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请你指出下列哪些是生物( ) </p><p>A.钟乳石 B.珊瑚 C.珊瑚虫 D.机器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的珊瑚虫具有上述的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p><p>考点:生物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探究实验中的假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假设是一种随意的猜想</p><p>B. 假设可以与结果一致,也可以不一致</p><p>C.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p><p>D. 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假设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不是一种对问题的无端猜测,A错误;假设可以与结果一致,也可以不一致;B正确;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C正确;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p><p>A. “b” B. “d”</p><p>C. “q” D. “p”</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写有字的纸片倒过来看,看到的就是显微镜下呈的物像。所以字母“d”倒过来看到的是字母“p”。</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们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主要是因为</p><p>A. 南极缺少必要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p><p>B. 南极生态系统中缺少生产者</p><p>C. 南极生态系统中缺少消费者</p><p>D. 南极生态系统中缺少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p><p>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素有“地球的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p><p>C. 草原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p><p>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错误;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B正确;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地方,在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C错误;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该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影响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它的范围包括( )</p><p>A.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B.大气圈下层 水圈 岩石圈</p><p>C.大气圈下层 水圈上层 岩石圈 D.大气圈下层 整个水圈 岩石圈上层</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麦在子粒形成期间如果遇到连续的阴天,就会造成减产。这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是</p><p>A. 水 B. 光照 C. 温度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p><p>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因此,小麦在籽粒形成期间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合成的有机物就少,就会造成减产,这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是光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p><p>B. 将同一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p><p>C. 用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p><p>D. 实验结果: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不变蓝,遮光部分加碘液变蓝</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p><p>A、实验前应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故不符合题意;</p><p>B、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上下遮盖后移到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故不符合题意;</p><p>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而不能直接加热.原因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故不符合题意;</p><p>D.实验结果: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变蓝,遮光部分加碘液不变蓝。故符合题意;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用途,不正确的是</p><p>A. 只为植物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通过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p><p>C. 用来构建植物体 D. 为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需要外,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②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来源;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 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p><p>光合作用的意义: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需要外,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A错误;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来源,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内的,BD正确;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构建植物体自身提供了能量需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平日我们吃的米、蔬菜、肉类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有①蛋白质 ②糖类 ③脂肪 ④水 ⑤维生素 ⑥无机盐</p><p>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水等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p><p>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水等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组物质中,即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p><p>A. 糖类、脂肪、维生素 B. 蛋白质、脂肪、无机盐</p><p>C. 糖类、脂肪、蛋白质 D. 蛋白质、水、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有机物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是水和无机盐。</p><p>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维生素属于有机物,但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所以,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给物质的是糖类、脂肪、蛋白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的是( )</p><p>A. 葡萄糖 B. 脂肪 C. 无机盐 D. 氨基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肪、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它们只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为甘油、脂肪酸、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的物质后才能被吸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e084da3b/SYS201712302236237111559469_ST/SYS201712302236237111559469_ST.001.png" width="105"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是胰腺,它能分泌胰液</p><p>B. ②是肝脏,它能分泌胆汁</p><p>C. ③是胃,它能分泌胃液</p><p>D. ④是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是肝脏,可以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②是胃,可以分泌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③是胰腺,可以分泌胰液,流入小肠,对蛋白质、糖类、脂肪进行彻底的消化;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p><p>A. 田鼠→蛇→鹰</p><p>B. 植物→田鼠→蛇→鹰</p><p>C. 阳光→草→兔→狐</p><p>D. 鹰→蛇→田鼠→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田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A错误;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田鼠、蛇、鹰之间的捕食关系,B正确;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C错误;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箭头方向标反了,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从绿色植物流向植食性动物</p><p>B. 从太阳流向绿色植物</p><p>C. 从肉食性动物流向植食性动物</p><p>D. 从肉食性动物流向绿色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br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并且是不循环的。</p><p>植食性动物吃绿色植物,因此能量从绿色植物流向植食性动物,A正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从太阳流向绿色植物,但是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太阳,B错误;从植食性动物流向肉食性动物,C错误;从植食性动物流向肉食性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4/09/fe9f5e00/SYS201905240908071864673505_ST/SYS201905240908071864673505_ST.001.png" width="108"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了氧气</p><p>B. 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p><p>C. 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p><p>D. 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萌发的种子通过呼吸作用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了,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入盛有萌发种子的瓶子里,蜡烛会熄灭。</p><p>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熄灭,其原因是该瓶内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把玻璃瓶中的氧气消耗尽了。选项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 )</p><p>A. 呼出二氧化碳 B.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p><p>C. 分解有机物 D. 消耗氧气</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解: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时放出能量的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p><p>A. 鼻腔</p><p>B. 肺</p><p>C. 喉</p><p>D. 气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而完成此功能的主要器官是肺,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佷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气体在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交换依赖于( )</p><p>A. 气体的扩散作用 B. 呼吸运动</p><p>C. 呼吸作用 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气体在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都依赖于气体扩散作用。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5d9a481e/SYS201905280843305351442272_ST/SYS201905280843305351442272_ST.001.png" width="295"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p><p>B. ①表示的是叶绿体</p><p>C. 植物白天只进行A作用,晚上只进行B作用</p><p>D. 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光照强,A作用强;夜晚气温低,B作用弱,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p><p>(2)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p><p>(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含有线粒体、液泡和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p><p>(4)观察题干中图示的箭头方向,根据以上知识可知: a表示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二氧化碳,b表示叶制造的有机物。A表示光合作用过程。B表示呼吸作用过程。①表示的是叶绿体。</p><p>A.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 b表示的是有机物。所以A正确;</p><p>B.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表示的是叶绿体。所以B正确;</p><p>C. 植物白天进行A光合作用和B呼吸作用,晚上只进行B呼吸作用。所以植物白天只进行A作用,晚上只进行B作用是错误的。所以C错误;</p><p>D. 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光照强,A作用强;夜晚气温低,B作用弱,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这是因为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多,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小号的额有机物少,所以积累有机物多。所以D 正确。</p></div>
页:
[1]