昆虫体表有外骨骼,起到保护、支撑和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当昆虫逐渐长大时,外骨骼就会限制昆虫的生长,因此昆虫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br />(5)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的遗传图解中,双眼皮基因用“A”表示,单眼皮基因用“a”表示.如果一对夫妇,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双眼皮.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da454b2c/SYS201904270922358876421669_ST/SYS201904270922358876421669_ST.001.png" width="243"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精子①的基因组成为    ;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为    .</p><p>(2)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       ,③的性状为       (填“单眼皮”或“双眼皮”).</p><p>(3)子女④的基因组成为    ,④的性状为       (填“单眼皮”或“双眼皮”).</p></div></div>
<div><p>【答案】(1)a   a  (2)Aa 双眼皮   (3)aa  单眼皮</p><p>【解析】</p><p>试题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所以,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AA或Aa.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a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可能形成许多简单有机物的自然条件是____、紫外线和雷电。</p></div></div>
<div><p>【答案】高温</p><p>【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大气在高温、雷电以及紫外线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原始大气可能形成许多简单有机物的自然条件是高温、紫外线、雷电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一种生物细胞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51c673a/SYS201901041718310025476126_ST/SYS201901041718310025476126_ST.001.png" width="318"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各部分的名称</p><p>A          </p><p>B          </p><p>C          </p><p>D          </p><p>E           </p><p>(2)图中D是          存在的,所以,图中所示的细胞是          细胞,而不是             细胞。</p><p>(3)图中E表示的是D上的            ,实际上一对D上有          对E,每对E都控制着某一个生物的          ,所有D上的全部的E控制着整个生物的           。E的变化会造成            的变异。这种变异是                      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基因;</p><p>(2)成对;体;生殖;</p><p>(3)基因;数对;性状;性状;性状;可遗传;</p><p>【解析】试题分析:(1)由生物细胞的示意图可知:A表示细胞膜;B表示细胞质;C表示细胞核;D表示染色体;E表示基因。该图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是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示意图。</p><p>(2)由图可知:在生物的体细胞中,D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p><p>(3)由图可知:一对染色体(D)上包含一对DNA分子,一对染色体上有无数对基因(E)。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遗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如人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23对染色体上包括23对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人体可遗传性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级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