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58:31

届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一株葡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xa0;&#xa0;&#xa0;&#xa0;&#xa0;)</p><p>A. 葡萄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液泡中</p><p>B. 它们的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p><p>C. 葡萄果实的表皮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p><p>D. 细胞是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分析:</p><p>此题的知识点是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结构的异同点  。</p><p>解答:</p><p>葡萄属于植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牛属于动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p><p>A、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多种物质,西瓜、葡萄等水果味道甜美、果汁丰富,这些果汁主要来自液泡,A正确;</p><p>B、动物和植物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正确;</p><p>C、葡萄果实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而牛的心脏属于器官,C不正确;</p><p>D、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真菌通过孢子来繁殖</p><p>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病毒可在空气中繁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A正确;真菌常为丝状的有机体,青霉、曲霉都是由菌丝构成的。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直立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B正确;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C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xa0;&#xa0;&#xa0;&#xa0;&#xa0;)</p><p>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p><p>B.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p><p>C. 蝉→螳螂→黄雀三者形成一条食物链</p><p>D.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分析:</p><p>(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p><p>解答:</p><p>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不符合题意;</p><p>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错误;</p><p>C、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因此蝉→螳螂→黄雀三者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还缺少生产者,错误;</p><p>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正确  ;</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xa0;&#xa0;&#xa0;&#xa0;&#xa0;)<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8f2fcd3/SYS201712310031577776449455_ST/SYS201712310031577776449455_ST.001.png" width="261"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p><p>B. 图中的细胞为动物细胞</p><p>C. 生物体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过程①和②</p><p>D. 过程②染色体会减半</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分析:</p><p>(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  ,</p><p>(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p><p>(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p><p>(4)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p><p>解答:</p><p>图中①过程中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图中②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而不是细胞分化;图中③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而不是细胞分裂,错误;</p><p>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并且具有液泡;而动物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错误。</p><p>C、②细胞分裂是指细胞有一个分成两个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多了;①细胞生长是指细胞由小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增大了。植物体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细胞数目增加的同时体积不断增大,即细胞分裂,细胞生长。正确。</p><p>D、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  ,因此过程②染色体不会减半,错误  。</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xa0;&#xa0;&#xa0;&#xa0;&#xa0;)</p><p>A. 雷鸟在冬季换上白色的羽毛</p><p>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p><p>C. 沙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p><p>D. 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分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p><p>A、雷鸟在冬天换上白色羽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故不符合题意;</p><p>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 ,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B正确。</p><p>C、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是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因此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  。故不符合题意;</p><p>D、大雁南飞是大雁的迁徙行为  ,鸟类的迁徙是对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  ,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  ,因此大雁南飞是节律行为,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故不符合题意;</p><p>故选: 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a0;&#xa0;&#xa0;&#xa0;&#xa0;)&#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8f2fcd3/SYS201712310031579683643818_ST/SYS201712310031579683643818_ST.001.png" width="307"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p><p>B. ④是细胞控制中心</p><p>C. ⑤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p><p>D. ③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分析:</p><p>由动物和植物细胞示意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液泡、⑥叶绿体,①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②细胞膜既具有保护功能又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⑥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⑤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③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据此解答  ,</p><p>解答:</p><p>A、①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错误;</p><p>B、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B正确;</p><p>C、⑤液泡主要存在在植物细胞中,酵母菌还有液泡,C错误;</p><p>D、③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p><p>故选:B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与目的不相配的是(&#xa0;&#xa0;&#xa0;&#xa0;&#xa0;)</p><p>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p><p>B. 选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p><p>C. 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p><p>D. 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分析:</p><p>显微镜中转换器上安装的是物镜、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据此解答  ,</p><p>解答:</p><p>A、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不符合题意;</p><p>B、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一调节视野的明暗,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B符合题意;</p><p>C、移动玻片标本可以找到要观察的物像,C不符合题意;</p><p>D、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细微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像更清晰,D不符合题意;</p><p>故选:B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杜鹃花与杜鹃鸟的结构层次相比,杜鹃花缺少的是</p><p>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杜鹃花是绿色开花植物而杜鹃鸟属于动物,通过比较二者的区别是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8f2fcd3/SYS201712310031569369515187_ST/SYS201712310031569369515187_ST.001.png" width="513"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____。</p><p>(2)图一的食物网由_____条食物链组成。</p><p>(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__。</p><p>(4)猫头鹰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p><p>(5)写出图一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分解者  4  草  太阳能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p><p>【解析】分析:</p><p>解答此题结合以下知识点:</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p>(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  ,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p><p>(3)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  ,</p><p>解答:</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图一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p><p>(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  ,图中有4条食物链:草→兔→猫头鹰;草→兔→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  。</p><p>(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并逐级递减,由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动植物的遗体中的有机物也会被分解者分解,所以沿着食物链,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逐级递减  ,在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草,所以丙对应的生物是草  。</p><p>(4))在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p><p>(5)根据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食物链越长,能量流失越多,食物链越短,能量流失的越小,因此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最长的,即草→鼠→蛇→猫头鹰  。</p><p>故答案为:</p><p>(1)分解者</p><p>(2)4</p><p>(3)草</p><p>(4). 太阳能</p><p>(5)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根据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p><p>(1)正常情况下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________(填字母)。</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8f2fcd3/SYS201712310031567197615340_ST/SYS201712310031567197615340_ST.001.png" width="523"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准焦螺旋。</p><p>(3)如果将口腔上皮细胞改为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则尽管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这是因为植物细胞的外面具有__________的缘故。</p><p>(4)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p><p>(5)在绘制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应该用铅笔___________来表示。</p><p>&#xa0;</p></div></div>
<div><p>【答案】  D  细  细胞壁  细胞膜  点上细点</p><p>【解析】分析:</p><p>此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p><p>解答:</p><p>(1)观察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左眼用来观察物像,而右眼用来绘图;由图可知选项D符合,故选D ,</p><p>(2)要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在下降到过程中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直到找到清晰的物像 。</p><p>(3)、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因此尽管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破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动物细胞要在0.9%的生理盐水滴中才能保持正常形态 。</p><p>(4)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速记为:一滴→二刮→三涂→四盖→五染色 ,其中要注意一滴滴的是0.9%的生理盐水,可以保持动物细胞的正常形态,利于观察 ,二刮要用消毒牙签在洁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放在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四盖是指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然后缓缓地盖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五染色是指用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在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才能染色完全 ,染色时用稀碘液,成弱碱性,因为细胞核中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染色体,故细胞核染色最深 。</p><p>(5)学会使用显微镜是生物课的基本要求,而绘制生物图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 ,画图时一般用铅笔画出轮廓,修改后再正式画好 ,务必使图形真实,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2B铅笔点上疏密不同的细点来表示,但不能涂黑表示暗处 。</p><p>故答案为:(1). D    (2). 细    (3). 细胞壁    (4). 细胞膜    (5). 点上细点</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第二中学九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