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北省襄阳老河口九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期使用耳机会导致听力下降,长期使用手机不当会导致近视,出现病变的结构分别是</p><p>A. 耳蜗 视网膜 B. 耳蜗 晶状体 C. 鼓膜 视网膜 D. 鼓膜 晶状体</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感光细胞位于视网膜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p><p>A. 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p><p>B. 处理动物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时,要用到产甲烷杆菌</p><p>C. 培养青霉菌可提取抗生素,用来治疗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引发的感冒</p><p>D. 酿酒时使用酒曲,是因为酒曲中含有曲霉和酵母菌等微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A正确;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B正确;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引发的感冒,抗生素不能治疗,C错误;酿酒时使用酒曲,是因为酒曲中含有曲霉和酵母菌等微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关于显微镜使用及玻片标本制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 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叶片的表皮、叶肉和叶脉,则我们使用的标本类型为切片</p><p>B. 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p><p>C.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p><p>D.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越暗</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叶片的表皮、叶肉和叶脉,则我们使用的标本类型为切片,A正确;低倍镜观察到的范围较大,可以粗略的找到待观测物的位置,因此对光时,用低倍镜正对光孔,而不是高倍镜,故B错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物像越大,数量越少,所看到的实物范围越小;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物像越小,数量越多,所看到的实物范围越大,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 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与水中生活相适应</p><p>B. 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与陆地生活相适应</p><p>C. 家鸽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与飞行生活相适应</p><p>D. 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植食生活相适应</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A正确;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B正确;家鸽用肺和进行气体交换,气囊辅助呼吸,与飞行生活相适应,C错误;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分类单位中,生物个体间相似特征最多的是</p><p>A. 界 B. 纲 C. 科 D. 种</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在题干中种是最小的单位,共同特征最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受精卵在子宫内形成,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p><p>B. 婴幼儿经常尿床,因为婴幼儿时期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p><p>C. 当阅读童年日记时,内心充满喜悦,这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p><p>D. 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应该从儿童和青少年开始,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A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活动的各器官、系统的图解。A、B、C、D表示人体和各系统,①—⑦表示人体不同的生理活动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06185fe/SYS201712310026482491602522_ST/SYS201712310026482491602522_ST.001.png" width="166" height="2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系统完成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B系统完成②过程的主要器官是肺,它们都有适于其生理功能的特殊结构,能充分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p><p>(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入A系统后,在各种消化液的共同作用下,被最终消化。食物进入小肠后,在肠液、胰液等消化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氨基酸、葡萄糖的营养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p><p>(3)小肠中的营养物质、肺泡中的氧气进入C系统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运输的动力器官是________。</p><p>(4)血液循环流经D系统后,血液中____________含量明显减少了。</p><p>(5)A系统进行④过程叫排遗,D系统排出尿液的过程叫排泄。人体排泄的代谢废物中能通过三条排泄途径排出体外的物质是________。</p><p>(6)③过程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进入C系统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p><p>(7)你可能患过感冒,也可能为此打过“吊针”。当注射液从你前臂的血管注入并运输到肺部时,药液经过的途径依次是(选择相关序号按顺序填空)前臂静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肺。</p><p>①肺静脉 ②肺动脉 ③上腔静脉 ④下腔静脉 ⑤右心房 ⑥左心房 ⑦右心室 ⑧左心室</p><p>(8)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不仅受_________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 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 蛋白质, 淀粉 心脏 尿素和氧气 水 二氧化碳 前臂静脉→③ ⑤ ⑦ ②→肺 神经系统</p><p>【解析】(1)①过程是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是吸收,完成吸收功能的主要器官是小肠;B系统的②过程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与此功能相适应,肺泡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能充分体现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入A系统后,在各种消化液的共同作用下,被最终消化。食物进入小肠后,在肠液、胰液等消化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氨基酸、葡萄糖的营养物质分别是蛋白质和淀粉;(3)小肠中的营养物质、肺泡中的氧气进入C系统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运输的动力器官是心脏;(4)血液循环流经D系统后,血液中尿素和氧气含量明显减少了;(5)A系统进行④过程叫排遗,D系统排出尿液的过程叫排泄。人体排泄的代谢废物中能通过三条排泄途径排出体外的物质是水;(6)③过程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进入C系统的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碳;(7)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体循环和肺循环,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06185fe/SYS201712310026482491602522_DA/SYS201712310026482491602522_DA.001.png" width="282"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前臂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首先经毛细血管进入上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然后依次流经: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沿此途径进入肺;(8)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不仅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他们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每个培养皿的棉花上面都均匀放置25粒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06185fe/SYS201712310026486981295322_ST/SYS201712310026486981295322_ST.001.png" width="574"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分析回答:</p><p>⑴该研究小组实验的目的是想同时探究光照和水分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若将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比较这两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p><p>⑵上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乙组和丙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_________。</p><p>⑶关于豌豆种子的萌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p><p>A.胚芽发育成芽 B.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p><p>C.胚轴伸长发育成茎 D.子叶发育成叶</p><p>⑷豌豆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________(填一生理活动)提供。同学们仔细观察后找到了甲组有些种子末萌发的原因,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p><p>⑸大田中,豌豆种子萌发成幼苗,逐渐长大,开花结果。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和___________。豌豆花的__________能发育成果实。</p><p> </p></div></div>
<div><p>【答案】 水分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有两个变量(或变量不唯一) B 呼吸作用 种子的胚失去活性(或胚不完整) 无机盐 子房</p><p>【解析】(1)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能形成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水分;比较这两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2)上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乙组和丙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变量不唯一,即有两个变量是水分和光;(3)豌豆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子叶为萌发提供营养,可见B正确;(4)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豌豆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甲组有些种子末萌发的原因,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的胚不完整了;(5)大田中,豌豆种子萌发成幼苗,逐渐长大,开花结果。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豌豆花经过传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描述了俗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境,在图中表述了一个简单的树林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只考虑图中的生物)间的关系,请综合分析后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06185fe/SYS201712310026489584841018_ST/SYS201712310026489584841018_ST.001.png" width="245"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述生态系统中描述了____条食物链。</p><p>(2)植物和动物都能进行A过程,通过该过程可知,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p><p>(3)螳螂和蝉都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体表有_______,可防止水分过度散失,适应陆地生活。</p><p>(4)植物叶片上有散失水分的结构_____,因此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p><p>(5)图中B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叶。进行B过程时,植物体向外释放出了大量的______,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p><p>(6)植物进行C过程(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结构是根尖成熟区的____________。吸收的水分运到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中进行B过程。</p><p>(7)退耕还林是我国采取的一项改善环境的重要生态措施,在移栽树木时,为提高单位面积光照利用率,应做到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1 促进物质循环 外骨骼 气孔 氧气 根毛 叶绿体 合理密植</p><p>【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上述生态系统中描述了1条</p><p>食物链;(2)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植物和动物都能进行A过程,通过该过程可知,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促进物质循环;(3)螳螂和蝉都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过度散失,适应陆地生活;(4)植物叶片上有散失水分的结构气孔,因此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5)图中B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叶。进行B过程时,植物体向外释放出了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6)植物进行C过程(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结构是根尖成熟区的根毛;(7)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退耕还林是我国采取的一项改善环境的重要生态措施,在移栽树木时,为提高单位面积光照利用率,应做到合理密植。</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