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57:13

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的花是生殖器官,其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位于( )</p><p>A. 花药    B. 柱头    C. 花柱    D. 胚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本题考查花的结构.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花柄是花与茎相连的短柄,它起到支持和输导的作用.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的上面.在花绽放之前,花萼和花冠对花蕊起保护作用.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胚珠,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p><p>解:被子植物受精的过程是:当花粉成熟后从花药中散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花粉就在雌蕊分泌的粘液的刺激下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将精子输送到胚珠内一颗与卵细胞在胚珠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卵细胞位于胚珠.</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哪种情形是生物改变环境的实例:(  )</p><p>A.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并想通的气腔</p><p>B.仙人掌的叶演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p><p>C.野鸭的趾间长有蹼</p><p>D.刺槐的光合作用使大气的氧含量提高</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p><p>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是睡莲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A不符合题意。</p><p>B、仙人掌的叶演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是仙人掌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故B不符合题意。</p><p>C、野鸭的趾间长有皮肤构成的蹼,是野鸭对水中生活的一种适应,故C不符合题意。</p><p>D、刺槐的光合作用使大气的氧含量提高.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作用增加了大气中的氧气,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D故符合题意。</p><p>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几年,由于我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周围的鸟类越来越多了,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p><p>A.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B. 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p><p>C.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D. 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森林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植树造林,为鸟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周围的鸟类越来越多。这就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故选A。</p><p>考点定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角马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繁殖季节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  )</p><p>A. 代代使用的结果</p><p>B. 发生了定向的有利变异的结果</p><p>C. 繁衍后代的结果</p><p>D. 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而保留下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雄角马的角由于经常在争夺配偶中作为武器,这样角发达的雄性角马一般都能找到配偶,其性状经过逐代积累,而形成现在角发达的雄性角马类型.而角不发达的雄性角马由于得不到配偶,其性状得不到传递,而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  )</p><p>A. 制约环境    B. 影响环境    C. 改变环境    D. 适应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现存生物中,有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原因是这些生物产生了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p><p>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p><p>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p><p>C.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p><p>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实验证实,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后,细菌的抗药性会不断增强,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p><p>A. 药品质量下降    B. 自然选择    C. 人工选择    D. 人的体质变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因此人类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人工选择是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p><p>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块麦田里,下列哪项不属于非生物成分?(    )</p><p>A.杂草   B.阳光   C.温度    D.土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土壤、阳光、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杂草是生物属于生物因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最大的生态系统是:</p><p>A. 海洋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p><p>C. 生物圈    D. 沙漠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亲代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  )</p><p>A. N→N→N    B. N→2N→N    C. 2N→2N→2N    D. 2N→N→2N</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p><p>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2d617439/SYS201905250909113473222118_DA/SYS201905250909113473222118_DA.001.png" width="328"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2N→N→2N,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碳循环中,使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作用是(  )</p><p>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p><p>C.蒸腾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碳从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的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p><p>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是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内的过程。故B符合题意。</p><p>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与碳的循环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p><p>摄食作用指的是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与碳的循环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p><p>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各种生物的哪些活动有关(  )</p><p>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p><p>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大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同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消耗二氧化碳,这样,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p><p>所以,光合作用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关。</p><p>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利用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关.</p><p>③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无关。</p><p>④生态系统的中的分解者,它包括细菌和真菌两种生物,把动植物的遗体及排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关。</p><p>所以,①②④都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关。</p><p>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植物单株年产量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类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 )</p><p>A. 物种是可变的    B.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p><p>C. 选择的不定向性    D. 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变异是不定方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方向的即向着有利于适应环境的方向,“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可以看出该植物存在过度繁殖现象,“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说明要与不同类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生存斗争,然而“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说明不适者被淘汰。</p><p>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或成语中,不属于生殖行为的是(  )</p><p>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p><p>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一系列行为。</p><p>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属于捕食行为,A符合题意;<br />家燕在屋檐下筑巢是鸟类的筑巢行为,B不符合题意;<br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蛙的鸣叫,属于求偶行为,C不符合题意;<br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中,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生殖行为,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示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2d617439/SYS201905250909118458413509_ST/SYS201905250909118458413509_ST.001.png" width="359" height="2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兔子与田鼠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________ 它在自然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p><p>(2)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共有_______条,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镉的污染,则图中_____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p><p>(3)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______。根据这一特点,图中总能量最少的一种生物是__________。</p><p>(4)写出图中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若人们为保护草籽而大量捕杀麻雀,草反而会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6)在食物链草→鼠→猫头鹰中,若猫头鹰获得100千焦能量,则最多需消耗草_________千焦。</p></div></div>
<div><p>【答案】竞争    分解者    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促进物质循环    6    鹰    递减    鹰    草→蝗虫→麻雀→鹰    蝗虫数量增多,破坏生态平衡    10000    </p><p>【解析】</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4)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1)竞争关系是种内的同种生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配偶、巢区、场地、营养物质(水、无机盐)、阳光、生存空间等,该生态系统中,兔子与田鼠共同以草为食,因此二者之间属于竞争关系。图中的草、灌木是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图中的鼠、蛇、麻雀、鹰等是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此图中没有此生物成分。</p><p>(2)图中草、灌木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共有6条,分别是:草→田鼠→鹰,草→兔→鹰,草→蝗虫→麻雀→鹰,草→麻雀→鹰,灌木→兔→鹰,灌木→麻雀→鹰。有毒物质不能被分解,也不能被排出,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所以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镉的污染,则图中鹰的体内重金属镉的含量最高。</p><p>(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一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猫头鹰,所以,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图中总能量最少的一种生物是鹰。</p><p>(4)由(2)可知,图中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蝗虫→麻雀→鹰。</p><p>(5)若人们为保护草籽而大量捕杀麻雀,草反而会减少,其原因是:食物链遭到破坏。</p><p>(6)在食物链草→鼠→猫头鹰中,若猫头鹰获得100千焦能量,则最多需消耗草═100÷10%÷10%═10000(千焦)。</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2d617439/SYS201905250909120219284947_ST/SYS201905250909120219284947_ST.001.png" width="340"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C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p><p>(2)A过程是通过________完成的。</p><p>(3)图中缺少一个重要箭头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用图中的字母代号填写)。</p><p>(5)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_________的形式循环,在生物体内却以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p><p>(6)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图中______的过程。鉴于此,生活中的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低碳生活?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绿色植物    BC    二氧化碳    有机物    D    绿色出行,节约用电    </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4)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5)图中,A表示分解(呼吸)作用、BC表示呼吸作用、D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p><p>(1)呼吸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图中C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图中C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p><p>(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返回环境中,被绿色植物(生产者)利用,因此A过程是通过分解者完成的。</p><p>(3)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图中缺少一个重要剪头是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p><p>(4)A过程(分解作用)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等;B、C呼吸作用也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因此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是BC过程。</p><p>(5)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在生物体内却以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形式存在。</p><p>(6)煤炭、石油,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图中的D过程,鉴于此,生活中的我们可以采取的低碳生活措施有植树造林、少用一次性筷子、绿色出行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个人又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2d617439/SYS201905250909123863350749_ST/SYS201905250909123863350749_ST.001.png" width="356"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B是指            。</p><p>(2)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器官分别是         和             ,B的形成发生在        内,胎儿是在母体的       内发育,并通过         从母体获得养料和氧气,同时将废物排出。</p><p>(3)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恰当的做法是         (可以选择多项)</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100%;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A.与父母沟通交流</p></td></tr><tr><td style="width:100%;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B.焦虑不安,不让人知道</p></td></tr><tr><td style="width:100%;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C.向生物老师请教</p></td></tr><tr><td style="width:100%;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D.集中精力学习,不去理他</p></td></tr></table><p>&#xa0;</p><p>(4)人类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                         。一对夫妇已经生育一个女孩,那么他们再生育一个男孩的可能性是               。</p></div></div>
<div><p>【答案】受精卵    古猿    睾丸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胎盘    AC    22条+X或22条+Y    50﹪    </p><p>【解析】</p><p>(1)人的新生命的起点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B受精卵;(2)人类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成对的,最后一对是性染色体,男性的是XY,女性的是XX,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可表示为:22对+XY或22对+XX,而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的减少一半,即,男性的是22+X或22+Y,女性的是22+X;(3)图中A森林古猿、B受精卵。</p><p>(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的新生命的起点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因此A是森林古猿,B是受精卵。</p><p>(2)男子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睾丸的主要作用是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因此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精子经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这里如果遇到卵细胞,就会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并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p><p>(3)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恰当的做法是、青春期少年也要协作互助,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同学友谊,要主动与老师和家长交流,求得指导和帮助;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会造成心理压抑,不利于身体健康;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经期卫生,健康生活,因此集中精力学习,不去理他,也是不对的,故选AC。</p><p>(4)人类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成对的,最后一对是性染色体,男性的是XY,女性的是XX,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可表示为:22对+XY或22对+XX,而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的减少一半,即,男性的是22+X或22+Y,女性的是22+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图解:</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2d617439/SYS201905250909123863350749_DA/SYS201905250909123863350749_DA.001.png" width="216" height="2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根据图解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一对夫妇已经生有一个女孩,那么他们再生育一个男孩的可能性是5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2d617439/SYS201905250909127035670702_ST/SYS201905250909127035670702_ST.001.png" width="271"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2d617439/SYS201905250909127035670702_ST/SYS201905250909127035670702_ST.002.png" width="190"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_____和_____.</p><p>(2)菜豆和玉米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  ]______和[  ]________.</p><p>(3)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_____.发育成茎和叶的是[  ]_____</p><p>(4)菜豆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 ,由图中序号_______组成。</p><p>(5)[C]由种子的[ ]______直接发育而成。</p><p>(6)农民播种时,为了提高发芽率一般往往选取____________的种子。</p></div></div>
<div><p>【答案】种皮    胚    4子叶    5胚乳    3胚根    2胚芽    胚    1、2、3、4    3胚根    籽粒饱满,完好无损    </p><p>【解析】</p><p>图中的1是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5胚乳,6果皮和种皮,A茎和叶,B是连接根和茎的部分。</p><p>(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都包括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p><p>&#xa0;(2)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4子叶中;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5胚乳中。<br />(3)在种子萌发过程中,3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2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p><p>(4)菜豆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包括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p><p>(5)C根由种子的3胚根直接发育而成。</p><p>(6)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农民播种时,往往选取粒大饱满的,完好无损的种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2d617439/SYS201905250909128717219216_ST/SYS201905250909128717219216_ST.001.png" width="422"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p><p>(2)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_______(填字母)。</p><p>(3)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p><p>(4)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________(填字母)。</p><p>(5)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p><p>(6)米勒实验支持了生命化学进化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紫外线,闪电,高温    A    BCD    D    不含氧气    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p><p>【解析】</p><p>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等人所做的实验是为了证明该学说的第一步。</p><p>(1)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的第一个阶段,是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紫外线、雷电、高温。</p><p>(2)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A,即由无机物形成有几小分子物质,此过程说明原始地球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小分子物质。</p><p>(3)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有机物质、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D从原始生命进化出单细胞生物都是在原始海洋中。</p><p>(4)从有机大分子到生命是一个飞跃,其中的机理和过程尚不清晰,因此,生命起源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D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p><p>(5)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p><p>(6)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玲家喂养的一头白色母猪一窝生了8头小猪,其中6头白色,2头黑色。请据此回答。</p><p>(1)猪的白色和黑色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p><p>(2)若与母猪交配的公猪也是白色的,则可判断________是显性性状,_______是隐性性状。</p><p>(3)如果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那么2头黑色小猪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p><p>(4)控制猪毛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________分子中。</p></div></div>
<div><p>【答案】</p><p>(1)相对</p><p>(2)白色;黑色</p><p>(3)aa</p><p>(4)DNA</p><p>【解析】</p><p>试题</p><p>(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猪的白色和黑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p><p>(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若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中没有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如果与母猪交配的公猪也是白色的,则在猪的白色和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白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p><p>(3)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5/09/2d617439/SYS201905250909130499413579_DA/SYS201905250909130499413579_DA.001.png" width="346" height="1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即2头黑色小猪的基因组成为aa。</p><p>(4)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 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即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因此控制猪毛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p><p>考点: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八级上学期第二次月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