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p><p>A. 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B. 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p><p>C. 人的身高和体重 D. 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是两种生物的性状,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能称为相对性状,A错误;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不能称为相对性状,B错误;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人的身高和体重,不是由基因决定的性状,不能称为相对性状,C错误;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的关系,图中1、2、3、4依次表示( )</p><p>A. 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B. DNA、基因、细胞核、染色体</p><p>C.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D. 染色体、细胞核、基因、DN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d8c96798/SYS201904201031530480448912_ST/SYS201904201031530480448912_ST.001.jpeg" width="228"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内,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p><p>A.某男孩“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该基因是由男孩的母亲遗传下来的</p><p>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与环境没有关系</p><p>C.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都会遗传</p><p>D.男性精子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决定后代的性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男孩的性染色体是XY,其中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A正确;</p><p>B.生物的性状除了由基因控制外,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B错误;</p><p>C.在生殖过程中,基因会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下一代,不管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都会遗传,C正确;</p><p>D. 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婚姻法中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同性的男女禁止结婚</p><p>B.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p><p>C.人类的疾病都是有隐性基因控制的</p><p>D.人类的疾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能够最恰当地解释图中兔子背部毛色变化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fa3e81b8/SYS201904091030362943675518_ST/SYS201904091030362943675518_ST.001.png" width="205"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环境能够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B. 兔子的身体内产生了局部可遗传的变异</p><p>C. 极低温度导致兔子的基因发生改变</p><p>D. 极低温度导致兔子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白兔被载冰块,导致温度过低,为了减少光的反射,多吸收光能,发毛变为黑色,表明环境能够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简单有机小分物质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p><p>A. 原始海洋和原始陆地 B. 原始大气和原始陆地</p><p>C. 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D. 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原始大气在高温、雷电以及紫外线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该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起源的后三个个阶段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叙述正确的是</p><p>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p><p>B.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p><p>C.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体型小到体型大,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p>D. 原始大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据此判断。</p><p>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的证据是生物化石,并不是唯一证据,A错误;<br />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米勒用实验验证了这一步,B正确;<br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由体型小到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C错误;<br />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 )</p><p>A.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a86da831/SYS201905250906216694416257_ST/SYS201905250906216694416257_ST.001.png" width="66" height="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 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p><p>C. 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鸟类</p><p>D.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值得注意的是原始鸟类、哺乳类都是由原始爬行类进化而来的。</p><p>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或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7188b82e/SYS201806202243080478639705_ST/SYS201806202243080478639705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p><p>B. 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C. 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p><p>D. 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因此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a86da831/SYS201905250906219156961952_ST/SYS201905250906219156961952_ST.001.png" width="194"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p><p>B. 曲线ab段表示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大量死亡</p><p>C. 曲线bc端表示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大量繁殖</p><p>D.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使用农药时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群体密度减少;一段时间药效过后,害虫大量繁殖,害虫群体密度增加;再使用农药又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密度又减少。</p><p>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因此,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从曲线变化可知,使用农药时不能把全部害虫杀死,表明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害虫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p><p>害虫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ab段害虫群体大量减少是因为不具有抗药性的变异个体大量死亡,B正确;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曲线bc害虫数量增加是抗药性的变异个体大量繁殖,C、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豆目的部分分类图解。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类植物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c00a2b72/SYS201901041713400863460597_ST/SYS201901041713400863460597_ST.001.png" width="243"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绿豆和菜豆 B. 绿豆和紫檀 C. 合欢和紫檀 D. 合欢和菜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据分类索引可知:绿豆和菜豆同属,绿豆和紫檀同科,合欢和紫檀同目,合欢和菜豆同目,属、科、目中属最小,因此同属的绿豆和菜豆亲缘关系最近。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B.野生动物的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种类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p><p>C.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p><p>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正确;</p><p>B、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错误;</p><p>C、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栖息地等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偷猎,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是保护生物多样的根本措施,正确;</p><p>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5中鸟儿的“我的家在哪里”启示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fff6d7eb/SYS201904151035331550254311_ST/SYS201904151035331550254311_ST.001.png" width="106"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p><p>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p><p>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p><p>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也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果蝇为雌雄异体,繁殖速度快,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如图为果蝇发育过程及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a86da831/SYS201905250906221479284724_ST/SYS201905250906221479284724_ST.001.png" width="255"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观察果蝇发育过程图,其发育起点为_____(填名称),方框内所代表的发育阶段是_____,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完全变态发育。</p><p>(2)观察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可以看出体细胞的染色体是_____存在的。它主要由_____组成。</p><p>(3)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根据“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判断,该果蝇产生的生殖细胞及染色体组成分别是_____。</p><p>(4)果蝇的翅有长翅和残翅之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一对长翅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了少量残翅果蝇,以此可判断出_____为显性性状。若用G、g分别表示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请写出亲本的基因组成: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受精卵 蛹 成对 蛋白质和DNA 卵细胞、3条+X 长翅 Gg和Gg </p><p>【解析】</p><p>(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不同发育和不完全不同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若虫→成虫(例如:蝗虫、螳螂、蝼蛄、蟋蟀)。</p><p>(2)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因此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p><p>(1)果蝇生殖属于有性生殖,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果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所以方框内所代表的发育阶段是蛹。</p><p>(2)从图中可以看出,体细胞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p><p>(3)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根据图示判断,该果蝇产生的生殖细胞卵细胞。雌果蝇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3对+XX,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此,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3条+X。</p><p>(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所以一对长翅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了少量残翅果蝇,以此可判断出长翅为显性性状。若用G、g分别表示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亲本的基因组成是Gg和Gg。</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家庭的遗传图谱,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为显性,控制单眼皮的基因(a)为隐性。请据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0eb8cf5d/SYS201904061319020000339867_ST/SYS201904061319020000339867_ST.001.png" width="226"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性状。</p><p>(2)4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其中X染色体来自______号。父母控制性状的基因通过_______传递给子女的。</p><p>(3)若2号是单眼皮,5号是双眼皮,5号的基因组成是_____;若6号是单眼皮,5号和6号生下一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_____。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p><p>(4)7号和9号是表兄妹,从优生角度分析,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是后代患_____的机会大大增加。</p></div></div>
<div><p>【答案】(1)相对;</p><p>(2)XY;2 ;</p><p>(3)Aa;50% ;</p><p>(4)遗传</p><p>【解析】试题分析:(1)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因此,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人的眼睑的形状不同,是同一种生物(人)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称为相对性状。</p><p>(2)子女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一半来自母亲.男的性染色体为XY,女的性染色体为XX。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一定来源于母亲的X染色体。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p><p>(3)由于子女中的基因是来自父母双方的,2号是单眼皮,基因组成为aa,也就是有一个a将遗传给后代,所以5号中肯定有a,又因为5号是双眼皮,是显性性状,肯定至少有一个A,所以5号的基因组成为Aa。 6号是单眼皮,基因组成为aa,后代的基因组成为,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0eb8cf5d/SYS201904061319020000339867_DA/SYS201904061319020000339867_DA.001.png" width="378"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5号和6号生下一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50%。</p><p>(4)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7和9是近亲关系,他们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历史上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大气成分变化可能较小,而现在它们的大气中都没有游离氧,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由此推断,原始地球空气成分和木星、土星上的大气成分类似。1953年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米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通过放电和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a86da831/SYS201905250906223781977678_ST/SYS201905250906223781977678_ST.001.png" width="273"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米勒实验属于“模拟实验”。米勒试验装置中左上方大容器内模拟了_____的成分,它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_____。进行火化放电模拟闪电,主要为该实验提供_____。</p><p>(2)米勒试验装置中煮沸的水模拟了_____,冷凝后获得了氨基酸。通过这个试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_____。</p><p>(3)根据米勒的试验,部分学者提出了化学起源学说,他们认为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原始大气(无机小分子)→_____→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p></div></div>
<div><p>【答案】原始大气 氧气 能量 原始海洋 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有机小分子物质 </p><p>【解析】</p><p>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米勒用实验验证了这一步。</p><p>(1)美国青年学者用如图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它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有氧气。米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因此米勒实验装置大容器内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实验中,进行火化放电是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br />(2)米勒试验装置中煮沸的水模拟了原始海洋,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观察到实验收集氨基酸混合物的现象,可以推测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小分子,是完全可能的。<br />(3)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根据米勒的试验,部分学者提出了化学起源学说,他们认为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原始大气(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物质→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为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a86da831/SYS201905250906225463849116_ST/SYS201905250906225463849116_ST.001.png" width="278"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害虫,开始使用的一至三年效果较_____,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_____.</p><p>(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以上的现象:</p><p>①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起来了_____作用.在此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个体一般具有一些微小的_____,即抗药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都是_____(定向或不定向的).</p><p>②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年后的第六年,害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_____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害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新的_____重新适应环境.</p></div></div>
<div><p>【答案】(1)好 差</p><p>(2)定向选择 抗药能力 定向</p><p>自然选择 抗药类型</p><p>【解析】</p><p>试题(1)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害虫,开始使用的一至三年效果较好,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对该种害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即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而实验证明,在未使用农药前,某些害虫个体已具有这种抗药性,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p><p>(2)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蚊子杀死,抗药性强的蚊子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蚊子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在使用同等剂量的杀虫剂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的灭蚊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①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起来了选择作用,在此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个体一般具有一些微小的变异,即抗药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都是定向的,②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年后的第六年,害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害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新的有利变异重新适应环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7分)分析资料,回答问题:</p><p>资料一:泰山地处暖温带气候区,雄踞于华北大平原,相对高差15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动植物资源的“安全岛”。现有野生种子植物约107科,蕨类植物约19属,苔藓植物约242种;野生动物主要有哺乳类约25种、鸟类约154种、爬行类约12种、两栖类约6种、鱼类约22种,其他种类的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p><p>资料二:泰山拥有种类众多的珍贵、稀有甚至濒危鸟类,已知并列入保护鸟类名录的共计7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37种。泰山赤鳞鱼是泰山的著名特产、鱼类中的稀世珍品,唯泰山独有,现已建立泰山赤鳞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p><p>(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p><p>(2)资料一中提到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p><p>(3)分析下图“泰山部分生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1d4f1be9/SYS201904131134347531166721_ST/SYS201904131134347531166721_ST.001.png" width="86"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4)生物类群②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绝大多数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 从母体获得营养,并由此排出废物,成熟后从母体产出。</p><p>(5)生物类群③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其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p><p>(6)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泰山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 。</p></div></div>
<div><p>【答案】(1)生物种类 (2)种 (3)两栖类 (4)胎盘(或胎盘、脐带) (5)角质的鳞片或甲 (6)建立自然保护区 种质库</p><p>【解析】</p><p>试题(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p><p>(3)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代表的生物类群是两栖类、②是爬行类、③是哺乳类。</p><p>(4)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p><p>(5)陆生动物具有:①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②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③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④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陆地气候相对比较干燥,所以陆生动物为了防止水分散失,以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一般有减少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p><p>(6)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泰山的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建立种质库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